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早餐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28042发布日期:2020-06-09 20:02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的早餐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的早餐机。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875267y于2007年03月07日公开了一种组合早餐机,包括烤箱本体,烤箱侧面设置有电热水壶。烤箱顶部设置有分离式煎盘。烤箱内设置有上电热管和下电热管,下电热管设置在烘烤腔室内,上电热管设置在烘烤腔室和煎盘之间的复层内。烤箱的烘烤腔室内设置有拆卸式烤架,烤架上面设置有活动烤盘,烤架下方设置有抽屉式接渣盘,接渣盘的下方设置有储物抽屉。烘烤腔室外面设置有朝下翻转打开的玻璃门,该玻璃门的转动枢轴设置在接渣盘上方,门把手设置在玻璃门的上边缘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易操作的多功能的早餐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多功能的早餐机,包括设置在机座中的烤箱,煎锅设置在烤箱的顶部,其结构特征是所述机座中还设置有蒸煮锅,该蒸煮锅设置在烤箱的侧面,蒸煮锅包括设置在机座中的锅桶,锅胆搁置在锅桶中,锅盖遮盖在锅胆。

进一步,所述的多功能的早餐机,还包括搁置且悬设在锅胆中的蒸煮架,锅盖遮盖在锅胆及蒸煮架上;蒸煮架上设置有若干蒸孔。

进一步,所述锅胆的底部设置有加热体,该加热体与上耦合器电连接,机座内设置有下耦合器,上耦合器与下耦合器耦合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加热体紧贴在锅胆底部的外壁上,护盖与锅胆底部的外壁相接,护盖将加热体和上耦合器封装在锅胆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锅桶的底部设置有底架,底架上设置有定位板,下耦合器夹设在定位板与底架之间,下耦合器的顶部穿出定位板。

进一步,所述机座内设置有支撑架,底架设置在支撑架上。

进一步,所述下耦合器的外壁上设置有朝外突出的凸块,定位板上设置有装配孔,该装配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下耦合器的一端朝上穿出装配孔,凸块嵌设在凹槽中。

进一步,所述底架上设置有环状凸台,该环状凸台包括同心设置的第一环状凸台、第二环状凸台和第三环状凸台;其中,第一环状凸台位于内侧,第三环状凸台位于外侧,第二环状凸台位于第一环状凸台和第三环状凸台之间;下耦合器压接在第一环状凸台上,定位板压接在第二环状凸台上,锅桶压接在第三环状凸台上。

进一步,所述锅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插脚,第三环状凸台与第二环状凸台之间设置有带定位孔的定位凸台,第一插脚压接在定位凸台上。

进一步,所述底架的底部设置有二个以上的第二插脚,支撑架上设置有二个以上的插孔,第二插脚插装在插孔中;支撑架上还设置有过线孔。

本实用新型的机座中还设置有蒸煮锅,该蒸煮锅设置在烤箱的侧面,蒸煮锅包括设置在机座中的锅桶,锅胆搁置在锅桶中,锅盖遮盖在锅胆;于是,用户使用本产品,既可以在烘烤面包或烤肠、以及煎炒鸡蛋或培根的同时,使用蒸煮锅进行米粥的熬制以及馒头或包子等的蒸煮或加热,极大的方便了用户。

