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料理机及其刀组安装结构和搅拌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0887发布日期:2020-09-08 14:18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食品料理机及其刀组安装结构和搅拌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食品料理机的刀组安装结构、包括该刀组安装结构的搅拌杯和包括该搅拌杯的食品料理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破壁机等食品料理机,其刀组的固定方式都是刀组穿过杯底,再用一个螺母或类似螺母的螺旋结构,在杯底锁住穿出来的刀组。在拆卸刀组时,需要松开底部锁紧螺母。因而拆装刀组时,要么选择手动操作,费时费力,要么需要额外借助工具,拆装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料理机的刀组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刀组安装结构的搅拌杯。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搅拌杯的食品料理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食品料理机的刀组安装结构,包括:容器底部,所述容器底部的底壁设有安装孔;刀座,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处,用于安装所述食品料理机的刀具;锁紧部件,安装在所述容器底部上,与所述刀座相配合,适于相对所述容器底部在拆刀位置与锁刀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并在运动至所述锁刀位置的情况下锁定所述刀座以固定所述刀座,及在运动至所述拆刀位置的情况下解锁所述刀座;限位机构,设在所述容器底部,与所述锁紧部件相配合,用于将所述锁紧部件锁定在所述锁刀位置,以限制所述锁紧部件向所述拆刀位置运动。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食品料理机的刀组安装结构,在容器底部的底壁上设置了安装孔和锁紧部件,锁紧部件充当了拆装工具的作用,通过操作锁紧部件即可将刀组安装在容器底部上或者从容器底部上拆卸下来,既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手动操作导致费时费力的情况,又无需额外借助其他工具来进行操作,因而显著降低了刀组的拆装难度,有利于刀组的快速拆装。同时,由于锁紧部件直接安装在容器底部上,能够相对容器底部在拆刀位置与锁刀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因而锁紧部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脱离容器底部,这样可以防止锁紧部件丢失或者与其他工具混淆,从而提高了锁紧部件的使用可靠性,也无需每次拆装刀组时重新对锁紧部件进行装配定位,从而提高了锁紧部件的使用便利性,使得刀组的拆装更加省力便捷。此外,利用锁紧部件来锁定或者解锁刀座,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锁紧螺母,对于刀具正反转的产品而言,可以防止刀具沿其中一个方向旋转时导致螺母松脱致使刀座松脱,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

并且,刀组安装结构还包括限位机构,限位机构能够将锁紧部件锁定在锁刀位置,防止锁紧部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反向运动,从而提高了锁紧部件对刀座的锁紧可靠性,有效保证刀座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松脱,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安全性。

值得说明的是,容器底部可以是食品料理机的搅拌杯的底部,此时搅拌杯的杯体为两端敞口的结构,搅拌杯下方还设有机座,机座与搅拌杯可分离式配合,其中,容器底部与杯体的下端之间可以设置密封结构,以保证密封性能,容器底部也可以与杯体一体式连接;或者,容器底部是搅拌杯的底部,搅拌杯包括具有容纳腔的杯体,容器底部位于容纳腔下方,容器底部与杯体之间设有加热板等结构,此时容器底部可以通过侧围板与杯体的侧壁相连,则从外观上看,侧围板构成搅拌杯的侧壁的一部分,容器底部为搅拌杯的底部,且侧围板与容器底部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或者,容器底部也可以是食品料理机的机座的一部分,此时搅拌杯可以是上端敞口且杯底设有穿孔的结构,搅拌杯与机座固定连接,在使用过程中不可分离。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刀组安装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件,设在所述容器底部,适于相对所述容器底部往复运动,以将所述锁紧部件锁定在所述锁刀位置或者解除对所述锁紧部件的锁定。

在容器底部设置能够往复运动的限位件,则当锁紧部件运动至锁刀位置时,使限位件运动至锁定锁紧部件的位置即可,当锁紧部件需要向拆刀位置运动时,使限位件运动至解锁锁紧部件的位置即可,原理简单,易于实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锁紧部件设有驱动面,所述限位件设有配合面,所述驱动面与所述配合面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斜面,所述驱动面适于与所述配合面止抵配合,以使所述锁紧部件在向所述锁刀位置运动的过程中带动所述限位件运动;所述限位件在所述锁紧部件运动至所述锁刀位置的情况下复位并将所述锁紧部件锁定在所述锁刀位置。

