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热混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41454发布日期:2020-12-29 09:40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热混水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热混水杯,属于水杯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水杯的使用功能都比较单一,只能盛装单一温度的水,在需要饮用时,常常因为水温太高而无法入口,若在家里还比较好办,只需兑一些低温水或用两个杯子折一下即可使水降温饮用,但在外面则很难方便的实现,尤其是对于婴幼儿、老人或者病患来说,饮用温度适宜的水尤为重要,即便能够准备多个水杯/水壶,其兑水调温过程也非常繁琐,使用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热混水杯,以解决现有水杯使用功能单一,无法方便地实现混水调温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冷热混水杯,包括壳体和分别用于盛装冷水、热水的两个瓶体,两个瓶体的上端瓶口处分别与壳体的下部相连接,壳体的中部开设有混水区,壳体的上部具有杯嘴,杯嘴上盖设有杯盖,混水区的上部与杯嘴相连通,混水区的下部分别与两个瓶体的上端瓶口相连通,且混水区的下部还设置有阀门,混水区的下部通过阀门调整与两个瓶体的连通状态。

前述冷热混水杯中,所述壳体下端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螺纹孔,两个螺纹孔分别通过开设于壳体内的两个连接孔与混水区的下部相连通,所述两个瓶体的上端瓶口分别螺纹连接于壳体下端两侧的螺纹孔内,且两个瓶体的瓶口与螺纹孔之间密封,该密封通过螺纹连接即可实现,例如现有饮料瓶瓶口的螺纹连接,如此设置,便于杯体的清洗和瓶体/壳体的更换,即便某个部件损坏,只需更换对应部件即可,避免整体浪费;

前述冷热混水杯中,所述两个连接孔上还分别设置有单向阀,以使瓶体内的水能够流入混水区内,而混水区内的水无法逆向流入瓶体内;

前述冷热混水杯中,所述连接孔的最小横截面积为瓶体瓶口横截面积的1/3,以增大倒水时连接孔内的流速,便于其打开单向阀;

前述冷热混水杯中,所述阀门为连接两个连接孔和混水区底部的三通阀;

前述冷热混水杯中,所述阀门为圆柱形旋转体,壳体内位于混水区的下方开设有与圆柱形旋转体的尺寸相匹配的圆柱形嵌置槽,所述圆柱形旋转体嵌置于圆柱形嵌置槽内,且圆柱形旋转体与圆柱形嵌置槽之间滑动密封,圆柱形嵌置槽的一侧为开口结构,以使圆柱形旋转体的一侧露出在壳体的外部,便于旋转圆柱形旋转体,圆柱形旋转体的上端具有与混水区相连通的第一连通孔,圆柱形旋转体的两侧具有两个用于与两个连接孔相连通的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两个第二连通孔相连通,且两个第二连通孔中,当一个第二连通孔与一个连接孔全连通时(完全对接),另一个第二连通孔与另一个连接孔处于交错位置,即非连通状态;当一个第二连通孔与一个连接孔处于半连通状态时(并未完全对接),另一个第二连通孔与另一个连接孔也处于半连通状态。

前述冷热混水杯中,所述壳体、瓶体和阀门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前述冷热混水杯中,所述两个瓶体之间设置有隔板,隔板的上端与壳体固定连接,或隔板与壳体为一体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两个可拆卸式的瓶体分别盛装冷水和高温热水,通过可调控的阀门控制两个瓶体在混水区内的出水量,从而实现在混水区内的水温调节,使用方便,操作十分简单,能够通过调节两个瓶体的出水量快速实现各种水温的调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至图5是圆柱形旋转体及连接孔的位置关系图(图3为圆柱形旋转体中左侧的第二连通孔与左侧的连接孔完全连通状态;图4是第二连通孔与连接孔15处于半连通状态;图5是右侧的第二连通孔与右侧的连接孔完全连通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冷热混水杯,包括壳体1和分别用于盛装冷水、热水的两个瓶体2,两个瓶体2的上端瓶口处分别与壳体1的下部相连接,壳体1的中部开设有混水区11,壳体1的上部具有杯嘴12,杯嘴12上盖设有杯盖13,混水区11的上部与杯嘴12相连通,混水区11的下部分别与两个瓶体2的上端瓶口相连通,且混水区11的下部还设置有阀门3,混水区11的下部通过阀门3调整与两个瓶体2的连通状态,壳体1、瓶体2和阀门3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两个瓶体2之间设置有隔板4,隔板4与壳体1为一体式结构。

