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主桌带边柜升降式隐藏走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1427发布日期:2020-07-17 15:39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升降主桌带边柜升降式隐藏走线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布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升降主桌带边柜升降式隐藏走线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办公电脑、电话等设备的电路连接,现有的行政桌通常会在桌子的设置供电线穿过的孔或者方便走线的槽,甚至直接在桌子上安装插座,以方便接通电源。

但是,现有的行政桌存在线缆暴露的问题,各种电源线、电话线可以在外部直接看到,不够整洁,而且由于线缆的裸露,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容易触碰、拉扯到线缆,会影响线缆的连接进而影响办公设备的正常工作。

此外,现有的行政桌高度是固定的,不能调节,不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人员,影响使用人员的舒适度。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线缆暴露、高度不能调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升降主桌带边柜升降式隐藏走线系统,其桌面高度可自动调整,并且其线缆为隐藏的,不外露。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升降主桌带边柜升降式隐藏走线系统,包括升降主桌、横槽件和边柜;

所述升降主桌包括主桌板、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第二自动升降主桌脚和升降控制装置;所述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和第二自动升降主桌脚分别位于所述主桌板的两侧下方并与所述主桌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第二自动升降主桌脚电连接,所述升降控制装置的升降控制开关固定在所述主桌板前侧底部;

所述横槽件设有横槽并安装在所述主桌板的底部,升降控制装置安装在所述横槽内,所述横槽内还安装有第一插座,横槽的底部在所述第一插座的前方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横槽的前壁设有供所述升降控制开关与所述升降控制装置之间的控制线缆穿过的第二开口;

所述边柜设置在所述主桌板下方靠近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的一侧,所述边柜的顶板上设有供所述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穿过的通槽,所述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的下端穿过所述通槽固定在所述边柜内;所述边柜的底板上设有线缆出口;

所述第一插座的第一供电线缆和所述升降控制装置的升降供电线缆由所述横槽经所述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延伸至所述边柜内;所述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外还套装有升降脚套,升降脚套的上端与所述主桌板相固定,升降脚套的下端伸入所述通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二插座和设有l型凹槽的l型槽件,所述l型槽件固定在所述主桌板的底部靠近所述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的一侧,所述第二插座安装在所述l型凹槽的一端,l型槽件的前壁对应所述第二插座的插孔面板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二插座的第二供电线缆穿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插座连接;所述l型槽件的侧壁上还设有供所述升降控制开关与所述升降控制装置之间的线缆穿过的第四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无线充电器,所述主桌板上设有供所述无线充电器嵌入的嵌装孔,所述无线充电器的无线供电线缆穿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插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在所述边柜内的第三插座;所述边柜的一侧设有抽屉,所述抽屉的后壁与边柜的后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三插座固定在所述抽屉的后壁上,所述抽屉的侧壁上设有所述第三插座的第三供电线缆紧贴边柜的后壁穿过的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的底部与所述边柜的侧壁之间还设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边柜的侧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包括第一电机、由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而伸缩的第一伸缩杆和固定在所述第一伸缩杆底部的第一脚座;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脚座固定在所述边柜的底板上,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横槽内,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升降控制装置通过第一电机线缆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线缆布置在所述横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自动升降主桌脚包括第二电机、由所述第二电机驱动而伸缩的第二伸缩杆和固定在所述第二伸缩杆底部的第二脚座;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横槽内,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升降控制装置通过第二电机线缆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线缆布置在所述横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l型挡板,所述l型挡板固定在所述主桌板底部并位于所述横槽件的后方并将所述横槽件远离所述边柜的一侧遮挡。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插座上还设有电话接口和/或网络接口,所述电话接口和/或网络接口的通讯线缆由所述横槽经所述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延伸至所述边柜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升降主桌带边柜升降式隐藏走线系统中设置了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和第二自动升降主桌脚,用户可以通过升降控制开关来方便地调节合适的桌面高度;

