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理机的同心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2814发布日期:2020-05-15 15:56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料理机的同心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料理机领域,具体是一种料理机的同心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料理杯的结构大致包括杯体、杯座以及发热盘,发热盘的中心轴上安装有搅拌刀组,搅拌刀组与底座的转动轴驱姐,在装配时杯座安装在杯体的底部,使得杯体的中心轴线能够设置在杯座的中心轴线上,而发热盘安装在杯体内部,从而使搅拌刀组的中心轴线与杯体的中心轴线重合,而杯座的底部开设有与底座定位配合的凹腔,当杯体和杯座安装到底座上时,杯座的中心轴线与转动轴的中心轴线重合,因此在理想状态下,搅拌刀组能够与转动轴同心转动。

但是在实际装配过程中,由于杯体大部分采用玻璃材质,因此在杯体的各个尺寸会存在细微的误差,在杯体和杯座安装到底座上时,杯座由于有定位结构因此仍然能够与底座上的转动轴处于同心位置,但是由于杯体工艺有误差,因此安装在杯体内的发热盘会出现偏移,从而导致安装在发热盘中心轴线的搅拌刀组偏离杯体中心轴线,造成搅拌刀组与转动轴不能同心驱接,使料理机在工作时的震动和噪音增加,严重时会加快搅拌刀组的磨损程度,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一种料理机的同心安装结构,其作用是能够保证搅拌刀组与下连接头同心连接,从而降低料理机工作时由于震动产生的噪音。

一种料理机的同心安装结构,包括底座和杯体,杯体的底部安装有杯座,杯座内连接有发热盘组件,发热盘组件的中心轴线上安装有搅拌刀组,底座上设置有与搅拌刀组配合的下连接头,底座顶部上设置有定位凸块,杯座的底部设有与定位凸块构成定位配合的定位凹腔,所述杯座包括杯座外壳和杯座底壳,杯座外壳连接在杯体的底部,发热盘组件与杯座外壳连接并安装在杯体底部,杯座底壳连接在发热盘组件的底部,定位凹腔设置在杯座底壳上,该结构的料理机能够保证搅拌刀组与下连接头同心连接,从而降低料理机工作时由于震动产生的噪音,减低搅拌刀组和下连接头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进一步说明,所述发热盘组件包括发热盘、密封圈以及压紧套,压紧套内延伸有内支承环,发热盘安装在内支承环上,密封圈安装在发热盘的边沿,杯体底部压抵在密封圈上。

进一步说明,所述杯座底壳的底部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底壳凹腔,底壳凹腔与杯座外壳之间构成定位凹腔。

进一步说明,所述杯体的底部设有杯颈,杯颈的外壁上延伸有止旋凸块,杯座外壳内壁横向延伸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的一端竖向延伸有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的下方通过第二限位块构成与止旋凸块配合的止旋空间,杯座外壳通过旋扣安装在杯体底部。

进一步说明,所述杯座外壳的内端面延伸有连接套筒,连接套筒内设有上连接孔,对应的压紧套外端面上延伸有连接耳,连接耳上对应上连接孔开设有下连接孔,压紧套通过螺丝穿过下连接孔和上连接孔安装在杯座外壳内。

进一步说明,所述压紧套的底部延伸有多条连接凸柱,杯座底壳上延伸有适于连接凸柱定位配合的插接套,插接套内开设有第一连接孔,连接凸柱内对应第一连接孔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杯座底壳通过螺丝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固定安装在压紧套的下方。

进一步说明,所述杯座底壳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底壳中心孔,搅拌刀组延伸出底壳中心孔下方与下连接头驱接。

进一步说明,所述搅拌刀组包括转轴、搅拌刀以及上连接头,转轴设置在发热盘组件中心轴线上,转轴的顶部延伸入杯体内腔并连接有搅拌刀,转轴的顶部穿过底壳中心孔连接有上连接头,上连接头与下连接头同心驱接。

进一步说明,所述底座内安装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下连接头。

进一步说明,所述底座的顶缘上安装有杯座密封圈,杯座密封圈与杯体压抵密封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料理机的同心安装结构,该结构的料理机能够保证搅拌刀组与下连接头同心连接,从而降低料理机工作时由于震动产生的噪音,减低搅拌刀组和下连接头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料理机的同心安装结构,包括底座1和杯体2,杯体2的底部安装有杯座3,杯座3内连接有发热盘组件4,发热盘组件4的中心轴线上安装有搅拌刀组5,底座1上设置有与搅拌刀组5配合的下连接头6,底座1顶部上设置有定位凸块7,杯座3的底部设有与定位凸块7构成定位配合的定位凹腔301,所述杯座3包括杯座外壳8和杯座底壳9,杯座外壳8连接在杯体2的底部,发热盘组件4与杯座外壳8连接并安装在杯体2底部,杯座底壳9连接在发热盘组件4的底部,定位凹腔301设置在杯座底壳9上,该结构的料理机能够保证搅拌刀组与下连接头同心连接,从而降低料理机工作时由于震动产生的噪音,减低搅拌刀组和下连接头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所述发热盘组件4包括发热盘10、密封圈11以及压紧套12,压紧套12内延伸有内支承环13,发热盘10安装在内支承环13上,密封圈11安装在发热盘10的边沿,杯体2底部压抵在密封圈11上,发热盘组件4能够先安装成一个组件模块再安装到杯座3内,能够节省装配时间,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所述杯座底壳9的底部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底壳凹腔901,底壳凹腔901与杯座外壳8之间构成定位凹腔301,通过定位凹腔301与定位凸块7配合,能够使杯座底壳9的底壳中心孔904的中心轴线与下连接头6同心。