将锁紧部件的驱动面与限位件的配合面中的至少一个配置为斜面,则驱动面与配合面接触并相互作用时,能够使驱动面与配合面沿不同的方向运动。如此,锁紧部件与限位件可以采用不同的运动形式,比如一个转动,一个滑动,或者两个都滑动但是滑动方向不同,这样便于根据产品需要合理设计锁紧部件与限位件的运动方式,以优化产品的结构和性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复位件,与所述限位件相配合,用于利用其复位弹力带动所述限位件复位。

在锁紧部件向锁刀位置运动的过程中,限位件会受到锁紧部件的驱动向避开锁紧部件的位置运动,以保证锁紧部件能够顺利运动至锁刀位置。在该过程中,复位件发生弹性变形储存弹性势能,因而当锁紧部件运动至锁刀位置时,限位件不再受锁紧部件的限制,会在复位件的复位弹力作用下自动复位,进而将锁紧部件锁定在锁刀位置。如此,无需用户手动将限位件复位,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受到复位件的限制,限位件不能随意移动,会稳稳地停留在锁定锁紧部件的位置处,进而提高了对锁紧部件的锁定可靠性。而当锁紧部件需要由锁刀位置向拆刀位置运动时,只需克服复位件的弹力移动限位件,即可解除对锁紧部件的锁定,保证锁紧部件能够顺利运动至拆刀位置。当然,也可以取消复位件,手动操作限位件,使其复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复位件为弹簧,所述容器底部设有止挡部,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止挡部及所述限位件相抵靠。

在容器底部设置止挡部,复位件采用弹簧的形式,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止挡部及限位件相抵靠,则弹簧与止挡部抵靠的一端保持不动,弹簧与限位件抵靠的一端会随之限位件的运动而发生运动,进而使弹簧发生弹性变形。该方案结构简单,构思巧妙,且成本低廉。当然,复位件不局限于弹簧的形式,也可以为弹片、弹性体等弹性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件设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用于带动所述限位件运动以解锁所述锁紧部件。

当锁紧部件需要由锁刀位置向拆刀位置运动时,通过限位件的操作部向限位件施加驱动力,即可带动限位件相对锁紧部件运动,进而解除对锁紧部件的锁定,操作方便快捷。具体地,操作部可以为但不局限于板状结构、柱状结构、块状结构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操作部与所述容器底部的侧壁之间具有活动空间,所述操作部被配置为向靠近所述容器底部的侧壁的方向运动以带动所述限位件解除对所述锁紧部件的锁定;或者所述容器底部的侧壁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操作部的缺口,所述操作部被配置为向缩入所述容器底部的方向运动以带动所述限位件解除对所述锁紧部件的锁定。

在操作部与容器底部的侧壁之间设置活动空间,使得操作部能够在活动空间内往复运动,以靠近容器底部的侧壁或者远离容器底部的侧壁。具体地,当操作部向靠近容器底部的侧壁的方向运动时,能够带动限位件解除对锁紧部件的锁定,则当操作部向远离容器底部的侧壁的方向运动时,能够带动限位件将锁紧部件锁定在锁刀位置。由于限位件锁定锁紧部件时,操作部与容器底部的侧壁之间具有活动空间,因而需由容器底部的下方来对操作部施加驱动力。该方案保证了容器底部侧壁的完整性,有利于提高容器底部的强度。

在容器底部的侧壁设置缺口,操作部可以容纳在该缺口内。当操作部向缩入容器底部的方向运动时,能够带动限位件解除对锁紧部件的锁定,则当操作部向插入缺口的方向运动时,能够带动限位件将锁紧部件锁定在锁刀位置。由于限位件锁定锁紧部件时,操作部恰好位于缺口内,因而通过缺口处直接向操作部施加驱动力即可。该方案中,操作部的位置较为明显,且无需用户将容器底部悬空拿起即可操作,便于用户掌握,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盖子,与所述容器底部相连,并与所述容器底部围设出限位空间,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限位空间内。

盖子的设置,能够对限位件起到限位作用,防止限位件脱离容器底部,提高了限位件的使用可靠性。进一步地,复位件也可以设在限位空间内,以提高复位件的使用可靠性。对于限位件的操作部与容器底部的侧壁之间具有活动空间的方案,盖子上还设有用于避让操作部的避让缺口,以保证操作部不被盖子遮挡,便于用户操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锁紧部件设有至少一个锁定部,所述限位件设有至少一个配合部,所述锁定部与所述配合部一一配合,以将所述锁紧部件锁定在所述锁刀位置。

