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23256发布日期:2022-01-11 23:21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厨房家电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用于清洗碗碟、果蔬的清洗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洗碗机一般包括箱体及设于箱体中的喷淋装置,喷淋装置用于将箱体底部的水汲取至喷水部件中并向洗涤腔中喷洒以冲刷碗碟。
3.多数洗碗机的洗涤腔体积是固定不变的,无法根据清洗餐具的数量需求进行改变。当所需要清洗的餐具数量较少时,将餐具放置于较大的洗涤腔内清洗,不仅影响清洗效果,而且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另外,对于一些容量较大的洗碗机来说,用户习惯在洗碗结束后将餐具放置于洗碗机内进行存储,这种情况下,如果每餐使用的餐具较少,在下一次清洗餐具时就需要连通存储的餐具一起进行清洗,也会造成水、电资源的浪费。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897371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多功能洗碗机》(申请号:cn201821019731.0)、授权公告号为cn20897372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可变容积的洗碗机》(申请号:cn201821019541.9)等均披露了通过设置隔板而分状态清洗的结构,当其隔板横置在洗涤腔中,形成仅对下碗架上的餐具进行清洗的第一使用状态,当期隔板自洗涤腔中取出后,形成能同时对上下碗架上的餐具进行清洗的第二使用状态。
5.上述结构可根据待清洗餐具的数量调整清洗空间大小,从而节约用水、用电。但由于其隔板只能完全存在于洗涤腔中或完全自洗涤腔中取出,用户每次使用时都需要根据需求插拔隔板,操作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根据待清洗餐具的数量调整清洗空间从而节约能源且操作方便的清洗机。
7.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清洗机,包括箱体及设于箱体下部的第一喷淋装置,所述箱体中还设置有能将箱体分隔为相对独立的上部空间与下部空间的隔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组件包括固定板及能与该固定板相配合将上部空间与下部空间分隔开或将上部空间与下部空间相连通的移动板,所述固定板横置在箱体中部且与箱体内侧壁相连接,所述移动板能移动地设于固定板上。
8.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板靠近箱体后侧布置,所述固定板与箱体前侧壁之间形成有供上部空间与下部空间相连通的缺口,所述移动板能前后滑移地设于固定板上并用于将该缺口打开或关闭。该方案将隔板组件约束在箱体中,且便于将上部空间与下部空间相连通,以实现同时对上部空间与下部空间内的餐具进行清洗。
9.为了便于装配,所述移动板设于固定板上方或下方,在所述缺口打开状态下,所述移动板重叠于固定板的上侧或下侧,在所述缺口关闭状态下,所述移动板的至少部分与固定板相交错并覆盖在缺口处。
10.优选地,所述移动板设于固定板下方,所述固定板的下侧壁上在靠近前边缘处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凸筋,相应的,所述移动板的后边缘处设置有向上延伸并能在缺口关闭状态下与第一凸筋后侧相抵的第二凸筋。所述第一凸筋的后侧壁上开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容置槽,该容置槽中嵌置有能与第二凸筋相抵的第一密封条。上述结构有利于提高固定板与移动板之间的密封性,避免在上部空间与下部空间分隔状态下水渍进入上部空间中。
11.为了便于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前侧设置有贴近箱体内侧壁向前延伸的连接臂,所述移动板的两侧边缘能前后滑移地约束在该连接臂上。该结构不仅便于将固定板与移动板活动连接,而且有利于提高隔板组件与箱体内壁之间的密封性。
12.为了提高移动板的移动稳定性,所述连接臂内部中空形成前后延伸的导向槽,相应的,所述移动板的侧部边缘处设置有能与该导向槽滑动配合的导向柱。
