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回转延伸对接平台的梯蹬自动调平的高空救援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86738发布日期:2020-09-01 20:0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回转延伸对接平台的梯蹬自动调平的高空救援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消防救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回转延伸对接平台的梯蹬自动调平的高空救援车。



背景技术:

高铁、轻轨等场合,高层商业城市广场等场合,人员多,发生火情或其他突发情况时,需要及时疏散和救援。一般可以采用云梯消防车或者举高消防车的救援装置进行人员撤离。

目前,一般云梯消防车和登高平台消防车的梯架为爬梯形式,人的脚踏位置为方管或圆管,接触面积小,人的舒适感和安全感均不佳;救援爬梯承载能力较低,一次救援人数受限;梯蹬为固定在梯架上的台阶式梯蹬,承载能力强,实际救援时,臂架需要不同的变幅角度,但梯蹬脚踏平面的角度不能随梯架变幅角度变化,变幅角度相差大时,梯蹬相对水平面倾斜明显,人脚踏感受不佳,人本来就慌张、紧张,这种情况下,许多人,特别是老幼及体弱者,不敢上救援爬梯,或上了救援爬梯中途又不敢挪动了,严重影响救援的效率。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满足高空救援时梯蹬自动调平的高空救援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回转延伸对接平台的梯蹬自动调平的高空救援车,相对于传统的固定式台阶,对接平台调平机构驱动调平梯蹬自动调平,增加救援安全性,提高救援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回转延伸对接平台的梯蹬自动调平的高空救援车,包括底盘、梯架、连接于所述梯架前端的回转延伸对接平台和对接平台调平机构,其中:所述梯架可相对于所述底盘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变幅运动;所述梯架上设置有梯蹬连杆和多个平行且沿所述梯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调平梯蹬,多个所述调平梯蹬铰接于所述梯架,所述梯蹬连杆铰接相邻的所述调平梯蹬;所述对接平台调平机构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梯架的前端、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回转延伸对接平台,所述对接平台调平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调平梯蹬调整至水平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梯架包括上伸缩梯架;所述调平梯蹬具有踩踏部和连接于所述踩踏部两侧的固定部,所述调平梯蹬的固定部与所述梯蹬连杆铰接,所述踩踏部的中部与上伸缩梯架铰接,所述调平梯蹬、所述梯蹬连杆和所述上伸缩梯架的铰接点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梯架还包括上调平拉杆,所述上调平拉杆的一端与所述回转延伸对接平台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调平梯蹬的固定部铰接,所述上调平拉杆、所述调平梯蹬、所述回转延伸对接平台和所述上伸缩梯架的铰接点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高空救援车还包括举升回转机构和举升平台,所述举升平台设置于所述举升回转机构的上方,所述举升平台通过设置于所述举升回转机构上方的举升系统举升。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上设置有举升安装框架,所述举升安装框架通过所述举升回转机构实现回转;所述举升安装框架的前部设置有两个前支腿,所述举升安装框架的后部设置有两个后支腿,所述举升安装框架带动所述前支腿和所述后支腿回转。

进一步地,所述梯架还包括上变幅梯架;所述调平梯蹬的固定部与所述梯蹬连杆铰接,所述踩踏部的中部与上变幅梯架铰接,所述调平梯蹬、所述梯蹬连杆和所述上变幅梯架的铰接点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梯架还包括下调平拉杆和下调平连杆,所述下调平连杆分别与所述调平梯蹬的踩踏部的中部和固定部铰接,所述下调平拉杆的一端与所述下调平连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举升平台铰接,所述举升平台、所述上变幅梯架、所述下调平拉杆和所述下调平拉杆的铰接点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梯架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上伸缩梯架和所述上变幅梯架的上变幅油缸,所述上变幅油缸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上变幅梯架的前部、另一端铰接于所述举升平台的上部,所述上变幅梯架的变幅角度θ为0°-40°。

进一步地,所述高空救援车还包括下伸缩梯架和下变幅梯架以及用于支撑二者的下梯支撑油缸,在收车状态时,所述下梯支撑油缸折叠至所述下伸缩梯架的侧面,所述下伸缩梯架收缩至所述下变幅梯架内,所述下伸缩梯架和所述下变幅梯架收容于所述举升平台内;在使用状态时,所述下伸缩梯架和下变幅梯架伸出所述举升平台,且所述下伸缩梯架和下变幅梯架之间直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举升平台内设置有移动平台和移动机构,所述移动平台通过所述移动机构相对于所述举升平台前后移动;所述移动平台的后端铰接有下变幅油缸,所述下变幅油缸与所述下变幅梯架铰接,所述下变幅油缸用于驱动所述下变幅梯架移动至与所述移动平台水平。

进一步地,所述回转延伸对接平台包括调平平台、平台回转机构和回转平台,所述回转平台设置于所述调平平台的上方,所述回转平台通过所述平台回转机构实现左右转动,其转动角度β为±90°。

