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79256发布日期:2020-07-14 17:05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及公共设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干手装置。



背景技术:

干手器是一种卫浴间用于烘干双手或吹干双手的洁具电器。主要应用于宾馆、公共娱乐场所以及私家的卫生间。当洗手后,将双手放在自动干手器的出风口下,干手器自动送风,干燥双手。目前干手器的结构及控制设计相对单一,其出风口相对于水龙头位置一般是固定的,布局紧凑的干手器以及安置干手器的周边卫浴环境,使用者双手活动空间受限;也有一些干手燥装置设计通过增加侧面出风口,干燥双手的侧面,对干手器的卫生对干手器的过滤模块进行优化,但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干手器设计对出风口及水龙头出水口的细菌缺乏进一步防御,令卫浴环境难以得到有效改善。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目前干手器结构相对固定,难以适应多样化干手需求,且容易滋生细菌等技术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手装置,该干手装置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干手器结构相对固定,难以适应多样化干手需求,且容易滋生细菌等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干手装置,包括:

供水组件,用于直接输出清水;

供气出风组件,用于输出气流并将气流引导至预设的出风位置;

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出风组件移动至指定位置进行出风,包括驱动电机组、传动机构和转向机构;

感应组件,用于感应躯体位置以及所述供气出风组件的位置,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工作。

优选的,上述干手装置中,所述供水组件包括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端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输水管由立柱及立柱顶部的弯管支撑固定,所述立柱及弯管内均设置有供水腔。

优选的,上述干手装置中,所述供气出风组件包括供气软管及出风管,所述供气软管穿过所述立柱及弯管内的供气腔并连通所述出风管,所述出风管对称的设置于所述出水口的两侧。

优选的,上述干手装置中,所述出风管呈棒状结构,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出风孔,或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矩形长条状出风槽,所述出风孔或出风槽设置有向所述出水口倾斜的倾角。

优选的,上述干手装置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出风管与弯管连接位置的转向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出风管旋转至平行或垂直于弯管。

优选的,上述干手装置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出风管与弯管连接位置的转向电机以及配合的齿轮组件。

优选的,上述干手装置中,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出风管与弯管之间的伸缩管结构,通过所述伸缩管结构伸缩控制所述出风管与出水口之间的垂直方向距离。

优选的,上述干手装置中,所述伸缩管结构包括两个相互套接的管壳,对接的所述管壳之间设置有直线输出电机,用于输出直线位移驱动伸缩。

优选的,上述干手装置中,所述感应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出水口相邻位置的出水感应器,用于感应手部控制出水。

优选的,上述干手装置中,所述感应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出风管两端的位置传感器,以及设置于所述弯管与伸缩管结构连接位置的角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手装置,包括:供水组件,用于直接输出清水;供气出风组件,用于输出气流并将气流引导至预设的出风位置;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出风组件移动至指定位置进行出风,包括驱动电机组、传动机构和转向机构;感应组件,用于感应躯体位置以及所述供气出风组件的位置,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工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干手装置,优化现有的干手器设计,设置供气出风组件,不仅能够出风干手还能够通过驱动组件输出的运动将出风位置移动至需要的区域,通过感应组件协同控制,感应用户手部所在的位置情况,以此作为根据对应控制驱动电机组工作输出相应的运动,以便将出风位置适应性的对准用户手部,以此适应相对狭窄有限的装置设置区域,且通过出风的移动适应用户的情况,使用体验更佳,并能够通过出风组件的移动对出水位置进行干燥,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手装置有效地解决目前干手器结构相对固定,难以适应多样化干手需求,且容易滋生细菌等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手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手装置的出风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干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干手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干手装置的连接位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弯管1、伸缩管结构2、立柱3、出风管4、出风槽5、出水口6、位置传感器7、直线输出电机8、角度传感器9、齿轮组件10、转向电机11、弹性金属片1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干手装置,以解决目前干手器结构相对固定,难以适应多样化干手需求,且容易滋生细菌等技术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手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手装置的出风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干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干手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干手装置的连接位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手装置,包括:供水组件,用于直接输出清水;供气出风组件,用于输出气流并将气流引导至预设的出风位置;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出风组件移动至指定位置进行出风,包括驱动电机组、传动机构和转向机构;感应组件,用于感应躯体位置以及供气出风组件的位置,并控制驱动组件工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干手装置,优化现有的干手器设计,设置供气出风组件,不仅能够出风干手还能够通过驱动组件输出的运动将出风位置移动至需要的区域,通过感应组件协同控制,感应用户手部所在的位置情况,以此作为根据对应控制驱动电机组工作输出相应的运动,以便将出风位置适应性的对准用户手部,以此适应相对狭窄有限的装置设置区域,且通过出风的移动适应用户的情况,使用体验更佳,并能够通过出风组件的移动对出水位置进行干燥,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手装置有效地解决目前干手器结构相对固定,难以适应多样化干手需求,且容易滋生细菌等技术问题。

