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保温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65318发布日期:2020-06-12 14:16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保温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保温杯,特别是一种可以伸缩折叠且方便开盖的便携式保温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保意识抬头,人们逐渐舍弃使用抛弃式的杯子或水瓶,进而改用可重复使用的水壶或水杯,特别是具有保温效果的保温杯,让人们在上班、出差、旅游、聚会等多元场合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又能够兼具环保与卫生。

有鉴于此,保温杯的制造厂商便从用户需求,结合设计学、行为学、材料学等学科理论进行研究与开发,推出了功能种类玲琅满目的保温杯,例如充电加热、智能数显带加热、温控功能的保温杯,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方便了保温杯的使用。

但这些多功能的保温杯却忽略了最根本的两种需求,一是如何方便的开盖使用外,又可以不用担心在携带过程中发生外漏的悲剧;二是能够在可接受的占用背包空间下,增加携带的便利用,特别是一些女用的手提包,一般的保温杯过长,根本无法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创作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保温杯的不足及缺失,提供一种可以伸缩折叠且方便开盖的便携式保温杯。

根据本创作的一实施例,一种便携式保温杯包括一容器本体和一滑盖式杯盖。容器本体是由一上本体与一下本体所构成,借由一滑轨机构供下本体相对上本体旋转伸缩,以改变容器本体的容积。滑盖式杯盖设置于容器本体上,以滑盖方式开启或关闭便携式保温杯。

综上所述,本创作所提出的便携式保温杯,以独特的滑盖式结构,增加开盖的便利性,更借由滑轨机构让容器本体得以旋转伸缩,改变容积,方便使用者携带,缩小占用的空间。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实作与功效,兹配合图式作最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创作便携式保温杯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创作便携式保温杯中上杯本体与下杯本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创作便携式保温杯为一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创作便携式保温杯为一收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创作上杯盖位于关闭位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创作上杯盖位于开启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所示,图1为本创作便携式保温杯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创作便携式保温杯中上杯本体与下杯本体的分解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便携式保温杯包括一容器本体10和一滑盖式杯盖30。容器本体10由一上本体11与一下本体所12构成。下本体12可借由一滑轨机构相对上本体11旋转伸缩折叠,以改变容器本体10的容积,方便收纳。滑盖式杯盖30锁固于容器本体10上,以滑盖方式开启或关闭保温杯。

如图1所示,上本体11具有一上杯身111和一上杯支架112,上杯支架112包覆设置上杯身111外,并连接滑盖式杯盖30,滑轨机构13设置于上杯身111与上杯支架112之间。下本体12具有一下杯身121和一下杯支架122,下杯支架122设置于下杯身121的上缘处。于一实施例,上杯身111与下杯身121采用的是双层五金抽真空制作而成。

滑轨机构13包括至少一支架滑轨131及至少一滑块132。支架滑轨131纵向设置于上杯身111与上杯支架112之间。滑块132设置于下杯支架122的外壁,并扣设于对应的支架滑轨131中,以供滑块132带动下杯身121相对支架滑轨131位移。支架滑轨131的数量对应相同于滑块132的数量。于本实施例,支架滑轨131为四个,平均间隔设置于上杯本体11,支架滑轨131可一体成形于上杯支架112上。支架滑轨131呈倒c字形,包括一纵轴1311和两个横轴1312。两个横轴1312自纵轴1311的两端同侧横向延伸设置。

请参考图2至图4所示,图3为本创作便携式保温杯为一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创作便携式保温杯为一收叠状态的示意图。

于本实施例,为方便说明,纵轴1311与横轴1312的端点分别定义有a、b、c和d四个位置点。设置于下杯支架122外壁的滑块132预设分别扣设于横轴1312的a位置,此时便携式保温杯为一展开状态。当保温杯使用完毕后,使用者可透过旋转(例如向右转)下杯身121,推动滑块132自a点移动至b点,再让上杯身111向下,使滑块132自b点移动至c点,下本体12将会收叠于上本体11之中,最后再以另一个方向旋转(例如向左转)下杯身121,推动滑块132自c点移动至d点,令便携式保温杯形成一收叠状态。

