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清洗的食品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8090发布日期:2020-05-20 01:47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清洗的食品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清洗的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营养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市场消费的升级,料理机、榨汁机等食品加工机作为厨房电器中的新兴升级消费品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为了改善果蔬汁的口感,现有的食品加工机一般都具有加热功能,杯盖上设有用于排出热气的排气孔。还有,为了防止加热过头时浆液溢出,一般在杯盖上设置防溢电极,防溢电极一端悬空并伸入搅拌杯内,此种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在粉碎刀旋转工作时,部分食材被粉碎刀搅打后会挂在防溢电极上,在食品加工机工作完毕后,挂在防溢电极上的食材由于时间久了会干掉,在对杯盖进行清洗时就会特别费力,影响用户使用感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清洗的食品加工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清洗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设于机座内的电机和控制板、搅拌杯和加热装置,搅拌杯内设有粉碎刀,电机驱动粉碎刀转动,搅拌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盖设有投料通道,其中,所述杯盖包括上盖和下盖,投料通道位于下盖上,上盖盖合于投料通道上方,下盖上设有导电件及一端与导电件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的另一端至少部分露出以形成防溢检测端。

进一步的,所述防溢检测端位于投料通道的上端边缘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部分露出以形成所述防溢检测端,下盖上设有将连接件的另一端部分盖住的拱起部。

进一步的,所述拱起部的上表面呈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下盖包括塑料下盖体及设于塑料下盖体内的金属内盖,塑料下盖体的顶部中心处设有开口,金属内盖的顶壁中心处设有与开口连通的投料口,投料口的内边缘向下延伸形成所述投料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件和连接件通过包胶注塑与塑料下盖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设有插入投料通道内的插入部,插入部底部开口设置并与杯体的内部连通,插入部的侧壁上设有出气孔,插入部的侧壁与投料通道的内侧壁之间设有与出气孔连通的出气间隙,上盖设有与出气间隙连通的排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下盖上表面外围设有限位围边,上盖下表面外围设有与限位围边配合的配合围边,限位围边上端设有缺口,缺口与上盖下表面之间形成连通排气口与外界的排气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插入部外部套设有软胶套,上盖安装到位后软胶套的外侧壁与投料通道的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隙以形成所述出气间隙,软胶套的侧壁设有插入出气孔内的软胶过孔。

进一步的,所述杯体的侧壁设有把手,把手外部设有把手盖,把手盖上端设有与导电件配合以传递防溢信号的传导件,塑料下盖体与把手盖上端对应处的边缘设有安装座,导电件设于安装座上,杯盖安装到位导电件与传导件导通以实现防溢信号传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杯盖设置成包括上盖和下盖,投料通道位于下盖上,且下盖盖合于投料通道上方,即杯盖由两部分组成,可使得杯盖的结构设计更加灵活,能设计出更多结构新颖、外观新颖的杯盖,以适应不同的杯体结构,且加工难度低,装配方便,并在下盖上设置导电件及一端与导电件连接的连接件,且连接件的另一端至少部分露出以形成防溢检测端,如此无需设置单独的防溢装置,也就不会存在防溢装置上粘满食材,从而大大方便对杯盖的清洗,以很好的提升用户使用感受,同时此种防溢方式,其结构简单,相比于现有中三段结构的防溢装置,此结构仅通过两段结构即可实现,从而降低了各部件连接不可靠而导致防溢检测不准确的风险,以保证防溢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减少了加工材料,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2、由于浆液溢出一定会经过投料通道,将防溢检测端设置于投料通道的上端边缘处,既能很好的对浆液溢出进行检测,且防溢检测端与搅拌内的浆液之间距离合理,避免频繁触发防溢信号而影响食品加工机的加工效率。

3、连接件的另一端部分露出以形成所述防溢检测端,下盖上设有将连接件的另一端部分盖住的拱起部,如此可很好的避免浆液中的食材粘连在防溢检测端上,从而方便杯盖的清洗,还是稳定的保持防溢检测端的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4、拱起部的上表面呈弧形,这样在浆液经过拱起部时,可使浆液从拱起部两侧散开流走,而不会积在拱起部的上表面,避免浆液累积在此而造成误防溢,影响食品加工机的加工效果和加工效率。

