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烤箱的下发热管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78290发布日期:2020-07-14 17:04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烤箱的下发热管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技术制造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烤箱的下发热管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烤箱的下部有下发热管,发热管固定在隔热板内,然后再把隔热板同内胆连接,如果更换下发热管时,就需要先拆卸隔热板,然后再拆卸发热管,操作不方便,制约了装配和售后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烤箱的下发热管装配结构,使得拆卸维护简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烤箱的下发热管装配结构,包括内胆组件、设于内胆组件上的下发热管组件,其中,所述的下发热管组件包括下发热管、下隔热板,所述的下隔热板内设有限位机构和定位片,所述的限位机构对下发热管限位使其定位于下隔热板内,所述的定位片与下发热管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内胆组件与下发热管组件固定连接,下发热管可滑动的插入下隔热板内,然后限位机构对其限位,再通过定位片与下发热管固定,这种结构无需要再拆卸下隔热板,大大简化了售后的更换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下发热管包括管体、与管体连接的固定片,所述的固定片与定位片贴合通过螺栓连接。

固定片设于管体的端部,固定片与管体的端部固定。固定片与定位片贴合通过螺栓连接,连接后下发热管就可稳定的固定在下隔热板内。当需要更换下发热管时,则只需要松开固定下发热管的一颗螺丝即可拆卸更换,无需要再拆卸下隔热板,大大提高了售后的更换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下隔热板包括下隔热板主体,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设于下隔热板主体两侧部的左右限位槽、设于下隔热板主体下部的下限位槽,所述的左右限位槽对管体的两侧限位,下限位槽对管体的底部限位。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管体的左、右、下三个方向进行限位,即可使下发热管稳定的定位在下隔热板内,不能随便移动,结构虽然简单,但是成本低而且安全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胆组件的侧部还固定有前板。前板起到整体安装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板上设有卡扣支架,所述的下隔热板主体的下部设有卡接槽,所述的卡扣支架插入卡接槽中。

本实用新型中,卡扣支架为勾状的结构,可插入卡接槽内与其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下隔热板主体的端部还设有连接片,所述的内胆组件上设有内胆组件固定片,连接片与内胆组件固定片贴合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上述的连接片与内胆组件固定片的螺栓连接,可把内胆组件与下发热管组件稳定的固定在一起,而且安装拆卸十分方便。

所述的管体的两侧为直线型管体,其中部为直线型管体与曲线管体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下发热管安装方便,节约螺丝,节省安装时间;而且下发热管售后拆卸维护简化,节约售后维修时间和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下发热管与下隔热板爆炸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发热管与下隔热板爆炸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发热管与下隔热板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下发热管与下隔热板限位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爆炸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下隔热板2内设有限位机构和定位片21,限位机构对下发热管1限位使其定位于下隔热板2内,定位片21与下发热管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下发热管1可滑动的插入下隔热板2内,然后限位机构对其限位,再通过定位片21与下发热管1固定,如图4为两者固定后的状态。这种方式无需要再拆卸下隔热板,大大简化了售后的更换效率。

具体的,下发热管1包括管体11、与管体11连接的固定片12,固定片12与定位片21贴合通过螺栓连接。

固定片12设于管体11的端部,固定片12与管体11的端部固定。固定片12与定位片21贴合通过螺栓连接,连接后下发热管1就可稳定的固定在下隔热板2内,如图4中。当需要更换下发热管1时,则只需要松开固定下发热管的一颗螺丝即可拆卸更换,无需要再拆卸下隔热板,大大简化了售后的更换效率。

本实施例中,管体11的两侧为直线型管体,其中部为直线型管体与曲线管体相连接。其两侧直线型管体之间的宽度与下隔热板的宽度相适配,管体11可从上往下插入下隔热板2内。

如图2-4中,下隔热板2包括下隔热板主体20,限位机构包括设于下隔热板主体20两侧部的左右限位槽3、设于下隔热板主体20下部的下限位槽4,左右限位槽3对管体11的两侧限位,下限位槽4对管体11的底部限位。

本实施例中,下发热管1和下隔热板2通过在下隔热板上左右限位槽3处滑动进入,直到下隔热板下限位槽4停止,并用螺丝装配固定形成下发热管组件。通过对管体11的左、右、下三个方向进行限位,即可使下发热管1稳定的定位在下隔热板2内,不能随便移动,结构虽然简单,但是成本低而且安全可靠。

如图5-6中,内胆组件5的侧部还固定有前板6。前板6起到整体安装的作用。

前板6上设有卡扣支架7,下隔热板主体20的下部设有卡接槽22,卡扣支架7插入卡接槽22中。本实施例中,卡扣支架7为勾状的结构,可插入卡接槽22内与其固定。

下隔热板主体20的端部还设有连接片23,内胆组件5上设有内胆组件固定片51,连接片23与内胆组件固定片51贴合通过螺栓连接。通过上述的连接片23与内胆组件固定片51的螺栓连接,可把内胆组件5与下发热管组件8稳定的固定在一起,而且安装拆卸十分方便。

本实施例中,内胆组件5、前板6和卡扣支架7连接固定后,下发热管组件8前端用两颗螺丝固定在内胆组件上,后端用卡扣支架7卡紧固定;这样就完成了下发热管组件8的装配;当需要更换下发热管时,则只需要松开下发热管同下隔热板固定的一颗螺丝即可抽出下发热管,从而实现了简单拆卸下发热管的要求。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把下发热管与下隔热板的螺栓固定的方式改为卡扣的固定方式,需要更换下发热管时只需按压卡扣即可取出下发热管,这种方式简单快捷,而且节省的螺栓。因卡扣固定的方式为本领域的常用技术,故没有通过附图表达。

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雷同,在此不再叙述。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