进一步地,所述回转平台上设置有延伸对接平台、平台伸缩机构和平台滑轨,所述延伸对接平台设置于所述回转平台的上方,所述平台滑轨设置于所述延伸对接平台和所述回转平台之间,所述延伸对接平台通过所述平台伸缩机构实现前后移动。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传统的固定台阶式梯蹬改为与梯架铰接的调平梯蹬,梯架变幅运动时,对接平台调平机构驱动调平梯蹬调至水平状态,人脚踏更舒适、安全,使人更有安全感,增加救援安全性,提高救援效率。

2、本发明实施例中上伸缩梯架、上变幅梯架、下伸缩梯架和下变幅梯架在工作状态时呈直线连接,收车状态时折叠至水平状态,将整个救援车的救援梯梯架集成收缩,减少了救援车的占用空间,增加了救援车的举升高度,进一步提升了救援速度。

3、本发明实施例中前支腿和后支腿随举升安装框架一起回转,在收车位置,即α=0°时,前支腿和后支腿可以伸出到支撑地面,为避免与底盘1的驾驶室及车架干涉,在0°至α角范围内,前支腿和后支腿不可以伸出,前支腿收缩的最低位置高于副车架的上表面,在360°-2α的范围内,到预定位置后,前支腿和后支腿均可伸出到支撑地面,保证支撑的可靠性,提高举升安装框架的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高空救援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高空救援车处于工作状态;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高空救援车的主视图,其中,高空救援车处于收车状态;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回转延伸对接平台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高空救援车处于收车状态时救援梯的截面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前支腿和后支腿的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上伸缩梯架的调平梯蹬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上变幅梯架的调平梯蹬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盘;2-副车架;3-前支腿;4-举升安装框架;5-举升系统;6-后支腿;7-下梯辅助导向装置;8-下梯支撑油缸;9-下梯伸缩油缸;10-下伸缩梯架;1001-下伸缩梯蹬;11-下梯支撑油缸推杆;12-下变幅梯架;1201-下变幅梯蹬;13-下变幅油缸;14-移动平台;15-控制系统;16-移动机构;17-举升平台;18-上变幅梯架;19-上伸缩油缸;20-上变幅油缸;21-上伸缩梯架;22-对接平台调平机构;23-回转延伸对接平台;24-消防炮系统;25-对接检测装置;26-举升回转机构;27-上调平拉杆;28-调平梯蹬,2801-踩踏部,2802-固定部;29-梯蹬连杆;30-下调平拉杆;31-下调平连杆;2301-调平平台;2302-平台回转机构;2303-回转平台;2304-平台滑轨;2305-平台伸缩机构;2306-延伸对接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解释以下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清楚。

图1-图7示出了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回转延伸对接平台的梯蹬自动调平的高空救援车的结构示意图。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上”、“下”、“左”、“右”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但不对本发明结构起限定作用。图1中的箭头指出了前方的具体指向,其中,前方的相对方为后方。

如图1-图7所示,一种具有回转延伸对接平台的梯蹬自动调平的高空救援车,包括底盘1、梯架、连接于梯架前端的回转延伸对接平台23和对接平台调平机构22,其中:梯架可相对于底盘1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变幅运动;梯架上设置有梯蹬连杆29和多个平行且沿梯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调平梯蹬28,多个调平梯蹬28的两端铰接于梯架,梯蹬连杆29铰接相邻的调平梯蹬28;对接平台调平机构22的一端铰接于梯架的前端、另一端铰接于回转延伸对接平台23,对接平台调平机构22用于驱动调平梯蹬28调整至水平状态。