5、下盖包括塑料下盖体及设于塑料下盖体内的金属内盖,塑料下盖体的顶部中心处设有开口,金属内盖的顶壁中心处设有与开口连通的投料口,投料口的内边缘向下延伸形成所述投料通道,如此设置,使得与浆液或食材接触的部分均为金属的,以保证制作出的食物干净、卫生且健康,不会有塑料异味。

6、导电件和连接件通过包胶注塑与塑料下盖体一体成型,这样形成一体结构,既保证强度,又方便加工成型,生产效率高。

7、上盖设有插入投料通道内的插入部,插入部底部开口设置并与杯体的内部连通,而插入部的侧壁上设有出气孔,并且插入部的侧壁与投料通道的内侧壁之间设有与出气孔连通的出气间隙,上盖设有与出气间隙连通的排气口,以使热气依次经插入部底部开口、出气孔、出气间隙、排气口排出,此种排气方式能很好的将杯体内的热气排出去,以保证杯体内的气压平衡,避免因热气过大而爆杯,从而保证食品加工机使用时的安全性,由于粉碎刀切削、粉碎物料的噪音也会从排气结构排出,但此种排气方式迂回,噪音在排出时能有效得到缓冲,从而很好的降低传播出去的声音,以起到消音降噪的效果,很好的降低了食品加工机工作时的噪音。

8、下盖上表面外围设置限位围边,上盖下表面外围设有与限位围边配合的配合围边,限位围边上端设有缺口,通过缺口与上盖下表面之间形成连通排气口与外界的排气间隙,如此又进一步对噪音进行了延阻,从而更好的起到了消音降噪的作用,并且还能很好的保证排气的顺畅性。

9、插入部外部套设有软胶套,上盖安装到位后软胶套的外侧壁与投料通道的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隙以形成所述出气间隙,软胶套的侧壁设有插入出气孔内的软胶过孔,使得插入部与投料通道软性配合接触,提升了插入部与投料通道的配合手感。

10、杯体的侧壁设有把手,把手外部设有把手盖,把手盖上端设有与导电件配合以传递防溢信号的传导件,塑料下盖体与把手盖上端对应处的边缘设有安装座,导电件设于安装座上,杯盖安装到位导电件与传导件导通以实现防溢信号传递,这样方便导电件和传导件的安装固定,又能很好的保证防溢信号的传递,且连接可靠,以保证防溢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中杯盖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中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

1、机座;100、电机;2、搅拌杯;21、杯体;211、把手;212、把手盖;213、传导件;22、杯盖;221、投料通道;222、上盖;2221、插入部;22211、出气孔;22212、出气间隙;2222、排气口;2223、排气通道;2224、拱起部;2225、配合围边;223、下盖;2231、塑料下盖体;22311、开口;22312、安装座;2232、金属内盖;22321、投料口;2233、限位围边;22331、缺口;2234、排气间隙;224、导电件;225、连接件;226、防溢检测端;227、软胶套;2271、软胶过孔;23、杯座;3、粉碎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下述的“上”、“下”、“左”、“右”、“纵向”、“横向”、“内”、“外”、“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清洗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1、设于机座1内的电机100和控制板(图中未示出)、搅拌杯2和加热装置,搅拌杯2内设有粉碎刀3,电机100驱动粉碎刀3转动,搅拌杯2包括杯体21和杯盖22,杯盖22设有投料通道221,当然,为了便于搅拌杯放置于机座上方,以提升搅拌杯放置的稳定性,还可以在杯体21下方设置杯座23,杯座23与杯体21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杯盖22包括上盖222和下盖223,投料通道221位于下盖223上,上盖222盖合于投料通道221上方,即杯盖由两部分组成,可使得杯盖的结构设计更加灵活,能设计出更多结构新颖、外观新颖的杯盖,以适应不同的杯体结构,且加工难度低,装配方便,并在下盖223上设有导电件224及一端与导电件224连接的连接件225,连接件225的另一端至少部分露出以形成防溢检测端226,如此无需设置单独的防溢装置,也就不会存在防溢装置上粘满食材,从而大大方便对杯盖的清洗,以很好的提升用户使用感受,同时此种防溢方式,其结构简单,相比于现有中三段结构的防溢装置,因为三段结构至少会有两处接合部,接合部多产生松脱(连接不可靠)的风险就相对增加了,而本结构仅通过两段结构即可实现,即仅一处接合部,从而降低了各部件连接不可靠而导致防溢检测不准确的风险,以保证防溢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减少了加工材料,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的,由于浆液溢出一定会经过投料通道221,将防溢检测端226设置于投料通道221的上端边缘处,既能很好的对浆液溢出进行检测,且防溢检测端与搅拌内的浆液之间距离合理,避免频繁触发防溢信号而影响食品加工机的加工效率。