2.横槽内设置了第一插座,可用于连接办公设备,例如电脑;由于设置了横槽件,第一插座、第一自动升降脚和第二自动升降脚的线缆在主桌板的底部被遮挡,并且这些线缆最终从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延伸进入到边柜内隐藏起来,而在主桌板与边柜之间的线缆则被升降脚套所笼罩,也隐藏起来,即整个升降主桌带边柜升降式隐藏走线系统中其各种线缆都被隐藏起来,十分整洁,避免在正常的使用中触碰这些线缆,影响办公设备的正常工作;边柜内隐藏起来的线缆通过边柜的底板上的线缆出口可以与地板上的插座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的另一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的爆炸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视图。

附图标记:

1-升降主桌;11-主桌板;111-嵌装孔;12-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121-第一电机;1211-第一电机线缆;122-第一伸缩杆;123-第一脚座;13-第二自动升降主桌脚;131-第二电机;1311-第二电机线缆;132-第二伸缩杆;133-第二脚座;14-升降控制装置;141-升降供电线缆;15-升降控制开关;151-控制线缆;16-第一插座;161-第一供电线缆;162-通讯线缆;17-第二插座;171-第二供电线缆;18-l型槽件;181-l型凹槽;182-第三开口;183-第四开口;

2-横槽件;21-横槽;22-第一开口;

3-边柜;31-通槽;32-线缆出口;

4-升降脚套;

5-无线充电器;51-无线供电线缆;

6-加固杆;

7-l型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附图中各处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参照图1至图4,升降主桌带边柜升降式隐藏走线系统,包括升降主桌1、横槽21件2和边柜3。

其中,所述升降主桌1包括主桌板11、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12、第二自动升降主桌脚13和升降控制装置14。

所述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12和第二自动升降主桌脚13分别位于所述主桌板11的两侧下方并与所述主桌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该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该横槽21件2连接。优选地,采用通过该横槽21件2连接。

所述升降控制装置14与所述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12、第二自动升降主桌脚13电连接,所述升降控制装置14的升降控制开关15固定在所述主桌板11前侧底部。用户通过升降控制开关15来控制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12、第二自动升降主桌脚13进行升降,进而可以调整主桌板11至合适的高度,提供用户的体验和舒适度。

所述横槽21件2设有横槽21并通过螺钉或胶粘固定安装在所述主桌板11的底部,升降控制装置14安装在所述横槽21内,所述横槽21内还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一插座16,横槽21的底部在所述第一插座16的前方设有第一开口22,用户可以从第一开口22处将需要用电的电器的插头与该第一插座16的插孔进行插拔。

所述横槽21的前壁设有供所述升降控制开关15与所述升降控制装置14之间的控制线缆151穿过的第二开口。

如图2至图4,所述边柜3设置在所述主桌板11下方靠近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12的一侧,所述边柜3的顶板上设有供所述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12穿过的通槽31,所述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12的下端穿过所述通槽31固定在所述边柜3内;所述边柜3的底板上设有线缆出口32,进入边柜3内的各个线缆可以通过该线缆出口32与地板上的地板插座连接。该固定可以是螺钉固定也可以是胶粘固定,优选为螺钉固定,便于拆卸和调整;所述第一插座16的第一供电线缆161和所述升降控制装置14的升降供电线缆141由所述横槽21经所述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12延伸至所述边柜3内。具体的,该边柜3设有左右两个柜体,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12插入在左侧的柜体内,线缆出口32就设置在左侧的柜体内,另一个柜体为抽屉柜。

所述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12外还套装有升降脚套4,升降脚套4的上端通过螺钉与所述主桌板11相固定,升降脚套4的下端伸入所述通槽31内。

