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刷组件及电动拖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50888发布日期:2022-02-19 10:3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地刷组件,包括地刷本体(100),设置在地刷本体(100)下方并与地刷本体(100)连接的清洁板(400),以及设置在地刷本体(100)并通过传动组件(300)驱动清洁板(400)运动的驱动组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板(400)包含基座(4001)和与传动组件(300)连接的连接组件(4002);其中所述连接组件(4002)与所述基座(4001)滑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基座(4001)上的第二滑轨(4023)和滑动支架(4024),滑动支架(4024)可沿所述第二滑轨(4023)移动;其中所述连接组件(4002)设置在所述滑动支架(4024)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载弹簧(4025),所述负载弹簧(4025)沿所述第二滑轨(4023)延伸方向设置,并所述负载弹簧(4025)的两端分别连接滑动支架(4024)和基座(400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弹簧(4025)分别设置在所述滑动支架(4024)的两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002)包括卡接部(500),所述传动组件(300)包括传动轴(301),卡接部(500)与所述传动轴(301)可拆卸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卡接部(500)包括第一固定部(501)和第二固定部(502),以及连接第一固定部(501)和第二固定部(502)的变形部(503);所述变形部(503)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夹持部(5031)和第二夹持部(5032),其中当通过传动轴(301)对所述变形部(503)施压时,变形部(503)发生形变且所述第一夹持部(5031)和所述第二夹持部(5032)相互靠近从而约束所述传动轴(301)。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通过传动轴(301)对所述第一夹持部(5031)和第二夹持(5032)部施力时,第一夹持部(5031)和第二夹持部(5032)相互分开以释放传动轴(301)且变形部(503)恢复形变。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501)可绕第一轴转动,所述第二固定部(502)可绕第二轴转动。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5031)和所述第二夹持部(5032)与所述变形部(503)共同形成接纳槽(5033)。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5031)、所述第二夹持部(5032),以及所述变形部(503)为一体结构。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500)为一体成型结构。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变形部(503)以及所述第一夹持部(5031)和所述第二夹持部(5032)还包括用于包纳传动轴(301)的内壁,所述内壁垂直于所述传动轴(301)方向的宽度不小于传动轴(301)往复运动的距离。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包括第一弧形面(5033)和第二弧形面(5034);其中所述第一弧形面(5033)的中心线和第二弧形面(5034)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传动轴(301)往复运动的距离。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板(400)上还设有辅助约束件(403),所述地刷本体(100)上设有与所述辅助约束件(403)接合的配合件(403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002)的位置如此设置以使得所述辅助约束件(403)与所述配合件(403

)接合时所述传动组件(300)被所述连接
组件(4002)约束。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约束件(403)与所述配合件(403

)通过磁力吸合。17.一种电动拖把,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地刷组件。

技术总结
一种地刷组件,包括地刷本体,设置在地刷本体下方并与地刷本体连接的清洁板,以及设置在地刷本体并通过传动组件驱动清洁板运动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板包含基座和与传动组件连接的连接组件;其中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如此,当驱动组件驱动清洁板时,清洁板可以相对于地刷本体保持静止状态,扩展了地刷组件的清洁方式,提高清洁效率和用户体验。和用户体验。和用户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朱青梅 陆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31
技术公布日:2022/2/1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