一种厚度可调节的防踢婴幼儿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5816发布日期:2020-02-21 18:50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厚度可调节的防踢婴幼儿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厚度可调节的防踢婴幼儿被,属于床上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换季期间、空调房、通风睡觉、天气突变等情况下,正在睡觉的人最容易因为踢掉被子而感冒,尤其是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比如婴幼儿。因此,怎么让婴幼儿安稳睡觉,不至于踢掉被子而导致着凉,成了所有父母都关心的问题。由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决定,孩子在快速长个期间,睡觉时会本能的把被子踢掉。即使是大一点的孩子,晚上也会翻身导致被子滑落。一般父母防止小孩踢被的办法是给宝宝用睡袋。但由于睡袋对于婴幼儿带来束缚感,降低了孩子睡觉的舒适度,所以,有相当一部分的孩子不愿意配合使用。且目前市场上儿童防踢被功能单一,无法做到随季节变化调温、保证防踢与自由感。因此,提供一种多功能的厚度可自身调节的防踢婴幼儿被,以解决目前被子厚度单一无法根据温度调节厚度、容易踢掉、普通睡袋功能比较单一等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婴幼儿被厚度单一无法根据温度调节厚度、容易踢掉、普通睡袋功能比较单一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厚度可调节的防踢婴幼儿被,包括主盖被和副被,副被通过连接件安装在主盖被上;主盖被包括被子主体1,被子主体1的上表面安装有带状的第一连接组件2、第二连接组件3和第三连接组件4,所述的第一连接组件2、第二连接组件3和第三连接组件4平行设置在被子主体1的上表面,第二连接组件3位于被子主体1的中部,第一连接组件2和第三连接组件4分别位于第二连接组件3的两侧,并且第三连接组件4位于被子主体1的边沿处,第一连接组件2与第二连接组件3或第三连接组件4互相配合连接将被子主体1折叠;被子主体1的下表面安装有上袖子5和下袖子6,上袖子5安装在被子主体1的边沿上,该边沿与安装第三连接组件4的被子主体1边沿的位置相对,下袖子6安装在被子主体1下表面的中部;所述的副被包括副被主体8和连接件,连接件包括第四连接组件9和第五连接组件10,所述的第四连接组件9和第五连接组件10分别安装在副被主体8的两个位置相对的边沿上,副被通过第四连接组件9和第五连接组件10分别与主盖被上的第一连接组件2和第二连接组件3安装。

优选的:所述的下袖子6通过连接片11与被子主体1固定连接,连接片11的一端与下袖子6的袖口边沿连接,连接片11的另一端与被子主体1的下表面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连接组件2、第二连接组件3、第三连接组件4、第四连接组件9和第五连接组件10为纽扣、拉链、魔术贴、磁片或者不粘胶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连接组件2和第二连接组件3配合连接将被子主体1折叠连接成为三层厚度,第一连接组件2和第三连接组件4配合连接将被子主体1折叠连接成为两层厚度。

优选的:所述的副被主体8的厚度可调,并且副被主体8可以采用第四连接组件9和第五连接组件10分别与第一连接组件2、第二连接组件3或第三连接组件4自由组合的连接方式与被子主体1的上表面连接安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厚度可调节的防踢婴幼儿被,该防踢婴幼儿被的主盖被通过连接组件可以自行调整厚度,以适应睡眠时的环境温度,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同时,主盖被上部的一套袖子采取盖被下表面缝制结构,这充分保证了孩子双手的自由性,如婴幼儿手插在枕头底下或者采取投降的睡觉姿势,在双手进行类似活动时不会受到束缚,也不会改变盖被相对颈部的位置,防止盖被糊住嗓子引起其他健康问题。并且主盖被的下部设置了一对下袖子,而且该下袖子采用连接片桥接的方式与主盖被下表面连接,这既建立起婴幼儿双腿与被子之间的联系,防止踢飞被子,同时保证了高的自由度,提高了睡眠质量。此外,该防踢婴幼儿被的副被厚度可调,并采取自由的连接方式与主盖被相连,保证了厚度调节需求,满足所有厚度的需求,操作简单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主盖被与副被连接后的示意图;

图2是被子主体的上表面示意图;

图3是被子主体的下表面示意图;

图4是副被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主盖被折叠调整厚度的状态一示意图;