本实用新型中的锅胆的底部设置有加热体,该加热体与上耦合器电连接,机座内设置有下耦合器,上耦合器与下耦合器耦合在一起,加热体紧贴在锅胆底部的外壁上,护盖与锅胆底部的外壁相接,护盖将加热体和上耦合器封装在锅胆的底部;通过护盖将加热体和上耦合器整体封装在锅胆的底部,从而防止在清洗锅胆时,加热体以及上耦合器内部被水或洗洁剂等腐蚀,从而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的下耦合器的外壁上设置有朝外突出的凸块,定位板上设置有装配孔,该装配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下耦合器的一端朝上穿出装配孔,凸块嵌设在凹槽中,从而可以提高下耦合器与定位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中的底架上设置有环状凸台,该环状凸台包括同心设置的第一环状凸台、第二环状凸台和第三环状凸台;其中,第一环状凸台位于内侧,第三环状凸台位于外侧,第二环状凸台位于第一环状凸台和第三环状凸台之间;下耦合器压接在第一环状凸台上,定位板压接在第二环状凸台上,锅桶压接在第三环状凸台上;于是,通过定位板和底架可以将下耦合器紧固在定位板与底架之间,提高了定位板、下耦合器和底架三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中的底架的底部设置有二个以上的第二插脚,支撑架上设置有二个以上的插孔,第二插脚插装在插孔中;支撑架上还设置有过线孔;从而在确保装配质量的基础上,提高了底架与支撑架之间的装配效率且过线孔的设置为导线的穿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得本产品的内部布线更加清晰,而不会出现混杂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架经折弯成形,提供了支撑架的承重强度,能够发挥更好的固定和支撑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易操作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蒸煮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为机座,2为烤箱,3为煎锅,4为蒸煮锅,4.1为锅桶,4.1.1为第一插脚,4.2为锅胆,4.3为蒸煮架,4.3.1为蒸孔,4.4为锅盖,4.5为发热体,4.6为上耦合器,4.7为护盖,4.8为定位板,4.81为装配孔,4.82为凹槽,4.9为下耦合器,4.91为凸块,4.10为底架,4.10.1为第一环状凸台,4.10.2为第二环状凸台,4.10.3为第三环状凸台,4.10.4为定位凸台,4.10.5为加强筋,4.10.6为第二插脚,4.11为支撑架,4.11.1为插孔,4.11.2为过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6,本多功能的早餐机,包括设置在机座1中的烤箱2,煎锅3设置在烤箱2的顶部,所述机座1中还设置有蒸煮锅4,该蒸煮锅4设置在烤箱2的侧面,蒸煮锅4包括设置在机座1中的锅桶4.1,锅胆4.2搁置在锅桶4.1中,锅盖4.4遮盖在锅胆4.2。

本实施例中,煎锅3位于机座1的左上侧,烤箱2位于机座1的左下侧,蒸煮锅4位于机座1的右侧。

所述的多功能的早餐机,还包括搁置且悬设在锅胆4.2中的蒸煮架4.3,锅盖4.4遮盖在锅胆4.2及蒸煮架4.3上;蒸煮架4.3上设置有若干蒸孔4.3.1。

所述锅胆4.2的底部设置有加热体4.5,该加热体4.5与上耦合器4.6电连接,机座1内设置有下耦合器4.9,上耦合器4.6与下耦合器4.9耦合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下耦合器4.9为导电耦合器,下耦合器4.9与控制电路及电源电连接;上耦合器4.6为温控耦合器,用于感应发热体发出的热量且控制发热体的发热功率,保证早餐机内部稳定工作。

所述加热体4.5紧贴在锅胆4.2底部的外壁上,护盖4.7与锅胆4.2底部的外壁相接,护盖4.7将加热体4.5和上耦合器4.6封装在锅胆4.2的底部。

所述锅桶4.1的底部设置有底架4.10,底架4.10上设置有定位板4.8,下耦合器4.9夹设在定位板4.8与底架4.10之间,下耦合器4.9的顶部穿出定位板4.8。

所述机座1内设置有支撑架4.11,底架4.10设置在支撑架4.11上。

所述下耦合器4.9的外壁上设置有朝外突出的凸块4.91,定位板4.8上设置有装配孔4.81,该装配孔4.81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4.82;下耦合器4.9的一端朝上穿出装配孔4.81,凸块4.91嵌设在凹槽4.82中。

所述底架4.10上设置有环状凸台,该环状凸台包括同心设置的第一环状凸台4.10.1、第二环状凸台4.10.2和第三环状凸台4.10.3;其中,第一环状凸台4.10.1位于内侧,第三环状凸台4.10.3位于外侧,第二环状凸台4.10.2位于第一环状凸台和第三环状凸台4.10.3之间;下耦合器4.9压接在第一环状凸台4.10.1上,定位板4.8压接在第二环状凸台上4.10.2,锅桶4.1压接在第三环状凸台4.10.3上。

所述锅桶4.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插脚4.1.1,第三环状凸台4.10.3与第二环状凸台4.10.2之间设置有带定位孔的定位凸台4.10.4,第一插脚4.1.1压接在定位凸台4.10.4上。

所述底架4.10的底部设置有二个以上的第二插脚4.10.6,支撑架4.11上设置有二个以上的插孔4.11.1,第二插脚4.10.6插装在插孔4.11.1中;支撑架4.11上还设置有过线孔4.11.2。

本实施例中,支撑架4.11呈几字形。支撑架4.11折弯一次成型。插孔4.11.1为左右两个,对称设置。

定位凸台4.10.4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加强筋4.10.5,该一个以上的加强筋4.10.5沿定位凸台4.10.4外壁周向分布。

本实施例中,插孔4.11.1之间还设有过线孔4.11.2。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