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不锈钢水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加热便携式折叠伸缩不锈钢水杯。
背景技术:
杯子,日用器皿,从古至今其主要功能都是用来饮酒或饮茶,基本器型大多是直口或敞口,口沿直径与杯高近乎相等,有平底、圈足或高足,考古资料表明最早的杯始见于新石器时代,无论是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还是河姆渡文化遗址中都见有陶制杯的存在,在如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人们逐渐开始追求个性化与人性化,而又因水杯造型设计多样、颜色鲜艳、使用方便而受到许多人喜爱,但是由于水杯的体积过大,使得水杯不易进行携带,现在的不锈钢水杯无法进行折叠伸缩,导致水杯携带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快速加热便携式折叠伸缩不锈钢水杯,解决了现在的不锈钢水杯无法进行折叠伸缩,导致水杯携带不方便。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快速加热便携式折叠伸缩不锈钢水杯,包括支撑架、脚垫、按键、外壳、固定圈、内杯、杯盖、顶盖、底盖、螺丝盖、内胆、密封圈、出气阀、进气阀、进出排气孔、排水槽、电路板、电源座、螺母、温控和密封垫,所述支撑架通过螺丝螺旋连接与底盖顶部,所述螺丝盖紧密伸入于底盖底部,并且底盖底部边缘粘接有脚垫,所述电源座紧密伸入于支撑架内部后端,并且外壳底部与电源座相压紧,所述电路板嵌入于支撑架内部前端,并且电路板镶嵌于底盖上端,所述电路板活动嵌套有按键,所述外壳与支撑架顶部内侧边缘固定连接,所述温控通过螺母与外壳底部锁固连接,所述外壳内部空腔设置有内胆,所述温控通过螺母与内胆底部锁固连接,所述内杯沿着内胆内部空腔滑动,所述内杯贯穿于固定圈中部,并且内杯与固定圈中部固定连接,并且内杯与固定圈连接处下端粘接有密封圈,所述杯盖与内杯顶部螺纹连接,所述顶盖活动嵌套于杯盖顶部中部,所述杯盖内部下端等距分布有排水槽,所述进气阀与杯盖底部固定连接,并且进气阀与杯盖底部相连通且进气阀与杯盖连接处边缘粘接有密封垫,所述出气阀固定嵌套于杯盖顶部内侧空腔,所述杯盖内部下端边缘等距分布有进出排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固定圈与内杯三者之间设置有凹凸定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内杯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有导向筋。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圈内部边缘设置有导向槽。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两侧均可设置有错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内胆内部设置有发热盘。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上端设置有卡扣件。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阀内侧设置有卡扣槽,并且顶盖上端的卡扣件延伸至进气阀卡扣槽进行卡扣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内杯杯口固定有不锈钢螺纹套。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现在的不锈钢水杯无法进行折叠伸缩,导致水杯携带不方便的问题,通过内杯外壁上设置的导向筋与固定圈上的导向槽配合工作,能够方便快速的将内杯进行拉伸,并且在顶盖内部设置了进气阀和出气阀,在拉伸时空气从顶盖和杯盖的四周夹缝进入,然后通过出气阀的上端设置的若干个进出排气孔,进入到出气阀与杯盖内腔空间,再由杯盖中若干个进出排气孔进入内杯内腔,从而可轻松拉伸水杯,达到了能够对不锈钢水杯进行折叠伸缩,使水杯携带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杯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杯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杯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架-1、脚垫-2、按键-3、外壳-4、固定圈