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的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7097发布日期:2020-05-20 01:41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的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的饮水机。



背景技术:

饮水机是将桶装纯净水或矿泉水进行升温或降温并方便人们饮用的装置,通过在机器上方放置桶装水来配套使用,现有的饮水机的结构较为单一,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便,第一,现有的饮水机在接水时,接水盘上往往不能够对杯子进行固定,从而容易导致杯子在接水过程中晃动导致杯中的水洒出,第二,现有的饮水机每更换一次桶装水就会对饮水机主体造成一次向下的冲击力,长此以往会降低饮水机的使用寿命,第三,现有的接水盘容积有限,需要频繁倒水,不仅消耗人力,且废水不能够被再次利用,较为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饮水机在接水时,接水盘上往往不能够对杯子进行固定,从而容易导致杯子在接水过程中晃动导致杯中的水洒出,现有的饮水机每更换一次桶装水就会对饮水机主体造成一次向下的冲击力,长此以往会降低饮水机的使用寿命,现有的接水盘容积有限,需要频繁倒水,不仅消耗人力,且废水不能够被再次利用,较为浪费资源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组合式的饮水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的饮水机,包括饮水机主体、托盘和接水盘,所述托盘的上方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下侧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水桶更换机构与饮水机主体顶部连接,所述接水盘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栅格板,所述栅格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杯具固定机构,所述饮水机主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蓄水箱,所述接水盘的下侧通过导管连接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另外一端伸出所述饮水机主体后贯穿蓄水箱顶部并向内延伸,所述饮水机主体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与波纹管对应的夹持机构。

优选的,所述水桶更换机构包括与固定环下侧转动连接的斜杆,所述斜杆远离固定环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饮水机主体顶部开设有与第一滑块对应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一滑槽内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第一滑槽内底部开设有与调节螺栓对应的螺纹槽。

优选的,所述杯具固定机构包括与栅格板上侧固定连接有的圆环,所述圆环内设有四个等距环绕排列的夹板,每个所述夹板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弹簧与圆环内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与饮水机主体侧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远离饮水机主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转板,所述固定架上横向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滑块,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与第二滑块对应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通过第三弹簧与第二滑槽内壁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上转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远离第二滑块的一端与转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蓄水箱内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蓄水箱远离饮水机主体的一侧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水桶更换机构,当需要更换桶装水时,先将调节螺栓旋紧在螺纹槽内,然后将倒置的水桶放置在固定环内,此时旋开调节螺栓,将其从螺纹槽内抽出,此时由于桶装水的自身重力会自动定位到托盘处,从而完成桶装水的更换,同时斜杆移动带动第一滑块挤压第一弹簧,由于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从而可减缓水桶向下的冲击力,从而使得饮水机主体所受到的冲击力较小,从而延长了饮水机主体的使用寿命;

2、通过设置杯具固定机构,可将杯子放置在圆环内,等距环绕排列的四个夹板由于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可对杯子等容器进行牢固的夹持,可防止杯子倾倒后杯子中的水洒出,从而避免了烫伤等意外的发生;

3、通过蓄水箱、波纹管、滤网、排水管和夹持机构的配合,首先拉动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移动带动支杆移动,支杆移动带动转板转动,此时可将波纹管放置在固定架内,从而可对波纹管进行固定,接水盘内的废水可通过波纹管流入蓄水箱内,由于蓄水箱的容积较大,从而无需频繁的拆卸接水盘来倒水,蓄水箱内的废水经滤网过滤后可通过排水管排出,且可当作生活用水再次利用,从而更加的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接水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饮水机主体;2、托盘;3、接水盘;4、圆环;5、固定环;6、斜杆;7、第一滑块;8、调节螺栓;9、第一弹簧;10、第二弹簧;11、夹板;12、栅格板;13、蓄水箱;14、波纹管;15、滤网;16、排水管;17、固定架;18、第二滑块;19、第三弹簧;20、支杆;21、转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的饮水机,包括饮水机主体1、托盘2和接水盘3。托盘2的上方设有固定环5。固定环5的下侧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水桶更换机构与饮水机主体1顶部连接。水桶更换机构包括与固定环5下侧转动连接的斜杆6。斜杆6远离固定环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滑块7。饮水机主体1顶部开设有与第一滑块7对应的第一滑槽。第一滑块7通过第一弹簧9与第一滑槽内壁连接。第一滑块7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8。第一滑槽内底部开设有与调节螺栓8对应的螺纹槽。在平时状态,调节螺栓8旋紧在螺纹槽内,当需要更换桶装水时,然后将倒置的水桶放置在固定环5内,随后旋开调节螺栓8,将其从螺纹槽内抽出,此时由于桶装水的自身重力会自动定位到托盘2处,从而完成桶装水的更换,同时斜杆6移动带动第一滑块7挤压第一弹簧9,由于第一弹簧9的弹力作用,从而可减缓水桶向下的冲击力,从而使得饮水机主体1受到的冲击力较小。

