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接框安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31005发布日期:2020-10-28 11:1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转接框安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建材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转接框安装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门窗产品通常会通过安装转接框来固定玻璃,传统安装转接框的方式是先将转接框嵌装入外框体内,然后调节转接框与外框体的间隙,最后通过螺钉将转接框与外框体固定连接。上述转接框的安装方式需要人工调节转接框与外框体的间隙,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而且采用人工调节方式的精度较低,容易出现间隙过大的情况,最终导致门窗产品的密封性能大幅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接框安装机构,旨在解决现有的转接框安装方式操作麻烦,且安装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接框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框本体、外框体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底板、均设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插接部和顶压部,所述外框体包括第一下横框,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下横框,所述第一下横框靠近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设有密封件和卡槽,所述第一插接部插接于所述卡槽内,所述转接框本体包括第二下横框,所述第二下横框的一侧设有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顶压部之间形成用于供所述第二插接部插入的插接槽,所述顶压部抵接于所述第二插接部的一侧,所述密封件抵接于所述第二插接部的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接框安装机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安装转接框本体时,先将安装座的第一插接部自下而上插入第一下横框的卡槽中,然后将安装座的底板与第一下横框固定连接,同时将密封件安装到第一下横框上,接着将转接框本体的第二插接部插入安装座的第一插接部与顶压部之间形成的插接槽内,以使顶压部抵接于第二插接部的一侧,并使密封件抵接于第二插接部的另一侧。通过顶压部抵接于第二插接部的一侧,且密封件抵接于第二插接部的另一侧,形成对转接框本体的夹持结构,以此限定了转接框本体与外框体自室内朝室外方向的相对位置,即限定了转接框本体与外框体的前后位置间隙大小,可免除人工对转接框本体进行前后位置调节的麻烦,有效提高转接框本体的安装便捷性和安装精度,同时,通过密封件抵接在顶压部的一侧,有效提高转接框本体与外框体之间的密封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插接部靠近所述顶压部的一侧设有凹部,所述顶压部靠近所述转接框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用于与所述凹部卡合。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弯部设有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用于将所述第二插接部导入所述插接槽内。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弯部设有支承面部,所述支承面部用于与支承所述转接框本体。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插接部靠近所述安装座的一端设有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向下朝远离所述顶压部方向弯折。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转接框本体还包括第一竖框和第二竖框,所述外框体还包括第三竖框和第四竖框,所述第一限位件设于所述第一竖框与所述第三竖框之间,所述第二限位件设于所述第二竖框与所述第四竖框之间。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设有若干第一凸肋,所述第一凸肋用于与所述第一竖框或所述第三竖框抵触;所述第二限位件设有若干第二凸肋,所述第二凸肋用于与所述第二竖框或所述第四竖框抵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肋的一端设有第二导向部;和/或,所述第二凸肋的一端设有第三导向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限位件沿所述第一竖框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和/或,所述第二限位件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限位件沿所述第二竖框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接框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转接框安装机构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转接框安装机构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转接框安装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转接框安装机构的b-b向剖视图;

图7为图1所示转接框安装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转接框本体,11、第二下横框,111、第二插接部,1111、第二折弯部,1112、凹部,12、第一竖框,13、第二竖框,20、外框体,21、第一下横框,211、密封条,2111、卡接部,212、卡槽,213、安装槽,22、第三竖框,23、第四竖框,30、安装座,31、底板,311、第一安装孔,32、第一插接部,321、倒角部,33、顶压部,331、第一折弯部,3311、第一导向部,3312、支承面部,34、插接槽,40、第一限位件,41、第一凸肋,411、第二导向部,42、第四导向部,43、第二安装孔,44、第四安装孔,50、第二限位件,60、第一紧固件,70、第二紧固件,80、第三紧固件,90、第四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结合图1至图5所示,一种转接框安装机构,包括转接框本体10、外框体20和安装座30,安装座30包括底板31、均设于底板31上的第一插接部32和顶压部33,外框体20包括第一下横框21,底板31固定连接于第一下横框21,第一下横框21靠近安装座30的一侧设有密封件和卡槽212,第一插接部32插接于卡槽212内,转接框本体10包括第二下横框11,第二下横框11的一侧设有第二插接部111,第一插接部32和顶压部33之间形成用于供第二插接部111插入的插接槽34,顶压部33抵接于第二插接部111的一侧,密封件抵接于第二插接部111的另一侧。

