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盔式颈椎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5003发布日期:2020-04-24 21:18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头盔式颈椎枕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头盔式颈椎枕头。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枕头均是平面设计,虽然能解决人在侧身时枕头高低的问题,但是入睡后人体位置的改变导致颈椎无法保持最佳高度,给颈椎带来一定的负担,甚至不少人晨起时找不到枕头。因此,亟待研究一种头盔式颈椎枕头,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头盔式颈椎枕头,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头盔式颈椎枕头,包括底枕体和一对侧枕体;所述底枕体包括颈枕体;所述颈枕体的一相对侧面均装设有一呈扇形柱体结构的补枕体;所述补枕体的弧形面上沿长度方向并排开设有多个第一配装槽口;多个所述第一配装槽口之间穿插有一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中轴线与补枕体的弧形面的基准线重合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配装槽口的相近侧面之间以及位于补枕体端部的两第一配装槽口的相离侧面均开设有一呈弧形结构的限位槽道,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配装槽口之间的限位槽道贯通设置;所述补枕体的两端面均开设有一第一定位孔和一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分别与限位槽道的两端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一端口与位置相对应的限位槽道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定位孔的一端口与位置相对应的限位槽道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侧枕体的一边缘沿长度方向并排开设有多个第二配装槽口;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配装槽口之间形成一呈扇形结构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一表面开设有一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的基准线与凸起部的基准线重合设置;位于所述侧枕体一相对端部的两凸起部的相对表面均贯通开设有一容纳孔,且位于上述两个凸起部之间的凸起部的一表面均贯通开设有一第二贯通孔;两所述侧枕体与两补枕体一一对应;多个所述凸起部与多个第一配装槽口一一对应;所述连接轴穿插于第一贯通孔内;多个所述限位槽道之间穿插有一相适配的活动轴,且所述活动轴穿插于第二贯通孔内;所述活动轴上沿轴向并排固定套设有一对限位片;两所述限位片与两容纳孔一一对应,且每一所述限位片均设置于位置相对应的容纳孔内;所述活动轴的两端部均滑动套设有一定位筒套;所述定位筒套与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及容纳孔均相适配;两所述定位筒套与两限位片一一对应,且每一所述定位筒套内均设有一张紧弹簧;所述张紧弹簧套设于活动轴上;所述张紧弹簧的一端与定位筒套的一内表面相连接;所述张紧弹簧的另一端与位置相对应的限位片的一表面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孔径大小、第二定位孔的孔径大小以及容纳孔的孔径大小均相等;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孔径大小大于限位槽道的宽度大小;所述限位槽道的宽度大小与第二贯通孔的孔径大小相等。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连接轴及带有张紧弹簧和定位筒套的活动轴将底枕体和侧枕体组装成头盔式结构,能适应不同睡眠体位并能保持颈部最佳支撑高度,有效保持和矫正颈椎的生理曲度,对轻、中度颈椎病能起到治疗作用,具有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改善打鼾以及改善睡眠等优点,同时也避免了用户深度睡眠时出现找不到枕头的情况,且还能展开重新组装成普通枕头,实用性较强,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头盔式颈椎枕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头盔式颈椎枕头组装成普通枕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筒套及张紧弹簧装设于活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枕体,2-侧枕体,3-活动轴,101-颈枕体,102-补枕体,103-连接轴,201-凸起部,301-限位片,302-定位筒套,303-张紧弹簧,1021-限位槽道,1022-第一定位孔,1023-第二定位孔,2011-第一贯通孔,2012-容纳孔,2013-第二贯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头盔式颈椎枕头,包括底枕体1和一对侧枕体2;底枕体1和侧枕体2均采用乳胶材质;底枕体1包括具有中空结构的颈枕体101;颈枕体101的一相对侧面均装设有一呈扇形柱体结构的补枕体102;补枕体102与颈枕体101胶接;补枕体102的弧形面上沿长度方向并排开设有多个第一配装槽口;多个第一配装槽口之间穿插有一连接轴103;连接轴103的中轴线与补枕体102的弧形面的基准线重合设置;相邻两个第一配装槽口的相近侧面之间以及位于补枕体102端部的两第一配装槽口的相离侧面均开设有一呈弧形结构的限位槽道1021,且相邻两个第一配装槽口之间的限位槽道1021贯通设置;补枕体102的两端面均开设有一第一定位孔1022和一第二定位孔1023;第一定位孔1022和第二定位孔1023分别与限位槽道1021的两端位置相对应;第一定位孔1022的一端口与位置相对应的限位槽道1021的一端相连通;第二定位孔1023的一端口与位置相对应的限位槽道1021的另一端相连通;第一定位孔1022设置于补枕体102的上部;第二定位孔1023设置于补枕体102的下部;

侧枕体2的一边缘沿长度方向并排开设有多个第二配装槽口;相邻两个第二配装槽口之间形成一呈扇形结构的凸起部201;凸起部201的一表面开设有一第一贯通孔2011;第一贯通孔2011的基准线与凸起部201的基准线重合设置;位于侧枕体2一相对端部的两凸起部201的相对表面均贯通开设有一容纳孔2012,且位于上述两个凸起部201之间的凸起部201的一表面均贯通开设有一第二贯通孔2013;第二贯通孔2013的中轴线与容纳孔2012的中轴线重合设置;

其中,两侧枕体2与两补枕体102一一对应;多个凸起部201与多个第一配装槽口一一对应;连接轴103穿插于第一贯通孔2011内;连接轴103与第一贯通孔2011过渡配合;多个限位槽道1021之间穿插有一相适配的活动轴3,且活动轴3穿插于第二贯通孔2013内;活动轴3与第二贯通孔2013过渡配合;活动轴3上沿轴向并排固定套设有一对限位片301;两限位片301与两容纳孔2012一一对应,且每一限位片301均设置于位置相对应的容纳孔2012内;活动轴3的两端部均滑动套设有一定位筒套302;定位筒套302与第一定位孔1022、第二定位孔1023及容纳孔2012均相适配;两定位筒套302与两限位片301一一对应,且每一定位筒套302内均设有一张紧弹簧303;张紧弹簧303套设于活动轴3上;张紧弹簧303的一端与定位筒套302的一内表面相连接;张紧弹簧303的另一端与位置相对应的限位片301的一表面相连接;第一定位孔1022的孔径大小、第二定位孔1023的孔径大小以及容纳孔2012的孔径大小均相等;第一定位孔1022的孔径大小大于限位槽道1021的宽度大小;限位槽道1021的宽度大小与第二贯通孔2013的孔径大小相等。

其中,侧枕体2的内侧面贯通开设有一置耳凹坑;置耳凹坑用于在本实用新型处于头盔式颈椎枕头时保护用户耳朵,同时在不影响听力的情况下具有降低外界噪音等功能。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头盔式颈椎枕头可展开重新成普通枕头。当需要组装成普通枕头时,首先将位于第一定位孔1022内的定位筒套302向容纳孔2012推去,并使定位筒套302全部位于容纳孔2012内,然后再将两侧枕体2分别转动至水平位置,此时第二定位孔1023的中轴线与容纳孔2012的中轴线处于重合,由于张紧弹簧303的弹性作用,定位筒套302被弹至第二定位孔1023内,实现对侧枕体2的位置锁定,从而实现将头盔式颈椎枕头组装成普通枕头,满足用户对于普通枕头的使用需要。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