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直饮水温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25547发布日期:2020-07-10 15:53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户外直饮水温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户外直饮水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

户外直饮水装置又称公共饮水台、户外直饮机、街头直饮机、地铁饮水机,是为方便人们饮用水而安装在广场、码头、公园、机场、风景区、旅游区及繁华路段等人流较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公共可以直接饮水设施,崇尚健康是当今世界潮流,健康饮水更是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体现。在西方发达国家,户外直饮水装置随处可见;我国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户外直饮水装置作为低碳环保产品已经率在全国各地广泛使用,走进人民的生活,不仅为现代化都市平添了一道亮丽的的风景,而且避免了乱丢塑料水瓶、一次性水杯造成的环境污染。

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户外饮水台的水温控制装置的安装和拆卸步骤较为繁琐,且在进行拆卸时容易损坏内部零件,在受到户外环境的影响后加热的水温难以进行控制,需要进行反复加热或冷却,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增加了大量的时间成本,还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户外直饮水温控装置,通过便于拆装的结构和保温隔热的壳体,在便于拆装的同时能够将加热或冷却的水进行保温,在减小安装步骤的同时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户外直饮水温控装置,包括壳体和控温装置,所述控温装置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控温装置包括保温层、温度控制器和半导体制冷片,所述保温层的底部挖设有一通口,该通口中嵌设有一进水管,所述保温层的顶部贯穿设置有一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进水管通过转换头相连接,所述转换头的顶端连接有一托盘,所述温度控制器架设在托盘上,所述温度控制器与进水管之间具有一间隙,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嵌入安装于该间隙中并与温度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设有便于拆装的控温装置和保温隔热的壳体,能够有效的简化户外直饮水装置的安装和拆卸步骤,并且在户外直饮水装置内部的水温进行加热或冷却后能够将其温度进行保温,防止水温受外界影响发生改变,有效的节约了安装的时间成本,避免了在拆卸时内部零件收到损坏,减少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上连接有一水泵。水泵在需要进行出水时能够快速的将水抽出,使进行控温后的水更快的流出,减小外界环境对水温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的下端设有一过滤器,所述进水管与过滤器相嵌套。过滤器能够将水质进行净化,使水达到可以饮用的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顶部连接有一水盆,所述水盆的底部挖设有一通口,所述壳体的顶部挖设有一与通口直径一致的排水口,所述水盆通过通口和排水口连接有一排水管,所述水盆的边缘嵌设有一水龙头,所述壳体的顶部挖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管通过进水口与水龙头相连接。进水口能将进水管中进行控温后的水输送至水龙头中,排水口能够将水盆中的水快速排出,预防水盆积水过多发生霉变。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正面通过阻尼铰链连接有一维修门。维修门能够快速的对壳体内部的零件进行拆卸维修和安装,节约大量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源控制器,所述电源控制器上嵌设有显示屏和控制开关。控制开关能够控制温度控制器的加热温度,显示屏的设置使水温设置项更为直观。

更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控制器、半导体制冷片和水泵均通过导线与电源控制器连接。使电源控制器能够控制设备进行更好的运作,预防设备内部线路紊乱。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为聚氨酯发泡剂材料保温层。聚氨酯发泡剂材料的保温效果更加,且更为环保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的直径大于出水管的直径。能够保证出水管的出水量,并且预防内部杂质堆积。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有便于拆装的控温装置和保温隔热的壳体,能够有效的简化户外直饮水装置的安装和拆卸步骤,并且在户外直饮水装置内部的水温进行加热或冷却后能够将其温度进行保温,防止水温受外界影响发生改变,有效的节约了安装的时间成本,避免了在拆卸时内部零件收到损坏,减少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户外直饮水温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户外直饮水温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控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控温装置的结构细节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控温装置,201、保温层,202、转换头,203、托盘,204、温度控制器,205、半导体制冷片,206、水泵,3、进水管,4、出水管,5、过滤器,6、电源控制器,7、显示屏,8、控制开关,9、进水口,10、排水口,11、排水管,12、水盆,13、水龙头,14、维修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图4,本实施例一种户外直饮水温控装置,包括壳体1和控温装置2,所述壳体1为矩形壳体1,所述控温装置2设置在壳体1内,所述控温装置2包括保温层201、温度控制器204和半导体制冷片205,所述保温层201为聚氨酯发泡剂材料保温层201,所述保温层201的底部中心位置挖设有一通口,所该通口的形状为圆形,该通口中嵌设有一进水管3,所述保温层201的顶部中心位置挖设有一小于底部的通口,该通口中贯穿设置有一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位于进水管3的正上方,所述进水管3的直径大于出水管4的直径,所述出水管4与进水管3通过转换头202相连接,所述装换头为上小下大的圆台形转换头202,所述转换头202为不锈钢材质转换头202。所述转换头202的顶端连接有一托盘203,所述托盘203为环形托盘203,且该托盘203环绕进水管3设置,所述温度控制器204架设在托盘203上,并且温度控制器204与进水管3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形成间隙,所述温度控制器204的控温面朝向进水管3方向设置,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05嵌入安装于该间隙中并与温度控制器204电性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05的形状为矩形,且半导体制冷片205的一面与温度控制器204的控温面相贴合,另一面与进水管3的管壁相贴合。所述出水管4上连接有一水泵206,该水泵206位于温度控制器204的上方,所述保温层201的下端设有一过滤器5,所述进水管3与过滤器5相嵌套,用于将进水管3导入的水进行过滤,阻挡杂质进入饮水装置,使水质达到饮用的标准。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源控制器6,所述电源控制器6位于控温装置2的右上方,所述电源控制器6的正面嵌设有显示屏7,该显示屏7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电源控制器6位于显示屏7的正下方嵌设有控制开关8,该控制开关8用于设置加热器的加热功率,所述温度控制器204、半导体制冷片205和水泵206均通过导线与电源控制器6进行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的顶部连接有一横截面为圆形的水盆12,所述水盆12的底部挖设有一通口,所述通孔的形状为圆形,所述壳体1的顶部挖设有一与通口直径一致的排水口10,所述水盆12通过通口和排水口10连接有一排水管11,所述排水管11贯穿壳体1的内部,所述水盆12的边缘嵌设有一水龙头13,该水龙头13为按压式水龙头13,且该水龙头13的出水口朝向斜上方设置,所述壳,1的顶部挖设有进水口9,所述进水管3的顶端通过进水口9与水龙头13相连接,所述壳体1的正面通过阻尼铰链连接有一维修门14,所述维修门14的形状为矩形。

在具体使用时,通过控制开关8将水温所需要加热或制冷的温度进行设置,外界的自来水通过进水管3导入过滤器5中,过滤器5将自来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然后将水通过保温层201输送至控温装置2内部,装换头将进水管3内的水进行流量转换后导入出水管4中,由温度控制器204与半导体制冷片205的配合,将出水管4中的水温进行控制并暂时储存在出水管4中,保温层201将控温装置2内部的温度进行保温,预防水温收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按压水龙头13开关后水泵206将控温后的水从水龙头13的出水口排出,在需要进行维护或更换零件时,将维修门14开启后将半导体制冷片205直接取下,然后将温度控制器204进行拆卸维修或更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或“包含……”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要素。此外,在本文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尽管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