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杆辅助爬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00912发布日期:2020-08-18 18:52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管杆辅助爬梯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电力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管杆辅助爬梯。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因城市发展和占地需要,10kv~500kv输电线路广泛使用钢管杆。钢管杆在杆身一侧设置近乎垂直上下的角钢爬梯,同时,为防止非电力人员随意攀登和满足一定的防盗需要,爬梯设置普遍高于地面1.8米,这同样给检修施工人员登杆作业带来一定困难。目前,针对该种情况,多采用毛梯、伸缩直梯或者同伴托扶实现上杆作业,这些方式不仅不方便,而且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钢管杆辅助爬梯,可应用于架空输电线路钢管杆塔组立施工、检修作业中的攀登作业,收放灵活方便、连接牢固可靠,有效保障了登杆人员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管杆辅助爬梯,至少包括第一爬梯结构和第二爬梯结构,所述第一爬梯结构的第一端固定有爬梯挂接头,所述第一爬梯结构的第二端与第二爬梯结构的第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爬梯结构和第二爬梯结构上呈一定间距设有脚钉,所述第二爬梯结构的第二端设有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为旋转支撑件,用于实现爬梯与钢管杆的支撑固定。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所述脚钉与第一爬梯结构和第二爬梯结构铆接,所述脚钉收起时平行于第一爬梯结构的主干和第二爬梯结构的主干,展开时垂直于第一爬梯结构的主干和第二爬梯结构的主干。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还包括有多个中间爬梯结构,通过在中间爬梯结构的两端设置公螺栓对接头和母螺栓对接头,实现与第一爬梯结构和第二爬梯结构的对接,用于延长爬梯长度。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至少包括两个爬梯挂接头,还包括t型连接件,所述t型连接件的横杆与第一爬梯结构和第二爬梯结构的主干垂直,所述t型连接件的竖杆与第一爬梯结构的主干和第二爬梯结构的主干平行,所述t型连接件的底部与第一爬梯结构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两个爬梯挂接头分别固定在t型连接件的横杆上靠近横杆两端的位置。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爬梯挂接头包括挂接头本体,所述挂接头本体的一侧开有向内延伸的通槽,所述通槽用于与钢管杆上的脚钉配合;所述通槽内设有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通过第一螺栓与挂接头本体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螺栓的头部位于挂接头本体的侧壁外侧,所述第一螺栓的杆部贯穿挂接头本体的侧壁上的螺纹孔与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通过旋转第一螺栓,实现第一紧固件与钢管杆上的脚钉的紧固。

作为更进一步的限定,还包括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头部设置在t型连接件的横杆底部,所述第二螺栓的杆部穿过t型连接件的横杆后与挂接头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旋转第二螺栓,实现挂接头本体的上下移动。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还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固定在第二爬梯结构上靠近第二端的位置,用于实现与钢管杆的接触支撑,所述第二支撑件与钢管杆的接触面为橡胶材质的多个棱形凸起。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所述第二爬梯结构第二端的底部的前侧和后侧沿第二爬梯结构的主干方向固定有相互平行的两个圆弧形挡板,分别为第一圆弧形挡板和第二圆弧形挡板,所述第一圆弧形挡板和第二圆弧形二挡板的底部为圆弧状;

圆弧形挡板底部沿圆弧形挡板中轴线对称的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设置在靠近中轴线的位置;还包括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沿圆弧形挡板中轴线对称设置在圆弧形挡板的外侧靠近第二爬梯结构第二端的位置;

还包括第一旋转支撑杆、第二旋转支撑杆、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旋转支撑杆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二爬梯结构第二端的中心位置连接,第一旋转支撑杆的第二端与第二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紧固件为带有圆弧形接触面的支撑件;所述第二旋转支撑杆的第一端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二爬梯结构第二端中心位置连接,第二旋转支撑杆的第二端与第三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三紧固件为带有圆弧形接触面的支撑件;

所述第一旋转支撑杆上固定有与第一卡槽和第三卡槽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固定销轴,所述第一固定销轴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二旋转支撑杆上固定有与第二卡槽和第四卡槽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固定销轴,所述第二固定销轴与第二卡槽和第四卡槽的尺寸相匹配;