基于上述的结构,第一供电线缆161和升降供电线缆141在主桌板11底板时被横槽21件2所遮挡,沿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12进入边柜3后,被边柜3遮挡隐藏起来。而在边柜3以上横槽21以下之间的范围,则由升降脚套4所遮挡。升降脚套4可以随着主桌板11一起上下升降,当升到最高点时,升降脚套4的下端依然插在该通槽31内,避免暴露上述的线缆。

具体地,所述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12包括第一电机121、由所述第一电机121驱动而伸缩的第一伸缩杆122和固定在所述第一伸缩杆122底部的第一脚座123;所述第一伸缩杆12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电机121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脚座123固定在所述边柜3的底板上,所述第一电机121固定在所述横槽21内,所述第一电机121与所述升降控制装置14通过第一电机线缆1211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线缆1211布置在所述横槽21内。

相同地,所述第二自动升降主桌脚13包括第二电机131、由所述第二电机131驱动而伸缩的第二伸缩杆132和固定在所述第二伸缩杆132底部的第二脚座133;所述第二伸缩杆13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电机131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31固定在所述横槽21内,所述第二电机131与所述升降控制装置14通过第二电机线缆1311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线缆1311布置在所述横槽21内。

第一伸缩杆122和第二伸缩杆132都是常规的伸缩杆,在此不再对它们的结构进行赘述,只要其能够根据控制进行伸缩即可。在本方案中,将第一伸缩杆122和第二伸缩杆132的复位原点都设置在其最高点,即在进行原点复位时主桌板11会进行上身复位,因为如果将复位原点设置在最低点,则复位时主桌板11会下降,可能会与边柜3发生碰撞,损坏电机和边柜3,该复位原点的设置是对其控制系统的设置。

优选地,如图2至图4,本升降主桌带边柜升降式隐藏走线系统还包括第二插座17和设有l型凹槽181的l型槽件18。所述l型槽件18固定在所述主桌板11的底部靠近所述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12的一侧,所述第二插座17安装在所述l型凹槽181的一端,l型槽件18的前壁对应所述第二插座17的插孔面板设有第三开口182;所述第二插座17的第二供电线缆171穿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插座16连接;所述l型槽件18的侧壁上还设有供所述升降控制开关15与所述升降控制装置14之间的线缆穿过的第四开口183。第二插座17上可以设置usb接口和常规的二孔接口、三孔接口,使用时,用电的电器的电源线插装在第一插座16上,这些电源线由l型槽件18内穿出,该l型凹槽181可以对这些电源线起到约束作用,防止线缆散乱。

优选地,如图1至图4,本升降主桌带边柜升降式隐藏走线系统还包括无线充电器5,所述主桌板11上设有供所述无线充电器5嵌入的嵌装孔111,嵌装孔111的形状与无线充电器5的形状相适应,所述无线充电器5的无线供电线缆51穿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插座16连接。用户可以通过该无线充电器5对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产品进行充电。该无线充电器5上也还设有usb充电口,可以连接对usb接口的电子产品进行充电,例如手机。

此外,如图3和图4,所述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12的底部与所述边柜3的侧壁之间还设有加固杆6,所述加固杆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12、边柜3的侧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加固杆6增强了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12与边柜3的连接强度,避免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12在升降时发生晃动。

优选地,本升降主桌带边柜升降式隐藏走线系统还包括l型挡板7,所述l型挡板7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主桌板11底部并位于所述横槽21件2的后方并将所述横槽21件2远离所述边柜3的一侧遮挡。通过该l型挡板7将横槽21件2的后方进行遮挡。

其中,所述第一插座16上还设有电话接口和/或网络接口,如图4,所述电话接口和/或网络接口的通讯线缆162由所述横槽21经所述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12延伸至所述边柜3内。与第一供电线缆161和升降供电线缆141一样,通讯线缆162在横槽21内时被横槽21件2遮挡隐藏,沿着第一自动升降主桌脚12进入边柜3后被边柜3遮挡,同样也被升降脚套4遮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升降主桌带边柜升降式隐藏走线系统的其它内容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