利用锁定部与配合部的配合,来将锁紧部件锁定在锁刀位置,有效提高了锁紧部件在锁刀位置的稳定性,且便于根据需要合理设计锁定部与配合部的形状及尺寸,以优化产品结构和性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锁定部为第一钩部,所述配合部为第二钩部,所述第一钩部与所述第二钩部钩接配合。

锁定部和配合部都采用钩部的形式,通过钩接配合的方式相互限位,能够有效阻止锁紧部件反向运动。当然,锁定部与配合部不局限于第一钩部与第二钩部的配合形式,也可以为插块与插槽的配合形式、插槽与插块的配合形式、卡扣与卡孔的配合形式、止挡块与止挡面的配合形式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配合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配合部间隔设置;所述限位机构的复位件位于两个所述配合部之间。

两个配合部与两个锁定部一一配合,实现了双重锁定,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限位机构对锁紧部件的锁定可靠性。将限位机构的复位件设在两个配合部之间,有利于复位件受力均衡,以降低复位件发生倾斜、移位等情况的概率,从而提高了复位件的使用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锁紧部件为扳手,所述扳手与所述容器底部活动连接,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容器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容器底部设有导向机构,用于引导所述限位件相对所述容器底部往复滑动。

锁紧部件选择扳手,扳手与容器底部活动连接,比如采用铰链连接的方式或者旋转轴与轴孔配合的方式等,来实现扳手与容器底部的转动连接,来保证扳手可以旋转以实现其拆装刀组的功能。由于扳手可以利用杠杆的原理,因而可以显著降低操作力度,从而进一步降低刀组的拆装难度,使得刀组的拆装更加省力便捷。限位件与容器底部滑动连接,有利于缩小限位件的尺寸和活动空间,从而简化限位件及容器底部的结构。在容器底部设置导向机构,有利于提高限位件滑动的顺畅性,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当然,锁紧部件不局限于扳手,也可以为其他形式。比如:锁紧部件的形状类似于扳手,但是与容器底部滑动连接,滑动至锁刀位置时卡住刀座上的锁定部位(如锁定凹槽、止挡凸起、插孔等结构)实现锁定,反向滑动时脱离刀座的锁定部位实现解锁;或者,锁紧部件为旋转环,旋转环内设有卡槽,刀座上设有卡凸,当旋转至卡凸卡入卡槽实现锁定,当旋转至卡凸脱出卡槽实现解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刀座设有内孔,所述内孔插装有刀轴,所述内孔的两个轴向端部分别设有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

在刀座的内孔的两个轴向端部分别设置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则刀组从容器底部拆卸下来进行清洗时,可以有效防止液体进入刀座的内孔,而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密封件可以防止搅拌杯内的液体进入内孔,从而对内孔内的刀轴及其他零件(如轴承)起到了有效的防水保护作用,防止受到水的腐蚀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其中,第一密封件可以夹设在刀座顶部的止挡凸起与内孔内的零部件(如垫圈、卡簧、轴承等)之间,利用这些结构固定第一密封件;而第二密封件可以利用内孔的孔壁上的卡簧进行固定,也可以对刀座的下端进行铆压,使其产生变形,进而对第二密封件进行铆压固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刀座的内孔内设有至少一个轴承,所述内孔中的刀轴穿过所述轴承;其中,所述刀轴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卡簧,所述第一卡簧用于限制所述刀轴相对所述轴承轴向移动;和/或所述内孔的孔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簧,所述第二卡簧用于限制所述轴承相对所述刀座轴向移动。

在转轴上设至少一个第一卡簧,能够对刀轴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刀轴相对轴承轴向移动,提高了刀轴的位置稳定性。进一步地,轴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轴承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卡簧,相邻的轴承之间可以设置垫圈,多个轴承的轴向两端也可以设置垫圈。

在内孔的孔壁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卡簧,能够对轴承起到限位作用,防止轴承相对刀座轴向移动,提高了轴承的位置稳定性。进一步地,第二卡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卡簧位于轴承的下侧,第二密封件设在两个第二卡簧之间,则第二卡簧对第二密封件起到固定作用,提高了第二密封件的位置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刀组安装结构的刀轴的上部套设有提手,所述提手与所述刀轴螺纹连接。

