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椅的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4655发布日期:2020-07-04 01:07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吊椅的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休闲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吊椅的支撑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的逐渐增大,人们越来越对悠闲惬意的居家生活充满了向往,在外面奔波打拼了一天,更加渴望回到自己安全舒适的小窝里放松。近几年,时尚的休闲吊椅在现代都市里悄然走俏,手工编制而成的藤艺吊椅,造型典雅大方、风格独特别致、款式新颖多样、坚固结实耐用,既有欧洲的高贵古典式、也有北美的休闲浪漫式、又有东方古朴庄重式,款款风格充满了艺术气息和文化品位,还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享受。

现有的吊椅由于支撑架为了保证稳固均为坚硬的框架结构,不能产生变形和折叠,而吊椅一般多为休闲时使用,因此使用的频率和时长均不高,当不使用吊椅时由于吊椅支撑架形状较大且难以折叠,因此会占用较大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椅的支撑架,解决了吊椅支撑架难以折叠而占用较大空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吊椅的支撑架,包括吊椅支架,所述吊椅支架包括前框、弧形支撑杆、折叠装置,所述前框位于所述吊椅支架前端且呈竖直设置,所述弧形支撑杆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前框对立两边同一高度位置,所述折叠装置包括固定块一、固定块二、转动块,所述固定块一与所述前框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固定块二位于所述弧形支撑杆一端且与所述弧形支撑杆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转动块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块一靠近所述固定块二的一侧,所述固定块二底部位于所述转动块顶部内侧且与所述转动块转动连接,所述弧形支撑杆设置有多根,且所述弧形支撑杆两端分别沿所述前框对立两边呈间隔分布,所述每根弧形支撑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折叠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折叠装置,固定块二绕着转动块一转动,使得弧形支撑杆能够绕着前框进行转动,当需要使用吊椅时,把弧形支撑杆转动与前框垂直的位置,将吊椅支架撑起,形成龟壳状的吊椅支架,此时吊椅支架为体积最大,可以供人进入以及存放更多物品,当不需要使用吊椅时,通过将弧形支撑杆转动接近前框的位置,此时吊椅支架体积最小,因此占用的空间最小,既可以节约空间,又便于吊椅的存放。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块一端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垂直于所述固定块一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转动块二上设置挡块,且挡块与所述固定块一垂直,当固定块二绕着转动块转动,当固定块二转动至与固定块一垂直的方向时,固定块二被挡块阻挡,无法继续向相同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固定块二能够保持垂直于固定块一的状态,使得弧形支撑杆能够保持与前框的垂直状态使得吊椅支架能够保持最大体积的状态供人使用。

作为优选,还包括顶杆,所述顶杆两端位于所述前框上部两侧同一高度且所述顶杆两端与所述前框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顶杆,使得吊椅支架的形状更加立体,结构更加完整,从而使得吊椅支架在使用时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还包括支撑基座,所述支撑基座包括底杆、主杆、弹簧、链条,所述主杆为c形,所述底杆设置有四个,所述底杆一端与所述主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顶部与所述主杆顶部扣接固定,所述弹簧底部与所述链条扣接固定,所述链条底部与所述前框顶部扣接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基座由四根底杆和一根主杆构成,使得支撑基座的结构稳固,四根底杆的设置使得支撑更加稳定,且能承载更大的重量,在主杆的顶部设置弹簧,利用弹簧的拉伸性和弹性,对吊椅支架起到支撑的作用,并且采用多次扣接固定的方式,使得吊椅支架和支撑基座之间可以拆卸分离,在不使用吊椅时可以通过分离吊椅支架和支撑基座来进一步节约空间,也便于吊椅的存放。

作为优选,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顶部开设有套口,所述垫片底部为圆盘状基座,所述垫片设置有四个,分别位于所述四个底杆远离主杆一端,且所述垫片顶部与所述底杆套接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垫片,且垫片上部与底杆套接固定,使得垫片拆卸更换容易,在不需要时可以随时取下,垫片底部为圆盘状,增加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整个吊椅在有尘土或小的凹坑的地面上也能稳定的放置,提高了吊椅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还包括钢丝,所述钢丝位于所述弧形支撑杆外侧,所述钢丝沿上下方向设置,所述钢丝顶部与所述顶杆固定连接,所述钢丝底部与最底部的弧形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钢丝设置有多根,沿所述弧形支撑杆呈间隔分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弧形支撑杆外部设置钢丝,通过弧形支撑杆的横向排布和钢丝稳定纵向排布,使得吊椅支架形成网状结构使得吊椅支架内部的空隙变小,既使得吊椅支架变得美观又能够防止小物件从吊椅支架中掉落。