13.优选地,所述连接臂的底部开有供移动板与导向柱的衔接部穿过的开口,所述连接臂侧壁在靠近该开口处自上而下逐渐向导向槽内倾斜形成第一导流壁,所述移动板的侧部边缘处自内向外逐渐向下倾斜形成第二导流壁,该第二导流壁与所述第一导流壁共同形成能将水流向箱体侧壁上引导的引流结构。上述结构有利于提高隔板组件与箱体内壁之间的密封性,同时,引流结构可将第一喷淋组件上喷的水流引导至箱体侧壁处流下,以避免水流直接下落而对上喷的水流造成干涉,影响清洗效果。
14.在本发明中,所述清洗机还包括能驱动移动板前后移动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与所述移动板的后边缘相连接。以便于实现移动板的移动。
15.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丝杆、螺母副及导轨,所述电机设于箱体外侧,所述丝杆前后延伸且后端穿过箱体侧壁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前端与螺母副配合连接,所述螺母副约束在移动板的后边缘处,所述导轨靠近箱体内侧壁前后延伸且后端与箱体后侧壁连接、前端与导向柱导向配合。
16.在上述各方案中,所述箱体的上部空间中设置有靠近隔板组件布置的第二喷淋装置,所述固定板的上壁面上凹设有自前边缘向后延伸且与第二喷淋装置的旋转轨迹相符的让位槽。所述固定板的后边缘及侧边缘向让位槽边缘处逐渐向下倾斜形成平滑过渡的第一导流面。所述连接臂的上壁面自边缘向内也逐渐向下倾斜形成导流斜面。在缺口打开状态下,上述结构便于将上部空间中的水经第一导流面、导流斜面引导至缺口处下排,提高水流循环速度。
17.优选地,所述固定板的下壁面在对应第二喷淋装置的旋转轨迹处形成向下延伸的凸出部,所述固定板的后边缘及侧边缘向该凸出部边缘逐渐向下延伸形成平滑过渡的第二导流面。该结构有利于提高水流的回流速度。
18.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板的相应局部向下凹陷从而在其上壁面上形成让位槽及第一导流面、在其下壁面上形成凸出部及第二导流面,所述让位槽与凸出部在平面上的投影形状为半圆形。该结构便于生产制造,且起到相应的导流效果。
19.在本发明中,所述箱体的上部空间中脱卸式设置有上碗架,所述箱体的下部空间中脱卸式设置有下碗架,相应的,所述箱体侧壁上用于约束上碗架/下碗架的卡扣组件。
20.优选地,所述固定板的后边缘和/或侧边缘处设置有能与箱体内壁相抵的第二密封条,所述移动板的前边缘处设置有能与箱体前侧壁相抵的第三密封条。以提高上部空间
与下部空间分隔状态下的密封性,避免下部空间单独喷淋清洗时水渍进入上部空间中影响餐具的干燥及卫生状态。
21.本发明的清洗机还包括能分别对上部空间与下部空间进行烘干的烘干组件,该烘干组件包括导风管及设于箱体外的第一风机、第二风机,所述导风管具有相对独立的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三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一端与下部空间相连通、第二端与第一风机的出风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一端与上部空间相连通、第二端与第一风机的出风端相连接,所述第三风道的第一端与上部空间连通、第二端与第二风机的进风端相连接。上述结构可在清洗完毕后对箱体内部烘干,保持餐具干燥;在仅使用下部空间清洗而上部空间受到潮气影响时,可单独对上部空间进行干燥,保持餐具干燥。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在箱体中设置了能将箱体分隔为相对独立的上部空间与下部空间的隔板组件,当需要清洗的餐具数量较少时,隔板组件的移动板相对于固定板移动使上部空间与下部空间分隔开,上部空间可用于放置清洗后的餐具,下部空间可单独进行喷淋清洗,不仅充分利用了箱体空间,而且有利于节约水电等能源;当需要清洗的餐具较多时,隔板组件的移动板相对于固定板移动使上部空间与下部空间连通,同时清洗上部空间与下部空间中的餐具;本发明能根据待清洗餐具的数量调整清洗空间,从而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隐藏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图2隐藏碗架的结构示意图(上部空间1a与下部空间1b分隔状态);
26.图4为图2隐藏碗架的结构示意图(上部空间1a与下部空间1b连通状态);
