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环保实木幼儿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38821发布日期:2020-11-25 14:48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用途环保实木幼儿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木餐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用途环保实木幼儿椅。



背景技术:

目前实木的规格和尺寸大多是按照成年人设计的,普通的实木餐椅对幼儿来说空间太大,因此,根据幼儿的规格和尺寸设计实木幼儿餐椅。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实木幼儿椅,包括椅背1、座板2、椅腿3和扶手4,所述椅腿3设置于所述座板2下端,所述椅背1设置于所述座板2的一侧,所述扶手4包括左、右扶手,所述左、右扶手分别位于座板2的两端,所述的椅背1、座板2、椅腿3和扶手4之间采用榫连接。

现有的实木幼儿椅固定尺寸,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体格的增大,幼儿椅便失去了使用价值,易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途环保实木幼儿椅,其具有幼儿椅适用不同大小阶段的幼儿使用,进而保证实木幼儿椅的使用价值,避免资源浪费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用途环保实木幼儿椅,包括椅背、座板、椅腿和扶手,所述椅背、座板和椅腿之间采用榫连接,所述扶手分为水平杆和竖直杆,所述水平杆靠近座板的侧面上设置有插接组件,所述插接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椅背上的插接槽和所述水平杆靠近所述插接槽的一端设有插接端,所述插接槽的槽长沿座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插接端插设于所述插接槽中;所述竖直杆靠近座板的一端设有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座板上的固定槽和所述竖直杆靠近所述固定槽的一端设有固定端,所述固定槽水平设置,所述固定端插设于所述固定槽中;所述插接端沿插接槽的长度方向滑移,所述固定端沿固定槽的长度方向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幼儿体格的大小调节扶手之间的宽度距离,将水平杆端部的插接端插设于插接槽中,同时将竖直杆的固定端插接于固定槽中,移动扶手,从而水平杆沿插接槽的长度方向移动同时竖直杆沿固定槽的长度方向移动,确定扶手的位置,从而调配承载适合幼儿体格的扶手宽度,因此幼儿椅适用不同大小阶段的幼儿使用,进而保证实木幼儿椅的使用价值,避免资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槽中设有多个榫眼,多个所述榫眼沿插接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插接端插设于所述榫眼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榫眼的设置,可根据幼儿的体积大小进行调配椅子扶手之间的宽度,从而将水平杆的插接端插接于榫眼中,即可适用不同大小阶段的幼儿使用,进而保证实木幼儿椅的使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端为椭圆榫,所述插接端与所述榫眼相互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椭圆榫插接至榫眼中,即可将水平杆与背椅固定,从而使得幼儿能够稳固的坐于两扶手之间,即可避免幼儿从扶手之滑脱,匹配幼儿的体格大小进行调配。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槽的槽底贯穿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固定孔沿固定槽的槽长均匀分布,所述固定端靠近固定槽的端面设有连接孔,所述固定孔、连接孔中插设有固定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平杆的位置固定后,从而确定竖直杆的位置,固定端插设于固定槽中,同时连接孔与固定孔之间的位置对应将固定螺栓贯穿于固定孔、连接孔中,即可将竖直杆固定在固定槽中,从而将扶手固定在座板与背椅之间,保证幼儿坐于两扶手之间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椅腿上套设有外筒,所述外筒和椅腿上开设有多等距的插销孔,所述插销孔上设有插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筒用于支撑椅腿;插销孔与插销的设置,可以将外筒上的插销孔与椅腿上的插销孔之间位置的对应,即可调节外筒与椅腿之间的位置,从而调节椅腿的高度,适合不同体格的幼儿使用,确保幼儿椅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椅腿的上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设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远离连接柱的一端与插销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柱牵引连接插销,在调节椅腿高度时,插销能够稳定的悬挂于椅腿的一边;在调节椅腿高度时,可以直接将插销插入时插销孔中,从而方便人们的调节以及更加人性化。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椅腿之间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铰接有垫脚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脚板用于搁置幼儿的脚,从而避免幼儿出现脚与地面之间产生悬空,出现幼儿坐姿的不稳定性,即可不能保证幼儿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垫脚板上设有防滑条,所述防滑条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防滑条沿垫脚板的宽度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条增大了垫脚板与幼儿鞋底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幼儿鞋底与垫脚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幼儿的脚从垫脚板上滑脱,影响幼儿脚的放置的平稳性即可影响幼儿坐在幼儿椅上的稳定性,即可增强幼儿坐姿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插接组件和加固组件的设置,使得幼儿椅适用不同大小阶段的幼儿使用,进而保证实木幼儿椅的使用价值,避免资源浪费;