所述杯体2的底部设有杯颈201,杯颈201的外壁上延伸有止旋凸块202,杯座外壳8内壁横向延伸有第一限位块801,第一限位块801的一端竖向延伸有第二限位块802,第一限位块801的下方通过第二限位块802构成与止旋凸块202配合的止旋空间803,杯座外壳8通过旋扣安装在杯体2底部,能够省去杯体2和杯座外壳8之间通过螺纹结构安装,安装方式简单,合理,而且拆装方便,在装配时,杯体2和杯座外壳8两者通过相对转动,此时止旋凸块202轴向转动滑入止旋空间803内,通过第一限位块801能够限制杯座外壳8脱落,而且第二限位块802能够限制两者继续相对转动,当止旋凸块202碰到第二限位块802时,说明杯体2和杯座外壳8两者预安装到位。

所述杯座外壳8的内端面延伸有连接套筒804,连接套筒804内设有上连接孔805,对应的压紧套12外端面上延伸有连接耳1202,连接耳1202上对应上连接孔805开设有下连接孔1203,压紧套12通过螺丝14穿过下连接孔1203和上连接孔805安装在杯座外壳8内,当杯体2和杯座外壳8通过上述结构完成安装时,工人能够杯体2和杯座外壳8倒转,使设有下开口的杯座外壳8向上,然后工人将装配好后的预安装模块(包括发热盘10、密封圈11、压紧套12)放置如杯座外壳8,然后进行轴线转动,使下连接孔1203和上连接孔805对准后装上螺丝14,即完成料理杯的主体结构安装,方便快捷,准确,提高转配效率。

所述压紧套12的底部延伸有多条连接凸柱1204,杯座底壳9上延伸有适于连接凸柱1204定位配合的插接套902,插接套902内开设有第一连接孔903,连接凸柱1204内对应第一连接孔903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205,杯座底壳9通过螺丝14穿过第一连接孔903和第二连接孔1205固定安装在压紧套12的下方,通过压紧套12安装在杯座底壳9的上方,使压紧套12的中心轴线与下连接头6的中心轴线重合,从而使安装在压紧套12的搅拌刀组5能够与下连接头6同心转动。

所述杯座底壳9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底壳中心孔904,搅拌刀组5延伸出底壳中心孔904下方与下连接头6驱接。

所述搅拌刀组5包括转轴501、搅拌刀502以及上连接头503,转轴501设置在发热盘组件4中心轴线上,转轴501的顶部延伸入杯体2内腔并连接有搅拌刀502,转轴501的顶部穿过底壳中心孔904连接有上连接头503,上连接头503与下连接头6同心驱接,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阐述。

所述底座1内安装有搅拌电机101,搅拌电机101的输出轴102连接有下连接头6,通过搅拌电机101驱动搅拌刀502转动工作。

该料理机在装配后,杯座底壳9由于通过定位凹腔301与底座上的定位凸块7配合,因此在料理杯安装到底座1上时,底座1上输出轴102的中心轴线能够与杯座底壳9的底壳中心孔904的中心轴线重合,由于发热盘组件4在安装到杯座底壳9时,由于插接套902和连接凸柱1204的配合,因此能够保证发热盘组件4的中心轴线与输出轴102的中心轴线处于同心位置(即等于搅拌刀组5的转轴501与输出轴102的中心轴线同心连接),由于杯体安装在发热盘组件4上,因此即使杯体出现生产误差,不会影响到搅拌刀组5和输出轴102的同心连接,使料理机在工作时减少震动和噪音。

另外定位凹腔301不仅仅设置在杯座底壳9上,定位凹腔301能够开设在底座1,从而对应的定位凸块7设置在杯座3的底部。

如图5所示,所述底座1的顶缘上安装有杯座密封圈15,杯座密封圈15与杯体2压抵密封配合,当杯体2通过旋接安装在底座1上时,杯体2的外端面压抵在杯座密封圈15上,使杯座密封圈15密封好底座1与杯体2之间的间隙。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