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夹头枕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97650发布日期:2020-04-07 20:59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夹头枕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头枕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夹头枕机构。



背景技术:

座椅为了提高人体舒适度会在座椅靠背的上端部设置头枕,当头部恰好能够靠在头枕上时较为舒服。由于每个人的身高不同,对头枕位置的使用需求不同。头枕通常内部设有支撑杆,其与靠背连接,在支撑杆外装有支撑的头枕架,在头枕架外包覆软材料,提高使用中的舒适度。

公开号为cn10603734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功能沙发头枕机构,包括头枕组件、靠背组件、电动推杆。该电动沙发头枕机构只需要电动推杆带动头枕组件和靠背组件运作,当开关电源启动时,操作开关按钮实现电动伸缩杆力往里收,沙发头枕架可以很平贴符于沙发木架内侧,使人的头部可以平靠在沙发头枕部位;当电动伸缩杆力往外推时并且可以手控操作开关进行头枕收回角度动作,头枕组件在电动推杆的带动下可以实现头枕机构多角度稳定调节,使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想要的角度来控制调节。例如,看书读报、看电视时,只需要调节头枕部位,消费者不需要靠全身的力量来实现头部、颈部的多角度调节问题,方便舒适。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当手放在头枕架的背后,头枕架被带动往回转动时,容易发生夹手的情况,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夹头枕机构,当手放在头枕架的背后,头枕架在被驱动组件带动往回转动时,与头枕架连接的连接组件与传动板的插板分离,使驱动组件不能带动头枕架继续往回转动,不易产生夹手的情况,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夹头枕机构,包括头枕架,还包括安装于头枕架背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有水平的输出转轴,所述输出转轴连接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远离所述输出转轴的端部安装有插板,所述插板的两侧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卡接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头枕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驱动输出转轴转动,输出转轴带动传动板转动,传动板通过插板的卡接槽与连接组件卡接,带动连接组件转动,使头枕架转动,根据人的需要灵活调整头枕架的角度,简单便捷。当人的手放于头枕架的背后,头枕架在被驱动组件带动往回转动时,手对头枕架产生与驱动组件运动方向相反的力,使与头枕架相连的连接组件从卡接槽脱离,连接组件与传动板的插板分离,使驱动组件不能带动头枕架继续往回转动,不易产生夹手的情况,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和卷板,所述连接板的侧面与所述卷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头枕架连接,所述卷板端部的两端成对安装有卡板,一对所述卡板对应开设有安装槽,一对所述卡板之间设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的两端分别同轴延伸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嵌套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转动辊的外侧壁与所述卡接槽的内壁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连接头枕架与卷板,将插板的卡接槽与转动辊卡接来连接传动板和卷板,使头枕架和传动板连接。转动辊通过转动轴嵌套于安装槽内,转动辊与卡板转动连接,减小卡接槽的内侧壁与转动辊的外侧壁抵触卡接安装时的阻力,简单便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板包括卡接部和插入部,所述卡接部和所述插入部由靠近所述传动板至远离所述传动板依次设置,所述卷板形成供所述插入部插入的空间,所述插入部位于所述卷板形成的空间内,所述插入部的形状为三角状,所述插入部由靠近传动板至远离传动板的尺寸逐渐减小,所述卡接槽设于所述卡接部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插入部插入卷板形成的空间内,将卡接槽的内壁与转动辊的外侧壁抵触卡接,插入部的形状为三角状,由靠近传动板至远离传动板的尺寸逐渐减小,使插入部插入的过程更加顺畅,减少阻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出转轴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传动板套设于所述输出转轴,所述传动板与所述输出转轴的连接处设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套设于所述输出转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驱动输出转轴转动,输出转轴带动传动板转动,安装套位于传动板与输出转轴的连接处,使传动板与输出转轴连接得更加紧密,便于输出转轴带动传动板转动。同时,安装套减少了传动板与输出转轴之间的磨损,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板成对安装于所述输出转轴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驱动输出转轴转动,带动传动板转动,传动板通过插板的卡接槽与连接组件卡接,带动连接组件转动,使头枕架转动,根据人的需要灵活调整头枕架的角度。传动板成对安装于输出转轴的两端,使得传动过程中受力均匀,使头枕架的转动过程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板,所述输出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的侧面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远离所述头枕架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侧面连接有安装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与驱动组件连接,支撑杆与固定板连接,支撑杆连接驱动组件和固定板,固定板连接安装板,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于头枕架背部安装空间的两侧,来安装驱动组件。支撑杆对驱动组件进行支撑,固定板与输出转轴的两端转动连接,使输出转轴的转动更加稳定,提升调整头枕架过程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驱动组件的侧面铰接有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位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辅助组件与所述固定板分离,所述辅助组件与所述安装板侧面的铰接点与所述输出转轴同轴,所述辅助组件包括连接的第一辅助板和第二辅助板,所述第一辅助板的一端和所述安装板的侧面铰接,所述第一辅助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辅助板连接,所述第二辅助板和所述头枕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组件驱动输出转轴转动,带动传动板转动,传动板通过插板的卡接槽与连接组件卡接,带动连接组件转动,使头枕架转动来调整头枕架的角度,辅助组件的第一辅助板与安装板侧面的铰接点与输出转轴同轴,第二辅助板和头枕架连接,第二辅助板随着头枕架转动,通过从动过程起到辅助稳定的作用,使头枕架转动过程中不易发生晃动,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为旋转驱动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驱动器驱动来驱动输出转轴转动,带动传动板转动,传带动连接组件转动,使头枕架转动,根据人的需要灵活调整头枕架的角度。由旋转驱动器直接驱动输出转轴的转动,传动更加直接高效,运行平稳可靠,且安装空间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了驱动组件、输出转轴、传动板、插板、卡接槽和连接组件的技术,驱动组件驱动输出转轴转动,带动传动板转动,传动板通过插板的卡接槽与连接组件卡接,带动连接组件转动,使头枕架转动,根据人的需要灵活调整头枕架的角度,当人的手放于头枕架的背后,头枕架在被驱动组件带动往回转动时,手对头枕架产生与驱动组件运动方向相反的力,使与头枕架相连的连接组件从卡接槽脱离,连接组件与传动板的插板分离,使驱动组件不能带动头枕架继续往回转动,不易产生夹手的情况,安全可靠;