27.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隔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上部空间1a与下部空间1b分隔状态);
28.图6为图5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图5的剖视图;
30.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隔板组件的部分剖视图;
31.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隔板组件的另一部分剖视图;
32.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隔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上部空间1a与下部空间1b连通状态);
33.图11为图10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导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6.如图1~12所示,本实施例的清洗机包括箱体1及设于箱体1下部的第一喷淋装置2、设于箱体1上部的第二喷淋装置3,箱体1的前侧具有敞口10,该敞口10处设置有能相对于敞口10开合的门体101。箱体1中还设置有能将箱体1分隔为相对独立的上部空间1a与下部空间1b的隔板组件4。
37.如图3、4所示,上述隔板组件4包括固定板41及能与该固定板41相配合将上部空间1a与下部空间1b分隔开或将上部空间1a与下部空间1b相连通的移动板42,固定板41横置在箱体1中部且与箱体1内侧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移动板42能移动地设于固定板41上。
38.具体的,固定板41靠近箱体1后侧布置,固定板41与箱体1前侧壁之间形成有供上部空间1a与下部空间1b相连通的缺口1c,移动板42能前后滑移地设于固定板41上并用于将该缺口1c打开或关闭。该方案将隔板组件4约束在箱体1中,且便于将上部空间1a与下部空间1b相连通,在使用上部空间1a与下部空间1b共同进行清洗时,无需将隔板4取出,便于操作。
39.本实施例的移动板42设于固定板41下方,在缺口1c打开状态下,移动板42重叠于固定板41的下侧,在缺口1c关闭状态下,移动板42的大部分与固定板41相交错并覆盖在缺口1c处。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将移动板42设于固定板41上方,此时,需要将相应的配合结构也设置在隔板组件4的上侧。
40.如图8所示,上述固定板41的下侧壁上在靠近前边缘处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凸筋411,相应的,移动板42的后边缘处设置有向上延伸并能在缺口1c关闭状态下与第一凸筋41后侧相抵的第二凸筋421。第一凸筋411的后侧壁上开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容置槽4111,该容置槽4111中嵌置有能与第二凸筋421相抵的第一密封条100。上述结构有利于提高固定板41与移动板42之间的密封性,避免在上部空间1a与下部空间1b分隔状态下水渍进入上部空间1a中。固定板41的下侧壁上在靠近第一凸筋411前侧处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三凸筋412,该第三凸筋412的下边缘贴近移动板42上壁面布置,以进一步提高密封性。
4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固定板41的前侧设置有贴近箱体1内侧壁向前延伸的连接臂413,移动板42的两侧边缘能前后滑移地约束在该连接臂413上。该结构不仅便于将固定板41与移动板42活动连接,而且有利于提高隔板组件4与箱体1内壁之间的密封性。为了提高移动板42的移动稳定性,如图7、9所示,连接臂413内部中空形成前后延伸的导向槽4131,相应的,移动板42的侧部边缘处设置有能与该导向槽4131滑动配合的导向柱422。连接臂413的底部开有供移动板42与导向柱422的衔接部423穿过的开口4132,连接臂413侧壁在靠近该开口4132处自上而下逐渐向导向槽4131内倾斜形成第一导流壁4133,移动板42的侧部边缘处自内向外逐渐向下倾斜形成第二导流壁424,该第二导流壁424与第一导流壁4133共同形成能将水流向箱体1侧壁上引导的引流结构。上述结构有利于提高隔板组件4与箱体1内壁之间的密封性,同时,引流结构可将第一喷淋组件2上喷的水流引导至箱体1侧壁处流下,以避免水流直接下落而对上喷的水流造成干涉,影响清洗效果。
