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柜拉档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96196发布日期:2020-09-04 12:26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组合柜拉档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应用于组合柜前面板或附近位置,以实现柜体加强和灯带安装的拉档组件。



背景技术:

橱柜、衣柜等组合柜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具,其主要由板材、面板、五金件等部分组成;并且,现今的组合柜的板材之间多采用快接结构连接,其组装方便但牢固程度一般。因此,从结构安全性角度考虑,有必要通过增设额外的拉档组件来提升柜体的整体结构强度,这对于一些尺寸较大的柜体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

此外,除安全性考虑外,人们对于功能性的要求也愈来愈多;例如,在柜体上设置灯带以提供照明和灯光装饰功能。

现有技术中,照明和灯光装饰功能,主要通过胶带直接固定灯带,或是先在柜体上粘贴灯带固定座,再将灯带固定于其中的方式,来实现灯带的安装与固定。这样不但不美观,对于灯带的固定作用也不强,易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且能提供灯带安装槽的组合柜拉档组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方案是:

一种组合柜拉档组件,包括连接件和横杆,所述连接件配合于横杆的至少一端,以形成该拉档组件。

所述横杆的端部设有供连接件配合的第一连接机构,连接件上相应地设有第二连接机构,第一连接机构与第二连接机构相配合;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固定部,固定部上设有固定柱和固定螺孔,固定螺孔相对于连接件的外端面倾斜地设置。从而,可以通过贯穿固定螺孔而倾斜旋入柜体侧板上的固定螺丝与垂直伸入侧板通孔的固定柱,实现对于该前档组件的牢固连接;并且,两者配合后可以明显降低后续固定螺丝松动的可能性。

作为优选,所述横杆包括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第一连接机构设置于第一横杆上,第二横杆上设有灯槽,从而为照明或灯光装饰功能所需的灯带提供安装空间。即将横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固定连接,另一部分则用于提供灯带安装空间。因此,该拉档组件不但可以通过螺钉穿过固定螺孔而将该拉档组件的两端固定于柜体内,实现对于柜体的结构强化,还提供了灯带安装空间,方便后续灯带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部与第二连接机构相互垂直地设置,固定螺孔与外端面之间的夹角为30-75°;更佳地,固定螺孔与外端面之间的夹角为60°。固定螺孔相对于连接件的外端面倾斜地设置,以使得固定螺丝穿过固定螺孔后产生与固定螺孔相同方向的倾斜作用力,该作用力一部分可分解成沿拉档组件长度方向上的基础固定力,另一部分可以产生垂直于其延伸方向上的作用力,从而可以避免在日常使用及柜体挪动过程中导致的螺丝松动的问题,可以显著提高该拉档组件与柜体的固定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横杆与连接件的配合面呈倾斜状设置,以节省空间同时提升美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横杆与连接件齐平,以使得该拉档组件的端部与柜体配合严密。

最佳地,所述第一横杆位于第二横杆上方,两者均沿横杆延伸方向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柱有两个,固定螺孔设置于两固定柱之间,以使得倾斜设置的固定螺孔的倾斜的作用力能强化固定柱与通孔的配合效果,使得该拉档组件的端部与柜体连接牢固。

作为优选,所述拉档组件还包括螺丝,第一连接机构与第二连接机构配合后螺丝连接两者。螺丝连接可以进一步增加拉档自身的结构强度;当然,也可以采用卡接的方式连接两者。

作为优选,所述横杆由铝合金挤压成型而成,连接件由塑料注塑成型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拉档组件,由连接件和横杆这两部分组成,两者可以独立制造;因而,可以根据柜体宽度相应地设置横杆的长度,从而使得该拉档组件的整体长度与柜体宽度相匹配。使用时,将连接件和横杆固定成完整的拉档组件,再将两端的连接件通过螺钉固定至柜体内壁的侧板上,使得两侧板之间可以通过拉档组件受力,增强柜体的整体结构强度。并且,由于用于固定的固定螺孔是倾斜设置的,其作用力一方面对拉档组件提供向两端的拉伸力,使得其端部与侧板连接受力,另一方面还分解为垂直于该方向的作用力,从而使得螺丝不只有沿其延伸方向的拉伸力,还具有另一方向上的作用力从而可以避免柜体在日常使用或挪动过程中易使得固定螺丝松动的问题。沿横杆延伸方向设置的灯槽则可以进一步为灯带提供了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某一实施例的拉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实施例的拉档组件的正视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拉档组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b是图4a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c是图4a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d是图4b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a是图4a实施例的正面正视图,图5b是图4a实施例的背面正视图;