具体的,底盘1上固定有副车架2,两个上伸缩油缸19的缸体安装在上伸缩梯架21下部的左右两侧,上伸缩油缸19的活塞杆与上变幅梯架18连接;在高空救援车工作状态时通过上伸缩油缸19实现将上伸缩梯架21伸出,收车状态时将上变幅梯架18收容于上伸缩梯架21内。回转延伸对接平台23铰接于上伸缩梯架21的前端,回转延伸对接平台23内安装有消防炮系统24,以进行各种救援操作。对接平台调平机构22可以为液压油缸等伸缩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传统的固定台阶式梯蹬改为与梯架铰接的调平梯蹬28,梯架变幅运动时,对接平台调平机构22驱动调平梯蹬28调至水平状态,人脚踏更舒适、安全,使人更有安全感,增加救援安全性,提高救援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6所示,梯架包括上伸缩梯架21,调平梯蹬28具有踩踏部2801和连接于踩踏部2801两侧的固定部2802,调平梯蹬28的固定部2802与梯蹬连杆29铰接,踩踏部2801的中部与上伸缩梯架21铰接,梯蹬连杆29铰接两节相邻的调平梯蹬28,调平梯蹬28、梯蹬连杆29和上伸缩梯架21的铰接点即c、d、e、f四个点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多个调平梯蹬28的踩踏部2801保持相对平行;梯架还包括上调平拉杆27,上调平拉杆27的一端与回转延伸对接平台23铰接、另一端与位于上伸缩梯架21最前端的一调平梯蹬28的固定部2802铰接,上调平拉杆27、调平梯蹬28、回转延伸对接平台23和上伸缩梯架21的铰接点即a、b、c、d四个点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在对接平台调平机构22的驱动下,回转延伸对接平台23保持水平,回转延伸对接平台23带动调平梯蹬28保持水平;调平梯蹬28的脚踏位置为封闭的平面结构;人脚踏更舒适、安全。具体的,上伸缩梯架21设置25组调平梯蹬28。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高空救援车还包括举升回转机构26和举升平台17,举升平台17设置于举升回转机构26的上方,举升平台17通过设置于举升回转机构26上方的举升系统5举升。举升系统5采用成熟可靠的剪叉式举升系统5,举升系统5上部设置举升平台17;上变幅梯架18的尾部铰接于举升平台17的上后部。通过举升平台17和举升回转机构26的设置,利用举升回转机构26即可实现举升平台17的举升和回转,增加了救援梯架实施救援的灵活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底盘1上设置有举升安装框架4,举升安装框架4通过举升回转机构26实现回转;举升安装框架4的前部设置有两个前支腿3,举升安装框架4的后部设置有两个后支腿6,举升安装框架4带动前支腿3和后支腿6回转。具体的,举升系统5安装在举升安装框架4内,举升安装框架4通过举升回转机构26与副车架2连接,以使举升安装框架4可回转,带动举升系统5进而使整个梯架回转;举升安装框架4前部左右设置前支腿3,举升安装框架4后部左右设置后支腿6,前支腿3和后支腿6随举升安装框架4一起回转,在收车位置,即α=0°时,前支腿3和后支腿6可以伸出到支撑地面,为避免与底盘1的驾驶室及车架干涉,在0°至α角范围内,前支腿3和后支腿6不可以伸出,前支腿3收缩的最低位置高于副车架2的上表面,在360°-2α的范围内,到预定位置后,前支腿3和后支腿6均可伸出到支撑地面,保证支撑的可靠性,提高举升安装框架4的承载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7所示,梯架还包括上变幅梯架18,调平梯蹬28的固定部2802与梯蹬连杆29铰接,踩踏部2801的中部与上变幅梯架18铰接,梯蹬连杆29铰接两节相邻的调平梯蹬28,调平梯蹬28、梯蹬连杆29和上变幅梯架18的铰接点即h、i、j、k四个点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调平梯蹬28的踩踏部2801保证相对水平;梯架还包括下调平拉杆30和下调平连杆31,下调平连杆31通过两个铰接点即i点和j点分别与位于上变幅梯架18的最末端的一调平梯蹬28的踩踏部2801和固定部2802固定成一体,下调平拉杆30的一端与下调平连杆31铰接、另一端与举升平台17铰接,举升平台17、上变幅梯架18、下调平拉杆30和下调平拉杆30的铰接点即j、k、l、m四个点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上变幅梯架18与举升平台17水平时,调平梯蹬28与举升平台17水平,上变幅梯架18变幅的同时,带动调平梯蹬28保持与举升平台17水平;调平梯蹬28的脚踏位置即踩踏部2801为封闭的平面结构;人脚踏更舒适、安全。上变幅梯架18均匀设置33组调平梯蹬28,上变幅梯架18水平时,调平梯蹬28水平,上变幅梯架18变幅的同时,带动调平梯蹬28保持水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梯架还包括用于支撑上伸缩梯架21和上变幅梯架18的上变幅油缸20,上变幅油缸20的一端铰接于上变幅梯架18的前部、另一端铰接于举升平台17的上部,上变幅梯架18的变幅角度θ为0°-40°。具体的,上变幅油缸20包括两个,两个上变幅油缸20的缸体铰接于举升平台17两侧的上部中间位置,上变幅油缸20的活塞杆铰接于上变幅梯架18的前部。