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开关的防火卷帘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10070发布日期:2020-08-05 00:55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开关的防火卷帘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火卷帘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开关的防火卷帘门。



背景技术:

防火卷帘门是一种适用于建筑物较大洞口处的防火、隔热设施,产品在设计安装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技术。防火卷帘门是现代高层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防火设施,防火门除具备普通门的作用外,具有防火、隔烟、抑制火灾蔓延、保护人员疏散的特殊功能。防火卷帘门面积计算应根据国家建筑工程预决算标准执行,但传统的防火卷帘门不利于刷去防火卷帘门表面的灰尘,不利于美观,同时当打开防火卷帘门时,防火卷帘门底端直接与安装体触碰,不利于保护防火卷帘门,从而增加了其损坏率,且不利与调节开关盒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导致不利于开关防火卷帘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开关的防火卷帘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开关的防火卷帘门,包括卷帘本体、第一移动杆、底盒、第一u型盒、辊筒、顶盒、转轴、连接杆、固定盒、电机、固定块、开关盒、固定杆、固定座、滚轮、弹簧、第二移动杆、连接柱、防磨圈、滑块、挡块、移动柱、毛刷、缓冲垫、第二u型盒、滑座和紧固螺钉,所述底盒的内部底端两侧分别与连接柱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顶端分别与第一u型盒的底端中心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位于连接柱上,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块的底端中心处和底盒的内部底端中心处两侧竖直固定连接,且弹簧绕接在连接柱的外部,所述滑块的相向一侧分别与第一移动杆的两端焊接,所述第一移动杆的顶端与第二移动杆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杆的顶端中心处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底端与缓冲垫的底端通过胶粘剂粘接,所述底盒的顶端两侧分别与第一u型盒的底端一侧和第二u型盒的底端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u型盒对应滚轮的另一侧中心处顶端与固定块的一侧焊接,所述第二u型盒对应滚轮的另一侧底端与固定座的一侧焊接,所述滑座的一侧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孔,且紧固螺钉的一端贯穿滑座的一侧中心处开设的螺纹孔位于固定杆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对应的通孔内部,所述滑座的另一侧与开关盒的一侧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卷帘本体的顶端与辊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辊筒的侧面中心处开设有通孔,且转轴的中心处两端外部与辊筒的侧面中心处开设的通孔内部套接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与顶盒的内部一侧中心处设置的轴承内部套接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焊接,且电机的输出端与顶盒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顶盒靠近电机的一侧中心处两端分别开设有四个相互对应的散热孔,所述顶盒的内部顶端中心处两侧分别与连接杆的顶端焊接,且移动柱的两端分别位于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与挡块的顶端中心处焊接,所述电机的底端与固定盒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盒的一侧与顶盒靠近电机的一侧焊接,且固定盒对应顶盒的另一侧底端开设有接线孔。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的顶端与防磨圈的底端通过胶粘剂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u型盒和第二u型盒的内部中心处两侧分别与滚轮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滚轮的另一侧与卷帘本体的侧面中心处两端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和固定座的相向一侧分别与固定杆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滑座位于固定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柱的底端中心处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部设置有毛刷,所述毛刷的底端与辊筒的顶端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通过移动柱的两端位于连接杆上移动,且移动柱的底端中心处开设的凹槽内部设置有毛刷,利用毛刷的底端与辊筒的顶端贴合,通过打开电机使卷帘本体在辊筒上转动,进而对卷帘本体的表面残留的灰尘进行刷动,从而有利于该防火卷帘门的美观;同时设置的滑块的两端位于连接柱上,使卷帘本体的底端与缓冲垫的顶端贴合,利用设置的连接柱,避免卷帘本体直接与地面产生碰撞,降低了该防火卷帘门的损坏率;同时设置的紧固螺钉使滑座与固定杆之间相对固定,从而有利于调节开关盒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便于不同身高使用者操作开关盒,便于开关该防火卷帘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区域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移动杆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开关盒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u型盒的俯视图;

