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烫型油炸物捞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1166发布日期:2020-09-08 14:1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烫型油炸物捞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捞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烫型油炸物捞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尝试着接受各种美食,其中油炸类的食物显然受到了很多人的亲睐,在对油炸食物进行捞取时,需要使用到捞取勺。

目前大多数油炸物捞取装置不具备防烫功能,这样使油炸物在捞取的过程中,油炸物制备人员很容易被烫伤,给人们带来一些困恼,并且很多捞取装置的捞取勺拆卸不方便,从而不便于捞取勺的清洗,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防烫型油炸物捞取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大多数油炸物捞取装置不具备防烫功能,这样使油炸物在捞取的过程中,油炸物制备人员很容易被烫伤,给人们带来一些困恼,并且很多捞取装置的捞取勺拆卸不方便,从而不便于捞取勺的清洗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烫型油炸物捞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烫型油炸物捞取装置,包括捞取勺,所述捞取勺的顶部焊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有长颈螺栓,且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杆件,所述连接件通过长颈螺栓与杆件相连,所述杆件的顶端外壁通过连接杆固定有防烫盘,且杆件的顶端焊接有螺母,所述杆件的顶端通过螺母与空筒相连,所述空筒的一端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防烫罩。

上述技术方案的关键构思在于:使人们在捞取油炸物时,有效地防止因热油的迸溅而烫伤人们,防止捞取装置在使用时,因热传递导致套筒过热而烫伤人们的手部。

进一步的,所述空筒底端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且空筒底端内部的一侧开设有滑动槽。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槽的内部设置有两个调节杆,两个所述调节杆的底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手柄,两个所述手柄之间焊接有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若干个呈等距离分布的通孔,两个所述调节杆的顶部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限位柱。

进一步的,所述捞取勺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漏网。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外壁套接有防烫套,且套筒的顶端焊接有防滑板,所述套筒的顶端一侧设置有连接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防烫盘和防烫罩,使人们在捞取油炸物时,有效地防止因热油的迸溅而烫伤人们,通过设置的防烫套,防止捞取装置在使用时,因热传递导致套筒过热而烫伤人们的手部。

2.通过设置的连接件和长颈螺栓,便于捞取勺的拆卸,从而便于捞取勺的清洗和更换,防止捞取勺长时间使用而滋生细菌,从而危害人们的健康。

3.通过设置的套筒、空筒和调节杆,能使捞取装置进行长度调节,从而可以根据不同人们的需要,对捞取勺与套筒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并且在不使用时,将空筒调节在套筒的内部,从而节省储放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烫型油炸物捞取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烫型油炸物捞取装置的套筒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烫型油炸物捞取装置的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捞取勺、2连接件、3长颈螺栓、4杆件、5防烫盘、6防烫罩、7空筒、8套筒、9通孔、10限位柱、11调节杆、12手柄、13弹簧、14滑动槽、15固定环、16漏网、17螺母、18防烫套、19防滑板、20连接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3,一种防烫型油炸物捞取装置,包括捞取勺1,用来捞取油炸物,捞取勺1的顶部焊接有连接件2,连接件2的一端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有长颈螺栓3,连接件2和长颈螺栓3便于捞取勺1的拆卸,从而便于捞取勺1的清洗和更换,且连接件2的一端设置有杆件4,连接件2通过长颈螺栓3与杆件4相连,杆件4的顶端外壁通过连接杆固定有防烫盘5,且杆件4的顶端焊接有螺母17,杆件4的顶端通过螺母17与空筒7相连,空筒7的一端设置有套筒8,套筒8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防烫罩6,防烫盘5和防烫罩6,使人们在捞取油炸物时,防止因热油的迸溅而烫伤人们。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防烫盘5和防烫罩6,使人们在捞取油炸物时,有效地防止因热油的迸溅而烫伤人们,通过设置的防烫套18,防止捞取装置在使用时,因热传递导致套筒8过热而烫伤人们的手部。