壳体1下端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螺纹孔14,两个螺纹孔14分别通过开设于壳体1内的两个连接孔15与混水区11的下部相连通,两个连接孔15上还分别设置有单向阀5,以使瓶体2内的水能够流入混水区11内,而混水区11内的水无法逆向流入瓶体2内,连接孔15的最小横截面积为瓶体2瓶口横截面积的1/3,以增大倒水时连接孔15内的流速,便于其打开单向阀5,所述两个瓶体2的上端瓶口分别螺纹连接于壳体1下端两侧的螺纹孔14内,且两个瓶体2的瓶口与螺纹孔14之间密封,该密封通过螺纹连接即可实现,例如现有饮料瓶瓶口的螺纹连接,如此设置,便于杯体的清洗和瓶体2/壳体1的更换,即便某个部件损坏,只需更换对应部件即可,避免整体浪费。

阀门3为圆柱形旋转体,壳体1内位于混水区11的下方开设有与圆柱形旋转体的尺寸相匹配的圆柱形嵌置槽,所述圆柱形旋转体嵌置于圆柱形嵌置槽内(具体安装方式为:将壳体1以圆柱形嵌置槽的某一横截面处为分界线,将壳体1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壳体1可分离式密封连接,如螺纹连接,将圆柱形旋转体安装于圆柱形嵌置槽内后,再将上下两部分壳体1连接即可,如此设置,也便于圆柱形旋转体的更换和维护),且圆柱形旋转体与圆柱形嵌置槽之间滑动密封(可在圆柱形旋转体的外表面包覆一层弹性橡胶层以填补旋转体与嵌置槽之间的缝隙,并使圆柱形旋转体与圆柱形嵌置槽过盈配合),圆柱形嵌置槽的一侧为开口结构,以使圆柱形旋转体的一侧露出在壳体1的外部,便于旋转圆柱形旋转体,圆柱形旋转体的上端具有与混水区11相连通的第一连通孔31,圆柱形旋转体的两侧具有两个用于与两个连接孔15相连通的第二连通孔32,所述第一连通孔31与两个第二连通孔32相连通,且两个第二连通孔32中,当一个第二连通孔32与一个连接孔15全连通时(完全对接),另一个第二连通孔32与另一个连接孔15处于交错位置,即非连通状态;当一个第二连通孔32与一个连接孔15处于半连通状态时(并未完全对接),另一个第二连通孔32与另一个连接孔15也处于半连通状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冷热混水杯,包括壳体1和分别用于盛装冷水、热水的两个瓶体2,两个瓶体2的上端瓶口处分别与壳体1的下部相连接,壳体1的中部开设有混水区11,壳体1的上部具有杯嘴12,杯嘴12上盖设有杯盖13,混水区11的上部与杯嘴12相连通,混水区11的下部分别与两个瓶体2的上端瓶口相连通,且混水区11的下部还设置有阀门3,阀门3为连接两个连接孔15和混水区11底部的三通阀,混水区11的下部通过阀门3调整与两个瓶体2的连通状态,壳体1、瓶体2和阀门3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两个瓶体2之间设置有隔板4,隔板4与壳体1为一体式结构。

壳体1下端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螺纹孔14,两个螺纹孔14分别通过开设于壳体1内的两个连接孔15与混水区11的下部相连通,两个连接孔15上还分别设置有单向阀5,以使瓶体2内的水能够流入混水区11内,而混水区11内的水无法逆向流入瓶体2内,连接孔15的最小横截面积为瓶体2瓶口横截面积的1/3,以增大倒水时连接孔15内的流速,便于其打开单向阀5,所述两个瓶体2的上端瓶口分别螺纹连接于壳体1下端两侧的螺纹孔14内,且两个瓶体2的瓶口与螺纹孔14之间密封,该密封通过螺纹连接即可实现,例如现有饮料瓶瓶口的螺纹连接,如此设置,便于杯体的清洗和瓶体2/壳体1的更换,即便某个部件损坏,只需更换对应部件即可,避免整体浪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