在安装转接框本体10时,先将安装座30的第一插接部32自下而上插入第一下横框21的卡槽212中,然后将安装座30的底板31与第一下横框21固定连接,同时将密封件安装到第一下横框21上,接着将转接框本体10的第二插接部111插入安装座30的第一插接部32与顶压部33之间形成的插接槽34内,以使顶压部33抵接于第二插接部111的一侧,并使密封件抵接于第二插接部111的另一侧。通过顶压部33抵接于第二插接部111的一侧,且密封件抵接于第二插接部111的另一侧,形成对转接框本体10的夹持结构,以此限定了转接框本体10与外框体20自室内朝室外方向的相对位置,即限定了转接框本体10与外框体20的前后位置间隙大小,可免除人工对转接框本体10进行前后位置调节的麻烦,有效提高转接框本体10的安装便捷性和安装精度,同时,通过密封件抵接在顶压部33的一侧,有效提高转接框本体10与外框体20之间的密封性。

具体地,请结合图2和图5所示,上述转接框安装机构还包括第一紧固件60,安装座30的底板3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311,在安装安装座30时,先将安装座30的第一插接部32自下而上地插入第一下横框21的卡槽212内,此时,底板31紧贴在第一下横框21上,然后将第一紧固件60穿过第一安装孔311后与第一下横框21连接,即完成安装座30的安装,安装操作方便快捷,且有效提高安装座30的安装稳固性。特别地,第一安装孔311有两个,对应地,第一紧固件60也有两个,通过设置两个第一安装孔311和两个第一紧固件60,可进一步提高安装座30的稳固性。当然,第一安装孔311和第一紧固件60的设置数量并不仅限于此,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不同数量的第一安装孔311和第一紧固件60,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3所示,安装座30的第一插接部32靠近底板31的一端设有倒角部321,倒角部321自下而上地向远离顶压部33的方向倾斜,在安装安装座30时,先将安装座30向下倾斜并使第一插接部32对准第一下横框21的卡槽212,接着将安装座30沿向上翻转,使第一插接部32插入卡槽212内并使安装座30的底板31紧贴在第一下横框21上,然后将第一紧固件60穿过第一安装孔311后与第一下横框21连接。通过设置倒角部321,可使安装安装座30时避免与第一下横框21的底部或侧壁发生干涉,进一步提高安装座30的安装便捷性。

具体地,请结合图3所示,外框体20的第一下横框21靠近安装座30的侧壁设有安装槽213,密封件安装于安装槽213内。进一步地,密封件为密封条211,密封条211背向转接框本体10的一侧设有卡接部2111,将密封条211的卡接部2111卡入安装槽213内即完成安装操作,方便快捷。当然,密封件的结构有多种,还可为密封垫、密封块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地,请结合图4所示,安装座30有多个,多个安装座30沿第一下横框2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通过将多个安装座30间隔排布,有效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图中示出的安装座30有三个,但并不仅限于此,还可根据转接框本体10和外框体20的尺寸设置不同数量的安装座30,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3,第二插接部111靠近顶压部33的一侧设有凹部1112,顶压部33靠近转接框本体10的一端设有第一折弯部331,第一折弯部331用于与凹部1112卡合。当转接框本体10的第二插接部111插入插接槽34后,第一折弯部331卡入第二插接部111的凹部1112内,以限制转接框本体10沿竖直方向的移动,有效提高转接框本体10的安装稳固性。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3,第一折弯部331设有第一导向部3311,第一导向部3311用于将第二插接部111导入插接槽34内。具体地,第一导向部3311为自上而下朝靠近第一插接部32方向倾斜的斜面结构,转接框本体10的第二插接部111可沿第一导向部3311快速插入插接槽34内,进一步提高转接框本体10的安装便捷性。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3,第一折弯部331设有支承面部3312,支承面部3312用于与支承转接框本体10。在将转接框本体10的第二插接部111插入插接槽34后,转接框本体10支承在第一折弯部331的支承面部3312上,以此限定转接框本体10与外框体20之间的上下位置的间隙,免除人工对转接框本体10进行上下位置调节的麻烦,进一步提高转接框本体10的安装便捷性和安装精度。