42.如图6、7所示,本实施例的箱体1后侧设置有能驱动移动板42前后移动的驱动机构5,该驱动机构5包括电机51、丝杆52、螺母副53及导轨54,电机51设于箱体1外侧,丝杆52前后延伸且后端穿过箱体1侧壁与电机51的输出端相连接、前端与螺母副53配合连接,螺母副53约束在移动板42的后边缘处,导轨54靠近箱体1内侧壁前后延伸且后端与箱体1后侧壁连接、前端与导向柱422导向配合。以便于驱动移动板42相对于固定板41自动移动。
4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箱体1的上部空间1a中脱卸式设置有上碗架6a,箱体1的下部空间1b中脱卸式设置有下碗架6b,相应的,箱体1侧壁上用于约束上碗架6a、下碗架6b的卡扣组件7,卡扣组件7具有供上碗架6a、下碗架6b的侧部支撑条卡置其中的卡槽71。第一喷淋装置2靠近箱体1底壁布置,主要包括下喷淋臂及相应的泵水机构。使用时向上喷淋,
用于对下碗架6b上的餐具进行清洗,当然,在上部空间1a与下部空间1b相连通状态下,第一喷淋装置2喷出的部分水也会进入上部空间1a中对上碗架6a上的餐具进行清洗。第二喷淋装置3位于上部空间1a中且靠近隔板组件4布置,如图3所示,主要包括上喷淋臂31及导水管32,导水管32横向延伸且其第一端与上喷淋臂31的顶部进水口连接、第二端穿过箱体1后侧壁作为进水端。使用时向上喷淋,用于对上碗架6a上的餐具进行清洗。
44.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固定板41的上壁面上凹设有自前边缘向后延伸且与第二喷淋装置3中上喷淋臂31的旋转轨迹相符的让位槽414。固定板41的后边缘及侧边缘向让位槽414边缘处逐渐向下倾斜形成平滑过渡的第一导流面415。连接臂413的上壁面自边缘向内也逐渐向下倾斜形成导流斜面4134。在缺口1c打开状态下,上述结构便于将上部空间1a中的水经第一导流面415、导流斜面3134引导至缺口1c处下排,提高水流循环速度。如图6所示,固定板41的下壁面在对应第二喷淋装置3的旋转轨迹处形成向下延伸的凸出部416,固定板41的后边缘及侧边缘向该凸出部416边缘逐渐向下延伸形成平滑过渡的第二导流面417,该结构有利于提高水流的回流速度。本实施例固定板41的相应局部向下凹陷从而在其上壁面上形成让位槽414及第一导流面415、在其下壁面上形成凸出部416及第二导流面417,让位槽414与凸出部416在平面上的投影形状为半圆形,该结构便于生产制造,且起到相应的导流效果。
45.上述固定板41的后边缘、侧边缘处设置有能与箱体1内壁相抵的第二密封条200,移动板42的前边缘处设置有能与箱体1前侧壁相抵的第三密封条300。以提高上部空间1a与下部空间1b分隔状态下的密封性,避免下部空间1b单独喷淋清洗时水渍进入上部空间1a中影响餐具的干燥及卫生状态。
4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2所示,箱体1外侧设置有能分别对上部空间1a与下部空间1b进行烘干的烘干组件8,该烘干组件8包括导风管81及设于箱体1外的第一风机82、第二风机83,导风管81具有相对独立的第一风道811、第二风道812、第三风道813,第一风道811的第一端与下部空间1b相连通、第二端与第一风机82的出风端相连接,第二风道812的第一端与上部空间1a相连通、第二端与第一风机82的出风端相连接,第三风道813的第一端与上部空间1a连通、第二端与第二风机83的进风端相连接。上述结构可在清洗完毕后对箱体1内部烘干,保持餐具干燥;在仅使用下部空间1b清洗而上部空间1a受到潮气影响时,可单独对上部空间1a进行干燥,保持餐具干燥。
47.当需要清洗的餐具数量较少时,隔板组件4的移动板42相对于固定板41移动使上部空间1a与下部空间1b分隔开,第二喷淋装置3不运行,上部空间1a可用于放置清洗后的餐具,第一喷淋装置2运行,下部空间1b可单独进行喷淋清洗,不仅充分利用了箱体1空间,而且有利于节约水电等能源;当需要清洗的餐具较多时,隔板组件4的移动板42相对于固定板41移动使上部空间1a与下部空间1b连通,第一喷淋装置2、第二喷淋装置3都运行,同时清洗上部空间1a与下部空间1b中的餐具;本实施例能根据待清洗餐具的数量调整清洗空间,从而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