在刀轴的上部套设提手,能够对刀轴的上部起到保护作用,有利于延长刀轴的使用寿命;也便于用户通过提手来拆装刀组,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便利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刀轴的顶端设有压边,所述提手夹设在所述压边与所述刀具之间。

刀轴的顶端的压边压在提手上,而提手压在刀具上,因而能够压实刀具,防止刀具轴向移动,提高了刀具的固定可靠性。具体生产过程中,可以对刀轴的顶端进行铆压,使其变形产生压边,进而压实提手和刀具。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食品料理机的搅拌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适于容纳刀具;和如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刀组安装结构,其容器底部与所述杯体的下端相连,且所述刀具安装在所述刀组安装结构的刀座上并与所述刀座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搅拌杯,因包括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刀组安装结构,因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食品料理机,包括:如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搅拌杯;和机座,所述机座位于所述搅拌杯的下方,并被配置为适于与所述搅拌杯相连。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食品料理机,因包括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搅拌杯,因而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食品料理机为破壁机、料理机、原汁机或搅拌机。

当然,不局限于上述产品,也可以为其他食品料理机,如豆浆机等。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刀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刀组安装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锁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搅拌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部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搅拌杯一个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b部的放大图;

图9是图7所述的搅拌杯另一个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c部的放大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搅拌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d部的放大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搅拌杯第一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搅拌杯第二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e部的放大图;

图16是图13所示搅拌杯第三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f部的放大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刀具与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刀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食品料理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20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容器底部,11安装孔,12止挡部,13活动空间,14缺口,15导向机构;

2刀座,21内孔,22锁定凸起,23第一密封件,24第二密封件,25轴承,26第一卡簧,27第二卡簧,28垫圈,29提手;

3锁紧部件,31驱动面,32锁定部,33锁定凹槽;

4限位机构,41限位件,411配合面,412操作部,413配合部,42复位件,43盖子;

5刀具,51刀轴,511压边,512联轴器;

6杯体;

7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2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刀组安装结构、搅拌杯和食品料理机。

实施例一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食品料理机的刀组安装结构,包括容器底部1、刀座2、锁紧部件3和限位机构4。

如图1所示,容器底部1的底壁设有安装孔11,安装孔11处安装有刀座2,刀座2用于安装食品料理机的刀具5。容器底部1上安装有能够转动的锁紧部件3以及用于固定锁紧部件3限位机构4。其中,锁紧部件3与刀座2相配合,适于相对容器底部1在拆刀位置与锁刀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并在运动至锁刀位置的情况下锁定刀座2以固定刀座2,及在运动至拆刀位置的情况下解锁刀座2以松开刀座2。限位机构4与锁紧部件3相配合,用于将锁紧部件3锁定在锁刀位置,以限制锁紧部件3向拆刀位置运动。

通过设置锁紧部件3即可将刀组安装在容器底部1上或者从容器底部1上拆卸下来,既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手动操作导致费时费力的情况,又无需额外借助其他工具来进行操作,因而显著降低了刀组的拆装难度,有利于刀组的快速拆装。同时,由于锁紧部件3直接安装在容器底部1上,能够相对容器底部1在拆刀位置与锁刀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因而锁紧部件3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脱离容器底部1,这样可以防止锁紧部件3丢失或者与其他工具混淆,从而提高了锁紧部件3的使用可靠性,也无需每次拆装刀组时重新对锁紧部件3进行装配定位,从而提高了锁紧部件3的使用便利性,使得刀组的拆装更加省力便捷。此外,利用锁紧部件3来锁定或者解锁刀座2,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锁紧螺母,对于刀具5正反转的产品而言,可以防止刀具5沿其中一个方向旋转时导致螺母松脱致使刀座2松脱,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

并且,刀组安装结构还包括限位机构4,限位机构4能够将锁紧部件3锁定在锁刀位置,防止锁紧部件3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反向运动,从而提高了锁紧部件3对刀座2的锁紧可靠性,有效保证刀座2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松脱,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安全性。

具体地,如图2所示,限位机构4包括:限位件41,设在容器底部1,适于相对容器底部1往复运动,以将锁紧部件3锁定在锁刀位置或者解除对锁紧部件3的锁定。

在容器底部1设置能够往复运动的限位件41,则当锁紧部件3运动至锁刀位置时,使限位件41运动至锁定锁紧部件3的位置即可,当锁紧部件3需要向拆刀位置运动时,使限位件41运动至解锁锁紧部件3的位置即可,原理简单,易于实现。

