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椅两用电动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87931发布日期:2020-03-13 06:31阅读:661来源:国知局
床椅两用电动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床的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床椅两用电动床。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床能够弯折成椅子状,使得其上的人能够在坐下和躺下当中进行切换,但是现有的电动床由于椅面是平坦的,人们坐下后容易整个埋坐在椅子内,长时间久坐对于人体腰部不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床椅两用电动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床椅两用电动床,以提高使用者坐、躺的舒适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床椅两用电动床,包括,

主控模块和安装有床板体的底座,以及由主控模块控制的床头驱动机构、床身驱动机构和床尾驱动机构;其中

所述床头驱动机构和床尾驱动机构分别驱动床板体的床头和床尾侧反方向折叠,以使床板体形成椅子状;

所述床身驱动机构推动床板体向床尾侧倾斜,以使端坐人员身体前倾。

进一步地,所述床板体包括:依次铰接的床头板、床身板和床尾板体其中

所述床身板作为椅子的椅面。

进一步地,所述床头驱动机构包括:床头连接座和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床头推杆;其中

所述床头推杆通过床头连接座推动床头板抬起,以形成椅背。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位于床头板下方的支撑杆,以适于支撑平躺的床头板。

进一步地,所述床尾板体包括相互铰接的床腿板和床脚板;其中

所述床腿板与床身板铰接;

所述床尾驱动机构包括:分别与主控模块电性相连的床腿推杆和床脚推杆;其中

所述床腿推杆通过床腿连接座驱动床腿板绕床腿板与床身板之间的连接处弯折;

所述床脚推杆通过滑动组件驱动床脚板绕床腿板与床脚板之间的连接处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轨、滑杆和与床腿板铰接的连接臂;其中

所述床脚推杆驱动滑杆沿着滑轨滑动,并通过连接臂带动床脚板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床身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相互铰接的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以及通过床身连接座铰接在并与主控模块电性相连的床身推杆;其中

所述床身板架设在第二转动杆上;

所述床身推杆驱动床身板绕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之间的连接处弯折;以使床板体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下方固定有插接管;

所述床身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扶手;

所述扶手的下方设置有适于插入插接管的插接杆;

所述插接杆与插接管之间通过插接螺钉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床椅两用电动床,所述床头驱动机构和床尾驱动机构分别驱动床板体的床头和床尾侧反方向折叠,以使床板体形成椅子状;所述床身驱动机构推动床板体向床尾侧倾斜,以使端坐人员身体前倾,进而避免埋坐在形成椅子的床板体上而对人体腰部带来不适的情况,保证了人体半坐在形成椅子的床板体上,以保护人体腰部,同时,也能够驱动床板体倒下以便于人体躺下,提高了人体坐、躺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床椅两用电动床的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床椅两用电动床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示意图。

图中:100-床板体,110-床头板,120-床身板,130-床尾板体,131-床腿板,132-床脚板,200-底座,210-支撑杆,300-床头驱动机构,310-床头连接座,320-床头推杆,400-床身驱动机构,410-第一转动杆,420-第二转动杆,430-床身连接座,440-床身推杆,500-床尾驱动机构,510-床腿推杆,520-床脚推杆,530-床腿连接座,540-滑动组件,541-滑轨,542-滑杆,543-连接臂,610-插接管,620-扶手,630-插接杆,640-插接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床椅两用电动床的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床椅两用电动床,包括,

主控模块和安装有床板体100的底座200,以及由主控模块控制的床头驱动机构300、床身驱动机构400和床尾驱动机构500;其中所述床头驱动机构300和床尾驱动机构500分别驱动床板体100的床头和床尾侧反方向折叠,以使床板体100形成椅子状;所述床身驱动机构400推动床板体100向床尾侧倾斜,以使端坐人员身体前倾,进而避免埋坐在形成椅子的床板体100上而对人体腰部带来不适的情况,保证了人体半坐在形成椅子的床板体100上,以保护人体腰部,同时,也能够驱动床板体100倒下以便于人体躺下,提高了人体坐、躺的舒适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床板体100包括:依次铰接的床头板110、床身板120和床尾板体130其中所述床身板120作为椅子的椅面,进而床头板110作为椅子的椅背,床尾板体130作为椅子的椅脚。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床椅两用电动床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床头驱动机构300包括:床头连接座310和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床头推杆320;其中所述床头推杆320通过床头连接座310推动床头板110抬起,以形成椅背,床头连接座310的一端固定在床头板110的底部,床头连接座310的另一端与床头推杆320的活动端铰接,床头推杆320的固定端铰接在床身板120的底部,进而人体可以倚靠在床头板110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00上设置有位于床头板110下方的支撑杆210,以适于支撑平躺的床头板110,进而避免人体躺在床板体100上时由于上半身较重而床头板110塌陷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床头板110对人体背部的支撑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床尾板体130包括相互铰接的床腿板131和床脚板132;其中所述床腿板131与床身板120铰接;所述床尾驱动机构500包括:分别与主控模块电性相连的床腿推杆510和床脚推杆520;其中所述床腿推杆510通过床腿连接座530驱动床腿板131绕床腿板131与床身板120之间的连接处弯折;所述床脚推杆520通过滑动组件540驱动床脚板132绕床腿板131与床脚板132之间的连接处弯折,进而人体双脚能够放下后坐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组件540包括:滑轨541、滑杆542和与床腿板131铰接的连接臂543;其中所述床脚推杆520驱动滑杆542沿着滑轨541滑动,并通过连接臂543带动床脚板132弯折,连接臂543的一端铰接在床腿板131的底部,连接臂543的另一端与滑杆542铰接,进而弯折床腿板131以使人体双脚能够落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床身驱动机构400包括:设置在底座200上相互铰接的第一转动杆410和第二转动杆420,以及通过床身连接座430铰接在并与主控模块电性相连的床身推杆440;其中所述床身板120架设在第二转动杆420上;所述床身推杆440驱动床身板120绕第一转动杆410与第二转动杆420之间的连接处弯折;以使床板体100倾斜,进而床身板120向前倾斜的时候能够驱动人体前倾以保持半坐姿势保护人体腰部,床身板120向后倾倒的时候能够驱动人体后仰以便于平躺。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示意图。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动杆420的下方固定有插接管610;所述床身板12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扶手620;所述扶手620的下方设置有适于插入插接管610的插接杆630;所述插接杆630与插接管610之间通过插接螺钉640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模块可以但不仅限于采用单片机、嵌入式处理器等智能芯片,如51系列、stm32单片机实现,本实用新型不涉及对主控模块本身电路的改进,以及通过主控模块控制床头推杆320、床身推杆440、床腿推杆510和床脚推杆520伸缩。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床椅两用电动床,平躺在床板体100上的人员需要坐起时,床头推杆320推动床头板110抬起形成椅背,通过床腿推杆510和床脚推杆520分别推动床腿板131和床脚板132放下,以使床头板110、床身板120、床腿板131和床脚板132之间形成椅子状,进而平躺在床板体100上的人员坐起,再床身推杆440推动床身板120带动人体前倾以半坐在床身板120上,以保护人体腰部,同时,也能够驱动床板体100倒下以便于人体躺下,提高了人体坐、躺的舒适性。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