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领域中容纳物件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层板可灵活升降调节并带有防坠落保护的柜体。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房价的普遍增长,我们购房所付出的成本越来越高,更多的人选择相对紧凑的户型,而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使用的物品需要收纳和整理,以保持我们生活环境的整洁干净。但是在柜子使用的过程中,摆放的物品尺寸往往与普通柜子隔层的尺寸不相吻合,过大的物品放不下,只能摆在别处,过小的物品浪费空间,给收纳整理带来问题。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层板可调节,大多在柜体侧壁上设置多个层级的托举结构,如凸起,承托钉等。其虽然可以解决柜体层高可调的问题,但是调节幅度不可控,且不精细。
并且在调节层板的过程中,若不先把层板半空,直接荷载调整,其很容易使托举结构意外脱落,层板将跟随坠落,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层板可灵活升降调节并带有防坠落保护的柜子解决了现有柜子层板无法灵活调节容纳物品节约更多空间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升降层板的柜体,包括柜体和设置在所述柜体内的可调层板,所述柜体的左右两侧壁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齿条;所述可调层板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锁止结构,所述可调层板相对的两侧端面均设置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直接或间接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锁止机构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可调层板内,当所述锁止机构伸出时与所述第二齿轮卡接,以阻止所述第二齿轮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齿轮表面围绕其旋转轴心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所述锁止机构卡接的锁止孔;所述锁止机构包括伸缩杆和驱动件,所述伸缩杆与所述第二齿轮对应设置,伸出时与所述第二齿轮卡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伸缩杆联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包括平行于所述层板设置在所述层板内部驱动齿轮,所述伸缩杆与所述驱动齿轮连接面设有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的排齿。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层板还包括与所述驱动齿轮固定连接的拨动件。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层板的同一侧端面设置有两个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左右分布在所述可调层板侧端面的左右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层板侧面还包括与所述柜体侧面形状相匹配的框体,所述框体竖直方向的两侧边分别固定有所述齿条,且两所述齿条对称设置。所述可调层板两侧端面的与同一朝向齿条啮合的所述第一齿轮之间通过转动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层板相对的两侧端面的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均关于柜体竖直中轴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层板两侧端面还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对所述第一齿轮和/或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内设有离合臂机构,所述离合臂机构包括制动臂、制动臂基座、联动杆和离合臂;所述离合臂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三齿轮接近轴心处,另一端通过压簧连接所述第三齿轮的边缘内壁,同时通过所述联动杆铰接所述制动臂的第一端,所述制动臂的靠近所述第一端的近端部与所述制动臂基座铰接,当离合臂离心摆动时,通过所述联动杆带动所述制动臂朝所述可调层板方向弹出,并使所述制动臂弹出后垂直于所述第三齿轮的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制离合臂的自由端设置有配重件。