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门窗组装用配件技术领域,是一种中梃连接件,尤其是指应用于室外腔的中梃连接件。
背景技术:
使用型材组合门窗时,通常会包含型材与型材之间的连接,如中梃-中梃之间的连接或框体-中梃之间的连接。制作门窗的型材一般包含室内腔和室外腔,中间通过隔热型材连接为整体。通过中梃连接件实现梃-梃连接或框-梃连接。现有中梃连接件,包含应用于室内腔的内中梃连接件及应用于室外腔的外中梃连接件。门窗最好的稳固状态是室内腔和室外腔均是有效的连接,所谓有效连接就是,连接处承载力好,抗剪力好,抗扭转性能好,抗拉性能好。
室内腔通常设置与门窗开启五金及固定玻璃压条配合的c型槽,对应的内中梃连接件与型材c型槽的接触端设置相应的内侧凹槽和外侧凹槽,并设置有自上至下的下安装孔,并通过顶丝将内中梃连接件与型材实现固定。如此一来,该内中梃连接件实现了向上,向左,向右三方向的力,基本上达到相对有效的连接。
而室外腔由于成本及构造原因,且不涉及任何的五金件,其整体宽度相对于室内腔而言比较窄,其不会预留c型槽,在门窗的梃-梃连接,框-梃连接时,没有好的方法做到理想的力学状态,市场上多用(1)角铝连接,(2)中梃自带丝孔连接,或(3)只带单边挂钩的自由状态连接。其中第(3)中方式为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形式。
铝材室外腔外悬壁一般会预留胶条槽和平整钢片槽,只带单边连接件会采用挂钩形式挂住这些沟槽,在门窗组装时防止缝隙方面起单纯的轴向抗拉作用,且只起轴向抗拉作用。对门窗而言,单单一个方向的抗拉是不够的,这种做法,在有效拉力的状态下,实为力学的铰支座,抗扭为零、小挂钩的抗剪也不足。并且这种挂钩方式在门窗的组装过程中容易脱落,造成返工,不方便。
从力学而言,门窗的连接件应承载水平方向的力和垂直方向的力,以及重力引起的扭力,现有的中梃连接件,无法达到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与型材形成有效连接的型材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中梃连接件,为一体成型铸件,侧壁设置有侧安装孔,其特征在于,自顶部至底部贯穿设置安装通孔,所述侧安装孔的下方开设引流口,自所述引流口向横向两侧延伸横向胶道,向下方延伸纵向胶道。
所述安装通孔为竖直方向延伸或者倾斜方向延伸。
所述安装通孔下部设置有梯台部。
所述中梃连接件为长方体、正方体或梯形体的一体成型铸件。
所述中梃连接件开设有与型材室内腔相配合的卡合槽。
所述中梃连接件开设有与型材室外腔相配合的卡合槽。
所述纵向胶道延伸至连接件底面,形成底面胶道,于所述安装通孔处重合。
所述横向胶道自两侧面延伸设置,和/或进一步延伸至前面和/或后面。
所述纵向胶道下方延伸设置横向支路胶道,且于所在侧面设置,或沿侧面延伸至相邻的前面和/或后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体成型铸件结构坚固,铸件本身为长方体,两侧面可以设置侧面安装孔及设计注胶胶道,自顶部向底部贯穿设置安装通孔,无论采用竖直方向还是略倾斜方向,直接通过顶丝或螺栓实现简单的操作安装,均可以实现有效的操作和安装。
一体成型铸件,使得胶道的设计更加合理和易于实现,其自侧安装孔处为起点,向铸件的侧面下方及横向延伸,使得注胶胶道可以覆盖所有面,甚至底面,可以有效保证密封效果。
综上所述,本方案提供一种结构坚固,成本低廉,安装便利,适用性强的中梃连接件,可保证横向型材和纵向型材的有效连接和高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中室外腔的中梃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6为实用新型中室外腔的中梃连接件的侧视图、主视图、后视图、俯视图及仰视图。
图7为图2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图8为图3沿b-b方向的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用新型中室内腔的中梃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至图15为实用新型中室内腔的中梃连接件的侧视图、主视图、后视图、俯视图及仰视图。