2.通过外筒、插销孔和插销的设置,调节椅腿的高度,适合不同体格的幼儿使用,确保幼儿椅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背景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插接组件和固定组件之间连接部分剖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固定孔、固定螺杆和连接孔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椅背;2、座板;3、椅腿;4、扶手;5、连接轴;6、垫脚板;7、防滑条;8、水平杆;9、竖直杆;10、插接组件;11、插接槽;12、榫眼;13、插接端;14、加固组件;15、固定槽;16、固定端;17、固定孔;18、连接孔;19、固定螺栓;20、外筒;21、插销孔;22、插销;23、连接绳;24、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多用途环保实木幼儿椅,包括椅背1、座板2、椅腿3和扶手4,椅腿3设置于座板2下端,椅腿3包括两前腿和两后腿,椅背1设置于座板2背面的上端,两后腿分别与椅背1的两侧背板两侧一体制成;两前腿位于远离椅背1的一侧且两前腿分别位于座板2的两侧,两前腿之间设有连接轴5,连接轴5的两端分别与椅腿3的侧面榫接,连接轴5上设置有垫脚板6,垫脚板6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与两前腿之间抵接,垫脚板6前端的背面与连接轴5铰接连接;垫脚板6的表面设置有防滑条7,防滑条7有多个,多个防滑条7沿垫脚板6的宽度方向设置。当不使用垫脚板6时,可将垫脚板6收起。

参照图3和图4,扶手4设置有两个,两个扶手4分别位于座板2的两端;扶手4分为水平杆8和竖直杆9,水平杆8靠近座板2的侧壁上设有插接组件10,插接组件10包括插接槽11和插接端13,插接槽11位于椅背1两端设置,插接槽11的长度方向与椅背1的宽度方向平行;插接槽11的槽底部开设有榫眼12,榫眼12为椭圆榫眼12,椭圆榫眼12竖直设置;每个插接槽11设有三个榫眼12,三个榫眼12沿插接槽1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插接端13位于水平杆8靠近插接槽11的侧面上,插接端13为椭圆榫,插接端13与榫眼12对应设置,从而将插接端13插接于榫眼12中,进而将水平杆8固定在座板2上。

参照图3和图4,竖直杆9的一端与水平杆8的底端面榫接,竖直杆9远离水平杆8的一端设置有加固组件14,加固组件14包括固定槽15和固定端16,固定槽15位于座板2的两端,固定槽15的长度方向与座板2的宽度方向平行;固定槽15长度方向与插接槽11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固定槽15与插接槽11的长度尺寸一致;固定槽15的槽底贯穿设置有固定孔17,固定孔17有三个,固定槽15中的三个固定孔17与插接槽11中三个榫眼12一一对应设置。固定端16位于竖直杆9靠近固定槽15的侧面上,固定端16插设于固定槽15中,固定端16靠近固定槽15槽底的端面开设有连接孔18,连接孔18与固定孔17位置确定时,连接孔18和固定孔17中穿插有固定螺栓19,进而将竖直杆9固定在座板2上。两个扶手4之间的座板2上设置有软垫。

参照图3和图4,椅腿3靠近地面的下端套设有外筒20,外筒20为长方体旋转体,外筒20内为空腔结构,外筒20内壁尺寸与椅腿3的外侧壁尺寸一致,从而外筒20将椅腿3包围。外筒20和椅腿3远离中心线的侧面均设有插销孔21,每个外筒20和椅腿3上均设置有三个插销孔21,将外筒20上的插销孔21与椅腿3上的插销孔21对应贯穿有插销22,插销22远离插销孔21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绳23;椅腿3远离座板2中心线的侧面上端连接有连接柱24,连接柱24朝向远离座板2中心线的方向延伸,连接绳23远离插销22的一端与连接柱24连接,从而当调节幼儿椅高度的时候,将插销22拔下,连接绳23将拔下的插销22固定,从而避免插销22的丢失。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根据幼儿的体格进行调节扶手4之间的距离:首先拧松固定螺栓19,并将水平杆8从椅背1上卸下来,然后根据儿童的体型向左或向右调节扶手4,当确定扶手4的位置时,将水平杆8上的插接端13插接于对应的榫眼12中,从而将水平杆8与椅背1固定;同时随着水平杆8位置的确定,进而将竖直杆9上的固定端16固定于对应的固定槽15中,并将固定螺杆贯穿于连接孔18、固定孔17,即可将扶手4固定于与幼儿体格相匹配的位置。

根据幼儿的体格进行调节幼儿椅的高度:首先将插销22从插销孔21中拔出,移动外筒20与椅腿3之间的位置,将外筒20上的插销孔21与椅腿3上的插销孔21对应,并将插销22插入对应的插销孔21中,四个椅腿3上的插销22均插入对应的插销孔21中,保证椅腿3的高度处于一致的状态。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