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注水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03493发布日期:2020-08-18 19:07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自动注水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注水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式各样的液体加热容器,如电水壶、养生壶等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其中,在自动注水的电水壶便是液体加热容器中的一种,这种电水壶能够利用外部加水器具向容器内部进行自动加水,由于加水的便捷性,因此,受到了广大使用者的青睐。

现有的自动注水加热容器在上连接器处设置进水管道,在下连接器(耦合器)处设置供水管道,当提起容器本体时,虽然会断开供水泵的电源,停止补水,但是,容器本体的进水管道依然存在滴水的现象,底座的供水管道依然会发生喷水的现象,由于上连接器与下连接器(耦合器)配合后导通电源,因此,容易导致漏电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注水加热容器,该自动注水加热容器能够避免进水管道及供水管道出现滴水的现象,提高了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注水加热容器,包括:

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设置有进水管道;

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与所述供水管道连通;

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于所述进水管道内;

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于所述供水管道内;

当所述容器本体放置于所述底座上时,所述第一控制阀打开所述进水管道,所述第二控制阀打开所述供水管道;

当所述容器本体从所述底座上拿起时,所述第一控制阀密封所述进水管道,所述第二控制阀密封所述供水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道包括:

进水管本体,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于所述进水管本体内,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一预设间距;

第一缩口部,所述进水管本体的内壁设置有所述第一缩口部,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第一缩口部对应配合;

所述供水管道包括:

供水管本体,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于所述供水管本体内,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二预设间距;

第二缩口部,所述供水管本体的内壁设置有所述第二缩口部,所述第二控制阀与所述第二缩口部对应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阀包括: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进水管本体连接;

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并与所述第一缩口部对应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阀体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杆上;

第一回位弹性件,所述进水管本体与所述第一驱动杆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回位弹性件;

当所述容器本体放置于所述底座上时,所述第一驱动杆与所述第二控制阀抵触,并向远离所述第一缩口部的方向驱使所述第一回位弹性件形变,所述第一阀体打开所述第一缩口部;

当所述容器本体从所述底座上拿起时,所述第一驱动杆在所述第一回位弹性件的作用下回复至初始位置,所述第一阀体密封所述第一缩口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体和所述第一驱动杆均与所述进水管本体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预设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道还包括:

第一导向部,所述进水管本体的内壁设置有所述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驱动杆与所述第一导向部滑动配合;

其中,所述第一导向部设置有第一连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控制阀包括:

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供水管本体连接;

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并与所述第二缩口部对应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

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阀体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杆上;

第二回位弹性件,所述供水管本体与所述第二驱动杆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二回位弹性件;

当所述容器本体放置于所述底座上时,所述第二驱动杆与所述第一控制阀抵触,并向远离所述第二缩口部的方向驱使所述第二回位弹性件形变,所述第二阀体打开所述第二缩口部;

当所述容器本体从所述底座上拿起时,所述第二驱动杆在所述第二回位弹性件的作用下回复至初始位置,所述第二阀体密封所述第二缩口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阀体和所述第二驱动杆均与所述进水管本体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预设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道还包括:

第二导向部,所述进水管本体的内壁设置有所述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驱动杆与所述第二导向部滑动配合;

其中,所述第二导向部设置有第二连通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注水加热容器,该自动注水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底座、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其中,容器本体设置有进水管道,底座设置有供水管道,并且,进水管道与供水管道连通,第一控制阀设置于进水管道内,第二控制阀设置于供水管道内,具体的,当容器本体放置于底座上时,第一控制阀打开进水管道,第二控制阀打开供水管道,当容器本体从底座上拿起时,第一控制阀密封进水管道,第二控制阀密封供水管道。通过进水管道内的第一控制阀,供水管道内的第二控制阀的设计,当所述容器本体放置于所述底座上时,此时,第一控制阀打开进水管道,第二控制阀打开供水管道,保障进水管道与供水管道连通,自动注水加热容器能够正常向容器本体内补水;当所述容器本体从所述底座上拿起时,此时,第一控制阀密封进水管,第二控制阀密封供水管道,防止容器本体拿起后,进水管道及供水管道出现出水,导致漏电问题的发生,提高了自主注水加热容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注水加热容器的进水管道与供水管道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进水管道与供水管道密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c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容器本体:

11-进水管道;

111-进水管本体;

112-第一缩口部;

113-第一导向部;

1131-第一连通孔;

12-手柄;

13-连接器;

2-底座;

21-供水管道;

211-供水管本体;

212-第二缩口部;

213-第二导向部;

2131-第二连通孔;

22-耦合器;

3-第一控制阀;

31-第一驱动组件;

311-第一驱动杆;

312-第一回位弹性件;