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3,第二插接部111靠近安装座30的一端设有第二折弯部1111,第二折弯部1111向下朝远离顶压部33方向弯折。在安装转接框本体10时,可先将转接框本体10斜向下放置,并使第二折弯部1111与顶压部33抵触,顶压部33沿第二折弯部1111的曲面与第二折弯部1111发生相对移动,使第二折弯部1111逐渐滑入插接槽34内,同时,将转接框本体10逐渐向上翻转至转接框本体10处于竖直放置位置,即完成将转接框本体10转入外框体20的操作。通过设置第二折弯部1111,可使第二插接部111更容易插入插接槽34中,进一步提高转接框本体10的安装便捷性。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6和图7所示,上述转接框安装机构还包括第一限位件40和第二限位件50,转接框本体10还包括第一竖框12和第二竖框13,外框体20还包括第三竖框22和第四竖框23,第一限位件40设于第一竖框12与第三竖框22之间,第二限位件50设于第二竖框13与第四竖框23之间。通过在第一竖框12与第三竖框22之间设置第一限位件40,并在第二竖框13与第四竖框23之间设置第二限位件50,可有效限定转接框本体10与外框体20之间的左右位置的间隙,免除人工对转接框本体10进行左右位置调节的麻烦,进一步提高转接框本体10的安装便捷性和安装精度。

具体地,请结合图8所示,上述转接框安装机构还包括第四紧固件90和第五紧固件,第一限位件40上设有第四安装孔44,第二限位件50上设有第五安装孔(第二限位件50的结构可参照图8所示结构),第四紧固件90穿过第四安装孔44后与转接框本体10的第一竖框12连接,以将第一限位件40安装到第一竖框12上,同理,第五紧固件穿过第五安装孔后与转接框本体10的第二竖框13连接,以将第二限位件50安装到第二竖框13上。当然,第四紧固件90也可与外框体20的第三竖框22连接,以将第一限位件40安装到第三竖框22上,第五紧固件也可与外框体20的第四竖框23连接,以将第二限位件50安装到第四竖框23上,在此不对第一限位件40与第二限位件50的安装位置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6和图8所示,上述转接框安装机构还包括第二紧固件70和第三紧固件80,第一限位件40上还设有第二安装孔43,第二限位件50上还设有第三安装孔。在完成第一限位件40和第二限位件50的安装后,将第二紧固件70依次穿过第一竖框12、第二安装孔43和第三竖框22,以将第一竖框12和第三竖框22连接,同时,将第三紧固件80依次穿过第二竖框13、第三安装孔和第四竖框23,以将第二竖框13和第四竖框23连接,通过上述设置,第一限位件40可分担第二紧固件70的锁紧扭力,从而提高第一竖框12和第三竖框22的连接稳定性,同理,第二限位件50可分担第三紧固件80的锁紧扭力,从而提高第二竖框13和第四竖框23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6和图8所示,第一限位件40设有若干第一凸肋41,第一凸肋41用于与第一竖框12或第三竖框22抵触;第二限位件50设有若干第二凸肋,第二凸肋用于与第二竖框13或第四竖框23抵触。由于转接框本体10和外框体20在完成生产后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尺寸误差,当转接框本体10的外径略大于外框体20的内径时,通过在第一限位件40上设置第一凸肋41和在第二限位件50上设置第二凸肋,在将转接框本体10装入外框体20过程中,第一凸肋41或第二凸肋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磨损,以补偿转接框本体10或外框体20的尺寸误差,同时可使转接框本体10与外框体20连接更加紧密。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8,第一凸肋41的一端设有第二导向部411;和/或,第二凸肋的一端设有第三导向部(第二限位件50的结构可参照图8所示结构)。在安装转接框本体10时,第二导向部411和第三导向部4先进入外框体20内,以起到将转接框本体10导入外框体20内的作用,从而减少安装阻力,进一步提高转接框本体10的安装便捷性。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8所示,第一限位件40还设有第四导向部42,第四导向部42与第二导向部411相连;第二限位件50还设有第五导向部,第五导向部与第三导向部相连。通过设置第四导向部42,并使第四导向部42与第二导向部411相连,同时设置第五导向部,并使第五导向部与第三导向部相连,可进一步减少安装阻力,进一步提高转接框本体10的安装便捷性。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件40有多个,多个第一限位件40沿第一竖框1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和/或,第二限位件50有多个,多个第二限位件50沿第二竖框13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第一限位件40和第二限位件50的设置数量可根据转接框本体10和外框体20的尺寸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