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洁净门电磁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17207发布日期:2020-07-29 02:05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洁净门电磁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洁净门电磁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净化车间、实验室、医疗室等场所对环境洁净度要求比较高,因此这些场所需要安装气密洁净门。现有的气密洁净门通常采用金属型材和金属面板构成,其表面均要求光滑平整,这样就可以保证灰尘污垢不在门上滞留。现有的气密洁净门的密封条或固定在门的底端面上或固定在地面上,密闭性能比较差,随着开关门次数的增加密封条易老化,并且由于密封条在密封的过程中本身没有外力作用,密封条与密封条间贴合不紧密导致密封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洁净门电磁密封结构,不仅提高了密封性能,而且为密封条提供了外力作用,不需要经常替换密封条也能持续的提供良好的密闭效果。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洁净门电磁密封结构,包括:第一电磁铁,固定于洁净门的底面;第一密封条,固定于所述第一电磁铁远离所述洁净门的一面上;容置槽,置于地面以下,所述容置槽的长度不小于所述洁净门的宽度,所述容置槽的宽度不小于所述洁净门的厚度;第二电磁铁,通过多个弹簧与所述容置槽底面连接,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容置槽底面,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铁固定连接;以及第二密封条,固定于所述第二电磁铁远离所述弹簧的一面上;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分别与电源连接,通电时所述第一电磁铁与所述第二电磁铁相互吸引。

进一步,所述第二电磁铁的宽度小于所述容置槽的宽度;所述第二密封条的长度等于或略小于所述容置槽的长度,所述第二密封条的宽度等于或略小于所述容置槽的宽度;所述第二密封条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密封条与所述第二密封条之间的垂直距离。

进一步,所述第一密封条以及所述第二密封条相互平行。

进一步,所述第一电磁铁的长度不大于所述洁净门的宽度;当所述洁净门关闭后,所述第二电磁铁位于所述第一电磁铁的正下方。

进一步,所述密封条的材料为为三元乙丙橡胶、硅橡胶或聚四氟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洁净门电磁密封结构,通过设置于洁净门上的第一电磁铁与设置于容置槽内的第二电磁铁在通电状态下相互吸引作用,带动第二密封条上升与第一密封条紧密贴合达到密封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密封效果更好,且能持续提供优良的密封性能。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洁净门电磁密封结构,第二电磁铁通过弹簧与容置槽底面连接,在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磁铁不通电的状态下,弹簧对第二电磁铁起到支撑作用;在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磁铁通电后,第二磁铁沿弹簧轴线方向伸长,防止第一密封条与第二密封条错位贴附影响密封效果;在在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磁铁通电中断后,第二磁铁在弹簧收缩拉力的作用下缓慢的复位,第二密封条复位,在第二电磁铁及第二密封条复位的过程中弹簧具有缓冲支撑作用,防止重力作用快速自然落下对零部件的损伤。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洁净门电磁密封结构,在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磁铁通电中断的状态下,第二密封条在自身重力及弹簧拉力的作用下向下回到容置槽内,第一密封条与第二密封条脱离,洁净门可以自由移动。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洁净门电磁密封结构,第一电磁铁、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以及第二电磁铁相互平行,确保第一密封条与第二密封条受力均匀,防止密封条长时间使用不均匀老化导致的密封性能下降,实现持续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磁铁通电前的电磁密封结构剖视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磁铁通电后的电磁密封结构与洁净门的正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磁铁通电后的电磁密封结构剖视图。

图中部件编号如下:

1-第一电磁铁、2-第一密封条、3-洁净门、4-容置槽、41-容置槽底面、5-地面、6-第二电磁铁、7-弹簧、8-第二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洁净门电磁密封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电磁铁1、第一密封条2、容置槽4、第二电磁铁6、弹簧7以及第二密封条8。

第一电磁铁1固定于洁净门3的底面,第一磁铁1的长度等于洁净门3的宽度,第一磁铁1的宽度可以等于或小于洁净门3的厚度;优选第一磁铁1的长度等于洁净门3的宽度,第一磁铁1的宽度等于洁净门3的厚度。

第一密封条2固定于第一电磁铁1远离洁净门3的一面,优选第一密封条2长度等于洁净门3的宽度,优选第一密封条2的宽度等于洁净门3的厚度。

容置槽4置于地面5以下,容置槽4的端口与地面5在同一平面内,容置槽4内设置多个弹簧7,弹簧7的一端固定在容置槽4的底面,弹簧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电磁铁6。容置槽4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洁净门3的宽度,容置槽4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洁净门3的厚度,确保洁净门3底面的密闭性能。当洁净门3关闭后,容置槽4位于洁净门3的正下方。容置槽4可采用有机材料一体成型制得。

第二电磁铁6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容置槽4的长度,第二电磁铁6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容置槽4的宽度。

第一电磁铁1通过电线与电源相连,第二电磁铁6通过电线与设置于地面的电源相连,通电时第一电磁铁1和第二电磁铁6磁性相反,且通电时第一电磁铁1和第二电磁铁6相互吸引。

第二电磁铁6远离弹簧7的一面上固定设置第二密封条8。第二密封条8的长度等于容置槽4的长度,第二密封条8的宽度等于容置槽4的宽度,以防止非洁净室的粉尘进入容置槽4。第二密封条8的厚度大于第一密封条2和第二密封条8之间的垂直距离,如图2所示,当第一电磁铁1与第二电磁铁6通电后,洁净门3密闭状态下仅有部分第二密封条8露出容置槽4槽口,另一部分第二密封条8置于容置槽4内。防止洁净门3密封状态下粉尘进入容置槽,并通过容置槽4分散到洁净室内。

第一密封条2与第二密封条8相互平行,且第一密封条2和第二密封条8的材料为为三元乙丙橡胶、硅橡胶或聚四氟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当洁净门3处于打开或者第一电磁铁1和第二电磁铁6为通电中断状态时,第二密封条8与地面5在同一平面内。当洁净门3关闭时,给第一电磁铁1和第二电磁铁6通电,第二电磁铁6在磁力吸引作用下带动第二密封条8上升,弹簧伸长。第一密封条2与第二密封条8抵触紧密实现洁净门3底面密封。当中断第一电磁铁1和第二电磁铁6通电后,第一电磁铁1和第二电磁铁6之间的吸引力为零,第二电磁铁6带动第二密封条8下降,第二密封条8与第一密封条2分离,在第二电磁铁6自身重力及弹簧拉力作用下第二电磁铁6带动第二密封条8复位,此过程中弹簧一方面施加给第二电磁铁6一个向下的拉力,一方面给第二电磁铁6一个支撑力,防止快速降落于容置槽4的底面碰触造成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洁净门可以为现有的任何的洁净门,优选玻璃材质或者带有保护框的复合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