图中:1、卷帘本体;2、第一移动杆;3、底盒;4、第一u型盒;5、辊筒;6、顶盒;7、转轴;8、连接杆;9、固定盒;10、电机;11、固定块;12、开关盒;13、固定杆;14、固定座;15、滚轮;16、弹簧;17、第二移动杆;18、连接柱;19、防磨圈;20、滑块;21、挡块;22、移动柱;23、毛刷;24、缓冲垫;25、第二u型盒;26、滑座;27、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开关的防火卷帘门,包括卷帘本体1、第一移动杆2、底盒3、第一u型盒4、辊筒5、顶盒6、转轴7、连接杆8、固定盒9、电机10、固定块11、开关盒12、固定杆13、固定座14、滚轮15、弹簧16、第二移动杆17、连接柱18、防磨圈19、滑块20、挡块21、移动柱22、毛刷23、缓冲垫24、第二u型盒25、滑座26和紧固螺钉27,底盒3的内部底端两侧分别与连接柱18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连接柱18的顶端分别与第一u型盒4的底端中心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滑块20位于连接柱18上,滑块20的顶端与防磨圈19的底端通过胶粘剂粘接,有利于防磨,弹簧16的两端分别与滑块20的底端中心处和底盒3的内部底端中心处两侧竖直固定连接,且弹簧16绕接在连接柱18的外部,滑块20的相向一侧分别与第一移动杆2的两端焊接,第一移动杆2的顶端与第二移动杆17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二移动杆17的顶端中心处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底端与缓冲垫24的底端通过胶粘剂粘接,底盒3的顶端两侧分别与第一u型盒4的底端一侧和第二u型盒25的底端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二u型盒25对应滚轮15的另一侧中心处顶端与固定块11的一侧焊接,第一u型盒4和第二u型盒25的内部中心处两侧分别与滚轮15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滚轮15的另一侧与卷帘本体1的侧面中心处两端贴合,有利于减少摩擦力,有利于开关防火卷帘门,第二u型盒25对应滚轮15的另一侧底端与固定座14的一侧焊接,固定块11和固定座14的相向一侧分别与固定杆13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滑座26位于固定杆13上,有利于滑座26的移动,滑座26的一侧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孔,且紧固螺钉27的一端贯穿滑座26的一侧中心处开设的螺纹孔位于固定杆13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对应的通孔内部,滑座26的另一侧与开关盒12的一侧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卷帘本体1的顶端与辊筒5的底端固定连接,辊筒5的侧面中心处开设有通孔,且转轴7的中心处两端外部与辊筒5的侧面中心处开设的通孔内部套接固定连接,转轴7的一端与顶盒6的内部一侧中心处设置的轴承内部套接固定连接,转轴7的另一端与电机10的输出端焊接,且电机10的输出端与顶盒6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顶盒6靠近电机10的一侧中心处两端分别开设有四个相互对应的散热孔,顶盒6的内部顶端中心处两侧分别与连接杆8的顶端焊接,且移动柱22的两端分别位于连接杆8上,移动柱22的底端中心处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部设置有毛刷23,毛刷23的底端与辊筒5的顶端贴合,有利于刷去卷帘本体1表面的灰尘,连接杆8的底端与挡块21的顶端中心处焊接,电机10的底端与固定盒9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固定盒9的一侧与顶盒6靠近电机10的一侧焊接,且固定盒9对应顶盒6的另一侧底端开设有接线孔;当使用该防火卷帘门时,人工分别第一u型盒4、底盒3、滑座26和固定盒9与安装体固定连接,进而通过导线使开关盒12与电机10之间固定连接,当不同身高使用者使用该防火卷帘门时,通过旋转紧固螺钉27使紧固螺钉27与滑座26之间相对分离,从而调节开关盒12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当调节完成后,通过反向旋转紧固螺钉27使紧固螺钉27与滑座26之间相对固定即可,当关闭该防火卷帘门时,通过操作开关盒12使电机10的输出端转动,进而带动转轴7和辊筒5的转动,进而使卷帘本体1的底端下降,且卷帘本体1的侧面与滚轮15的一端贴合,从而带动滚轮15的滚动,随着卷帘本体1的下降使毛刷23的底端对卷帘本体1的表面残留的灰尘进行清除,有利于该防火卷帘门的美观,当卷帘本体1的底端与缓冲垫24的顶端贴合时,通过操作开关盒12使电机10的输出端停止转动即可,且滑块20在连接柱18上移动,进而带动第一移动杆2和第二移动杆17的移动,利用设置的弹簧16避免缓冲垫24的顶端与卷帘本体1的底端之间产生空隙,从而有利于防火,当打开该防火卷帘门时,通过操作开关盒12使电机10的输出端转动,带动转轴7和辊筒5的反向转动,从而带动卷帘本体1的底端上升,使卷帘本体1绕接在辊筒5的外部,且利用设置的毛刷23对卷帘本体1的表面残留的灰尘进行再次清除,当卷帘本体1的底端位于第一u型盒4的顶端上方时,通过操作开关盒12使电机10的输出端停止转动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