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锁紧部件3设有驱动面31,限位件41设有配合面411,驱动面31与配合面411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斜面,驱动面31适于与配合面411止抵配合,以使锁紧部件3在向锁刀位置运动的过程中带动限位件41运动;限位件41在锁紧部件3运动至锁刀位置的情况下复位并将锁紧部件3锁定在锁刀位置。

将锁紧部件3的驱动面31与限位件41的配合面411中的至少一个配置为斜面,则驱动面31与配合面411接触并相互作用时,能够使驱动面31与配合面411沿不同的方向运动。如此,锁紧部件3与限位件41可以采用不同的运动形式,比如一个转动,一个滑动,或者两个都滑动但是滑动方向不同,这样便于根据产品需要合理设计锁紧部件3与限位件41的运动方式,以优化产品的结构和性能。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限位机构4还包括:复位件42,与限位件41相配合,用于利用其复位弹力带动限位件41复位。

在锁紧部件3向锁刀位置运动的过程中,限位件41会受到锁紧部件3的驱动向避开锁紧部件3的位置运动,以保证锁紧部件3能够顺利运动至锁刀位置。在该过程中,复位件42发生弹性变形储存弹性势能,因而当锁紧部件3运动至锁刀位置时,限位件41不再受锁紧部件3的限制,会在复位件42的复位弹力作用下自动复位,进而将锁紧部件3锁定在锁刀位置。如此,无需用户手动将限位件41复位,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如图20所示,受到复位件42的限制,限位件41不能随意移动,会稳稳地停留在锁定锁紧部件3的位置处,进而提高了对锁紧部件3的锁定可靠性。而当锁紧部件3需要由锁刀位置向拆刀位置运动时,只需克服复位件42的弹力移动限位件41,即可解除对锁紧部件3的锁定,保证锁紧部件3能够顺利运动至拆刀位置。

当然,也可以取消复位件42,手动操作限位件41,使其复位。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复位件42为弹簧,容器底部1设有止挡部12,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止挡部12及限位件41相抵靠。

在容器底部1设置止挡部12,复位件42采用弹簧的形式,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止挡部12及限位件41相抵靠,则弹簧与止挡部12抵靠的一端保持不动,弹簧与限位件41抵靠的一端会随之限位件41的运动而发生运动,进而使弹簧发生弹性变形。该方案结构简单,构思巧妙,且成本低廉。当然,复位件42不局限于弹簧的形式,也可以为弹片、弹性体等弹性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8所示,限位件41设有操作部412,操作部412用于带动限位件41运动以解锁锁紧部件3。

当锁紧部件3需要由锁刀位置向拆刀位置运动时,通过限位件41的操作部412向限位件41施加驱动力,即可带动限位件41相对锁紧部件3运动,进而解除对锁紧部件3的锁定,操作方便快捷。

具体地,操作部412可以为但不局限于板状结构、柱状结构、块状结构等。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操作部412与容器底部1的侧壁之间具有活动空间13,操作部412被配置为向靠近容器底部1的侧壁的方向运动以带动限位件41解除对锁紧部件3的锁定。

在操作部412与容器底部1的侧壁之间设置活动空间13,使得操作部412能够在活动空间13内往复运动,以靠近容器底部1的侧壁或者远离容器底部1的侧壁。具体地,当操作部412向靠近容器底部1的侧壁的方向运动时,能够带动限位件41解除对锁紧部件3的锁定,则当操作部412向远离容器底部1的侧壁的方向运动时,能够带动限位件41将锁紧部件3锁定在锁刀位置。由于限位件41锁定锁紧部件3时,操作部412与容器底部1的侧壁之间具有活动空间13,因而需由容器底部1的下方来对操作部412施加驱动力。该方案保证了容器底部1侧壁的完整性,有利于提高容器底部1的强度。

进一步地,如图9和图10所示,限位机构4还包括:盖子43,与容器底部1相连,并与容器底部1围设出限位空间,限位件41位于限位空间内。

通过设置盖子43,能够对限位件41起到限位作用,防止限位件41脱离容器底部1,提高了限位件41的使用可靠性。

进一步地,复位件42也可以设在限位空间内,以提高复位件42的使用可靠性。对于限位件41的操作部412与容器底部1的侧壁之间具有活动空间13的方案,盖子43上还设有用于避让操作部412的避让缺口,以保证操作部412不被盖子43遮挡,便于用户操作。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锁紧部件3设有至少一个锁定部32,限位件41设有至少一个配合部413,锁定部32与配合部413一一配合,以将锁紧部件3锁定在锁刀位置。

