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料理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杯盖组件和料理机。
背景技术:
料理机包括主机部件、装配于主机部件的杯体部件及盖设于杯体部件的杯盖部件,以使杯体部件的食材加工空间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然而现有的杯盖部件采用塑料材料加工成型,美观度差。在相关技术中,杯盖部件的外侧表面覆盖有部分金属件,对杯盖部件的外观改变小。并且,杯盖部件覆盖金属件所采用的加工工艺复杂,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杯盖组件和料理机。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申请提供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杯盖组件,包括金属内盖、固定于所述金属内盖外侧的杯盖支架和上金属盖,所述上金属盖位于所述金属内盖上方,所述上金属盖包括设于边缘的锁定部,所述锁定部锁定连接于所述杯盖支架。
可选地,所述锁定部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上金属盖边缘的至少二个卡扣部,所述至少二个卡扣部卡扣连接于所述杯盖支架。每一个卡扣部分别与杯盖支架卡扣连接,以将上金属盖的边缘锁定连接于杯盖支架,上金属盖与杯盖支架紧密贴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卡扣部自所述上金属盖的边缘局部凸出并弯折,所述卡扣部插接连接于所述杯盖支架并与所述杯盖支架的内侧壁卡扣连接,所述上金属盖的边缘抵接于所述杯盖支架。卡扣部弯折以避开上金属盖的边缘与杯盖支架的配合部位,并且卡扣部插入杯盖支架内,以使上金属盖的边缘与杯盖支架的外周壁匹配,整体外观美观。卡扣部插接连接于杯盖支架,并与杯盖支架的内侧壁卡扣连接,以锁定上金属盖的位置,锁定效果好。
可选地,所述上金属盖包括盖体部和呈管状凸出所述盖体部的套接部,所述卡扣部自所述套接部的边缘处局部凸出并内翻,所述盖体部盖设于所述杯盖支架并与所述金属内盖固定连接。卡扣部能锁定上金属盖的边缘区域的装配位置,使得上金属盖实现多点锁定,装配位置可靠性好。
可选地,所述金属内盖与所述上金属盖焊接连接。金属内盖与上金属盖之间的连接强度高且受力均衡。
可选地,所述金属内盖插接连接于所述杯盖支架,所述金属内盖的边缘外翻并卷绕压合于所述杯盖支架的边缘。金属内盖的边缘处外翻并卷绕于杯盖支架的边缘,再通过压合工艺使得金属内盖的外翻部位与杯盖支架的边缘压合连接,两者结合紧密,连接牢固。
可选地,所述金属内盖包括管体部、设于管体部一端的封底部和凸设于所述管体部另一端边缘的卷边部,所述管体部插接于所述杯盖支架,部分所述封底部与所述上金属盖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卷边部卷绕压合于所述杯盖支架的边缘。卷边部卷绕于杯盖支架的边缘,并通过压合或压接工艺以使杯盖支架的边缘包容于卷边部内,连接牢固。封底部与上金属盖贴合并固定连接,总体厚度小,固定方便。
可选地,所述杯盖支架包括圆管部、沿所述圆管部的径向凸出的法兰部及凸设于所述法兰部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相对于所述圆管部的轴向凸出,所述上金属盖罩设于所述限位部,所述锁定部插接并卡扣连接于所述限位部,所述金属内盖插接于所述圆管部并与所述上金属盖固定连接。圆管部用以限定金属内盖的插接位置及安装角度,限位部限定上金属盖的安装位置,匹配定位精度高。
可选地,所述杯盖组件还包括排气盖组件,所述金属内盖设有下凹的排气孔,所述排气盖组件插接连接于所述排气孔。排气孔用于连通杯盖组件两侧的空间,排气盖组件可拆卸装配于排气孔,以控制杯盖组件的气流通道,气压可控性好。
本申请提供的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料理机,包括主机部件、装配于所述主机部件的杯体部件和如上所述的杯盖组件,所述杯盖组件盖设于所述杯体部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金属内盖和上金属盖均由金属材料制成,金属内盖和上金属盖固定连接,上金属盖覆盖杯盖组件的顶部表面,整体美观度高。