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炸锅功能的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25702发布日期:2020-07-10 15:53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具有炸锅功能的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家电领域,尤其涉及具有炸锅功能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具有炸锅功能的烹饪器具,将炸锅功能和压力锅功能合二为一,即一台烹饪器具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锅盖以及不同的加热方式,既可当做空气炸锅使用,也可以当做电压力锅使用,在实现炸锅功能时,锅体内置用于盛放食物的炸篮,利用锅盖上的热风装置产生高温热风,并使高温热风在炸篮内外产生循环,高温热风与炸篮中的食物充分接触,使食材呈现被油炸的效果。

上述产品中的热风装置通常包括反射罩、电热管和风扇,风扇旋转产生风流,电热管通电加热产生高温热风,电热管的两个接线柱伸出反射罩外连接电源线,为此需要一种便捷的固定方式将两个接线柱固定到反射罩上,方便接线操作,并使两个接线柱得到有效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具有炸锅功能的烹饪器具,为电热管的两个接线柱提供便捷的固定方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具有炸锅功能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具有上部敞开的烹饪腔体,所述锅盖上设有用于向所述烹饪腔体输送热风的热风装置,所述热风装置包括反射罩和位于所述反射罩下方的电热管,所述电热管具有两个用于连接电源线的接线柱,两个接线柱固定在同一定位件上,所述反射罩上固定有连接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以将所述电热管的两个接线柱固定到所述反射罩上。

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所述定位件与所述连接件通过螺钉进行连接。

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所述反射罩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反射罩外侧且固定于所述安装孔上,所述定位件位于所述反射罩内侧,螺钉由内向外贯穿所述定位件锁紧到所述连接件上。

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所述连接件底部设有铆接部,所述铆接部贯穿所述安装孔并且铆接于所述反射罩内侧。

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所述反射罩内侧设有容纳所述铆接部的凹槽。

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所述反射罩包括反射罩顶壁、反射罩侧壁和连接二者的圆弧过渡部,所述电热管包括呈平面螺旋状的发热段,所述接线柱由所述发热段端部向上延伸并通过所述定位件固定到所述圆弧过渡部。

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所述圆弧过渡部上对应所述接线柱部位设置平面部,所述定位件贴合所述平面部进行固定。

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所述圆弧过渡部上对应所述接线柱部位向外凸出形成所述平面部。

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所述定位件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反射罩上对应设有避让孔,所述接线柱的自由端穿过所述定位孔和所述避让孔伸出所述反射罩外。

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两个接线柱位于所述电热管的同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炸锅功能的烹饪器具,将两个接线柱固定在同一定位件上,实际组装时,只要将定位件安装到反射罩上,即完成了两个接线柱与反射罩的固定连接,这种固定方式既省成本,又能提高产线装配效率;基于上述固定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在反射罩上设置了连接件,连接件为独立零件,这样就可以为连接定位件而专门设计,相比定位件直接固定到反射罩,将连接件作为定位件的连接对象,可以获得更可靠的连接效果,进而保证了两个接线柱在反射罩上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定位件与所述连接件通过螺钉进行连接。螺钉连接结构简单,易操作,成本低。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连接件底部设有铆接部,所述铆接部贯穿所述安装孔并且铆接于所述反射罩内侧。铆接连接使得连接件在反射罩上固定更牢靠。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反射罩内侧设有容纳所述铆接部的凹槽。避免铆接部凸出于反射罩内侧面而干涉到定位件。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反射罩包括反射罩顶壁、反射罩侧壁和连接二者的圆弧过渡部,所述电热管包括呈平面螺旋状的发热段,所述接线柱由所述发热段端部向上延伸并通过所述定位件固定到所述圆弧过渡部。反射罩顶壁过于靠近风扇,反射罩侧壁外侧的空间较小,不利于接线,而圆弧过渡部介于二者之间,圆弧过渡部外侧在锅盖高度方向上有足够空间容纳接线柱的伸出部分,又能使得接线柱避开风扇。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圆弧过渡部上对应所述接线柱部位设置平面部,所述定位件贴合所述平面部进行固定。圆弧过渡部内侧面为曲面,定位件与连接件连接后无法完全贴合到圆弧过渡部上,易造成定位件形变,且固定效果不佳,为此,本方案在圆弧过渡部上设置平面部,使定位件能贴合平面部进行固定,定位件固定可靠,不易产生松动和形变。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圆弧过渡部上对应所述接线柱部位向外凸出形成所述平面部。圆弧过渡部上对应接线柱部位向外凸出后,在圆弧过渡部内侧会形成凹腔,凹腔顶壁即为平面部,由此形成的平面部强度高,不易形变,而且能拉开定位件与电热管发热段的距离,减轻定位件的热变形,进而保证两个接线柱在反射罩上的固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实现炸锅功能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锅盖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反射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热风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实现压力锅功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锅体;