进一步的,空筒7底端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用来使手柄12贯穿空筒7的一侧,且空筒7底端内部的一侧开设有滑动槽14,使两个手柄12的一端能在滑动槽14的内部进行滑动。

进一步的,滑动槽14的内部设置有两个调节杆11,用来调节两个限位柱10之间的距离,两个调节杆11的底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手柄12,两个手柄12之间焊接有弹簧13,在松动手柄12时,手柄12在弹簧13的作用下能够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进一步的,套筒8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若干个呈等距离分布的通孔9,用来对限位柱10的位置进行固定,两个调节杆11的顶部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限位柱10,用来调节空筒7的位置。

进一步的,捞取勺1包括固定环15,用来对漏网16进行固定,固定环15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漏网16,在捞取油炸物时,使热油漏入锅内。

进一步的,套筒8的外壁套接有防烫套18,防止捞取装置在使用时,因热传递导致套筒8过热而烫伤人们的手部,且套筒8的顶端焊接有防滑板19,套筒8的顶端一侧设置有连接绳20。

采用上述设置的长颈螺栓3和连接件2便于捞取勺1的拆卸,从而便于捞取勺1的清洗和更换,防止捞取勺1长时间使用而滋生细菌,从而危害人们的健康。

以下再列举出几个优选实施例或应用实施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及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做出的技术贡献:

实施例1

一种防烫型油炸物捞取装置,一种防烫型油炸物捞取装置,包括捞取勺1,用来捞取油炸物,捞取勺1的顶部焊接有连接件2,连接件2的一端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有长颈螺栓3,连接件2和长颈螺栓3便于捞取勺1的拆卸,从而便于捞取勺1的清洗和更换,且连接件2的一端设置有杆件4,连接件2通过长颈螺栓3与杆件4相连,杆件4的顶端外壁通过连接杆固定有防烫盘5,且杆件4的顶端焊接有螺母17,杆件4的顶端通过螺母17与空筒7相连,空筒7的一端设置有套筒8,套筒8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防烫罩6,防烫盘5和防烫罩6,使人们在捞取油炸物时,防止因热油的迸溅而烫伤人们。

其中,空筒7底端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用来使手柄12贯穿空筒7的一侧,且空筒7底端内部的一侧开设有滑动槽14,使两个手柄12的一端能在滑动槽14的内部进行滑动;滑动槽14的内部设置有两个调节杆11,用来调节两个限位柱10之间的距离,两个调节杆11的底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手柄12,两个手柄12之间焊接有弹簧13,在松动手柄12时,手柄12在弹簧13的作用下能够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套筒8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若干个呈等距离分布的通孔9,用来对限位柱10的位置进行固定,两个调节杆11的顶部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限位柱10,用来调节空筒7的位置;捞取勺1包括固定环15,用来对漏网16进行固定,固定环15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漏网16,在捞取油炸物时,使热油漏入锅内;套筒8的外壁套接有防烫套18,防止捞取装置在使用时,因热传递导致套筒8过热而烫伤人们的手部,且套筒8的顶端焊接有防滑板19,套筒8的顶端一侧设置有连接绳20。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通过长颈螺栓3将捞取勺1与杆件4连接起来,然后通过杆件4顶端的螺母17与空筒7相连接,根据不同人们的使用需要,调节捞取勺1与套筒8之间的距离,先用手同时捏动两个手柄12,然后两个调节杆11在手柄12的作用下相靠近,随之限位柱10向套筒8的内部移动,将空筒7向套筒8的内部推动,实现捞取勺1与套筒8之间距离的调节,调节到需要的位置时,松动手柄12,两个调节杆11在弹簧13的作用下恢复到原位,进而两个限位柱10的一端位于通孔9的内部,实现了对空筒7的固定,在对油炸物进行捞取时,手持套筒8,即可对锅内的油炸物进行捞取,防烫盘5和防烫罩6有效地防止因热油的迸溅而烫伤人们,在不使用捞取装置时,可以通过长颈螺栓3将捞取勺1卸下,从而便于捞取勺1的清洗和更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