锁定部设于上金属盖的边缘并与杯盖支架锁定连接,上金属盖的边缘与杯盖支架结合紧密,锁定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杯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杯盖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杯盖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杯盖组件与杯体部件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杯盖组件盖设于杯体部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料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杯盖支架10;圆管部11;法兰部12;限位部13;卡接凸筋14;弯曲凸筋15;支撑部16;金属内盖20;排气孔21;管体部22;封底部23;卷边部24;上金属盖30;盖体部31;套接部32;导气部33;锁定部34;卡扣部341;卡接孔342;第一密封圈40;第二密封圈50;杯盖组件100;排气盖组件200;密封件300;杯身组件400;主机部件500。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例。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杯盖组件100包括金属内盖20、固定于所述金属内盖20外侧的杯盖支架10和上金属盖30,所述上金属盖30位于所述金属内盖20上方。所述上金属盖30包括设于边缘的锁定部34,所述锁定部34锁定连接于所述杯盖支架10。
杯盖组件100用于封闭容器的开口处,以使容器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金属内盖20和上金属盖30均由金属材料制成,其中,金属内盖20和上金属盖30所采用的金属材料相同,也可不同。例如,金属内盖20和上金属盖30均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上金属盖30位于杯盖组件100的顶部平面,可提高杯盖组件100的美观度。金属内盖20和上金属盖30直接固定连接,可简化杯盖组件100的加工工艺。
如图2和图3所示,上金属盖30的边缘与杯盖支架10配合,以使上金属盖30与杯盖支架10之间的结合部位外形美观,结合紧密度高。在本实施例中,上金属盖30的边缘处设置有锁定部34,该锁定部34与杯盖支架10锁定连接,可提高上金属盖30的边缘与杯盖支架10之间的结合紧密性。其中,锁定部34与杯盖支架10之间的锁定连接可采用;a、扣位配合连接,例如,两者通过卡扣结构卡扣连接。b、两者通过紧固件锁定配合连接,例如,紧固件穿过杯盖支架10并锁定于锁定部34。c、两者通过插接配合连接,例如,锁定部34最大外轮廓尺寸略大于杯盖支架10配合部位的孔洞尺寸,锁定部34插接连接于杯盖支架10,以使两者过盈配合连接。d、两者通过弹性伸缩机构配合锁定连接,例如,杯盖支架10设有弹性伸缩件,锁定部34装配至杯盖支架10过程中压缩弹性伸缩件,弹性伸缩件在锁定部34装配至相应位置时弹性复位并卡持于锁定部34。当然,锁定部34与杯盖支架10的配合不限于此,还可采用其它锁定连接方式。
金属内盖20位于杯盖支架10内并与上金属盖30固定连接,以使金属内盖20和上金属盖30固定呈一体。相应地,上金属盖30位于金属内盖20的上方并覆盖杯盖支架10的顶部,金属内盖20装配于杯盖支架10并与上金属盖30固定连接,至少部分杯盖支架10被金属内盖20和上金属盖30所夹持,以使杯盖支架10、金属内盖20和上金属盖30三者组合成一个稳固的整体。例如,金属内盖20可通过插接或扣入等方式装配至杯盖支架10内,并将金属内盖20和上金属盖30固连。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金属内盖20自杯盖支架10的一端插入并与上金属盖30固定连接。金属内盖20与杯盖支架10可通过相互抵接限定或者连接件锁定连接或者公差配合连接或其它固定方式限定两者的装配位置,以保持金属内盖20与杯盖支架10的安装位置固定。杯盖支架10分别被金属内盖20和上金属盖30所卡持限定,杯盖支架10对金属内盖20和上金属盖30的位置提供支撑,结构稳定性好。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锁定部34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上金属盖30边缘的至少二个卡扣部341,所述至少二个卡扣部341卡扣连接于所述杯盖支架10。锁定部34设为分布于上金属盖30的边缘两个及以上的卡扣部341,每一个卡扣部341分别与杯盖支架10卡扣连接,以将上金属盖30的边缘锁定连接于杯盖支架10,上金属盖30与杯盖支架10紧密贴合连接。卡扣部341可设为弹片状或弹性柱状,卡扣部341插入杯盖支架10并与杯盖支架10弹性卡扣连接,两者装配方便,结合紧密度高。卡扣部341的数量可根据设计相应调整并间隔设置于上金属盖30,以实现相应部位的卡扣连接锁定。例如,卡扣部341设有四个,四个卡扣部341的中心连线形成四边形。可选地,卡扣部341均匀分布于上金属盖30,以使上金属盖30与杯盖支架10之间均匀结合,结合紧密度高。可选地,卡扣部341对称分布于上金属盖30,以使上金属盖30受力均衡,整体稳定性好。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卡扣部341自所述上金属盖30的边缘局部凸出并弯折,所述卡扣部341插接连接于所述杯盖支架10并与所述杯盖支架10的内侧壁卡扣连接,所述上金属盖30的边缘抵接于所述杯盖支架10。
