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导件及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10865发布日期:2020-11-13 13:08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引导件及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引导件及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撮子是一种铲状的、用于收纳垃圾的器具。日常使用的撮子的收纳口部大都是平直设置的,使得物体尤其是微小型物体在收纳时通过收纳口部的难度较大,很容易出现多次收纳、收纳不完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导件,其能够降低物体收纳的难度,使待收纳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比较容易地收纳至引导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纳装置,其能够较为容易地完成物品的收纳。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引导件,其包括引导单元,引导单元的外沿呈凸形。引导单元的外沿可以为外凸,也可以是内凸。此处所说凸形包括任意具有凸起的形状,例如引导单元的外沿的形状可以是弧形,也可以是角形、斜边形或锯齿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引导件还包括与引导单元相互连接的过渡单元,过渡单元设置有第一连接部。通过第一连接部的连接,过渡单元能够安装至各种具有收纳功能的装置,从而提升该装置的收纳效率,适用范围广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过渡单元还设置有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分别位于过渡单元的两侧。第一凸起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二凸起设置有第三连接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引导单元包括首端与末端。末端远离首端的一侧与过渡单元相连。首端与末端之间的高度差为3-50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末端与首端在引导单元至过渡单元的方向上的间隔距离大于或等于10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首端的厚度为x,且0<x≤1毫米。

一种收纳装置,其包括上述的引导件以及与引导件相互连接的收纳部,收纳部与过渡单元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凹槽,第二连接部设有第二凹槽,第三连接部设有第三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过渡单元的底面与第一凹槽的距离大于2毫米,过渡单元的顶面与第一凹槽的距离大于1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收纳部包括底板、第一立板、第二立板与第三立板。第一立板、第二立板与第三立板均固定于底板,第一立板与第三立板分别位于第二立板两端。底板、第一立板、第二立板与第三立板配合共同限定形成收纳空间。底板与第一凹槽相互匹配,第一立板与第二凹槽相互匹配,第三立板与第三凹槽相互匹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引导件,其能够降低物体收纳的难度,使待收纳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比较容易地收纳至引导件。该引导件包括引导单元,引导单元的外沿呈凸形。凸形可以为外凸,也可以是内凸。引导单元的外沿的形状例如可以是弧形,也可以是角形,也可以是斜边形,也可以是锯齿形。该引导件能够减小待收纳物体进入的阻力,从而增大单次收纳时的收纳率,减少将待收纳物体收纳完全的收纳次数。以常见的清扫地面垃圾为例,由于引导件具有上述结构,垃圾在外力清扫下能够更容易、更彻底地进入引导件,从而提高垃圾清扫的效率,降低清扫的工作强度。进一步的,该引导件还可以设置有连接部,方便其能够连接至各种不同的、能够发挥收纳作用的装置(例如家用簸箕、锅铲等),适用范围广泛。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收纳装置,其能够较为容易地完成物品的收纳。该收纳装置包括上述的引导件以及与引导件相互连接的收纳部,收纳部与过渡单元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在对物体进行收纳时,该收纳装置能够较好地避免收纳不尽导致多次收纳的情况,提升收纳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引导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凸弧形引导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凸角形引导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斜边形引导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b向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纳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引导件;110-引导单元;112-首端;114-末端;140-过渡单元;142-第一连接部;143-第一凹槽;144-第一凸起;146-第二凸起;148-第二连接部;149-第二凹槽;150-第三连接部;151-第三凹槽;200-收纳装置;210-收纳部;212-底板;214-第一立板;216-第二立板;218-第三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引导件100。请参照图1,图1所示为引导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其能够降低物体收纳的难度,使待收纳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比较容易地收纳至引导件100。

常见的撮子是一种铲状的、用于收纳垃圾的器具。日常使用的撮子的收纳口部大都是平直设置的,使得物体尤其是微小型物体在收纳时通过收纳口部的难度较大,很容易出现多次收纳、收纳不完全的问题,大大增加了用户收纳的工作量。日常的撮子一般主要和扫帚配合使用,对地面的垃圾进行清扫和转移。但每当借助撮子对垃圾进行转移时,往往就存在垃圾需要多次外力清扫才能完全进入撮子的情况,这种情况无疑大大增加了清扫人员的工作强度。利用上述引导件100即可减少垃圾清扫的次数,使垃圾尤其是微型垃圾能够更快、更完全地进入撮子内,大大减轻清洁人员的工作强度。为了便于后续内容的理解,后续内容中所提及的收纳过程,均以撮子为例,均可以理解为上述垃圾的收纳过程。当然,收纳过程也可以是对其他物品的收纳,例如农村常见的粮食的收纳。