200锅盖、210防护板;

300热风装置、310电热管、311发热段、312接线柱、320风扇、330反射罩、331安装孔、332凸台、333平面部、334凹槽、335避让孔、336反射罩顶壁、337圆弧过渡部、338反射罩侧壁;

400定位件、410定位孔、420通孔;

500连接件、510螺纹孔、520铆接部;

600螺钉;

700压力锅锅盖。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炸锅功能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具有上部敞开的烹饪腔体,所述锅盖上设有用于向所述烹饪腔体输送热风的热风装置,所述热风装置包括反射罩和位于所述反射罩下方的电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管具有两个用于连接电源线的接线柱,两个接线柱固定在同一定位件上,所述反射罩上固定有连接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以将所述电热管的两个接线柱固定到所述反射罩上。实际组装时,只要将定位件安装到反射罩上,即完成了两个接线柱与反射罩的固定连接,这种固定方式既省成本,又能提高产线装配效率;将连接件作为定位件的连接对象,可以获得更可靠连接效果,进而保证了两个接线柱在反射罩上的固定效果。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具有炸锅功能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00和锅盖200,锅体100具有上部敞开的烹饪腔体,锅盖200上设有用于向烹饪腔体输送热风的热风装置300,热风装置300包括反射罩330和位于反射罩330下方的电热管310,更具体的说:热风装置300还包括风扇320,风扇320安装在反射罩330内且位于电热管310上方,工作时由风扇320的旋转产生空气流,空气流经过电热管310时被加热而形成热风,由反射罩330将热风导向烹饪腔体。

参照图2-6,本实施例中,电热管310包括呈平面螺旋状的发热段311和由发热段311端部向上延伸出的两个接线柱312,电热管310的下方设有防护板210,发热段311固定在防护板210上,防护板210固定在反射罩330底部或者锅盖200其它部位;由于反射罩330内存在热风循环,接线柱312需要伸出反射罩330进行接线,本实施例将两个接线柱312固定在同一定位件400上,反射罩330上固定有连接件500,定位件400与连接件500连接,以将电热管310的两个接线柱312固定到反射罩330上。只要将定位件400安装到反射罩330上,即完成了两个接线柱312与反射罩330的固定连接,这种固定方式既省成本,又能提高产线装配效率。

优选的,电热管310的两个接线柱312位于电热管310的同一侧,这样可以拉近两个接线柱312的距离,不仅方便接线,而且使用较小尺寸的定位件400即可固定两个接线柱312,节省成本。为此,发热段311优先采用平面双螺旋结构,使发热段311两端的接线柱312能从电热管310的同一侧引出。

本实施例中以螺钉连接为例进行说明,即定位件400与连接件500通过螺钉进行连接,螺钉连接结构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具体的:反射罩330上设有安装孔331,连接件500位于反射罩330外侧且固定于安装孔331上,定位件400位于反射罩330内侧,螺钉600由内向外贯穿定位件400锁紧到连接件500上。