输水管一端连接供水管或水泵等输出水源的结构,另一端与出水口6相连接,出水感应器优选设置干手装置的出水口6相邻位置,用于检测双手是否存在,立柱3内设置供水腔用于支撑输水管,端头处连接弯管1,供水腔贯通其内部,输水管经过穿过立柱3和弯管1连接到出水口6,在出水口6附近的出水感应器检测到双手时,出水口6打开流出水流,否则出水口6为常闭状态。

供气出风组件,供气软管以及引导气流的供气腔,供气腔与供水腔均位于立柱3和弯管1内部,出风管4与供气软管的一端相连通,直接或间接均可视具体安装结构决定,出风软管另一端穿过立柱3连接气源结构,气源结构如压缩机或风机等装置,气流流经供气软到达出风管4,提供干净的气流。

出风管4通过开槽或钻孔构成出风的结构,出风管4与弯管1内供气腔相连通,软管提供的气流经过出风管4到达出风孔或出风槽5,或为均匀分布的孔状结构,或为沿出风管4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槽,由出口结构设计引导气流到指定位置;其中,出风孔或出风槽5与水平面呈一夹角,通过该夹角将出风向出水口6位置倾斜,当出风时可以吹到出水口6,以便将残余的水吹干,保证出水位置干燥清洁。

进一步优化出风设计,在出风孔或出风槽5开口位置设置弹性金属片12,其在自然状态下闭合遮挡出风,以便防尘保洁,在出风时,优于风压的作用张开,从而打开出风孔或出风槽5。

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出风管4与弯管1连接位置的转向机构,用于控制出风管4旋转至平行或垂直于弯管1。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出风管4与弯管1连接位置的转向电机11以及配合的齿轮组件10。通过该结构驱动出风管4相对弯管1旋转,旋转范围为0°-90°,即可以完成出风管4平行贴合弯管1的收纳,以及需要吹风时的展开。此处传动机构包括转向电机11的输出齿轮及配合的传动齿轮,同轴设置,分别与出风管4

转向机构包括设置于出风管4与弯管1之间的伸缩管结构2,通过伸缩管结构2伸缩控制出风管4与出水口6之间的垂直方向距离。伸缩管结构2包括两个相互套接的管壳,对接的管壳之间设置有直线输出电机8,用于输出直线位移驱动伸缩。

感应组件包括设置于出水口6相邻位置的出水感应器,用于感应手部控制出水。还包括设置于出风管4两端的位置传感器7,以及设置于弯管1与伸缩管结构2连接位置的角度传感器9。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设计是在出风管4内部设置出风管4伸缩电机,通过出风管4伸缩电机输出运动带动出出风管4的伸缩,通过伸缩改变其自身长度,以适应不同双手的长度;配合该设计进一步优化感应组件的设计,设置专门用于感应用户手掌大小的手掌感应器,以输出感应信号适应性控制出风管4的伸缩。

在出风管4内可设置电机的基础上,为令出风角度更加适应手掌角度,在出风管4连接位置设置出风管4转动电机,以带动出风管4沿自身轴线转动,通过出风管4转动,通过出风方向转动实现出风口与双手处于一定的角度范围,或者实现扫风以扩大烘干范围的效果。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