-5、内杯-6、杯盖-7、顶盖-8、底盖-9、螺丝盖-10、内胆-11、密封圈-12、出气阀-13、进气阀-14、进出排气孔-15、排水槽-16、电路板-17、电源座-18、螺母-19、温控-20、密封垫-21、发热盘-1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加热便携式折叠伸缩不锈钢水杯:包括支撑架1、脚垫2、按键3、外壳4、固定圈5、内杯6、杯盖7、顶盖8、底盖9、螺丝盖10、内胆11、密封圈12、出气阀13、进气阀14、进出排气孔15、排水槽16、电路板17、电源座18、螺母19、温控20和密封垫21,支撑架1通过螺丝螺旋连接与底盖9顶部,螺丝盖10紧密伸入于底盖9底部,并且底盖9底部边缘粘接有脚垫2,电源座18紧密伸入于支撑架1内部后端,并且外壳4底部与电源座18相压紧,电路板17嵌入于支撑架1内部前端,并且电路板17镶嵌于底盖9上端,电路板17活动嵌套有按键3,外壳4与支撑架1顶部内侧边缘固定连接,温控20通过螺母与外壳4底部锁固连接,外壳4内部空腔设置有内胆11,温控20通过螺母与内胆11底部锁固连接,内杯6沿着内胆11内部空腔滑动,内杯6贯穿于固定圈5中部,并且内杯6与固定圈5中部固定连接,并且内杯6与固定圈5连接处下端粘接有密封圈12,杯盖7与内杯6顶部螺纹连接,顶盖8活动嵌套于杯盖7顶部中部,杯盖7内部下端等距分布有排水槽16,进气阀14与杯盖7底部固定连接,并且进气阀14与杯盖7底部相连通且进气阀14与杯盖7连接处边缘粘接有密封垫21,出气阀13固定嵌套于杯盖7顶部内侧空腔,杯盖7内部下端边缘等距分布有进出排气孔15。
其中,所述外壳4、固定圈5与内杯6三者之间设置有凹凸定位结构,利于起到防止拧盖时内杯6旋转而增加开盖难度或拧不开杯盖7的作用。
其中,所述内杯6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有导向筋,利于起到防止内杯6在拉伸或压缩过程中晃动,从而而增加水杯的稳定性,同时在拧开杯盖7时可以固定内杯6防止转动的作用,而不会导致开盖困难。
其中,所述固定圈5内部边缘设置有导向槽,利于起到对内杯6进行导向的作用。
其中,所述导向槽两侧均可设置有错位槽,利于起到阻止内杯6下滑的作用。
其中,所述内胆11内部设置有发热盘111,利于起到对内杯6内部的水进行加热的作用。
其中,所述顶盖8上端设置有卡扣件,利于起到对顶盖8进行固定的作用。
其中,所述进气阀14内侧设置有卡扣槽,并且顶盖8上端的卡扣件延伸至进气阀14卡扣槽进行卡扣锁紧,并且进气阀14卡扣槽为硅胶件,取下进气阀14则顶盖8无卡扣固定后可取出拆开,方便清洗顶盖8内腔。
其中,所述内杯6杯口固定有不锈钢螺纹套,并且锈钢螺纹用机加工加工出来,用液压机器将螺纹套压入内杯6,再用激光焊接,表面抛光打磨处理。
工作原理:在使用前,首先将内胆11安装并固定与外壳4内部,再将组件装到外壳4上,最后将支撑架1装入外壳4底部,然后采用滚边机滚边,从而对不锈钢水杯进行安装;在使用时,第一步,逆时针旋动杯盖7,使杯盖7在内杯6上端进行螺纹传动,随后即可将杯盖7取下,往内杯6内部加上适量的水,并且合上杯盖7;第二步,将外接电源线与电源座18进行连接,给不锈钢水杯供电;并且按下按键3,启动内胆11内部的发热盘111,发热盘111通电进行工作,对内杯6和内胆11内部的水进行加热,同时外壳4起到对热量进行隔绝和保温的作用,同时液体被煮沸后,由于水压的作用液体可顶开进出排气孔15的硅胶而自动向外排气,而排出的水蒸气产生的水分可由出气阀13与杯盖7中设置的若干个排水槽16流进内杯6腔内;当要将内杯6进行伸长时,往上端拉动内杯6,使内杯6外壁上设置的导向筋与固定圈上的导向槽配合工作,能够方便快速的将内杯6进行拉伸,要收起水杯时,则可以将内杯6下压,内杯6通过导向筋在导向槽上下滑,使内杯6收回,并且在顶盖8内部设置了进气阀14和出气阀13,在拉伸时空气从顶盖7和杯盖8的四周夹缝进入,压缩时空气则从进气阀14和出气阀13中排出,然后通过出气阀13的上端设置的若干个进出排气孔15,进入到出气阀14与杯盖7内腔空间,再由杯盖7中若干个进出排气孔15进入内杯内腔,从而可轻松拉伸水杯,当拉伸内杯6至最大值时,旋转一定角度,将导向筋和导向槽错位,使导向筋卡于错位槽内,因两者不能配合而起到了阻止内杯6下滑的作用,因此防止了饮水时或拉伸内杯6后不小心下压内杯6而造成内杯中的液体外溢;其中内杯6与内胆11增设密封圈12,密封圈12的作用:通过密封圈12的密封作用,防止内杯6里的水向内胆11外溢出,另外密封圈12对内6杯的拉伸起到最大限位的作用,防止内杯6拉伸脱离内胆12,固定圈5起到防止内杯6在拉伸或压缩时晃动的作用,并且支撑架1的内侧、外壳4的外侧共同夹紧电源座18,与传统上螺丝固定电源座的固定方式不同,此结构起到方便装配的同时增加了本专利产品整体美观的作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