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4660发布日期:2020-09-15 19:00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婴儿床。



背景技术:

婴儿床适用于婴儿睡眠和休息使用,同时也时便于照顾者看护使用,特别的适用于婴儿成长初期,用于安抚婴儿睡觉、缓解情绪、更换尿布等工作,将婴儿放置于婴儿床内,婴儿床四周的防护栏能够保护婴儿防止发生坠床的危险情况发生,因此,婴儿床能够提高给婴儿较为安全的环境。

目前的婴儿床功能单一,且不可拆装组合变换形状,在婴儿长大后,就没了用处,如果丢弃会造成浪费,如果不丢弃也占用家庭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婴儿床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婴儿床,可以组合变换成多种形态,减少资源的浪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婴儿床,其包括:

婴儿床体和设置在婴儿床体底部四角的支撑件;

所述婴儿床体区分为外框体和内框体;

所述外框体的底部封闭,其侧边与底部包围形成储纳槽;

所述内框体设置在所述储纳槽内,其底部封闭,且该底部与侧边包围形成婴儿室;

其中,所述内框体的前侧面对称的开设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转接轴,所述转接轴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的自由端位于所述凹槽内,并可相对所述转接轴转动、从所述凹槽内转出,与所述内框体的前侧面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婴儿床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内弧面与相邻两个支撑件的端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婴儿床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弧形板的内弧面开设卡接槽,所述支撑件的端部卡入至所述卡接槽内,以使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弧形板可拆卸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婴儿床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卡接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外框体的侧边顶部开设有与该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婴儿床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内框体的左右内壁均设置有把手,且该把手靠近所述内框体的开口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在婴儿长大后,可以将内框体在外框体内倒置形成写字桌供儿童使用或者将内框体设置在外框体顶部组合成敞开式储纳柜,放置家居用品,相对于传统的婴儿床,本实用新型可以变换成多种形态,对婴儿床继续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婴儿床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婴儿床图1中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婴儿床变形为储纳柜形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婴儿床变形为桌子形态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婴儿床,可以组合变换成多种形态,减少资源的浪费。

图1-图2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婴儿床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和爆炸图,请参阅图1,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婴儿床,其主体部分包括:婴儿床体100和支撑件200。

支撑件200设置在婴儿床体100的底部四角,用于为婴儿床体100进行支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婴儿床可以摇摆,在婴儿犯有困意时,帮助婴儿快速的入眠,可以在相邻两个支撑件200的端部设置弧形板300,具体的,弧形板300的内弧面开设卡接槽310,支撑件200的端部卡入至卡接槽310内,以使支撑件与弧形板300可拆卸的连接,通过设置弧形板300,照看人员在摇晃婴儿床体100时,使框体100在弧形板300的弧度范围内晃动。

婴儿床体100区分为外框体110和内框体120,外框体110的底部封闭,其侧边与底部包围形成储纳槽110a,用于储纳安装内框体120,内框体120设置在储纳槽110a内,其底部封闭,且该底部与侧边包围形成婴儿室120a,平时照看婴儿时,可以将婴儿放入到婴儿室120a内照看。

内框120的前侧面对称的开设凹槽120b,凹槽120b内设置有转接轴120c,转接轴120c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卡接板120d,卡接板120的自由端位于凹槽120b内,并可相对转接轴120c转动、从凹槽120b内转出,与内框体120的前侧面平行。

该多功能组合式婴儿床在处于婴儿床状态时,为图1状态所示,平时照看婴儿时,将婴儿放入到婴儿室120a内即可,结合图2,在该状态,卡接板120d隐藏在凹槽120b内,内框体120位于外框体110的储纳槽110a内,并且内框体120的四周外侧壁与储纳槽110a的四周内壁紧密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的将内框体120从外框体110内取出,可以在内框体120的左右内壁均设置有把手(附图中未画出),该把手靠近内框体的开口部,在需要将内框体120从外框体110内取出时,向上推动把手即可。

该多功能组合式婴儿床在组合形成敞开式储纳柜时,为图3状态所示,在具体操作时,将内框体120从外框体110内取出,将卡接板120d绕着转接轴120c向外旋转180°,并使内框体120的婴儿室120a的开口部面向前方,将内框体120的部分卡接在储纳槽110a内,而卡接板120d搭载在外框体110的侧壁顶部,形成如图3所示的状态,外框体110的储纳槽110a内和内框体120的婴儿室120a内均可以放置家居用品,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组合形成储纳柜时,为了增加内框体120与外框体110之间卡接的稳定性,可以在卡接板120d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外框体的侧边顶部开设有与该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通过螺栓旋钮至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将内框体120稳定的固定在外框体110的顶部。

请参阅图4,该多功能组合式婴儿床还可以组合形成桌子时,只需要将内框体120从外框体110内取出,并倒置,使内框体120的婴儿室120a的开口向下,再次放置到外框体110的储纳槽110a内,即组合形成桌子的状态。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