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清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49526发布日期:2020-09-18 12:29阅读:88来源:国知局
餐具清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餐具清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餐具清洁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连锁企业的后厨大都引进了餐具清洁系统(或叫商用洗碗机),餐具清洁系统的使用大大节省了洗碗工的时间,洗碗工的操作强度逐渐下降。但是现有的餐具清洁系统占用面积较大,不利于在小空间布置。并且,现有的餐具清洁系统不能对多个餐筐中的餐具进行清洗,影响清洗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餐具清洁系统,以减小现有的餐具清洁系统的占地面积,并提高清洗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餐具清洁系统,包括: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于带动盛放餐具的餐筐上升;洗碗机,所述洗碗机包括柜体、第二输送装置和清洗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和所述清洗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柜体内,所述柜体的上方具有输入口,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用于在所述输入口接收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输送的餐筐并将多个所述餐筐向所述柜体的内部输送,所述清洗装置用于清洗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的多个所述餐筐中的餐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可转动地设置,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或垂直设置;第一托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带上,所述第一托板用于承载所述餐筐,所述第一托板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托板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带上。

进一步地,所述餐具清洁系统还包括:第三输送装置,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用于将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的餐筐输送至所述第二输送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餐具清洁系统还包括: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用于将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的餐筐抓取到所述第二输送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可转动地设置;第二托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带上,所述第二托板用于承载所述餐筐,所述第二托板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托板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带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送带包括竖直输送段和水平输送段,所述竖直输送段和所述水平输送段上均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托板,其中,所述竖直输送段用于从上到下输送所述餐筐,所述水平输送段用于在水平方向输送所述餐筐。

进一步地,所述柜体具有相互连通的主洗腔和漂洗腔,所述输入口与所述主洗腔连通,所述竖直输送段在所述主洗腔内延伸,所述水平输送段从所述主洗腔延伸至所述漂洗腔。

进一步地,所述柜体具有相互连通的主洗腔和漂洗腔,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可将所述餐筐依次输入所述主洗腔和所述漂洗腔,其中,所述主洗腔可沿竖直方向容纳多个所述餐筐;所述清洗装置包括主洗臂和漂洗臂,所述主洗臂设置在所述主洗腔内,所述漂洗臂位于所述漂洗腔内,所述主洗臂用于喷射液体以清洗位于所述主洗腔内的多个所述餐筐中的餐具,所述漂洗臂用于喷射液体以清洗位于所述漂洗腔内的餐具。

进一步地,所述主洗臂为多个,多个所述主洗臂分布在所述主洗腔的一个或多个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具有第一避让槽,所述餐筐上具有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二避让槽和所述第一避让槽对应设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柜体连接,所述支撑柱穿过所述第一避让槽和所述第二避让槽;清洗臂,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清洗臂用于喷射液体以清洗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的餐具。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餐具清洁系统,餐具清洁系统包括第一输送装置和洗碗机,第一输送装置用于带动盛放餐具的餐筐上升;洗碗机,洗碗机包括柜体、第二输送装置和清洗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和清洗装置均设置在柜体内,柜体的上方具有输入口,第二输送装置用于在输入口接收第一输送装置输送的餐筐并将多个餐筐向柜体的内部输送,清洗装置用于清洗位于第二输送装置上的多个餐筐中的餐具。采用该方案,通过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设置,可将餐筐从下向上输送并使餐筐从洗碗机的上部进入洗碗机内进行清洗,这样代替了现有的水平输送餐筐的方式,减小了输送装置等结构在水平方向的尺寸,从而减小了餐具清洁系统的占地面积,利于在小空间布置。而且,通过上述设置,清洗装置可对第二输送装置上的多个餐筐中的餐具同时进行清洗,从而可提高清洗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餐具清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餐筐和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输送装置;11、第一输送带;12、第一托板;20、洗碗机;21、柜体;22、第二输送装置;23、第二输送带;24、第二托板;25、主洗臂;26、漂洗臂;27、支撑柱;30、第三输送装置;40、餐筐;50、垃圾回收处理装置;60、防溢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餐具清洁系统,包括:第一输送装置10,第一输送装置10用于带动盛放餐具的餐筐40上升;洗碗机20,洗碗机20包括柜体21、第二输送装置22和清洗装置,第二输送装置22和清洗装置均设置在柜体21内,柜体21的上方具有输入口,第二输送装置22用于在输入口接收第一输送装置10输送的餐筐40并将多个餐筐40向柜体21的内部输送,清洗装置用于清洗位于第二输送装置22上的多个餐筐40中的餐具。

采用该方案,通过第一输送装置10和第二输送装置22的设置,可将餐筐40从下向上输送并使餐筐40从洗碗机20的上部进入洗碗机20内进行清洗,这样代替了现有的水平输送餐筐40的方式,减小了输送装置等结构在水平方向的尺寸,从而减小了餐具清洁系统的占地面积,利于在小空间布置。而且,通过上述设置,清洗装置可对第二输送装置22上的多个餐筐40中的餐具同时进行清洗,从而可提高清洗效率。并且,第二输送装置22从柜体21上方的输入口接收餐筐然后将餐筐向下输送进入到柜体21内部。这样在柜体21内,多个餐筐中的至少一部分餐筐是在竖直方向排列的,这样便于清洗装置对多个餐筐中的餐具进行清洗。对位于上层的餐筐中的餐具清洗后的清洗液体还可流到位于下层的餐筐内的餐具上,从而对下层餐具继续进行清洗,在提高清洗效率的同时还可减少用水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装置10包括:第一输送带11,第一输送带11可转动地设置,第一输送带11的输送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或垂直设置;第一托板12,设置在第一输送带11上,第一托板12用于承载餐筐40,第一托板12为多个,多个第一托板12间隔设置在第一输送带11上。这样可使用第一输送装置10在高度方向输送多个餐筐40,以为洗碗机20连续供应餐筐40,从而实现连续清洗餐具,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多个餐筐40在高度方向排列和输送,与餐筐40在水平方向排列和输送相比,减小了餐具清洁系统的占地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餐具清洁系统还包括:第三输送装置30,第三输送装置30用于将位于第一输送装置10上的餐筐40输送至第二输送装置22。这样可通过第三输送装置30将位于第一输送装置10上的餐筐40输送至第二输送装置22,便于餐筐40转运。第三输送装置30可采用输送带等结构。