2.采用了连接组件、连接板、卷板、卡板、安装槽、转动辊和转动轴的技术,连接板连接头枕架与卷板,将插板的卡接槽与转动辊卡接来连接传动板和卷板,使头枕架和传动板连接,转动辊通过转动轴嵌套于安装槽内,转动辊与卡板转动连接,减小卡接槽的内侧壁与转动辊的外侧壁抵触卡接安装时的阻力,简单便捷;

3.采用了插板、卡接部和插入部的技术,将插入部插入卷板形成的空间内,将卡接槽的内壁与转动辊的外侧壁抵触卡接,插入部的形状为三角状,由靠近传动板至远离传动板的尺寸逐渐减小,使插入部插入的过程更加顺畅,减少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传动板和插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头枕架;2、驱动组件;3、输出转轴;4、安装套;5、传动板;6、插板;61、卡接部;611、卡接槽;62、插入部;7、连接组件;71、连接板;72、卷板;721、卡板;722、安装槽;723、转动辊;724、转动轴;8、固定板;9、安装板;10、支撑杆;11、插杆;12、辅助组件;121、第一辅助板;122、第二辅助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夹头枕机构,包括头枕架1和驱动组件2,驱动组件2安装于头枕架1的背部下方,驱动组件2为卧式旋转驱动器。旋转驱动器运行平稳可靠,传动直接高效,且安装空间小。

参照图1和图2,驱动组件2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板8,驱动组件2远离头枕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支撑杆10位于两块固定板8之间。支撑杆10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8固定连接,固定板8远离驱动组件2的侧面连接有安装板9。支撑杆10连接驱动组件2和固定板8,固定板8连接安装板9,通过安装板9固定安装于头枕架1背部安装空间的两侧,来安装驱动组件2,支撑杆10对驱动组件2进行支撑,使驱动组件2稳定安装。