32-第一阀体;

4-第二控制阀;

41-第二驱动组件;

411-第二驱动杆;

412-第二回位弹性件;

42-第二阀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自动注水加热容器可以为电水壶、养生壶、咖啡壶等液体加热容器,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能够实现液体加热即可。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注水加热容器,该自动注水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底座2、第一控制阀3和第二控制阀4,其中,容器本体1设置有进水管道11,底座2设置有供水管道21,并且,进水管道11与供水管道21连通,第一控制阀3设置于进水管道11内,第二控制阀4设置于供水管道21内,具体的,当容器本体1放置于底座2上时,第一控制阀3打开进水管道11,第二控制阀4打开供水管道21,当容器本体1从底座2上拿起时,第一控制阀3密封进水管道11,第二控制阀4密封供水管道21。通过进水管道11内的第一控制阀3,供水管道21内的第二控制阀4的设计,当容器本体1放置于底座2上时,此时,第一控制阀3打开进水管道11,第二控制阀4打开供水管道21,保障进水管道11与供水管道21连通,自动注水加热容器能够正常向容器本体1内补水;当容器本体1从底座2上拿起时,此时,第一控制阀3密封进水管,第二控制阀4密封供水管道21,防止容器本体1拿起后,进水管道11及供水管道21出现出水,导致漏电问题的发生,提高了自主注水加热容器的安全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容器本体1设置有连接器13和具有空腔的手柄12,部分进水管道11位于连接器13内并与手柄12的空腔连通,底座2上设置有耦合器22,部分供水管道21位于耦合器22内,供水管道21向进水管道11内输送水并从手柄12的空腔内注入容器本体1内。

第一控制阀3的阀体部可以与进水管道11的内径相等,第二控制阀4的阀体部也可以与供水管道21的内径相等。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能够简化结构设计,同时,保障进水管道11及供水管道21的密封性,进水管道11包括进水管本体111和第一缩口部112,第一控制阀3设置于进水管本体111内,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一预设间距,进水管本体11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缩口部112,第一控制阀3与第一缩口部112对应配合,供水管道21包括供水管本体211和第二缩口部212,第二控制阀4设置于供水管本体211内,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二预设间距,供水管本体211的内壁设置有第二缩口部212,第二控制阀4与第二缩口部212对应配合,由于第一缩口部112的内径小于进水管本体111的内劲,第二缩口部212的内径小于供水管本体211的内径,因此,只需对第一缩口部112及第二缩口进行密封即可,简化了第一控制阀3与第二控制阀4的结构设计,降低成本,同时,通过第一控制阀3与进水管本体111之间设置有第一预设间距,第二控制阀4与供水管本体211之间设置有第二预设间距,进行注水时,水沿着第一预设间距及第二预设间距输送至容器本体1内,保障了该自动注水加热容器的正常补水。

此处需要说明是,第一预设间距及第二预设间距均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进行限定,在此不对第一预设间距及第二预设间距做具体数值限定,只要能够保障注水过程中水的正常流通即可。

其中,第一缩口部112可以通过粘接、卡接等方式与进水管本体111连接,第二缩口部212可以通过粘接、卡接等方式与供水管本体21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为保障密封性,进水管本体111的内壁呈周向延伸形成第一缩口部112,供水管本体211的内壁呈周向延伸形成第二缩口部212。

如图3和图4所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3包括第一驱动组件31和第一阀体32,第一驱动组件31与进水管本体111连接,第一阀体32与第一驱动组件31连接,并与第一缩口部112对应配合,第一阀体32实现第一缩口部112的密封或者打开,其中,第一阀体32可以由第一驱动组件31提供驱动动力,通过第一驱动组件31实现第一阀体32密封或者打开第一缩口部112。

其中,第一阀体32可以有硅胶、橡胶、pvc、石墨等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在保障第一阀体32密封性的同时,还能够使得第一阀体32具体良好的弹性,提高第一阀体32的形变塑性,延长第一阀体32的使用寿命,优选地,第一阀体32为橡胶材料制成。