优选的,参照图4、6,连接件500底部设有铆接部520,铆接部520由上而下贯穿反射罩330的安装孔331,通过铆接工艺将铆接部520伸出安装孔331的部分铆接在反射罩330内侧面上,铆接连接方式使得连接件500在反射罩330上固定更牢靠。更优选的:反射罩330内侧设有容纳铆接部520的凹槽334,这样能避免铆接部520凸出于反射罩330内侧面而干涉到定位件400,实际加工时,可在安装孔331周围形成向外突出的凸台332,凸台332内侧即形成凹槽334,从而增加反射罩330在安装孔331周围部分的强度,在实现如上述铆接部520的铆接,以及定位件400与连接件500的螺钉连接时,施加的外力集中于凸台上,避免反射罩330其它部位形变。

本实施例的定位件400优选为金属薄片,在定位件400中心位置设有通孔420,通孔420两侧各设置一定位孔410,反射罩330上对应定位孔410设有避让孔335,两个接线柱312的自由端穿过各自对应的定位孔410和避让孔335伸出反射罩330外,螺钉600由内向外贯穿通孔420、安装孔331并锁紧到连接件500上,完成电热管310两个接线柱312在反射罩330上的固定。由于连接件500为独立零件,这样就可以为连接定位件400而专门设计,例如为实现上述的螺钉连接,在连接件500上设置螺纹孔510,使螺钉600与连接件500有足够的螺纹配合长度,相比螺钉直接螺接到反射罩上,将连接件500作为螺钉连接对象,可以获得更可靠螺钉连接效果,进而保证了两个接线柱312在反射罩330上的固定效果。

虽然本实施例中以螺钉连接加以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定位件与连接件亦可采用铆钉、焊接等其他方式进行连接。

参照图4-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反射罩330包括反射罩顶壁336、反射罩侧壁338和连接二者的圆弧过渡部337,根据本实施例反射罩330的结构,反射罩顶壁336过于靠近风扇,反射罩侧壁338外侧的空间较小,不利于接线,圆弧过渡部337介于二者之间,圆弧过渡部337外侧在锅盖高度方向上有足够空间容纳接线柱312的伸出部分,又能使得接线柱312能避开风扇,为此,选择圆弧过渡部337作为两个接线柱312的固定位置。

根据前述实施例所述方案,定位件400在固定时应尽可能地贴合反射罩330内侧面,但由于本实施例的圆弧过渡部337内侧面为曲面,定位件400难以贴合到圆弧过渡部337的内侧面上,或者定位件400也需要加工出与圆弧过渡部337内侧曲面一致的弧度,鉴于此,本实施例在圆弧过渡部337上对应接线柱312部位设置平面部333,定位件400贴合平面部333进行固定,定位件400固定可靠,不易产生松动和形变。

优选的,为获得上述平面部333,圆弧过渡部337上对应接线柱312部位向外凸,圆弧过渡部337内侧会形成凹腔,凹腔顶壁即为平面部333,由此形成的平面部333强度高,不易形变,而且能拉开定位件400与电热管发热段311的距离,减轻定位件400的热变形,进而保证两个接线柱312在反射罩330上的固定效果。

参照图1、7,本实用新型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烹饪器具具有炸锅功能和压力锅功能,烹饪器具通过选择不同的加热方式,既可以当做空气炸锅使用,也可以当做电压力锅使用,节省用户的购置成本,具体的:烹饪器具配备炸锅锅盖和压力锅锅盖700,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锅盖200即为炸锅锅盖,炸锅锅盖铰接在锅体100上,压力锅锅盖700与锅体100分体设置,锅体100内设有内胆。使用炸锅功能时,炸篮放置于内胆中,即内胆限定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烹饪腔体,使用压力锅功能时,压力锅锅盖700旋转扣合于锅体100上并密封内胆口部。可以想到:结合不同的盖体结构设计,烹饪器具还可以将炸锅功能和饭煲功能结合,或者是将炸锅功能和面包机功能结合等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