救援现场需要上变幅梯架18的变幅角度θ变化,本实施例θ角度优选为30°,在高空状态变幅角度小些,人在上面行走更有安全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高空救援车还包括下伸缩梯架10和下变幅梯架12以及用于支撑二者的下梯支撑油缸8,在收车状态时,下梯支撑油缸8折叠至下伸缩梯架10的侧面,下伸缩梯架10收缩至下变幅梯架12内,下伸缩梯架10和下变幅梯架12收容于举升平台17内;在使用状态时,下伸缩梯架10和下变幅梯架12伸出举升平台17,且下伸缩梯架10和下变幅梯架12之间直线连接。具体的,下变幅梯架12下部左右两侧连接有两个下梯伸缩油缸9,两个下梯伸缩油缸9的缸体安装在下变幅梯架12下部左右两侧,下梯伸缩油缸9的活塞杆与下伸缩梯架10连接,在高空救援车工作状态时通过下梯伸缩油缸9实现将下伸缩梯架10伸出,收车状态时将下伸缩梯架10收容于下变幅梯架12内;下伸缩梯架10两侧设置有下梯支撑油缸8和下梯支撑油缸推杆11,下梯支撑油缸推杆11驱动下梯支撑油缸8转动到合适位置,下梯支撑油缸8可靠支撑在地面上,提高下伸缩梯架10的承载能力;收车时,下梯支撑油缸推杆11驱动下梯支撑油缸8至下伸缩梯架10侧面,下梯伸缩油缸9驱动下伸缩梯架10收缩至下变幅梯架12内。上伸缩梯架21、上变幅梯架18、下伸缩梯架10和下变幅梯架12在工作状态时呈直线连接,收车状态时折叠至水平状态,将整个救援车的救援梯集成收缩,减少了救援车的占用空间,增加了救援车的举升高度,进一步提升了救援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举升平台17内设置有移动平台14和移动机构16,移动平台14通过移动机构16相对于举升平台17前后移动;移动平台14的外端铰接有下变幅油缸13,下变幅油缸13与下变幅梯架12铰接,下变幅油缸13用于驱动下变幅梯架12移动至与移动平台14水平。具体的,下变幅梯架12与移动平台14的外端铰接,下变幅油缸13驱动下变幅梯架12至水平位置,移动机构16驱动移动平台14在举升平台17内前后移动,带动下变幅梯架12移动至举升平台17内或从举升平台17内伸出;举升安装框架4后部设置有下梯辅助导向装置7,在下变幅梯架12移动过程中起到辅助导向支撑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下伸缩梯架10上设置有多个平行且间隔的下伸缩梯蹬1001,下变幅梯架12内设置有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下变幅梯蹬1201,下伸缩梯蹬1001和下变幅梯蹬1201均为固定台阶式梯蹬。人的脚踏位置为封闭的平面结构,接触面积大,没有悬空感觉,人的舒适感和安全感均提高,台阶式梯蹬承载能力强,每个台阶式梯蹬均可同时承载,一次救援人数大大增加,提高了救援效率。在保证作业高度的前提下,下变幅梯架12的变幅角度优选为35°至40°,此角度范围内,台阶式梯蹬与地面接近平行,提高了人的舒适感和安全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回转延伸对接平台23包括调平平台2301、平台回转机构2302和回转平台2303,回转平台2303设置于调平平台2301的上方,回转平台2303通过平台回转机构2302实现左右转动,其转动角度β为±9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回转平台2303上设置有延伸对接平台2306、平台伸缩机构2305和平台滑轨2304,延伸对接平台2306设置于回转平台2303的上方,平台滑轨2304设置于延伸对接平台2306和回转平台2303之间,延伸对接平台2306通过平台伸缩机构2305和平台滑轨2304实现前后伸缩;消防炮系统24安装于延伸对接平台2306上。通过平台回转机构2302和平台伸缩机构2305的设置,带动延伸对接平台2306左右转动和前后伸缩移动,相对增加了回转延伸对接平台23的延伸范围,增加了现场救援的灵活性,提高了救援范围和救援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盘1的前端设置有对接检测装置25,举升平台17内设置有控制系统15,对接检测装置25可采用激光测距仪等传感器;到达救援地点后,对接检测装置25测量目标位置的垂直高度、水平距离和对接角度,通过控制系统15控制整机各装置的动作参数,快速地展开梯架,实施救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的消防系统、液压系统、电控系统及附属器材的设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举升回转机构26驱动整个救援梯和举升平台17左右回转,回转到指定方向后停止,前支腿3和后支腿6伸出支撑地面;下伸缩梯架10和下变幅梯架12从举升平台17内部伸出,下梯支撑油缸推杆11驱动下梯支撑油缸8转动到合适位置,下梯支撑油缸8可靠支撑在地面上;举升平台17依靠举升系统5举升,到达指定位置后,上变幅梯架18开始向上变幅运动至一定角度后,上伸缩梯架21工作向上延伸。对接平台调平机构22驱动回转延伸对接平台23保持与举升平台17水平,回转延伸对接平台23带动调平梯蹬28保持与举升平台17水平。平台回转机构2302驱动回转平台2303左右移动,平台伸缩机构2305驱动延伸对接平台2306伸缩到救援位置实现救援操作。

参考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具有回转延伸对接平台的梯蹬自动调平的高空救援车,然而,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上述公开内容的基础上做出任何改造、修饰以及变动。本发明包括上述具体实施方案及其任何等同形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