且,连接件225的另一端部分露出以形成所述防溢检测端226,而在下盖223上设置将连接件225的另一端部分盖住的拱起部2224,即拱起部2224将防溢检测端226部分盖住,如此可很好的避免浆液中的食材粘连在防溢检测端上,从而方便杯盖的清洗,还是稳定的保持防溢检测端的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且,拱起部2224的上表面呈弧形,这样在浆液经过拱起部时,可使浆液从拱起部两侧散开流走,而不会积在拱起部的上表面,避免浆液累积在此而造成误防溢,影响食品加工机的加工效果和加工效率。

为了保证制作出的食物卫生且健康,可以将下盖223设置成包括塑料下盖体2231及设于塑料下盖体2231内的金属内盖2232,塑料下盖体2231的顶部中心处设有开口22311,金属内盖2232的顶壁中心处设有与开口22311连通的投料口22321,投料口22321的内边缘向下延伸形成所述投料通道221,即投料通道221为金属投料通道,如此设置,使得与浆液或食材接触的部分均为金属的,以保证制作出的食物干净、卫生且健康,不会有塑料异味。

为了便于杯盖的加工成型,可以将导电件224和连接件225通过包胶注塑与塑料下盖体2231一体成型,这样形成一体结构,既保证强度,又方便加工成型,生产效率高。

为了便于排气和降低噪音,可以在上盖222上设置插入投料通道221内的插入部2221,插入部2221底部开口设置并与杯体21的内部连通,而插入部2221的侧壁上设有出气孔22211,并且插入部2221的侧壁与投料通道221的内侧壁之间设有与出气孔22211连通的出气间隙22212,上盖222设有与出气间隙22212连通的排气口2222,以使热气依次经插入部底部开口、出气孔、出气间隙、排气口排出,此种排气方式能很好的将杯体内的热气排出去,以保证杯体内的气压平衡,避免因热气过大而爆杯,从而保证食品加工机使用时的安全性,由于粉碎刀切削、粉碎物料的噪音也会从排气结构排出,但此种排气方式迂回,噪音在排出时能有效得到缓冲,从而很好的降低传播出去的声音,以起到消音降噪的效果,很好的降低了食品加工机工作时的噪音。

为了更好的排气和降噪,可以在下盖223上表面外围设置限位围边2233,上盖222下表面外围设有与限位围边2233配合的配合围边2225,限位围边2233上端设有缺口22331,通过缺口22331与上盖222下表面之间形成连通排气口2222与外界的排气间隙2234,并在排气口2222与排气间隙2234之间设有排气通道2223,如此又进一步对噪音进行了延阻,从而更好的起到了消音降噪的作用,并且还能很好的保证排气的顺畅性。

为了便于排气和提升安装体验,可以在插入部2221外部套设置软胶套227,上盖222安装到位后软胶套227的外侧壁与投料通道221的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隙以形成所述出气间隙22212,软胶套227的侧壁设有插入出气孔22211内的软胶过孔2271,使得插入部与投料通道软性配合接触,提升了插入部与投料通道的配合手感。

为了便于电连接及保证防溢可靠性,杯体21的侧壁设有把手211,把手211外部设有把手盖212,把手盖212上端设有与导电件224配合以传递防溢信号的传导件213,塑料下盖体2231与把手盖212上端对应处的边缘设有安装座22312,导电件224设于安装座22312上,杯盖22安装到位后导电件224与传导件213导通以实现防溢信号传递,这样方便导电件和传导件的安装固定,又能很好的保证防溢信号的传递,且连接可靠,以保证防溢可靠。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