通过拉伸第一弹簧将第一旋转支撑杆的第一固定销轴从第一卡槽中拉出并顺时针旋转第一旋转支撑杆后将第一固定销轴卡在第三卡槽内;通过拉伸第二弹簧将第二旋转支撑杆的第二固定销轴从第二卡槽中拉出并顺时针旋转第二旋转支撑杆后将第二固定销轴卡在第四卡槽内。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开口平行于第二爬梯结构的主干方向,所述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的开口垂直于第二爬梯结构的主干方向,第一旋转支撑杆卡在第一卡槽内时,所述第一旋转支撑杆平行于第二爬梯结构的主干方向,第一旋转支撑杆卡在第三卡槽内时,所述第一旋转支撑杆垂直于第二爬梯结构的主干方向;第二旋转支撑杆卡在第二卡槽内时,所述第二旋转支撑杆平行于第二爬梯结构的主干方向,第二旋转支撑杆卡在第四卡槽内时,所述第二旋转支撑杆垂直于第二爬梯结构的主干方向。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第一旋转支撑杆和第二旋转支撑杆上均设有按钮式开关,所述按钮式开关包括第三弹簧和按钮,所述第三弹簧一直处于压缩状态并设于旋转支撑杆内部,所述按钮的一端与第三弹簧连接,另一端为突出到旋转支撑杆外侧的第一突出部;所述圆弧形挡板上设有与突出部相匹配的通孔,分别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分别与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对应设置;所述通孔与按钮式开关配合,用于实现旋转支撑杆的固定。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还包括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与第一旋转支撑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与第二紧固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与第二旋转支撑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与第三紧固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紧固件和第三紧固件均为三层结构,依次为钢制护套、强力磁铁和圆弧形橡胶接触面,所述橡胶接触面包含有多个菱形凸起;

所述钢制护套的一侧与强力磁铁连接,另一侧设有第二突出部,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外侧壁上设有贯穿侧壁的第三螺栓,所述第二突出部设于第一凹槽内并通过旋转第三螺栓实现第二突出部在第一凹槽内的松紧;通过第二突出部的旋转实现第三紧固件的圆弧形橡胶接触面与钢管杆的接触紧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有益效果是:

本公开结合脚钉分布特点(电力行业规程要求其分布间距不大于0.4米),设计单节长度1米以内,减小爬梯体积,降低采购和维护费用,同时便于存储和运输。

本公开采用螺栓对接形式,提高作业效率,提高了爬梯稳固性。

本公开采用折叠式脚钉设计,减小挂梯体积和重量,降低制作和运输成本。

本公开创新了爬梯挂接头,一方面能够实现小幅度的上下调节,克服杆塔最底端爬梯水平方向不一致的问题,另一方面实现ф16和ф20两种尺寸脚钉的通用性和足够的紧固力。

本公开第二爬梯结构底部设置固定支撑和旋转支撑两种,确保支撑固定以及上下爬梯时不出现晃动情况,同时,旋转支撑可显著降低爬梯体积。

本公开所述的辅助爬梯可应用于架空输电线路钢管杆塔组立施工、检修作业中的攀登作业,收放灵活方便、连接牢固可靠,有效保障登杆人员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1所述的第一爬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1所述的第二爬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和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1所述的脚钉结构和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1所述的爬梯挂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1所述的第一爬梯结构和第二爬梯结构的螺栓连接公头和母头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1所述的第二爬梯结构第二端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正视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1所述的第二爬梯结构第二端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侧视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1所述的旋转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1所述的连接杆与第三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1、折叠脚钉;1-1、折叠脚钉踏板;1-2、铆钉;2、爬梯挂接头;2-1、第一螺栓;2-2、第二螺栓;2-3、第一紧固件;3、母螺栓对接头;4、公螺栓对接头;5、第二支撑件;6、第一支撑件;6-1、第二弹簧;6-2、第二旋转支撑杆;6-3、第四卡槽;6-4、第二固定销轴;6-5、按压式开关;6-5-1、第三弹簧;6-5-2、按钮;6-6、第三紧固件;6-6-1、钢制护套;6-6-2、强力磁铁;6-6-3、圆弧形橡胶接触面;6-6-4、第三螺栓;6-6-5、两金属咬合接触面;6-7、圆弧形挡板;6-8、第一卡槽;6-9、第二卡槽;6-10、第三卡槽;6-11、第一弹簧;6-12、第一旋转支撑杆;6-13、第二紧固件;6-14、第一固定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公开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现在攀登多采用毛梯、伸缩直梯或者同伴托扶,实现上杆作业,给检修施工人员登杆作业带来一定困难,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的安全隐患,因此,本公开进行如下方面的研究:设计一种分段式爬梯结构,单节长度0.7米,首节带0.3米伸缩头,可根据需要实现不同高度爬梯通用,同时便于存储和运输;设计一种螺栓型对接方式,对接迅速,结构坚固;结合现有杆塔爬梯下端脚钉不在同一水平线情况,设计辅助爬梯固定端上下调节装置;设计适用于不同直径脚钉的辅助爬梯挂接头,同时实现接触端的有效紧固;设计辅助爬梯脚钉收放结构,便于存储和运输;设计辅助爬梯下部支撑机构,实现辅助爬梯与杆塔之间支撑固定,上下爬梯时不出现左右晃动情况。

实施例1:

如图1-10所示,本公开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钢管杆辅助爬梯,至少包括第一爬梯结构和第二爬梯结构,所述第一爬梯结构的第一端固定有爬梯挂接头2,所述第一爬梯结构的第二端与第二爬梯结构的第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爬梯结构和第二爬梯结构上呈一定间距设有折叠脚钉1,所述第二爬梯结构的第二端设有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为旋转支撑件,用于实现爬梯与钢管杆的支撑固定。

所述第一爬梯结构的第二端设有母螺栓对接头3,第二爬梯结构的第一端设有与母螺栓对接头3配合的公螺栓对接头4,母螺栓对接头3和公螺栓对接头4对接后,转动母头3外层的活动螺丝,从而实现两对接头紧固目标。

还可以包括有多个中间爬梯结构,通过在中间爬梯结构的两端设置公螺栓对接头和母螺栓对接头,实现与第一爬梯结构和第二爬梯结构的对接,进而实现爬梯的长度控制。

所述折叠脚钉1与第一爬梯结构和第二爬梯结构通过铆钉1-2铆接,折叠脚钉踏板1-1通过1-2铆钉固定于辅助爬梯主干上,所述折叠脚钉收起时平行于第一爬梯结构的主干和第二爬梯结构的主干,展开时垂直于第一爬梯结构的主干和第二爬梯结构的主干。

至少包括两个爬梯挂接头2,还包括t型连接件,所述t型连接件的横杆与第一爬梯结构的主干和第二爬梯结构的主干垂直,所述t型连接件的竖杆与第一爬梯结构和第二爬梯结构的主干平行,所述t型连接件的底部与第一爬梯结构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两个爬梯挂接头2分别固定在t型连接件的横杆上靠近横杆两端的位置。

所述爬梯挂接头2包括挂接头本体,所述挂接头本体的一侧开有向内延伸的通槽,所述通槽用于与钢管杆上的脚钉配合;所述通槽内设有第一紧固件2-3,所述第一紧固件2-3通过第一螺栓2-1与挂接头本体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螺栓2-1的头部位于挂接头本体的侧壁外侧,所述第一螺栓2-1的杆部贯穿挂接头本体的侧壁上的螺纹孔与第一紧固件2-3固定连接,通过旋转第一螺栓2-1,实现第一紧固件2-3与钢管杆上的脚钉的紧固。

还包括第二螺栓2-2,所述第二螺栓2-2的头部设置在t型连接件的横杆底部,所述第二螺栓2-2的杆部穿过t型连接件的横杆后与挂接头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旋转第二螺栓2-2,实现挂接头本体的上下移动;转动第二螺栓2-2可实现挂接头2上下小范围活动,从而解决杆塔爬梯下端脚钉水平不一致问题

还包括第二支撑件5,所述第二支撑件5固定在第二爬梯结构上靠近第二端的位置,用于实现与钢管杆的接触支撑,所述第二支撑件5与钢管杆的接触面为橡胶材质的多个棱形凸起。

所述第二爬梯结构第二端的底部的前侧和后侧沿第二爬梯结构的主干方向固定有相互平行的两个圆弧形挡板6-7,分别为第一圆弧形挡板和第二圆弧形挡板,所述第一圆弧形挡板和第二圆弧形二挡板的底部为圆弧状;

圆弧形挡板6-7底部沿圆弧形挡板中轴线对称的设有第一卡槽6-8和第二卡槽6-9,所述第一卡槽6-8和第二卡槽6-9设置在靠近中轴线的位置;还包括第三卡槽6-10和第四卡槽6-3,沿圆弧形挡板6-7中轴线对称设置在圆弧形挡板6-7的外侧靠近第二爬梯结构第二端的位置;

还包括第一旋转支撑杆6-12、第二旋转支撑杆6-2、第一弹簧6-11和第二弹簧6-1,所述第一旋转支撑杆6-12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弹簧6-11与第二爬梯结构第二端的中心位置连接,第一旋转支撑杆6-12的第二端与第二紧固件6-13连接,所述第二紧固件6-13为带有圆弧形接触面的支撑件;所述第二旋转支撑杆6-2的第一端通过第二弹簧6-1与第二爬梯结构第二端中心位置连接,第二旋转支撑杆6-2的第二端与第三紧固件6-6连接,所述第三紧固件6-6为带有圆弧形接触面的支撑件;

所述第一旋转支撑杆6-12上固定有与第一卡槽6-8和第三卡槽6-10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固定销轴6-14,所述第一固定销轴6-14与第一卡槽6-8和第二卡槽6-10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二旋转支撑杆6-2上固定有与第二卡槽6-9和第四卡槽6-3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固定销轴6-4,所述第二固定销轴6-4与第二卡槽6-9和第四卡槽6-3的尺寸相匹配;