在另一个未图示出的实施例中,餐具清洁系统还包括:机械手,机械手用于将位于第一输送装置10上的餐筐40抓取到第二输送装置22。这样可通过机械手对餐筐40进行抓取、输送和放置,从而实现餐筐40在第一输送装置10和第二输送装置22上的转运。

如图所示,第二输送装置22包括:第二输送带23,第二输送带23可转动地设置;第二托板24,设置在第二输送带23上,第二托板24用于承载餐筐40,第二托板24为多个,多个第二托板24间隔设置在第二输送带23上。这样第二输送装置22可对多个餐筐40进行输送,提高工作效率。第二输送带23可用于在从上到下的方向输送餐筐40,此种设置方式可减小水平方向的占用空间。

具体地,第二输送带23包括竖直输送段和水平输送段,竖直输送段和水平输送段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二托板24,其中,竖直输送段用于从上到下输送餐筐40,水平输送段用于在水平方向输送餐筐40。采用此设置,第二输送带23可先从上到下输送餐筐40,然后再水平输送餐筐40,便于餐具输出,以及与清洗装置配合进行清洗。而且,这样清洗装置可对位于竖直输送段上的多个第二托板24上的餐筐均进行清洗,提高清洗效率。

具体地,柜体21具有相互连通的主洗腔和漂洗腔,输入口与主洗腔连通,竖直输送段在主洗腔内延伸,水平输送段从主洗腔延伸至漂洗腔。采用该方案,可通过第二输送装置22将餐筐40依次输入主洗腔和漂洗腔,以对餐具在不同的位置进行不同的清洗步骤,保证清洗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柜体21具有相互连通的主洗腔和漂洗腔,第二输送装置22可将餐筐40依次输入主洗腔和漂洗腔,其中,主洗腔内可沿竖直方向容纳多个餐筐40;清洗装置包括主洗臂25和漂洗臂26,主洗臂25设置在主洗腔内,漂洗臂26位于漂洗腔内,主洗臂25用于喷射液体以清洗位于主洗腔内的多个餐筐40中的餐具,漂洗臂26用于喷射液体以清洗位于漂洗腔内的餐具。这样先可通过主洗腔内的主洗臂25对餐具进行清洗,然后通过漂洗腔内的漂洗臂26的餐具进行清洗,提高清洗效果,并且实现了自动化操作。这样主洗臂25喷出的液体可对多个餐筐40中的餐具进行清洗,而且可以在餐筐40移动的过程中进行清洗,因此提高了清洗效率。对位于上层的餐筐中的餐具清洗后的清洗液体还可流到位于下层的餐筐内的餐具上,从而对下层餐具继续进行清洗,这样在提高清洗效率的同时还可减少用水量。

在本实施例中,主洗臂25为多个,多个主洗臂25分布在主洗腔的一个或多个侧壁上。这样可通过不同位置的多个主洗臂25对餐具进行喷射清洗,以将餐筐40中不同位置的餐具均清洗到。而且,此设置还实现了在输送餐具的过程中对餐具进行清洗,从而提高了操作效率。可选地,多个主洗臂25可沿主洗腔的周向分布在主洗腔的多个侧壁上,或多个主洗臂25沿竖直方向分布在主洗腔的侧壁上,这样便于同时对主洗腔内的多个餐筐40内的餐具进行清洗,提高清洗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输送装置22上具有第一避让槽,餐筐40上具有第二避让槽,第二避让槽和第一避让槽对应设置,清洗装置包括:支撑柱27,支撑柱27与柜体21连接,支撑柱27穿过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清洗臂,设置在支撑柱27上,清洗臂用于喷射液体以清洗位于第二输送装置22上的餐具。这样可通过支撑柱27上的清洗臂对餐具进行喷射清洗,提高清洗效果。而且,清洗臂与主洗臂25可配合使用,以将不同位置的餐具均清洗到。

可选地,餐具清洁系统还包括主洗水箱和漂洗水箱,主洗水箱对主洗臂供水,漂洗水箱对漂洗臂供水,餐具清洁系统还包括防溢流装置60,主洗水箱和漂洗水箱由防溢流装置60连通,当漂洗腔内的漂洗水超过设置水位时,防溢流装置60将较为干净的漂洗水流入到主洗水箱循环使用,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餐具清洁系统还包括水泵、电磁阀和流量计,水泵与主洗水箱连通以为主洗臂25供水,流量计用于检测水的流量,通过电磁阀便于控制与水泵连通的管路的通断。或水泵与漂洗水箱连通以为漂洗臂26供水。

可选地,餐具清洁系统还包括垃圾回收处理装置50,垃圾回收处理装置50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10的下方,垃圾回收处理装置50用于回收和集中处理垃圾。将垃圾回收处理装置50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10的下方,一方面可减小占地面积,另一方面可接收在输送餐筐40的过程中从餐筐40上掉落的残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