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餐碗固定功能的餐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3394发布日期:2020-05-08 13:1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餐碗固定功能的餐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台,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餐碗固定功能的餐台。



背景技术:

餐台:指人们就餐时使用的台子。

公开号为cn20177520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蜂窝板折叠式餐台,所述餐台包括一个位于中间的条形的条几和位于条几长形边的两侧并且分别与条几铰接的两个翼型的活动桌面,所述活动桌面水平铰接在所述条几的顶面的边缘位置处,并且能够向下摆动后收拢,每一个活动桌面的下方均设有一个能够转动的支持件,所述支持件为板形,所述支持件的内侧铰接在所述的条几上,外侧的下方设有与地面滚动接触的滚轮,所述支持件展开时支持位于其上的活动桌面并使所述活动桌面与所述条几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构成餐台的整个餐台面。该蜂窝板折叠式餐台虽然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桌面的使用面积、适合于不同就餐人数的需求,但是当有幼儿(1-3岁的人)使用该餐台就餐时,由于幼儿好动,不易管束,有时幼儿会将自己的餐碗打翻,导致浪费食物,严重时,餐碗还会被打到地上摔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餐碗固定功能的餐台,其优点是:可以对餐碗进行固定,有效降低餐碗被幼儿打翻或打到地上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餐碗固定功能的餐台,包括台板以及支撑腿,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台板上侧边沿处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在台板上侧边沿处的容置槽以及至少两个设置在容置槽内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位于以容置槽中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且所述弧形板的内凹面朝向容置槽中心,所述弧形板的外凸面与容置槽侧壁之间设有驱动弧形板夹紧碗座的驱动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组件可以对餐碗进行固定,有效降低餐碗被幼儿打翻或打到地上的可能性;使用时,将餐碗放置到弧形板围成的区域中,然后通过操作驱动件使多个弧形板配合将碗座夹紧,从而对餐碗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固接于弧形板外凸面上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弧形板外凸面固接,另一端与容置槽侧壁固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碗座插到弧形板围成的区域中,在弹簧的作用下弧形板会将碗座抱紧,从而降低餐碗被幼儿打翻或打到地上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上套设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一端与弧形板外凸面固接,另一端与容置槽侧壁固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伸缩管的设置可以避免幼儿的手被弹簧夹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固接在弧形板外凸面上的固定管、穿设在固定管内并与固定管螺纹配合的螺纹杆以及套设在固定管上并与固定管滑动配合的管件,所述管件侧壁上沿管件轴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固定管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插入导向槽中并与导向槽滑动配合的凸块,所述螺纹杆背离弧形板的一端与所述容置槽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管件背离弧形板的一端与所述容置槽侧壁固接,所述管件背离弧形板的一端侧壁上开有供人转动螺纹杆的开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餐碗进行固定时,将餐碗放置到弧形板围成的区域中,然后用手转动螺纹杆,从而螺纹杆、管件、导向槽以及凸块的共同作用下驱动固定管沿导管向容置槽中心处滑动,从而使弧形板将碗座抱紧,从而降低餐碗被幼儿打翻或打到地上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杆背离弧形板的一端固定套接有调节手轮,所述调节手轮外周壁上加工有防滑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使用者转动螺纹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置槽内、弧形板上方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表面与所述台板上表面齐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没有幼儿用餐的时候,可以将盖板盖到容置槽上,使台板上表面平整;当有幼儿用餐时,可以将盖板从容置槽中取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置槽的一端贯通至所述台板的侧面,所述容置槽内、弧形板下方设置有与容置槽滑动配合的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弧形板以及所述驱动件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底板上侧对应容置槽中心处一体设置有碗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碗托用于承托餐碗;如果幼儿在用餐时将食物撒到容置槽中,使用者可以将底板从容置槽中抽出,进行清洗,使得使用者在餐后可以比较容易的对餐台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板内凹面上固接有橡胶垫。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以增大弧形板与碗座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将餐碗固定的更牢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可以对餐碗进行固定,有效降低餐碗被幼儿打翻或打到地上的可能性;