卡扣部341设为自上金属盖30的边缘局部凸出形成的凸片或凸筋结构,并处于上金属盖30的边缘延伸方向。卡扣部341弯折以避开上金属盖30的边缘与杯盖支架10的配合部位,并且卡扣部341插入杯盖支架10内,以使上金属盖30的边缘与杯盖支架10的外周壁匹配,整体外观美观。卡扣部341插接连接于杯盖支架10,并与杯盖支架10的内侧壁卡扣连接,以锁定上金属盖30的位置,锁定效果好。可选地,卡扣部341设为倒钩结构,杯盖支架10的内侧壁设有定位部,该定位部设为凸出杯盖支架10表面的卡接凸筋14或自表面凹陷的定位凹槽。卡扣部341插入杯盖支架10并且倒钩部位于定位部卡扣连接,锁定效果好。可选地,卡扣部341设有卡接孔342,杯盖支架10的内侧壁设有卡接凸筋14。卡扣部341插入杯盖支架10,卡接孔342套设于卡接凸筋14,以使上金属盖30与杯盖支架10卡扣连接。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上金属盖30包括盖体部31和呈管状凸出所述盖体部31的套接部32,所述卡扣部341自所述套接部32的边缘处局部凸出并内翻,所述盖体部31盖设于所述杯盖支架10并与所述金属内盖20固定连接。
套接部32与盖体部31形成罩状结构,盖体部31罩设于杯盖支架10的顶部,以使上金属盖30覆盖杯盖支架10的顶部区域,扩大金属材料所占据的面积。并且,金属内盖20与盖体部31固定连接,可固定上金属盖30的中心区域装配位置。套接部32与杯盖支架10的外周壁相互配合连接,如,套接部32的外周壁与杯盖支架10接触部分的外周壁平齐或呈台阶结构。卡扣部341凸设于套接部32的边缘并向内翻,以形成近似于“l”、“z”字形的弯曲形状。卡扣部341能锁定上金属盖30的边缘区域的装配位置,使得上金属盖30实现多点锁定,装配位置可靠性好。
金属内盖20插接于杯盖支架10并与杯盖支架10相互限定,以使金属内盖20与杯盖支架10的插接深度及位置稳定。具体地,金属内盖20通过插接挤压限定于杯盖支架10的配合位置,两者紧配连接,金属内盖20的端部固定至上金属盖30,以使杯盖支架10、金属内盖20和上金属盖30三者紧密连接呈一体。可选地,金属内盖20插入杯盖支架10并通过局部卡接或边缘抵接等方式,以限定金属内盖20的插接深度。例如,金属内盖20设有台阶结构,该台阶结构抵接于杯盖支架10的端部,以限定金属内盖20与杯盖支架10的插接配合深度。金属内盖20的端部固定至上金属盖30,以使杯盖支架10的两端分别被金属内盖20和上金属盖30所卡持。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金属内盖20的边缘外翻并卷绕压合于杯盖支架10的边缘,以限定金属内盖20与杯盖支架10的插接配合深度,保持两者结合部位的固定及密封。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内盖20设为薄壁金属件,其边缘处外翻并卷绕于杯盖支架10的边缘,再通过压合工艺使得金属内盖20的外翻部位与杯盖支架10的边缘压合连接,两者结合紧密,连接牢固。相应地,金属内盖20覆盖杯盖支架10的内部空间,以扩大金属材料所覆盖的表面,整体美感度高。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金属内盖20包括管体部22、设于管体部22一端的封底部23和凸设于管体部22另一端边缘的卷边部24,管体部22插接于杯盖支架10,部分封底部23与上金属盖30贴合并固定连接,卷边部24卷绕并压合于杯盖支架10的边缘。
管体部22及封底部23构成近似筒状结构,管体部22与封底部23插接于杯盖支架10,直至卷边部24抵接于杯盖支架10的边缘。可选地,杯盖支架10包括呈管状的圆管部11,金属内盖20插接于圆管部11。在本实施例中,管体部22插接于圆管部11,以使卷边部24抵接于圆管部11的端部。
卷边部24卷绕于杯盖支架10的边缘,并通过压合或压接工艺以使杯盖支架10的边缘包容于卷边部24内。在本实施例中,卷边部24设为近似于“u”或“j”字形翻边结构,或者其它弯曲的翻边结构,以使卷边部24压合于杯盖支架10的边缘处。