参照图1和图2,驱动组件2连接有水平的输出转轴3,输出转轴3的横截面为矩形,输出转轴3位于两块固定板8之间。固定板8朝向输出转轴3的侧面设有插杆11,插杆11与输出转轴3同轴设置,插杆11插设并转动连接于输出转轴3的端面。驱动组件2驱动输出转轴3转动,固定板8与输出转轴3的两端转动连接,使输出转轴3的转动更加稳定。

参照图1和图2,输出转轴3套设有传动板5,传动板5成对安装于输出转轴3的两端,在本实施例中,传动板5为两个。传动板5与输出转轴3的连接处设有安装套4,安装套4套设于输出转轴3。安装套4由硬质塑料制成。驱动组件2驱动输出转轴3转动,输出转轴3带动传动板5转动,安装套4位于传动板5与输出转轴3的连接处,使传动板5与输出转轴3连接得更加紧密,便于输出转轴3带动传动板5转动。此外,安装套4减少了传动板5与输出转轴3之间的磨损。

参照图2和图3,传动板5远离输出转轴3的端部安装有插板6,插板6包括固定连接的卡接部61和插入部62,卡接部61和传动板5固定连接,卡接部61的两侧设有卡接槽611。插入部62位于卡接部61远离传动板5的一端。插入部62的形状为三角状,插入部62由靠近传动板5至远离传动板5的尺寸逐渐减小。

参照图3和图4,卡接槽611卡接有连接组件7,连接组件7包括连接板71和卷板72,连接板71的侧面与卷板7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连接板71与头枕架1(参见图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卷板72形成供插入部62插入的空间,插入部62位于卷板72形成的空间内。卷板72端部的两端成对安装有卡板721,一对卡板721对应开设有安装槽722,一对卡板721之间设有转动辊723,转动辊723的两端分别同轴延伸有转动轴724,转动轴724转动嵌套于安装槽722内,转动辊723的外侧壁与卡接槽611的内壁抵触。连接板71连接头枕架1与卷板72,通过卡接槽611与转动辊723卡接来连接传动板5和卷板72,从而使头枕架1和传动板5传动连接。驱动组件2驱动输出转轴3转动,带动传动板5转动,使头枕架1转动,根据人的需要灵活调整头枕架1的角度。当人的手放于头枕架1的背后,头枕架1在被驱动组件2带动往回转动时,手对头枕架1产生与驱动组件2运动方向相反的力,使转动棍从卡接槽611脱离,使驱动组件2不能带动头枕架1继续往回转动,不易产生夹手的情况。传动板5成对安装于输出转轴3的两端,使得传动过程中受力均匀,使头枕架1的转动过程更加稳定。转动辊723与卡板721转动连接,减小卡接槽611的内侧壁与转动辊723的外侧壁抵触卡接安装时的阻力。

参照图1和图2,安装板9朝向驱动组件2的侧面铰接有辅助组件12,辅助组件12位于安装板9和固定板8之间,辅助组件12与固定板8分离,辅助组件12与安装板9侧面的铰接点与输出转轴3同轴,辅助组件12包括连接的第一辅助板121和第二辅助板122,第一辅助板121和第二辅助板122成直角,第一辅助板121的一端和安装板9的侧面铰接,第一辅助板121的另一端和第二辅助板122连接,第二辅助板122和头枕架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二辅助板122随着头枕架1转动,通过从动过程起到辅助稳定的作用,使头枕架1转动过程中不易发生晃动。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驱动组件2驱动输出转轴3转动,带动传动板5转动,使插板6转动,带动卷板72转动,使连接板71转动,从而使头枕架1转动,根据人的需要灵活调整头枕架1的角度,简单便捷。当人的手放于头枕架1的背后,头枕架1在被驱动组件2带动往回转动时,手对头枕架1产生与驱动组件2运动方向相反的力,使转动棍从卡接槽611脱离,使驱动组件2不能带动头枕架1继续往回转动,不易产生夹手的情况,安全可靠。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