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层板与所述齿条之间设置有四周与所述柜体侧壁固定连接的侧盖板,所述侧盖板与所述制动臂对应处设置有制动避空槽,所述制动避空槽沿竖直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可升降层板的柜体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使用可灵活调节的层板,使柜子的使用更加灵活,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物品的收纳需求,有助于物品的收纳分类,节约收纳空间,使室内更加整洁,提升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和效率。
2、本实用新型使用齿轮、齿条和传动轴的组合,保证层板四个角点上升下降的距离相等,保证层板上放置物品时不会发生倾侧或者歪斜,保证了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入防坠落的第三齿轮来保障在层板在有荷载状态下调节层板的时候层板不会因为意外状况发生坠落导致层板自身损坏或者层板上所放置的物品损坏或者层板下方放置的物品损坏,有效提升了柜子的使用安全性,提高了柜子使用的灵活性,不必限于空载下才能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实施例中的可升降层板的柜体的结构原理爆炸图。
图2为本专利实施例中的可升降层板的柜体的可调层板结构原理图。
图3为本专利实施例中的第三齿轮的结构原理图。
图4为本专利实施例中的第三齿轮锁止工作状态示意图。
其中,柜体为10,齿条为11,侧盖板12,制动避空槽为13;
可调层板为20,第一齿轮为21,第二齿轮为22,锁止孔为23,转动轴为24;
锁止结构为30,伸缩杆为31,排齿为311,驱动件为32,驱动齿轮为321,拨动件为322;
第三齿轮为40,制动臂为41,制动臂基座为42,联动杆为43,离合臂为44,配重件为45,保护盖板为46,避空孔为461,压簧为4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图1所示,图1示意出了本实用新型可升降层板的柜体10的结构原理爆炸图。总体上看,其可调层板20以及柜体10,可调层板20通过其左右两端面与柜体10实现连接,同时可以在柜体10上自由地升降。
具体的,为了实现其可以在任一高度上自由升降,其主要是靠设置在可调层板20两侧端面上的齿轮机构以及在柜体10侧面上的齿条11进行啮合,当齿轮机构转动时,即打动层板在齿条11上上下移动,实现高度的调节。
可调层板20包括第一齿轮21、第二齿轮22以及锁止结构30。其中,第一齿轮21和第二齿轮22在可调层板20相对的两侧端面上均有设置,从而保证可调层板20的支撑力度的均匀性。第一齿轮21与齿条11啮合,通过该第一齿轮21的旋转来调节层板的升降过程,为了保证升降的过程中层板保持平衡,所有第一齿轮21的尺寸参数均相同。第二齿轮22则直接或间接与第一齿轮21啮合,使第二齿轮22可以实现对第一齿轮21的旋转和停止进行控制,及第二齿轮22不能转动时,第一齿轮21也不能转动,这样既可以通过控制第二齿轮22的转动与否,来实现对层板高低的调节。具体的,为了使第二齿轮22停止不会在重力作用下自行转动,通过设置锁止机构进行锁定,锁止机构可伸缩地设置在可调层板20内,当锁止机构伸出时与第二齿轮22卡接,以阻止第二齿轮22旋转。
请参见图2,图2示意出了锁止机构的工作原理,第二齿轮22表面围绕其旋转轴心设置有多个用于与锁止机构卡接的锁止孔23。锁止机构包括伸缩杆31和驱动件32,伸缩杆31与第二齿轮22对应设置,伸出时与第二齿轮22卡接,驱动件32与伸缩杆31联动连接,在驱动件32的驱动下,伸缩杆31伸出或者缩入,当伸缩杆31伸出时,其端部卡入锁止孔23内,此时第二齿轮22被卡死,不能转动,导致第一齿轮21也被锁住,实现可调层板20的悬停。当需要调节层板高度时,只需将伸缩杆31缩入,第二齿轮22被释放,可调层板20即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为了使可调层板20的结构更加紧凑,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可调层板20设置成中空结构,锁止机构和驱动机构均收纳在该中空结构内。