如图20所示,利用锁定部32与配合部413的配合,来将锁紧部件3锁定在锁刀位置,有效提高了锁紧部件3在锁刀位置的稳定性,且便于根据需要合理设计锁定部32与配合部413的形状及尺寸,以优化产品结构和性能。

其中,锁定部32为第一钩部,配合部413为第二钩部,第一钩部与第二钩部钩接配合。锁定部32和配合部413都采用钩部的形式,通过钩接配合的方式相互限位,能够有效阻止锁紧部件3反向运动。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锁定部32与配合部413为插块与插槽的配合形式、插槽与插块的配合形式、卡扣与卡孔的配合形式、或止挡块与止挡面的配合形式等。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配合部4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配合部413间隔设置;限位机构4的复位件42位于两个配合部413之间。

两个配合部413与两个锁定部32一一配合,实现了双重锁定,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限位机构4对锁紧部件3的锁定可靠性。将限位机构4的复位件42设在两个配合部413之间,有利于复位件42受力均衡,以降低复位件42发生倾斜、移位等情况的概率,从而提高了复位件42的使用可靠性。

具体地,锁紧部件3为扳手,扳手与容器底部1活动连接,限位件41与容器底部1滑动连接,容器底部1设有导向机构15,用于引导限位件41相对容器底部1往复滑动。

锁紧部件3选择扳手,扳手与容器底部1活动连接,比如采用铰链连接的方式或者旋转轴与轴孔配合的方式等,来实现扳手与容器底部1的转动连接,来保证扳手可以旋转以实现其拆装刀组的功能。由于扳手可以利用杠杆的原理,因而可以显著降低操作力度,从而进一步降低刀组的拆装难度,使得刀组的拆装更加省力便捷。限位件41与容器底部1滑动连接,有利于缩小限位件41的尺寸和活动空间13,从而简化限位件41及容器底部1的结构。在容器底部1设置导向机构15,有利于提高限位件41滑动的顺畅性,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机构15为滑槽、导轨或者设置在限位件41两侧的直板。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锁紧部件3的形状类似于扳手,但是与容器底部1滑动连接,滑动至锁刀位置时卡住刀座2上用于锁定刀座的锁定部位(如锁定凹槽、止挡凸起、插孔等结构)实现锁定,反向滑动时脱离刀座2的锁定部位实现解锁。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锁紧部件3为旋转环,旋转环内设有卡槽,刀座2上设有卡凸,当旋转至卡凸卡入卡槽实现锁定,当旋转至卡凸脱出卡槽实现解锁。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容器底部1的侧壁设有用于容纳操作部412的缺口14,操作部412被配置为向缩入容器底部1的方向运动以带动限位件41解除对锁紧部件3的锁定。

在容器底部1的侧壁设置缺口14,操作部412可以容纳在该缺口14内。当操作部412向缩入容器底部1的方向运动时,能够带动限位件41解除对锁紧部件3的锁定,则当操作部412向插入缺口14的方向运动时,能够带动限位件41将锁紧部件3锁定在锁刀位置。由于限位件41锁定锁紧部件3时,操作部412恰好位于缺口14内,因而通过缺口14处直接向操作部412施加驱动力即可。该方案中,操作部412的位置较为明显,且无需用户将容器底部1悬空拿起即可操作,便于用户掌握,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三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19所示,刀座2设有内孔21,内孔21插装有刀轴51。

其中,如图19所示,内孔21的两个轴向端部分别设有第一密封件23和第二密封件24。

在刀座2的内孔21的两个轴向端部分别设置第一密封件23和第二密封件24,则刀组从容器底部1拆卸下来进行清洗时,可以有效防止液体进入刀座2的内孔21,而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密封件23可以防止搅拌杯内的液体进入内孔21,从而对内孔21内的刀轴51及其他零件(如轴承25)起到了有效的防水保护作用,防止受到水的腐蚀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其中,第一密封件23可以夹设在刀座2顶部的止挡凸起与内孔21内的零部件(如垫圈28、卡簧、轴承25等)之间,利用这些结构固定第一密封件23;而第二密封件24可以利用内孔21的孔壁上的卡簧进行固定,也可以对刀座2的下端进行铆压,使其产生变形,进而对第二密封件24进行铆压固定。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19所示,刀座2的内孔21内设有至少一个轴承25,转轴穿过轴承25;其中,转轴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卡簧26,第一卡簧26用于限制刀轴51相对轴承25轴向移动。