相同地,当使用者欲再次使用将便携式保温杯时,则可旋转下杯身121将滑块132自d点移动至c点后自c点移动至b点,拉出下杯身121,再以另一个方向旋转下杯身121,让滑块132自b点移动至a点,令便携式保温杯形成展开状态。

横轴1312的长度决定旋转的角度,于本实施例,旋转角度介于30至30度;纵轴的长度则略短于下杯身121的高度。如此一来,收叠状态的保温杯相较展开状态的保温杯的高度所减40%以上,方便收纳与携带。

此外,除了纵轴1311与横轴1312,于另一实施例,支架滑轨131另包括一个脱离轨道1313,脱离轨道1313一端为定义为一端点e,端点e位于上杯支架下方的边缘位置;脱离轨道1313另一端与纵轴1311连通。借此,滑块132可以从纵轴1311进入脱离轨道1313,再从端点e离开支架滑轨131,让上、下杯身111,121分离,方便清洗。同理,滑块132可以通过端点e进入支架滑轨131来让分离的两杯身组合在一起。

请参考图1、5及6所示,图5为本创作上杯盖位于关闭位置的示意图;图6为本创作上杯盖位于开启位置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滑盖式杯盖30由一上杯盖31、一下杯盖33及一中杯盖32所构成。下杯盖33扣合于上杯身111,上杯身111的上缘外壁与下杯盖33内壁分别形成有对应的螺纹(内壁螺纹未示),使下杯盖33得以旋转锁固上杯身111。下杯盖33于一侧开设有一个出水口331。中杯盖32盖设于下杯盖33上,并包括一底座320及一顶座322。

底座320锁固连接下杯盖33,并包括一喝水口321及一导水管327,喝水口321的位置对应出水口331,导水管327连通喝水口321与出水口331。底座320相异连接下杯盖33的另一面设置有至少一滑轨323。如图6所示,于一实施例,底座320的表面为一弧面,该至少一滑轨323为两个自喝水口321横向沿着弧面延伸的轨道。

顶座322扣设于底座321,其包括一开口324及一定位孔325,并于对应底座321的一面设置有一滚轮326,滚轮326设置于滑轨323之中,滚轮设置的数量对应滑轨333。于一实施例,滚轮326的数量为4个,前后各两个分布设置于横向沿着弧面延伸的两个滑轨323。开口324设置的位置对应喝水口321,并与出水口331连通。定位孔325远离开口324设置。

上杯盖31对应顶座322的一面设有一定位槽及一水嘴312。一螺丝313穿过顶座322的定位孔325锁固于定位槽中,让上杯盖31与顶座322连接。水嘴312自上杯盖31向下延伸,设置位置对应于喝水口321。

于一实施例,水嘴312另包括一支架314及一防水圈315,支架314连接或形成于上杯盖31的底面。防水圈315包覆支架314,用来避免杯中的液体从喝水口321溢出。

于另一实施例,本创作的便携式保温杯另包括一设置于上杯身111外的防水圈14,防水圈14套设于上杯身111的底部与下杯支架122之间,进一步防止液体自容器本体由内向外渗漏。

如图5所示,当上杯盖位于关闭位置的时候,向下凸出的水嘴312会卡扣于喝水口321,即水嘴312会抵掣于喝水口321之中,并产生抵制力让上杯盖得以稳固关闭。

当使用者欲开盖喝水时,可施加一外力向上推动上杯盖31,借由螺丝313锁固定位孔325和定位槽会形成一个支点,上杯盖31会稍微向上移动让水嘴312离开喝水口321,由滚轮326连动上杯盖31移动于滑轨323之中,让上杯盖31处于开启位置(如图6所示),露出喝水口321。喝完水后,使用者则可推动被开启的上杯盖31盖合中杯盖32,令水嘴312复位至喝水口321之中(即关闭位置)。

于一实施例,上杯盖31稍微向上移动的距离为3~7毫米。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数量当可做些许的变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