2、伸缩管的设置可以避免幼儿的手被弹簧夹到。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为体现实施例一中的驱动件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为体现实施例二中的驱动件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中,1、台板;2、支撑腿;3、固定组件;31、容置槽;32、弧形板;321、橡胶垫;33、驱动件;331、弹簧;332、伸缩管;333、固定管;334、螺纹杆;335、管件;336、导向槽;337、凸块;338、开口;339、调节手轮;34、盖板;35、底板;36、碗托;37、凸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具有餐碗固定功能的餐台,包括呈矩形的台板1、固定连接在台板1下侧四角处的支撑腿2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台板1上侧边沿处的用于固定餐碗的固定组件3。

参照图2,固定组件3包括开设在台板1上侧边沿处的容置槽31,容置槽31的一端贯通至台板1的侧面,在容置槽31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弧形板32(本具体实施方式以两个为例),两个弧形板32位于以容置槽31中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且弧形板32的内凹面朝向容置槽31中心,在弧形板32的内凹面上固接有橡胶垫321;在容置槽31的相对两侧壁上均固接有驱动件33,两个驱动件33背离容置槽31侧壁的一端分别固接于两个弧形板32外凸面中心处,驱动件33的长度方向与弧形板32的半径平行。

参照图2和图3,驱动件33包括固接在弧形板32与容置槽31侧壁之间的弹簧331以及套设在弹簧331上的伸缩管332,所述伸缩管332一段与弧形板32外凸面中心处固接,另一端与容置槽31侧壁固接。

参照图1,在容置槽31内、弧形板32上方设置有盖板34,盖板34上表面与所述台板1上表面齐平。

参照图2,在容置槽31内、弧形板32下方设置有与容置槽31滑动配合的底板35,底板35与弧形板32以及驱动件33之间留有一定间隙。在底板35上侧对应容置槽31中心处设置有碗托36,碗托36与底板35一体成型,在底板35靠近台板1边沿处的一端上侧设置有凸棱,所述凸棱与底板35一体成型。

常态下,盖板34盖在容置槽31上。当有幼儿用餐时,可以将盖板34从容置槽31中取出,然后通过操作餐碗使碗座(餐碗底部的圆柱形或圆环形凸起)与一个弧形板32抵接,然后通过餐碗推动该弧形板32向远离容置槽31中心的方向移动,然后再将碗座插入两个弧形板32围成的区域中,此时碗座抵接在碗托36上,弧形板32抵接在碗座外周壁上,弹簧331处于压缩状态,从而使得餐碗被弧形板32抱紧,有效的降低幼儿将餐碗打翻的可能性。

实施例二:

参照图4至图6,驱动件33包括固接在弧形板32外凸面中心处的固定管333、穿设在固定管333内并与固定管333螺纹配合的螺纹杆334以及套设在固定管333上并与固定管333滑动配合的管件335,在管件335侧壁上沿管件335轴向开设有导向槽336,固定管333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插入导向槽336中并与导向槽336滑动配合的凸块337,螺纹杆334背离弧形板32的一端与容置槽31侧壁转动连接,管件335背离弧形板32的一端与所述容置槽31侧壁固接,管件335背离弧形板32的一端侧壁上开有供人转动螺纹杆334的开口338。当螺纹杆334发生转动使,由于固定管333与螺纹杆334螺纹配合,而固接在固定管333上的凸块337与导向槽336滑动配合,所以固定管333会在管件335内沿管件335轴线方向滑动,使用者可以通过向不同方向转动螺纹杆334来驱动弧形板32向靠近或远离容置槽31中心处的方向移动。

参照图6,为便于使用者转动螺纹杆334,在螺纹杆334背离弧形板32的一端固定套接有调节手轮339,调节手轮339外周壁上加工有防滑纹。

当有幼儿用餐时,可以将盖板34从容置槽31中取出,然后通过用手搓动一个驱动件33中的调节手轮339,从而使相应的弧形板32向远离容置槽31中心的方向移动,然后将餐碗放置到碗托36上,再次搓动调节手轮339,使弧形板32向靠近容置槽31中心的方向移动,并最终使两个弧形板32将碗座夹紧,从而对餐碗进行固定,降低幼儿将餐碗打翻的可能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