接水盘3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栅格板12。栅格板12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杯具固定机构。杯具固定机构包括与栅格板12上侧固定连接有的圆环4。圆环4内设有四个等距环绕排列的夹板11。夹板11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弹簧10与圆环4内壁连接。将杯子放置在圆环4内,等距环绕排列的四个夹板11由于第二弹簧10的弹力作用可对杯子等容器进行牢固的夹持,可防止杯子中的水洒出。

饮水机主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蓄水箱13。接水盘3的下侧通过导管连接有波纹管14。波纹管14的下端贯穿蓄水箱13顶部并向内延伸。饮水机主体1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与波纹管14对应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与饮水机主体1侧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架17。固定架17远离饮水机主体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转板21。固定架17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滑块18。固定架17上开设有与第二滑块18对应的第二滑槽。第二滑块18通过第三弹簧19与第二滑槽内壁连接。第二滑块18上转动连接有支杆20,支杆20远离第二滑块18的一端与转板21转动连接。拉动第二滑块18。第二滑块18移动带动支杆20移动,支杆20移动带动转板21转动,此时可将波纹管14放置在固定架17内,然后松开第二滑块18,由于第三弹簧19的回复力可带动第二滑块18及支杆20复位,支杆20复位从而可带动转板21复位,从而可对波纹管14进行固定,夹持机构为两个,是前后设置的,波纹管14依次穿过两个固定架17,其下端自由下垂,所以固定架17不会对波纹管14进行干涉。

蓄水箱13内固定连接有滤网15。蓄水箱13远离饮水机主体1的一侧连接有排水管16。排水管16上安装有阀门。接水盘3内的废水可通过波纹管14流入蓄水箱13内,由于蓄水箱13的容积较大,从而无需频繁的拆卸接水盘3来倒水,蓄水箱13内的废水经滤网15过滤后可通过排水管16排出从而可当作生活用水再次利用。

工作原理:在平时状态,调节螺栓8旋紧在螺纹槽内。当需要更换桶装水时,先将倒置的水桶放置在固定环5内,随后旋开调节螺栓8,并将其从螺纹槽内抽出,此时由于桶装水的自身重力会自动定位到托盘2处,从而完成桶装水的更换,同时斜杆6移动带动第一滑块7挤压第一弹簧9,由于第一弹簧9的弹力作用,从而可减缓水桶向下的冲击力,从而使得饮水机主体1受到的冲击力较小,从而延长了饮水机主体1的使用寿命,可将杯子放置在圆环4内,等距环绕排列的四个夹板11由于第二弹簧10的弹力作用可对杯子等容器进行牢固的夹持,可防止杯子中的水洒出,首先拉动第二滑块18,第二滑块18移动带动支杆20移动,支杆20移动带动转板21转动,此时可将波纹管14放置在固定架17内,然后松开第二滑块18,由于第三弹簧19的回复力可带动第二滑块18及支杆20复位,支杆20复位从而可带动转板21复位,从而可对波纹管14进行固定,接水盘3内的废水可通过波纹管14流入蓄水箱13内,由于蓄水箱13的容积较大,从而无需频繁的拆卸接水盘3来倒水,蓄水箱13内的废水经滤网15过滤后可通过排水管16排出从而可当作生活用水再次利用,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工作原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