作为优选,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为桥状结构,所述固定件底部两侧与所述弧形支撑杆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固定件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钢丝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固定件在除最底部弧形支撑杆以外的其他支撑杆上均设置有多个,所述固定件在每根弧形支撑杆上的数量与所述钢丝数量相一致且所述固定件在弧形支撑杆上的位置与所述钢丝在弧形支撑杆上的位置相一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件,且通过螺栓连接将固定件固定于弧形支撑杆上,对钢丝在弧形支撑杆上的排布起到导向和固定作用,防止钢丝在弧形支撑杆外侧散乱排布而出现连续弯曲甚至绞合在一起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用于展示折叠装置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用于展示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用于展示固定件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主杆;2、底杆;3、弹簧;4、链条;5、垫片;6、套口;7、圆盘状基座;8、弧形支撑杆;9、前框;10、顶杆;11、固定块二;12、固定块一;13、转动块;14、挡块;15、固定件;16、通孔;17、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见图1至4,一种吊椅的支撑架,包括吊椅支架,吊椅支架包括前框9、弧形支撑杆8、折叠装置,前框9位于吊椅支架前端且呈竖直设置,弧形支撑杆8两端分别位于前框9对立两边同一高度位置,折叠装置包括固定块一12、固定块二11、转动块13,固定块一12与前框9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块二11位于弧形支撑杆8一端且与弧形支撑杆8通过螺栓连接,转动块13底部固定连接于固定块一12靠近固定块二11的一侧,固定块二11底部位于转动块13顶部内侧且与转动块13转动连接,转动块13一端设置有挡块14,挡块14垂直于固定块一12设置。

固定块一12和转动块13固定,固定块二11可以底端绕着转动块13的顶端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固定块一12和固定块二11两者之间的角度可以变化调整,即可使与固定块一12固定连接的前框9和与固定块二11固定连接的弧形支撑杆8之间的角度可以进行调整,两者可以折叠或者展开,并且在转动块13二上设置挡块14,且挡块14与所述固定块一12垂直,当固定块二11绕着转动块13转动,当固定块二11转动至与固定块一12垂直的方向时,固定块二11被挡块14阻挡,无法继续向相同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固定块二11能够保持垂直于固定块一12的状态,使得弧形支撑杆8能够保持与前框9的垂直状态使得吊椅支架能够保持最大体积的状态供人使用。

弧形支撑杆8设置有多根,且弧形支撑杆8两端分别沿前框9对立两边呈间隔分布,每根弧形支撑杆8的两端均设置有折叠装置,当需要使用吊椅时,把弧形支撑杆8转动与前框9垂直的位置,将吊椅支架撑起,形成龟壳状的吊椅支架,此时吊椅支架为体积最大,可以供人进入以及存放更多物品,当不需要使用吊椅时,通过将弧形支撑杆8转动接近前框9的位置,此时吊椅支架体积最小,因此占用的空间最小,既可以节约空间,又便于吊椅的存放。

主杆1为c形,底杆2设置有四个,底杆2一端与主杆1底部固定连接,底杆2另一端套接有垫片5,垫片5顶部开设有套口6,垫片5底部为圆盘状基座7,垫片5设置有四个,分别位于四个底杆2远离主杆1一端,支撑基座由四根底杆2和一根主杆1构成,使得支撑基座的结构稳固,四根底杆2的设置使得支撑更加稳定,且能承载更大的重量,垫片5底部为圆盘状,增加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整个吊椅在有尘土或小的凹坑的地面上也能稳定的放置,进一步提高了吊椅的稳定性。

并且垫片5上部与底杆2套接固定,使得垫片5拆卸更换容易,在不需要时可以随时取下。

弹簧3顶部与主杆1顶部扣接固定,弹簧3底部与链条4扣接固定,链条4底部与前框9顶部扣接固定,利用弹簧3的拉伸性和弹性,对吊椅支架起到支撑的作用,并且采用多次扣接固定的方式,使得吊椅支架和支撑基座之间可以拆卸分离,在不使用吊椅时可以通过分离吊椅支架和支撑基座来进一步节约空间,也便于吊椅的存放。

顶杆10两端位于前框9上部两侧同一高度且顶杆10两端与前框9固定连接,钢丝17位于弧形支撑杆8外侧,钢丝17沿上下方向设置,钢丝17顶部与顶杆10固定连接,钢丝17底部与最底部的弧形支撑杆8固定连接,钢丝17设置有多根,沿弧形支撑杆8呈间隔分布。

通过在弧形支撑杆8外部设置钢丝17,通过弧形支撑杆8的横向排布和钢丝17稳定纵向排布,使得吊椅支架形成网状结构使得吊椅支架内部的空隙变小,既使得吊椅支架变得美观又能够防止小物件从吊椅支架中掉落。

固定件15为桥状结构,固定件15底部两侧与弧形支撑杆8通过螺栓固定,固定件15顶部开设有通孔16,钢丝17穿过通孔16,固定件15在除最底部弧形支撑杆8以外的其他支撑杆上均设置有多个,固定件15在每根弧形支撑杆8上的数量与钢丝17数量相一致且固定件15在弧形支撑杆8上的位置与钢丝17在弧形支撑杆8上的位置相一致。

固定件15固定于弧形支撑杆8上,对钢丝17在弧形支撑杆8上的排布起到导向和固定作用,防止钢丝17在弧形支撑杆8外侧散乱排布而出现连续弯曲甚至绞合在一起的现象,以附图4所示,固定件15可设为上下搭扣连接的两部分,从而使得固定架上下两端可以互相拆卸,从而在吊椅折叠时可以将其进行分离避免其固定于钢丝17而使得钢丝17在折叠时由于空间过小而扭曲变形。

通过钢丝17和固定件15的设置使得弧形支撑杆8之间能够进行密布的承载零件,使得使用者坐在吊椅上时不会发生掉落或者物品掉落的现象,提高了吊椅的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