第一驱动组件31可以为电机或者气缸等驱动件。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第一驱动组件31的一种设计结构,第一驱动组件31包括第一驱动杆311和第一回位弹性件312,其中,第一阀体32连接在第一驱动杆311上,进水管本体111与第一驱动杆311之间连接有第一回位弹性件312,具体的,当容器本体1放置于底座2上时,第一驱动杆311与第二控制阀4抵触,此时,第一驱动杆311在第二控制阀4抵触的作用下向远离第一缩口部112的方向运动,由于第一回位弹性件312设置于第一驱动杆311与进水管本体111之间,因此,第一驱动杆311在运动的过程中驱使第一回位弹性件312形变,并使得第一回位弹性件312产生弹力,第一阀体32打开第一缩口部112;当容器本体1从底座2上拿起时,此时,第一驱动杆311脱离第二控制阀4的束缚,第一驱动杆311在第一回位弹性件312产生弹力的作用下回复至初始位置,第一阀体32密封第一缩口部112,这种结构设计,通过纯机械结构的方式实现第一阀体32对第一缩口部112的密封及打开,简化了结构设计,降低了成本,同时,无需考虑驱动件例如电机进水的问题,更好的保障第一控制阀3的使用寿命。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杆311的初始位置处指的是第一阀体32密封第一缩口部112的位置,其中,第一回位弹性件312可以为扭簧,在本实施例中,在能够确保第一驱动杆311能够恢复至初始位置的同时,还方便装配,优选地,第一回位弹性件312为柱弹簧。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能够保障注水过程中水的正常流通,第一阀体32和第一驱动杆311均与进水管本体111之间设置有第一预设间距。

其中,为能够保障第一驱动杆311的移动轨迹不发生偏移,确实第一阀体32能够密封或打开第一缩口部112,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进水管道11还包括第一导向部113,进水管本体11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导向部113,第一驱动杆311与第一导向部113滑动配合,通过第一导向部113能够确实第一驱动杆311能够沿着轴向方向运动,防止第一驱动杆311出现卡死,导致第一阀体32打不开或者密封不严实的问题。

如图3和图4所示,进一步的,为保障注水过程中水的正常流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部113设置有第一连通孔1131。

如图3和图5所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阀4包括第二驱动组件41和第二阀体42,第二驱动组件41与供水管本体211连接,第二阀体42与第二驱动组件41连接,并与第二缩口部212对应配合,第二阀体42实现第二缩口部212的密封或者打开,其中,第二阀体42可以由第二驱动组件41提供驱动动力,通过第二驱动组件41实现第二阀体42密封或者打开第二缩口部212。

其中,第二阀体42可以有硅胶、橡胶、pvc、石墨等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在保障第二阀体42密封性的同时,还能够使得第二阀体42具体良好的弹性,提高第二阀体42的形变塑性,延长第二阀体42的使用寿命,优选地,第二阀体42为橡胶材料制成。

第二驱动组件41可以为电机或者气缸等驱动件。如图3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第二驱动组件41的一种设计结构,第二驱动组件41包括第二驱动杆411和第二回位弹性件412,其中,第二阀体42连接在第二驱动杆411上,供水管本体211与第二驱动杆411之间连接有第二回位弹性件412,具体的,当容器本体1放置于底座2上时,第二驱动杆411与第一控制阀3抵触,此时,第二驱动杆411在第一控制阀3抵触的作用下向远离第二缩口部212的方向运动,由于第二回位弹性件412设置于第二驱动杆411与供水管本体211之间,因此,第二驱动杆411在运动的过程中驱使第二回位弹性件412形变,并使得第二回位弹性件412产生弹力,第二阀体42打开第二缩口部212;当容器本体1从底座2上拿起时,此时,第二驱动杆411脱离第一控制阀3的束缚,第二驱动杆411在第二回位弹性件412产生弹力的作用下回复至初始位置,第二阀体42密封第二缩口部212,这种结构设计,通过纯机械结构的方式实现第二阀体42对第二缩口部212的密封及打开,简化了结构设计,降低了成本,同时,无需考虑驱动件例如电机进水的问题,更好的保障第二控制阀4的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当容器本体1放置在底座2上是,为能够使得第一阀体32及第二阀体42及时打开,第一驱动杆311与第二驱动杆411彼此配合,并驱使对方运动。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驱动杆411的初始位置处指的是第二阀体42密封第二缩口部212的位置,其中,第二回位弹性件412可以为扭簧,在本实施例中,在能够确保第二驱动杆411能够恢复至初始位置的同时,还方便装配,优选地,第二回位弹性件412为柱弹簧。

如图3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能够保障注水过程中水的正常流通,第二阀体42和第二驱动杆411均与供水管本体211之间设置有第二预设间距。

如图3和图5所示,其中,为能够保障第二驱动杆411的移动轨迹不发生偏移,确实第二阀体42能够密封或打开第二缩口部212,在本实施例中,供水管道21还包括第二导向部213,供水管本体211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导向部213,第二驱动杆411与第二导向部213滑动配合,通过第二导向部213能够确实第二驱动杆411能够沿着轴向方向运动,防止第二驱动杆411出现卡死,导致第二阀体42打不开或者密封不严实的问题。

如图3和图5所示,进一步的,为保障注水过程中水的正常流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向部213设置有第二连通孔213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