在转轴上设至少一个第一卡簧26,能够对刀轴51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刀轴51相对轴承25轴向移动,提高了刀轴51的位置稳定性。进一步地,轴承2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轴承25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卡簧26,相邻的轴承25之间可以设置垫圈28,多个轴承25的轴向两端也可以设置垫圈28。

进一步地,如图19所示,内孔21的孔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簧27,第二卡簧27用于限制轴承25相对刀座2轴向移动。

在内孔21的孔壁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卡簧27,能够对轴承25起到限位作用,防止轴承25相对刀座2轴向移动,提高了轴承25的位置稳定性。进一步地,第二卡簧2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卡簧27位于轴承25的下侧,第二密封件24设在两个第二卡簧27之间,则第二卡簧27对第二密封件24起到固定作用,提高了第二密封件24的位置稳定性。

实施例五

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18所示,刀组安装结构的刀轴51的上部套设有提手29,提手29与刀轴51螺纹连接。

在刀轴51的上部套设提手29,能够对刀轴51的上部起到保护作用,有利于延长刀轴51的使用寿命;也便于用户通过提手29来拆装刀组,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便利度。

进一步地,如图19所示,刀轴51的顶端设有压边511,提手29夹设在压边511与刀具5之间。

刀轴51的顶端的压边511压在提手29上,而提手29压在刀具5上,因而能够压实刀具5,防止刀具5轴向移动,提高了刀具5的固定可靠性。具体生产过程中,可以对刀轴51的顶端进行铆压,使其变形产生压边511,进而压实提手29和刀具5。

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食品料理机的搅拌杯,包括:杯体6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刀组安装结构。

具体地,杯体6适于容纳刀具5;刀组安装结构的容器底部1与杯体6的下端相连,且刀具5安装在刀组安装结构的刀座2上并与刀座2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搅拌杯,因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刀组安装结构,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0所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食品料理机,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搅拌杯和机座7。其中,机座7位于搅拌杯的下方,并被配置为适于与搅拌杯相连。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食品料理机,因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搅拌杯,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食品料理机为破壁机、料理机、原汁机或搅拌机。当然,不局限于上述产品,也可以为其他食品料理机,如豆浆机等。

下面以破壁料理机为例具体说明本申请所提供的刀组安装结构、搅拌杯和食品料理机。

目前,破壁料理机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欢迎和使用,但搅拌杯的难清洗问题一直是用户的痛点。为使搅拌杯更容易清洗,使用了不同的刀组可拆清洗的技术方案。在一些相关技术中,通过旋转把手,对刀座2进行装拆。刀座2拆下后需要进行冲水清洗,防水结构没有考虑周全,水会进入到刀座2的内部,轴承25会受到影响,因而减少刀座2的使用寿命。在另一些相关技术中,通过旋转把手,对刀座2进行装拆。但是当刀座2安装到搅拌杯中之后,旋转把手之后,没有二次固定,存在把手移动的风险,影响了可拆刀的安全性。

为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刀组安装结构,可以实现搅拌杯中的刀座2可拆安装。其中,容器底部1安装有限位机构4,包括限位件41、复位件42比如弹簧,还有盖子43。限位件41安装在容器底部1。弹簧安装在容器底部1的内壁与限位件41之间。盖子43安装在容器底部1上,对弹簧与限位件41限位。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容器底部包括杯底盖和侧围板,侧围板的上端与杯体的下端相连,杯底盖与侧围板的下端相连。限位机构4的操作部412设置在杯底盖的底面。

在另一个具体示例中,操作部412设置在容器底部1的侧面,使用者更容易地看到限位件41按键,提高使用体验。掰转锁紧部件3可把刀座2固定在杯底部,杯底盖上设置上弹簧以及限位件41把锁紧部件3扣住在锁定位置,提高安全性。

