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碗机内胆结构及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21625发布日期:2020-08-05 01:12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碗机内胆结构及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洗碗机内胆结构及洗碗机。



背景技术:

一般家庭中常见的洗碗机为台式洗碗机或柜式洗碗机,家用的洗碗机体型小巧,占用空间小,容量小,摆放灵活,并且去污效果好,具有消毒烘干功能,现在的台式洗碗机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守候,自动完成洗涤、漂洗、烘干、消毒灯功能。

现有技术中洗碗机内胆为水平面结构,在洗碗和烘干过程中,内胆顶盖上聚集大量喷溅的水滴或者水蒸气蒸发凝结的水滴,水滴受到重力作用,在干燥完成后,容易滴下打湿碗碟等,影响洗涤的洁净度以及烘干的效果。

专利号为cn20382888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洗碗机内胆及洗碗机,其中所述内顶壁呈斜面状或曲面状设置,部分水滴内部张力作用可能克服重力沿内顶部流动到侧壁上,但是内顶壁上未设置引流结构,只是依据其内顶壁形状形成水滴流动的通道,引流效果并不好。

由此可见,需要发明一种防止水滴从内胆顶盖正面滴落到碗碟上的内胆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洗碗机内胆顶盖上水滴滴落打到碗碟上,影响洗涤以及烘干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洗碗机内胆结构。

一种洗碗机内胆结构,包括顶盖,侧壁,所述的顶盖与侧壁合围成放置碗具的腔,所述的顶盖包括一个或多个顶板,所述的顶盖内表面设置为穹型曲面,并且设置有引流部,所述的引流部从顶盖延伸向侧壁,用于将水滴引流到侧壁上。

一般的洗碗机顶盖为水平面形结构,内表面上凝结的水滴重力作用大于液体张力以及吸附力作用直接滴落到碗碟上,影响洗涤以及烘干效果,假如顶盖倾斜达到一定角度,或者曲面达到一定弧度,水滴内部张力以及吸附力克服重力能够沿斜面流动到侧壁,避免打湿碗碟,但是顶盖倾斜程度大或者弧度大占用空间大,影响洗碗机整体体积,因此顶盖在具有较小的弧度情况下设置引流部,能有效的将水滴引流到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引流部包括多个凸起的导流筋或凹陷的引流槽。能够使水滴汇集到导流筋或引流槽结构,并沿导流筋或引流槽流到侧壁上,进而流到洗碗机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顶板相交形成顶点,所述的引流部在顶板的内表面设置为射线状,从所述顶点向侧壁的顶端周向放射状延伸。

顶板上在引流部附近凝结的水滴能吸附在相应引流部处,而顶点为顶盖上最高的点,引流部通过顶点向侧壁的顶端延伸,保证顶板上内部水滴不会积存到顶盖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引流部在顶板的内侧面设置为平行线状,向侧壁的顶端延伸。引流部平行的方向不受限制,或者横向设置,或者纵向设置,或者斜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引流部设置为包括射线状和平行线状。这样能够保证最大范围内将水滴从顶板向侧壁引流。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筋与相邻导流筋间隔距离为m,m值为5~20mm,导流筋设置为平行线时,相邻导流筋距离一致,导流筋设置为射线时,每条导流筋与顶板的底边交点处间隔距离为m。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筋可间断设置,同一条导流筋的断点间距为n,n<10mm,避免间距过大,水滴凝结,重力大于张力与顶面坡度的乘积,进而从顶面滴落。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筋的宽度l为2~5mm,高度h为1~8mm,便于破坏水滴在顶板凝结,使水滴吸附到导流筋沿导流筋流到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顶盖为一体成型。优选的为塑料件,一体成型便于制造,塑料件防潮防止锈蚀。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洗碗机内胆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洗碗机内胆结构,能够将喷溅到内胆顶盖的水滴以及烘干后凝结的水滴通过引流部汇集并引导到侧壁,然后流到洗碗机底部,保证碗碟的干净度以及干燥度;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洗碗机内胆结构,美观便于制造,并且内胆防水防止锈蚀。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洗碗机,具有以上所述的洗碗机内胆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洗碗机内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a处放大后顶盖内表面与导流筋切线角度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洗碗机内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引流部布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b处放大后导流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洗碗机内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一种引流部布置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另一种引流部布置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的洗碗机内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的一种引流部布置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的另一种引流部布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侧壁,11-侧壁顶端,2-顶盖,21-顶板,211-第一顶板,212-第二顶板,213-第三顶板,214-第四顶板,22-顶点,24-引流部,241-导流筋,25-顶板底边,251-第一底边,252-第二底边,253-第三底边,254-第四底边,26-水滴,3-碗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洗碗机内胆结构,包括顶盖2,侧壁1,所述的侧壁1顶部覆盖连接有顶盖2,所述的顶盖2与侧壁1合围成放置碗碟3的腔,所述的顶盖2包括一个顶板21,所述的顶盖21内表面为穹型曲面,并且设置有引流部24,所述的引流部24从顶盖2延伸向侧壁顶端11,用于将水滴引流到侧壁1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引流部24包括多个凸起的导流筋241,或包括多个凹陷的引流槽,优选的为引流筋241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21顶板底边25,顶板21的内表面为穹型曲面,所述的顶板底边25为顶板21内表面与侧壁1的顶端连接的边。

进一步的,所述的引流部24设置为平行线状,平行设置在顶板21的内表面,两端向顶板底边25延伸。引流部平行的方向不受限制,或者横向设置,或者纵向设置,或者斜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筋241与相邻导流筋241间隔距离为m,m值为5~20mm,导流筋241设置为平行线时,相邻导流筋241距离一致,导流筋241设置为射线时,每条导流筋241与顶板底边25的交点处间隔距离为m。