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简化锁止机构,驱动件32可以是一个驱动齿轮321,该驱动齿轮321平行于层板设置在层板内部,并且可以实现旋转,具体可以通过一个与其固定连接的拨动件322进行旋转,拨动件322设置在可调层板20的下表面,以避免影响物品的放置。伸缩杆31与驱动齿轮321连接面设有与驱动齿轮321啮合的排齿311,当驱动齿轮321旋转时,齿轮带动伸缩杆31移动,实现伸缩功能。
图2中展示了第二齿轮22与第一齿轮21直接和间接啮合的情况。如在图2中,可调层板20的同一侧端面设置有两个第一齿轮21,两个第一齿轮21左右分布在可调层板20侧端面的左右两端。其中一个第一齿轮21与第二齿轮22直接啮合,而另一个则通过一个齿轮与第二齿轮22间接啮合。此连接方式是为了两个第一齿轮21旋转方向相反,并且均能受到第二齿轮22的控制。
在齿条11方面,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如图2所示,层板侧面设置有与柜体10侧面形状相匹配的框体,框体竖直方向的两侧边分别固定有齿条11,且两齿条11对称设置。该结构有利于加固侧板以及与第一齿轮21的啮合强度,提高层板的稳定性。
为了让可调层板20更加平衡,可调层板20两侧端面的与同一朝向齿条11啮合的第一齿轮21之间通过转动轴24固定连接,即例如图2中,可调层板20的靠近柜门一侧面的两个第一齿轮21采用传动轴联动固定,当可调层板20左侧的第一齿轮21不转时,另一侧也不转。进步的,其相对的两侧端面的第一齿轮21、第二齿轮22均关于柜体10竖直中轴线对称设置。此时,两个第二齿轮22在可调层板20的平面上形成一个对角关系,该作用力下,可以保证可调层板20不会发生倾斜的情况。
另外,为了防止在调整可调层板20高度的过程中发生坠落现象,可调层板20两侧端面还分别设置有与对第一齿轮21和/或第二齿轮22啮合的第三齿轮40。其同样是关于柜体10竖直中轴线对称设置。该第三齿轮40的作用是当层板下落速度超过一定层度时,会发生自锁,从而使第一齿轮21和第二齿轮22停止转动,可调层板20停止。
具体的,请参见图3和图4,图3示意出了第三齿轮40的内部结构。图4侧示意出了第三齿轮40与第一齿轮21、第二齿轮22的配合关系。为了简化结构,第三齿轮40可以是第一齿轮21和第二齿轮22之间的间接齿轮。即,第二齿轮22通过第三齿轮40与第一齿轮21啮合。
第三齿轮40内设有离合臂44机构,离合臂44机构包括制动臂41、制动臂基座42、联动杆43和离合臂44。
离合臂44一端铰接在第三齿轮40接近轴心处,另一端通过压簧47连接第三齿轮40的边缘内壁,该结构实现了在第三齿轮40静止或者是较慢速度旋转的情况下,离合臂44的自由端在压簧47的作用下靠近齿轮旋转轴心,而在旋转超过一定程度时,离合臂44克服弹力离心展开。基于该寄出,离合臂44通过联动杆43铰接制动臂41的第一端,同时制动臂41的靠近第一端的近端部与制动臂基座42铰接。制动臂基座42固定在第三齿轮40的表面,离合臂44在于制动臂基座42铰接后,其可以沿铰接出旋转使其自由端可以超可调层板20方向弹出。
当离合臂44离心展开时,联动杆43被带动,制动臂41与联动杆43铰接的一端也被带动移动,由于制动臂41还与制动臂基座42铰接,其自由端将朝可调层板20方向弹出,最终可使制动臂41弹出后垂直于第三齿轮40的平面。
由于制动臂41弹出的方向是朝向可调层板20,第三齿轮40旋转过程中,制动臂41势必会与可调层板20接触,并被可调层板20抵挡,从而第三齿轮40将被卡住无法转动,进而锁止第二齿轮22和/或第一齿轮21。可以理解的,在离心臂正常状态下,制动臂41则收纳在第三齿轮40内,不影响可调层板20高低的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调节制动臂41弹出的临界转速,制离合臂44的自由端可以设置配重件45。该配重件45优选为钢珠。
同时为了保护第三齿轮40内的离合臂44机构,第三齿轮40朝向可调层板20的一面设置有覆盖离合臂44机构的保护盖板46。保护盖板46与制动臂41对应处设置避空孔461,以方便制动臂41弹出。
进一步的,请参见图1,可调层板20与齿条11之间设置有四周与柜体10侧壁固定连接的侧盖板12,侧盖板12与制动臂41对应处设置有制动避空槽13,制动避空槽13沿竖直方向设置。同理的,该侧盖板12在第一齿轮21、第二齿轮22的转轴处也需要设置避空槽,从而实现美观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上述实施例中各个部件之间的不同实施方式可以进行组合实施,实施例仅仅只是为了说明特定结构的可实施方式,并不是作为方案实施的限定。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