本实施例中,引导件100的材料可以选用橡胶。橡胶质地较软,在使用引导件100进行收纳时,橡胶材质的引导件100能够在接触待收纳物体所处面后受力弯曲,从而使待收纳物体能够较轻易地被收纳。当然,其他实施例中,引导件100也可以选用其他软体材料例如硅胶等制作而成,只要引导件100能够受力弯曲从而较好地与待收纳物体所处面贴合即可。

引导件100主要包括引导单元110与过渡单元140。过渡单元140与引导单元110相互连接。引导单元110的外沿呈凸形。凸形的凸出程度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选择相匹配或适用的凸度。

发明人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引导单元110采用凸形外沿时,待收纳物体进入引导单元110所需的外力较小,因此降低了待收纳物体进入引导单元110的难度,提高了收纳效率。

请参照图1、图2、图3与图4,图2所示为内凸弧形引导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内凸角形引导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斜边形引导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引导单元110的外沿可以呈外凸弧形(如图1所示)。其他实施例中,引导单元110的外沿也可以呈内凸弧形(如图2所示),也可以呈内凸角形(如图3所示),也可以呈外凸角形,也可以呈斜边形(如图4所示),也可以呈锯齿形,只要能够达到降低物体的收纳难度、提高收纳效率的功能即可。

过渡单元140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42。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42与过渡单元140一体成型(其余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42与过渡单元140也可以是焊接、胶接等分体连接的方式,只要能够实现过渡单元140与第一连接部142的连接固定即可)。通过第一连接部142,过渡单元140能够安装至各种具有收纳功能的外接装置,以撮子为例,从而提升撮子的收纳效率,适用范围广泛。

本实施例中,过渡单元140还进一步地设置有第一凸起144与第二凸起146。第一凸起144与第二凸起146分别位于过渡单元140的两侧。第一凸起144与第二凸起146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已收纳的物体从过渡单元140上掉落。同时第一凸起144与第二凸起146还能够避免过渡单元140上已收纳的物体在转移至安撮子的过程中掉落,导致需要进行二次收纳的问题。当然,其他实施例中,过渡单元140也可以不设置第一凸起144与第二凸起146,只要能够达到较好地避免已收纳的物体掉落导致二次收纳的目的即可。

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144、第二凸起146均与过渡单元140一体成型(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凸起144、第二凸起146与过渡单元140的连接关系也可以是焊接、卡接等分体连接方式,只要能够实现第一凸起144、第二凸起146与过渡单元140的连接固定即可)。第一凸起144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48,第二凸起146设置有第三连接部150。第二连接部148与第一凸起144一体成型,第三连接部150与第二凸起146一体成型(当然,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48与第一凸起144、第三连接部150与第二凸起146也可以是粘接、铰接等分体连接方式)。通过第一连接部142、第二连接部148与第三连接部150的共同连接作用,使过渡单元140与撮子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尽可能地避免收纳时用户用力过大导致引导件100脱落的现象。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凸起144与第二凸起146可以择一地设置连接部,也可以两者都不设置连接部,只要能够保证过渡单元140与撮子的连接强度,减小引导件100脱落的几率即可。

请参照图5,图5所示为图1中的b向视图。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42设有第一凹槽143,第二连接部148设有第二凹槽149,第三连接部150设有第三凹槽151。第一凹槽143、第二凹槽149与第三凹槽151相互连通。撮子通过第一凹槽143、第二凹槽149与第三凹槽151与引导件100卡接。使得用户能够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引导件100进行更换。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42、第二连接部148与第三连接部150可以是通过螺栓连接、铰链连接等其他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连接至撮子,也可以是通过胶接、焊接等固定连接方式连接至撮子,只要能够达到引导件100与撮子固定牢靠的目的即可。