所述导流筋241可间断设置,同一条导流筋241的断点间距为n,n<10mm,避免间距过大,水滴凝结,重力大于张力与顶面坡度的乘积,进而从顶面滴落。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筋241的宽度l为2~5mm,高度h为1~8mm,便于破坏水滴在顶板凝结,使水滴吸附到导流筋241并沿导流筋241流到侧壁上,从顶板21内表面任选一点r,作切线,与切线垂直向导流筋241表面作直线,与导流筋241表面相交于s点,r点与s点的距离为h,h即为该处导流筋241的高度。

进一步的,由图2所示,r点竖直向下作直线与导流筋241表面相交于q点,在q点作切线,切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r点切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b,a≥b,该设计可使水滴26流动到导流筋241上后,更容易沿导流筋241流动,不易直接滴落。

进一步的,所述的顶盖2为塑料件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4所示,内胆包括顶盖2和侧壁1,侧壁1为三面围合成的n型,两端侧壁1为平行设置,中间连接第三面侧壁1,顶盖2包括一块顶板21,顶盖2和侧壁1合围成洗碗腔,顶板21为穹型板,顶部拱起,顶板底边25包括平行的第一底边251,第二底边252,第一底边251和第二底边252与侧壁顶端11连接,顶部到内胆底部距离大于第一底边251和第二底边252到内胆底部的距离,引流部24设置在顶板21内表面,或者包括多条凸出顶板21内表面的导流筋241,或者包括多条凹陷在顶板21内表面的引流槽,优选的为导流筋241结构,多条导流筋241通过顶部平行设置在顶板21内表面,两端延伸到第一底边251和第二底边252,导流筋241之间间距m为5~20mm,导流筋241可设置为间断的线段,断点之间的距离n<10mm,由于水滴26的张力以及内部分子的作用力,导流筋241附近的水滴26将被吸附到导流筋241处,并沿导流筋241流向第一底边251和第二底边252,进一步沿侧壁1流到内胆底部排出,从而避免直接滴到碗碟3上。

实施例二,如图6所示,顶盖2包括第一顶板211,第二顶板212,第三顶板213,第一顶板211,第二顶板212,第三顶板213为穹型板,顶部拱起,第一顶板211包括第一底边251,第二顶板212包括第二底边252,第三顶板213包括第三底边253,图7所示,第一顶板211、第二顶板212、第三顶板213相交于顶点22,顶点22为顶盖2的最高点,顶点22到内胆底部距离大于第一底边251、第二底边252和第三底边253到内胆底部的距离,第一底边251、第二底边252、第三底边253与相应的侧壁顶端11连接。

图7中,引流部24设置在第一顶板211,第二顶板212,第三顶板213内表面,设置为射线状,引流部24包括多条导流筋241,导流筋241从所述顶点22向顶板底边25周向放射状延伸,进一步的,导流筋241以顶点22为中心,呈放射状向第一底边251、第二底边252、第三底边253延伸,水滴26将被导流到第一底边251、第二底边252、第三底边253,进而从侧壁顶端11沿侧壁1流到内胆底部。优选的,第一顶板211,第二顶板212,第三顶板213拼合处设置引流部24,使形状美观,并且有效利用拼合处形成的纹路。

图8中,引流部24设置为平行线状,平行设置在顶板21的内表面,包括多个导流筋241,导流筋241向第一底边251和第二底边252平行的延伸,水滴26被导流到第一底边251、第二底边252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引流部24组合设置为射线状和平行线状,或者设置为纵横交错的平行线状。使导流筋241形成交叉网络,更有效的进行引流。更优选的,每条导流筋可间断设置,同一条导流筋241的断点间距为n,n<10mm。

实施例三,如图9所示,内胆的顶盖2包括第一顶板211,第二顶板212,第三顶板213、第四顶板214,第一顶板211,第二顶板212,第三顶板213、第四顶板214均为穹型板顶部拱起第一顶板211包括第一底边251,第二顶板212包括第二底边252,第三顶板213包括第三底边253,第四顶板214包括第四底边254,,四块顶板相交于顶点22,顶点22为顶盖2的最高点,顶点22到内胆底部距离大于第一底边251、第二底边252、第三底边253和第四底边254到内胆底部的距离,第一底边251和第二底边252平行设置,第三底边253和第四底边254平行设置,第一底边251、第二底边252、第三底边253与相应的侧壁顶端11连接,第四底边254与洗碗机门体连接。

图10中,引流部24设置在第一顶板211,第二顶板212,第三顶板213、第四顶板214内表面,设置为射线状,引流部24包括多条导流筋241,导流筋241通过顶点22向第一底边251、第二底边252、第三底边253、第四底边254放射状设置,水滴26被吸附到导流筋241上,再沿导流筋241流动到顶板底边25处,进而通过侧壁顶端11从侧壁1导流到洗碗机底部排出,或通过门体将顶盖2上的水滴导流到洗碗机底部排出,避免顶盖2上的水滴直接滴落到碗碟3上。优选的,第一顶板211,第二顶板212,第三顶板213、第四顶板214拼合处设置引流部24,使形状美观,并且有效利用拼合处形成的纹路。

图11中,引流部24设置为平行线状,平行设置在顶板21的内表面,包括多个导流筋241,导流筋241向第一底边251和第二底边252平行的延伸,水滴26被导流到第一底边251、第二底边252上,优选的,引流部24可同时设置成包括放射状和平行状,形成交叉网络,更有效的进行引流,更优选的,每条导流筋可间断设置,同一条导流筋241的断点间距为n,n<10mm。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洗碗机,具有以上任一所述的洗碗机内胆结构。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