图16为使用实用新型中室外腔的中梃连接件及室内腔的中梃连接件连接横向型材及纵向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使用实用新型中室外腔的中梃连接件及室内腔的中梃连接件连接横向型材及纵向型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中梃连接件,一般应用于中梃处横向型材与纵向型材的连接,通常包含2款,一款用于室外腔,一款用于室内腔,应用于室外腔的连接件及应用于室内腔的连接件通常为同款,当然也可以使用不同款。型材的室内腔通常前后面之间的宽度要大于型材的室外腔,同款的连接件在前后面宽度上不同,与型材的连接位置不同,其余功能设计上相同。本方案中前面,后面,侧面,上面,底面等方向上的限定均为方案描述清楚,相似的表述均为本方案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8所示,其为应用于室内腔的连接件,为一体成型铸件,本方案中为一种长方体铸件,尤其是横向剖面为正方形的一体成型铸件。当然,根据型材型号的不同,也可以选正方体,横向剖面为矩形的长方体,还可以选择,前面和后面垂直于底面,顶面及底面为长方形,两个侧面略倾斜设置,整体铸件为梯形体。所述铸件的上部设置有侧安装孔11,其自铸件两侧面横向贯穿设置,用于纵向型材形成固定关系,通常配合螺栓等部件,本实施例中,中下部设置有第二侧安装孔,可以有效提升该方向的有效连接。本方案的重点在于自铸件顶部至底部直接贯穿设置安装通孔12,所述安装通孔12下部设置有梯台部121,梯台121上部的孔径大于下部孔径,用于卡合与之配合的顶丝或螺栓。所述安装通孔12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贯穿至铸件底面。
本方案还提供另一种实施例,如图9所示,所述安装通孔12倾斜设置,尤其是自前面至后面倾斜设置。当然,作为室内腔的中梃连接件,其也可以自后面至前面倾斜设置,同样可以实现安装。
本方案中的另一改进点为铸件外表面上设置的胶道,其用于在中梃连接件完成与横向型材及纵向型材的组合后,为注胶工序提供注胶引流通道,保证密封效果。具体的方案请首先参阅图1和图2及图6所示,于侧安装孔11的下方开设引流口110,在引流口110作为起点,向横向两侧延伸横向胶道111,横向胶道111在两个侧面横向延伸,也可以进一步延伸至前面和/或后面。自引流口110向下方延伸纵向胶道112。由于侧安装孔自左右两侧面延伸,上述横向胶道111及纵向胶道112在两个侧面上均有设置,且所述两侧面的纵向胶道112可以延伸至连接件底面,形成底面胶道114,于所述安装通孔12处重合,确保底面也可以有注胶。所述纵向胶道112下方延伸设置横向支路胶道113,其于所在侧面横向延伸设置,或沿侧面延伸至相邻的前面和/或后面。
上述图1至图9的室内腔中梃连接件前面下方设置有前端卡合槽16,后面下端设置有后端卡合槽17,用于与横向型材的卡固部位配合。
下述图11至图15为室外腔中梃连接件100,其与上述室内腔中梃连接件为同款设计,其大部分结构与室外腔相一致,并使用了相同的图号予以表述,且由于结构及功能相同,在此不做赘述,标号相同的位置其结构与功能参阅室外腔中梃连接件的相关表述。不同的结构在于,前后面的宽度更小,整体为长方体,横向剖面形状为长方形。其前面下端设置有前端卡合槽16,后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中位卡合槽19,底部设置有底部限位槽20,用于与室外腔的结构相匹配。其中自纵向胶道112下方延伸设置横向支路胶道113,仅横贯半路。
请参阅图16和图17所示,其公开了一横向型材30和一纵向型材40,横向型材30具有室外腔31及室内腔32,上述室外腔中梃连接件的下方前后端卡合槽与推入室外腔31的c型槽与之相卡合,所述室内腔中梃连接件的前端卡合槽和后面的中位卡合槽推入室内腔的卡固位置形成卡合关系。自操作空间处投入顶丝或螺栓,自上述通孔旋紧。再通过上部侧安装孔将纵向型材与中梃连接件进行固定,实现横向型材与纵向型材的连接固定。最后,自侧安装孔位置注胶,胶体自注胶胶道上下延伸,整体得以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