在本实施例中,圆管部11的端部设为直壁状;或,圆管部11的外侧壁具有局部凸起结构的端壁结构,如,在圆管部11的端部局部弯曲形成弯曲凸筋15,卷边部24卷绕于圆管部11的直壁处或弯曲凸筋15处。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杯盖组件100还包括安装于杯盖支架10的第一密封圈40,第一密封圈40用于密封金属内盖20与杯盖支架10的卷绕压合部位。金属内盖20的卷边部24卷绕于杯盖支架10的边缘并压合,以使两者紧密连接。第一密封圈40位于卷边部24与圆管部11的卷绕压合部位且在挤压力作用下弹性形变,用以密封两者之间的间隙。在本实施例中,圆管部11的端部设有定位槽,第一密封圈40安装于定位槽。管体部22插接于圆管部11,卷边部24推抵第一密封圈40弹性形变并卷绕于圆管部11的边缘,以形成密封连接结构,密封效果好。
杯盖支架10用于支撑和限定上金属盖30和金属内盖20,并插接连接于容器的开口处,以封闭容器的开口。在一实施例中,杯盖支架10还包括沿所述圆管部11的径向凸出的法兰部12及凸设于所述法兰部12的限位部13,所述限位部13相对于所述圆管部11的轴向凸出。所述上金属盖30罩设于所述限位部13,所述锁定部34插接并卡扣连接于所述限位部13,所述金属内盖20插接于所述圆管部11并与所述上金属盖30固定连接。圆管部11与法兰部12呈台阶结构,限位部13与法兰部12形成台阶结构,限位部13与圆管部11分别位于法兰部12的两侧。上金属盖30罩设于限位部13,以覆盖杯盖支架10的一端。金属内盖20插接于圆管部11,封底部23与上金属盖30相互贴合或两者具有间隙并通过相关工艺将两者固连成一体,卷边部24与杯盖支架10之间具有预紧力。
其中,套接部32的边缘与限位部13的顶部边缘相匹配,以构成紧密的套接配合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13和套接部32为相互匹配的环形管状结构,两者插接连接或张紧连接,以形成一体结构。可选地,在限位部13的内侧壁设有自表面凸出的卡接凸筋14,锁定部34插接连接于限位部13并与卡接凸筋14卡扣连接,以使两者紧密结合成一体。
可选地,在法兰部12与限位部13的连接部位设有间隔分布的多个加强筋,加强筋用于支撑限位部13,限位部13的结构稳定性好。可选地,套接部32的外侧表面与限位部13的外侧表面平滑连接,或者,套接部32的外侧表面与法兰部12的外侧表面平滑连接,以提高上金属盖30的整体美观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杯盖支架10还包括凸设于法兰部12的支撑部16,杯盖组件100还包括安装于支撑部16的第二密封圈50,上金属盖30的盖体部31推抵第二密封圈50弹性形变,以使上金属盖30与杯盖支架10密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密封圈50由弹性材料制成,如橡胶材料制成。第二密封圈50安装于杯盖支架10,上金属盖30盖设于杯盖支架10并压接于第二密封圈50,以使上金属盖30与杯盖支架10密封连接。可选地,连接扣40位于第二密封圈50的密封区域外且靠近第二密封圈50,以使连接扣40与杯盖支架10之间的拉力挤压第二密封圈50,以保持第二密封圈50的密封压力稳定。
盖体部31将限位部13的端部封闭并与法兰部12之间形成盖内空间,便于容纳其他配件。在本实施例中,盖体部31的表面设为平面或曲面。可选地,盖体部31局部下凸并与金属内盖20的封底部23相互贴合,如,在盖体部31的上表面形成有下凹的防溢部。即,套接部32位于盖体部31的边缘处,盖体部31的中间部位下凸并与封底部23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中,封底部23与上金属盖30的盖体部31通过焊接工艺加工呈一体。或者,封底部23与上金属盖30通过锁定件锁定呈一体,如两者通过铆接工艺锁定呈一体。封底部23与上金属盖30固定呈一体,保持两者的位置结构稳定。在本实施中,金属内盖20与上金属盖30焊接连接,以使金属内盖20与上金属盖30之间的连接强度高且受力均衡。可选地,金属内盖20与上金属盖30之间的焊缝呈环形分布且环绕上金属盖30的中心区域分布。具体地,焊缝呈环形分布于防溢部。
杯盖组件100可设为如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顶部可设为封闭结构,当然,杯盖组件100的顶部也可开设贯穿的通气孔,以供气体流动。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所述所公开的杯盖组件100的基础上开设排气孔21,并安装可拆卸连接的排气盖组件200,以使杯盖组件100通过排气盖组件200进行排气,保持容器内压力的稳定。
如图2和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杯盖组件100还包括排气盖组件200,金属内盖20设有下凹的排气孔21,排气盖组件200插接连接于排气孔21。排气孔21用于连通容器的内部空间与外部大气,排气盖组件200可拆卸装配于排气孔21,以导通或封闭容器与外界连接的通道,气压可控性好。
排气孔21贯穿金属内盖20及上金属盖30,以使杯盖组件100的两侧空间通过排气孔21连通。排气盖组件200插入排气孔21并固定于金属内盖20或上金属盖30,以控制杯盖组件100两侧气体的流动通道。