图6是图1和图4a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a是图6连接件的正视图;

图7b是图7a的正视图中配合面和固定螺孔与外端面的角度关系,在该实施例中,配合面与外端面成45°角地设置,而固定螺孔与外端面成60°角地设置;

图8是图6连接件的剖视图;

图9是图4a实施例的横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对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作出更清楚地限定,下面就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仅是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某些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其中对于相关结构的具体的直接的描述仅是为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各具体特征并不当然、直接地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指导下所作的常规选择和替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如图4a-9所示,一种组合柜拉档组件,包括连接件100和横杆200,所述连接件100配合于横杆200的至少一端,以形成完整的拉档组件;例如,在横杆200的两端分别各设置一个连接件100,以形成该拉档组件。

所述横杆200的端部设有可供连接件100与其相配合的第一连接机构201,连接件100上相应地设有第二连接机构120,第一连接机构201与第二连接机构120相配合。在较佳情况下,所述拉档组件还包括螺丝,第一连接机构201与第二连接机构120配合后螺丝连接两者;螺丝连接可以选用自攻螺丝直接在完好的连接件100和横杆200上旋入固定,也可以是预先在连接件100和横杆200上设置相应的螺孔。当然,两者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替换为卡接等其他现有技术中成熟的固定连接方式。

所述连接件100还包括固定部110,固定部110与第二连接机构120相互垂直地设置;固定部110上还设有固定柱111和固定螺孔112,固定柱111用于与设置于柜板上的通孔配合,并沿拉档组件的延伸方向朝外凸出设置;而所述固定螺孔112则以相对于连接件100的外端面101倾斜地设置。在较佳情况下,所述固定螺孔112与外端面101之间的夹角为30-75°;最佳为θ=60°。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111有两个,且固定螺孔112设置于两固定柱111之间。

如图9所示,所述横杆200包括第一横杆210和第二横杆220,第一连接机构201设置于第一横杆210上,第二横杆220上设有灯槽221,从而使得该拉档组件在实现对于柜体前部进行固定的基础上,还为柜内或柜门处安装led灯带提供了空间。并且,所述第一横杆210位于第二横杆220上方,两者均沿横杆200延伸方向设置;即,横杆200整体上是由上、下两部分结构配合形成的。

在不需要固定灯带的情况下,所述横杆200也可以不设置灯槽221,移除上述横杆200的第二横杆220而使其仅第一横杆210,例如如图1-3所示的不具有灯槽221的横杆200。不需要固定灯带时,也可以通过对上述的具有灯槽221的拉档组件安装方式的变化来实现,即将其灯槽221一侧朝向柜板,从而可以将图5b所示的一侧朝外,从而也可以实现这一效果。

此外,所述第一横杆210和第二横杆220可以是分别制作后组装或焊接在一起而形成横杆200,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例如,横杆200采用铝合金挤压成型而成。对于连接件100,其优选是由塑料注塑成型而成。此外,连接件100在不同长度的拉档组件上,以及同一拉档组件的两端上,均是完全相同的结构,从而便于制造;而拉档组件的整体长度,则是通过横杆200长度的变化来实现,从而可以匹配不同宽度的柜体。

如图1-3所示,在较佳情况下,所述第一横杆210与连接件100的配合面呈斜面状;即将两者的连接面设置成斜面状,使得两者配合后成90°角,斜面的实际角度,取决于第一连接机构201与第二连接机构120的厚度(例如,当两者厚度相同时,配合面呈45°角)。当然,不设置斜面状的配合面,而只在横杆200的端部第一连接机构201,并将第二连接机构120配合于其中,亦是可行的方案。

如图4a-d、5a-b所示,在第一横杆210与连接件100的配合面呈斜面状的情况下,还可以使得第二横杆220与连接件100齐平;即,使得第一横杆210与连接件100的配合面呈斜面状,并使得第二横杆220与连接件100的外沿(即端部)齐平。当然,所述的齐平是不包括固定柱111的,因为其要配合入柜体的通孔内;齐平的作用是使得该拉档组件与柜板内壁相配合;并且,齐平也不是必须的,原则上来说不齐平也不影响该拉档组件的主要功能的实现,只不过可能会带来一些使用和运输安全性方面的欠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