具体地,刀座2设有若干个凸起的柱子(即若干个锁定凸起22)。锁紧部件3为拆刀扳手,拆刀板手采用铰链连接固定在容器底部1上,可相对容器底部1旋转。拆刀板手在铰链处设有锁定凹槽33。当拆刀板手在拆刀位置时,开口朝上,此时刀组从上往下装入,刀组的凸柱经拆刀板手的锁定凹槽33顶部开口进入锁定凹槽33内。拨动拆刀板手至锁刀位置,拆刀板手锁定凹槽33的开口朝向搅拌杯的侧面(比如朝右),从而锁住刀座2。拆刀时,只需将拆刀板手从锁刀位置拨到拆刀位置,再从杯内拔出刀组即可,方便快捷。锁刀、拆刀,使用扳手结构,省力,快捷。

操作过程如下:

图13示出了锁紧部件3拆刀位置且刀座2与锁紧部件3相分离时的示意图。此时锁紧部件3与刀座2相分离,锁紧部件3的锁定凹槽33的开口朝向刀座2一侧。

图14和图15示出了锁紧部件3处于锁刀位置时的示意图。当刀座2插入容器底部1后,安装在容器底部1的锁紧部件3从拆刀位置掰转到锁刀位置时,锁紧部件3上的锁定凹槽33会把刀座2上的锁定凸起22扣紧,实现刀座2的固定。

在解锁时,当锁紧部件3从锁刀位置掰转到拆刀位置时,刀座2上的锁定凸起22没有被扣紧,刀座2可以从容器底部1取出。

图16和图17示出了锁紧部件3被限位机构4锁定在锁刀位置时的示意图。限位件41的操作部412设置在杯底盖的底面。在锁紧部件3从拆刀位置掰转到锁刀位置的过程中,锁紧部件3的驱动面31推动限位件41的配合面411,并使限位件41向弹簧方向移动,弹簧被压缩,锁紧部件3到达锁刀位置时,限位件41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复位,并把锁紧部件3扣住,可以防止锁紧部件3移位,有效提高安全性,改善了锁紧部件3在锁定位置可能会移动的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

需要解除对锁紧部件3的锁定时,按压操作部412,限位件41沿弹簧的压缩方向移动,压缩弹簧。使得限位件41与锁紧部件3分离,此时限位件41没有扣住锁紧部件3,锁紧部件3可以从锁刀位置掰转到拆刀位置,进而实现刀座2的拆卸。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刀组安装结构中,刀座2可拆式地安装到容器底部1,当掰转杯底的锁紧部件3到拆刀位置时,刀座2可从容器底部1中便捷拆出。刀座2内孔21两端设置有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可以防止水进入到刀座2内部,保护刀座2里的轴承25及其它零件。由于刀座2可以从搅拌杯上拆出来,方便清洗搅拌刀组与杯底,同时防止水进入刀座2内部,增加使用寿命。当刀座2安装在搅拌杯进行食物搅拌时,上密封圈可有有效防止杯中的食物与液体进入到刀座2中。当刀座2拆下来清洗的时候,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可以防止水进入到刀座2内部。下密封圈可以通过卡簧固定在刀座2的下端,或者通过铆压刀座2的方式进行固定。

在某些实施例中,刀座2内孔21中设置了相关的轴承25、垫圈28、第一卡簧26、第二卡簧27,限制刀轴51的轴向移动与径向移动。安装在刀轴51上的两个第一卡簧26分别放置在在两个轴承25的上下两侧,限制了刀轴51相对轴承25的轴向移动。第二卡簧27安装在轴承25的下方刀座2的卡槽中,限制了轴承25相对于刀座2的轴向移动。

在某些实施例中,刀轴51上端设置了螺纹提手29,并通过铆压刀轴51顶端,压实刀组。这样在螺纹提手29旋拧到位后,铆压刀轴51上端部,可以加强提手29的固定。

在某些实施例中,刀轴51下端设置有联轴器512,与机座7电机的联轴器对接,传递电机动力。

综上,本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刀组安装结构、搅拌杯和食品料理机,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方便刀组安装在容器底部1上或者从容器底部1上拆卸,有利于刀组的快速拆装;利用锁紧部件3来锁定或者解锁刀座2使得刀组的拆装更加省力便捷;限位机构4能够将锁紧部件3锁定在锁刀位置,从而提高了锁紧部件3对刀座2的锁紧可靠性,有效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安全性。通过在刀座2的内孔21中设置轴承25、垫圈28、第一卡簧26、第二卡簧27等部件、提高了轴承25、刀轴51、刀座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一密封件23和第二密封件24,可以降低搅拌杯内的液体进入内孔21的可能性,从而对内孔21内的刀轴51及其他零件(如轴承25)起到了有效的防水保护作用,有利于延长刀轴51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