上金属盖30与金属内盖20相互配合固定,排气孔21开设于金属内盖20的封底部23。在本实施例中,封底部23局部拉伸形成管状凸起结构的排气管,排气孔21即为该管状凸起结构所围绕的排气通道。其中,封底部23向管体部22一侧凸出。在一实施例中,上金属盖30贴合于排气孔21的孔壁,且上金属盖30的边缘卷绕压合于排气孔21的边缘。部分上金属盖30贴合于金属内盖20的表面并沿排气孔21的孔壁延伸,上金属盖30位于排气孔21处的边缘卷绕于排气孔21的边缘,并通过压合工艺压合连接于金属内盖20,结合紧密度高。可选地,上金属盖30与金属内盖20焊接连接的焊缝环绕排气孔21,以使两者结合紧密且受力均衡,应变量小。
具体地,上金属盖30还包括凸设于盖体部31的导气部33,导气部33插入排气孔21并与排气孔21的边缘密封连接。在上金属盖30的导气部33设为凸出盖体部31的管状凸起结构,导气部33插接连接于排气孔21并且导气部33的边缘局部外翻并卷绕于排气孔21的边缘,以使导气部33与金属内盖20紧密连接,连接牢固性好,密封效果好。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将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杯盖组件100应用于料理机,以提高料理机的整体美观度。在一实施例中,料理机包括主机部件500、装配于主机部件500的杯体部件和如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杯盖组件100,杯盖组件100盖设于杯体部件。
杯体部件包括杯身组件400,杯身组件400设为具有容纳食材的容纳空间的容器结构。杯盖部件盖设于杯身组件400,杯身组件400内的气体通过杯盖组件100的排气通道向外排出。该排气通道设于排气盖组件200;或,排气通道设于排气盖组件200与杯盖组件100之间的空隙处。可选地,杯盖组件100还包括安装于杯盖支架10的密封件300,杯盖组件100盖设于杯身组件400的开口处,密封件300与杯身组件400的内侧壁密封连接。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杯体部件包括安装于杯身组件400的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安装于杯身组件400,并能将发热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杯身组件400,以加热杯身组件400内的食材。
杯体部件放置于主机部件500上,主机部件500与杯体部件驱动连接。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主机部件500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的驱动组件和设置于底座内的控制模块,驱动组件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控制模块控制驱动组件按内置程序运行,以使料理机执行相应地料机功能。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杯体部件还包括安装于杯身组件400的搅拌刀组,搅拌刀组与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搅拌刀组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旋转以杯身组件400内的食材。其中,驱动组件可设为电机组件,可选地,驱动组件直接装配于搅拌刀组的一端,以驱动搅拌刀组旋转加工杯身组件400内的食材。可选地,驱动组件通过离合器组件插接连接于搅拌刀组,以驱动搅拌刀组旋转加工杯身组件400的食材。
杯体部件还包括安装于杯身组件400的上插接端子,加热组件与上插接端子电性连接。杯体部件装配于底座,上插接端子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以使得加热组件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控制模块控制加热组件发热并为加热组件提供电能。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杯盖组件100盖设于杯身组件400的开口处,搅拌刀组搅拌食材的同时加热组件加热食材,以使食材的整体温度均衡。食材产生的水蒸气等气体可通过排气通道及泄压孔排出,使用安全性好。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上述实施例之间可相互组合。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