图6是主盖被折叠调整厚度的状态二示意图;

图中1-被子主体,2-第一连接组件,3-第二连接组件,4-第三连接组件,5-上袖子,6-下袖子,8-副被主体,9-第四连接组件,10-第五连接组件,11-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至图6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厚度可调节的防踢婴幼儿被,包括主盖被和副被,副被通过连接件安装在主盖被上;主盖被包括被子主体1,被子主体1的上表面安装有带状的第一连接组件2、第二连接组件3和第三连接组件4,所述的第一连接组件2、第二连接组件3和第三连接组件4平行设置在被子主体1的上表面,第二连接组件3位于被子主体1的中部,第一连接组件2和第三连接组件4分别位于第二连接组件3的两侧,并且第三连接组件4位于被子主体1的边沿处,第一连接组件2与第二连接组件3或第三连接组件4互相配合连接将被子主体1折叠;被子主体1的下表面安装有上袖子5和下袖子6,上袖子5安装在被子主体1的边沿上,该边沿与安装第三连接组件4的被子主体1边沿的位置相对,下袖子6安装在被子主体1下表面的中部;所述的副被包括副被主体8和连接件,连接件包括第四连接组件9和第五连接组件10,所述的第四连接组件9和第五连接组件10分别安装在副被主体8的两个位置相对的边沿上,副被通过第四连接组件9和第五连接组件10分别与主盖被上的第一连接组件2和第二连接组件3安装。如此设置,该防踢婴幼儿被的被子主体1自身可以通过被子上的第一连接组件2、第二连接组件3和第三连接组件4进行折叠与展开,副被也可以通过各自拥有的连接组件进行连接与分离,用以调节被子的厚度与长度;被子主体1上部边缘处设有一对上袖子5,该上袖子5直接缝在盖被的下表面,即接触人体的一面,并且上袖子5充分保证了孩子双手的自由性,比如手插在枕头底下或者采取投降的睡觉姿势,在双手进行类似活动时不会受到束缚,也不会改变盖被相对颈部的位置,防止盖被糊住嗓子引起其他健康问题;所述盖被中部还设有一对下袖子6,该下袖子6缝在连接片11上,然后连接片11缝在盖被下表面。

所述的下袖子6通过连接片11与被子主体1固定连接,连接片11的一端与下袖子6的袖口边沿连接,连接片11的另一端与被子主体1的下表面连接。如此设置,下袖子6采用连接片11桥接的方式与被子主体1下表面连接,这既建立起婴幼儿双腿与被子之间的联系,防止踢飞被子,同时保证了高的自由度,提高了睡眠质量。

所述的第一连接组件2、第二连接组件3、第三连接组件4、第四连接组件9和第五连接组件10为纽扣、拉链、魔术贴、磁片或者不粘胶中的一种。如此设置,第二连接组件3与第一连接组件2配合连接,第三连接组件4和第一连接组件2配合连接调整被子主体1的厚度,如图5所示,当第三连接组件4和第一连接组件2配合连接时,可将被子主体1折叠形成双层厚度结构;如图6所示,当第一连接组件2和第二连接组件3配合连接时,可将被子主体1折叠形成三层厚度结构。当第一连接组件2、第二连接组件3、第三连接组件4、第四连接组件9和第五连接组件10为纽扣或拉链时,第一连接组件2和第五连接组件10为母片(或公片),第二连接组件3、第三连接组件4和第四连接组件9为公片(或母片)。

所述的副被主体8的厚度可调,并且副被主体8可以采用第四连接组件9和第五连接组件10分别与第一连接组件2、第二连接组件3或第三连接组件4自由组合的连接方式与被子主体1的上表面连接安装。如此设置,副被主体8可以通过第四连接组件9和第五连接组件10分别与被子主体1的上表面的第一连接组件2、第二连接组件3或第三连接组件4自由组合连接,将副被主体8与被子主体1连接成一个整体,用以调整被子的整体厚度,如图1所示。

本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2年11月22日 16:37
        孩子踢被的原因有生病、坏习惯、不舒适、不透气等……  “乐非熊”防踢被,采用创新“自适应”技术,平衡防踢被与舒适要求,自适应身体活动,睡感舒适,四面透气,方便快捷,全年龄段适用,可从小用到大……    WX小程序搜索“乐非熊”。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