过渡单元140的底面与第一凹槽143的距离大于2毫米且小于100毫米,过渡单元140的顶面与第一凹槽143的距离大于1毫米且小于100毫米。通过上述两个距离范围的限制,使得引导件100安装至撮子上后,能够较好地与撮子的尺寸匹配,进而降低物体收纳的难度。本实施例中,过渡单元140的底面与第一凹槽143的距离为3毫米,过渡单元140的顶面与第一凹槽143的距离为2毫米。当然,其他实施例中,过渡单元140的底面、顶面分别与第一凹槽143的距离均可以是其它数值的尺寸,只要满足过渡单元140的底面与第一凹槽143的距离大于2毫米且小于100毫米、过渡单元140的顶面与第一凹槽143的距离大于1毫米且小于100毫米的要求即可。

引导单元110主要包括首端112与末端114。末端114远离首端112的一侧与过渡单元140相连。本实施例中,首端112的形状可以为外凸弧形,末端114的形状与首端112相匹配(如图1所示)。当然,其余实施例中,首端112的形状也可以为外凸弧形,末端114的形状与首端112相匹配(如图2所示);首端112的形状也可以为内凸角形,末端114的形状与首端112相匹配(如图3所示);首端112的形状也可以为外凸角形,末端114的形状与首端112相匹配;首端112的形状也可以为斜边形,末端114的形状与首端112相匹配(如图4所示);首端112的形状也可以为锯齿形,末端114的形状与首端112相匹配。只要能够减小物体收纳时所需的外力、降低物体收纳难度即可。

首端112与末端114之间的高度差为3-50毫米(图1中a向),此范围的高度差能够与撮子较好地匹配。本实施例中,首端112与末端114之间的高度差为10毫米,采用10毫米的高度差一方面能够较容易地完成物体的收纳,另一方面能够与撮子较好地匹配。其他实施例中,首端112与末端114之间的高度差也可以是其余数值,只要在3-50毫米的范围内即可。

末端114与首端112在引导单元110至过渡单元140的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为10-50毫米,与首端112至末端114的高度差相配合,使首端112至末端114的坡度较为平缓,降低物体收纳的难度,较好地避免多次收纳的现象。本实施例中,末端114与首端112在引导单元110至过渡单元140的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为20毫米。其他实施例中,末端114与首端112在引导单元110至过渡单元140的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也可以为其他尺寸,只要在10-50毫米的范围内即可。

首端112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毫米,且厚度不为0。首端112采用此厚度范围,能够减小待收纳物体进入引导单元110的难度,使用户在收纳时无需施加较大的力,同时也减小了多次收纳的现象出现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收纳装置200。请参照图6,图6所示为收纳装置200的结构示意图。收纳装置200能够较为容易地完成物品的收纳,较好地避免收纳不尽导致多次收纳的情况,提升收纳效率。其主要包括实施例1中提供的引导件100以及与引导件100相互连接的收纳部210。

请参考图6与图7,图7所示为收纳部210的结构示意图。收纳部210主要包括底板212、第一立板214、第二立板216与第三立板218。第一立板214、第二立板216与第三立板218均固定于底板212。第一立板214与第三立板218分别位于第二立板216两端,底板212、第一立板214、第二立板216与第三立板218配合共同限定形成收纳空间(图中未标出)。

底板212与第一凹槽143相互匹配以使底板212与第一连接部142连接牢固,并避免底板212与引导件100之间出现间隙。间隙的出现会导致在收纳过程中物体从间隙掉出,进而需要对该物体进行二次收纳,增大了工作量。第一立板214与第二凹槽149相互匹配以使第一立板214与第二连接部148连接牢固,第三立板218与第三凹槽151相互匹配以使第三立板218与第三连接部150连接牢固,进而加强了收纳装置200与引导件100的连接强度。同时还避免了收纳过程中物体从底板212两侧掉出的可能性,保证了收纳的效率。当然,其他实施例中,收纳部210只要具有类似形状、类似作用均可。

收纳装置200的工作原理是(以下利用撮子及扫帚对垃圾的收纳来进行举例说明,撮子对应收纳部210):

通过第一连接部142、第二连接部148与第三连接部150将引导件100安装至撮子口。用户利用扫帚对垃圾施力将垃圾扫进撮子时,垃圾受力从首端112进入具有一定坡度的引导单元110,由于首端112的形状为外凸弧形,且首端112的厚度较薄,因此为使垃圾通过首端112而需要施加的力较小,同时由于引导单元110具有一定坡度,因此垃圾通过的难度较低。垃圾通过引导单元110后再经过过渡单元140进入撮子内,完成收纳。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