通过拉伸第一弹簧6-11将第一旋转支撑杆6-12的第一固定销轴6-14从第一卡槽6-8中拉出并顺时针旋转第一旋转支撑杆6-12后将第一固定销轴6-14卡在第三卡槽6-10内;通过拉伸第二弹簧6-1将第二旋转支撑杆6-2的第二固定销轴6-4从第二卡槽6-9中拉出并顺时针旋转第二旋转支撑杆6-2后将第二固定销轴6-4卡在第四卡槽6-3内。

所述第一卡槽6-8和第二卡槽6-9的开口平行于第二爬梯结构的主干方向,所述第三卡槽6-10和第四卡槽6-3的开口垂直于第二爬梯结构的主干方向,第一旋转支撑杆卡在第一卡槽6-8内时,所述第一旋转支撑杆平行于第二爬梯结构的主干方向,第一旋转支撑杆卡在第三卡槽6-10内时,所述第一旋转支撑杆垂直于第二爬梯结构的主干方向;第二旋转支撑杆卡在第二卡槽6-9内时,所述第二旋转支撑杆平行于第二爬梯结构的主干方向,第二旋转支撑杆卡在第四卡槽6-3内时,所述第二旋转支撑杆垂直于第二爬梯结构的主干方向。

所述第一旋转支撑杆6-12和第二旋转支撑杆6-2上均设有按钮式开关6-5,所述按钮式开关6-5包括第三弹簧6-5-1和按钮6-5-2,所述第三弹簧6-5-1一直处于压缩状态并设于旋转支撑杆内部,所述按钮6-5-2的一端与第三弹簧6-5-1连接,另一端为突出到旋转支撑杆外侧的第一突出部;所述圆弧形挡板上设有与突出部相匹配的通孔,分别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分别与第一卡槽6-8、第二卡槽6-9、第三卡槽6-10和第四卡槽6-3对应设置;所述通孔与按钮式开关6-5配合,用于实现旋转支撑杆的固定。

还包括连接杆,分别为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与第一旋转支撑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呈l型,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与第二紧固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与第二旋转支撑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呈l型,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与第三紧固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紧固件和第三紧固件均为三层结构,依次为钢制护套6-6-1、强力磁铁6-6-2和圆弧形橡胶接触面6-6-3,所述圆弧形橡胶接触面6-6-3上设有多个菱形凸起;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与第一旋转支撑杆的第二端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与第二旋转支撑杆的第二端一体成型。

所述钢制护套6-6-1的一侧与强力磁铁6-6-2连接,另一侧设有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和连接杆均为金属材质,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外侧壁上设有贯穿侧壁的第三螺栓6-6-4,所述第二突出部设于第一凹槽内并通过旋转第三螺栓实现两金属接触面6-6-5的咬合,实现第二突出部在第一凹槽内的松紧;通过第二突出部的旋转实现第三紧固件的圆弧形橡胶接触面与钢管杆的接触紧固。其动作方式为:逆时针旋转第三螺栓6-6-4,使两金属咬合面6-6-5分开,第三紧固件6-6实现前后转动;顺时针旋转第三螺栓6-6-4,使两金属接触面6-6-5的咬合,第三紧固件6-6和第二连接杆实现紧固。

第一支撑件的旋转支撑动作方式:初始状态假设第二旋转支撑杆6-2与辅助爬梯主干平行,按压按压式按钮6-5-2,同时拽拉第二弹簧6-1,使第二固定销轴6-4从第二卡槽6-9中脱出,沿圆弧型挡板的圆弧面逆时针旋转至与爬梯主干成水平状态,第二旋转支撑杆6-2受第二弹簧6-1拉力,使第二固定销轴6-4卡入第四卡槽6-3中,同按压式按钮6-5-2卡入相应通孔处锁止,然后调节6-6角度,贴紧钢管杆表面;

初始状态第一旋转支撑杆6-12与辅助爬梯主干平行,按压按压式按钮6-5-2,同时拽拉第一弹簧6-11,使第一固定销轴6-14从第一卡槽6-8中脱出,沿圆弧型挡板的圆弧面顺时针旋转至与爬梯主干成水平状态,第一旋转支撑杆6-12受第一弹簧6-11拉力,使第一固定销轴6-14卡入第三卡槽6-10中,同按压式按钮6-5-2卡入相应通孔处锁止,然后调节第三紧固件6-13角度,贴紧钢管杆表面。

整体组装动作方式为:母螺栓对接头3和公螺栓对接头4对接紧固,折叠脚钉1展开成水平状态,爬梯挂接头2挂在杆塔爬梯最下端脚钉上,旋转第一螺栓2-1调节角度,紧固第一螺栓2-1使第一紧固件2-3夹紧脚钉,第二支撑件5自然贴紧杆塔表面,调节第一旋转支撑杆6-12和第二旋转支撑杆6-2成水平状态,调节第二紧固件6-13和第三紧固件6-6使之紧贴杆塔。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公开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