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拆的消防门及其二次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93481发布日期:2021-03-17 00:42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爆拆的消防门及其二次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防爆消防门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防爆拆的消防门及其二次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消防门又称防火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完整性和隔热性要求的门。它是设在防火分区间、疏散楼梯间、垂直竖井等具有一定耐火性的防火分隔物,美国nfpa及ibc规范所定义的防火门为“能够共同提供开口部一定程度的防火保护的任何防火门扇、门樘、五金及其它配件的组合。

但现有的消防门在面对火灾中爆炸产生的冲击时,大都无法进行有效的防护,导致消防门容易在爆炸中被冲击力拆毁,进而威胁门后人员的生命安装,从而无法满足保护人们生命安全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防爆拆的消防门及其二次保护结构,该装置可在爆炸发生的时候对立刻将消防门彻底闭锁进而抵御爆炸冲击的同时,能够对爆炸完后消防门因冲击变形产生的间隙进行封堵,避免有毒烟气向门后流动,达到二次保护的效果。

一种消防门的二次保护结构,包括门框架,所述门框架内侧活动安装有消防门主体,所述消防门主体内部活动安装有触发板,所述门框架内部活动安装有封烟装置,所述门框架内部活动安装有与触发板相对应的驱动板,所述门框架内部相对触发板与驱动板之间活动安装有卡锁装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内缩装置朝向触发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顶块,所述顶块为两侧倾斜的梯形设置,所述触发板朝向顶块的一侧为与顶块相同的倾斜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门框架内部相对驱动板的外侧开设有移动滑槽,且驱动板设置有与移动滑槽嵌合的卡杆。

作为优选的,所述移动滑槽为波浪状弯曲设置,且内侧固定安装有钝角三角状的凸块,所述驱动板左侧活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卡锁装置为z状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封烟装置内部固定安装有贴合部,所述贴合部外侧为橡胶设置内部填充有膨胀石墨。

作为优选的,所述驱动板内部开设有转杆腔,所述转动杆设置在转杆腔内,且转杆腔为直角梯形状设置。

一种防爆拆的消防门,所述消防门主体正面活动安装有内缩装置,所述消防门主体内部活动安装有闭锁块,所述内缩装置一侧穿入消防门主体内部,所述闭锁块朝向内缩装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内缩装置外侧相嵌合。

作为优选的,所述消防门主体内部均匀设置有多个闭锁块,所述消防门主体与门框架内部开设有闭锁开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内缩装置一侧穿入消防门主体内部,而闭锁块朝向内缩装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与内缩装置外侧相嵌合,则当室内的火灾引发爆炸时,能利用爆炸产生的冲击先与内缩装置接触,驱使内缩装置克服弹簧的作用力向消防门主体内部移动,使得断开与连接杆的嵌合,让闭锁块在两侧弹簧的作用下向外移动,再通过消防门主体内部均匀设置有多个闭锁块,且消防门主体与门框架内部开设有闭锁开口,使得闭锁块向外移动后,能进入闭锁开口内部,进而将消防门主体两侧进行彻底的封锁,对火灾发生时爆炸产生的冲击力进行阻挡,达到避免消防门主体被冲击拆毁的效果,保证对火焰的持续阻挡效果。

2.通过内缩装置朝向触发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顶块,而顶块为两侧倾斜的梯形设置,且触发板朝向顶块的一侧为与顶块相同的倾斜设置,则当内缩装置向内移动后,能利用斜面接触驱使触发板向消防门主体外部移动,而后再利用顶块两侧的凹槽,从而能在触发板向外移动后又立刻复位,达到对驱动板施加作用力使其向门框架内部移动的效果,其中通过门框架内部相对驱动板的外侧开设有移动滑槽,且驱动板设置有与移动滑槽嵌合的卡杆,则使驱动板在移动的过程中能沿移动滑槽的轨到进行移动,再通过移动滑槽为波浪状弯曲设置,而内侧固定安装有钝角三角状的凸块,且卡锁装置为z状设置,使得驱动板在较大力的作用下快速向移动滑槽上端移动后,能在弹簧的作用下进复位,利用转动杆对卡锁装置一侧施加向下的作用力,让卡锁装置以中端为圆心进行顺时针旋转,进而解除对封烟装置的咬合,让封烟装置向下移动,对消防门主体被冲击变形后产生的间隙内进行阻挡,避免烟气向外流动威胁门后人员的生命健康,达到二次保护的效果,其中能利用移动滑槽与内壁凸块减缓驱动板的复位速度,从而避免封烟装置过早向下移动被爆炸冲击波及影响封烟的效果。

3.通过封烟装置内部固定安装有贴合部,且贴合部外侧为橡胶设置内部填充有膨胀石墨,则使封烟装置向下移动后,能让贴合部与间隙中的高温烟气接触,让内部的膨胀石墨向外扩张对消防门主体变形产生的间隙进行贴合封堵,从而进一步提高封烟效率,其中通过驱动板内部开设有转杆腔,而转动杆设置在转杆腔内,且转杆腔为直角梯形状设置,则转动杆只能向下端转动,从而达到驱动板能正常向上移动的同时,复位过程中又能对卡锁装置施加作用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消防门主体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消防门主体内部正面透视图;

图3为本发明消防门主体内部俯视透视图;

图4为本发明连接杆正面视图;

图5为本发明消防门主体内部左视透视图;

图6为本发明封烟装置左视图;

图7为本发明图6中a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驱动板内部透视图。

图1-8中:1-消防门主体、2-门框架、3-内缩装置、4-闭锁块、5-连接杆、6-闭锁开口、7-封烟装置、8-贴合部、9-触发板、10-顶块、11-驱动板、12-卡锁装置、13-移动滑槽、14-转动杆、15-转杆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8,一种防爆拆的消防门及其二次保护结构平面结构示意图以及立体结构示意图。

一种消防门的二次保护结构,包括门框架2,门框架2内侧活动安装有消防门主体1,消防门主体1内部活动安装有触发板9,门框架2内部活动安装有封烟装置7,门框架2内部活动安装有与触发板9相对应的驱动板11,门框架2内部相对触发板9与驱动板11之间活动安装有卡锁装置12。

在具体实施中,内缩装置3朝向触发板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顶块10,顶块10为两侧倾斜的梯形设置,触发板9朝向顶块10的一侧为与顶块10相同的倾斜设置,则当消防门内的爆炸使内缩装置3向内移动后,能利用斜面接触驱使触发板9向消防门主体1外部移动,而后再利用顶块10两侧的凹槽,从而能在触发板9向外移动后又立刻复位,达到对驱动板11施加作用力使其向门框架2内部移动的效果。

在具体实施中,门框架2内部相对驱动板11的外侧开设有移动滑槽13,且驱动板11设置有与移动滑槽13嵌合的卡杆,使驱动板11在移动的过程中能沿移动滑槽13的轨到进行移动。

在具体实施中,移动滑槽13为波浪状弯曲设置,且内侧固定安装有钝角三角状的凸块,驱动板11左侧活动安装有转动杆14,卡锁装置12为z状设置,使得驱动板11在较大力的作用下快速向移动滑槽13上端移动后,能在弹簧的作用下进复位,利用转动杆14对卡锁装置12一侧施加向下的作用力,让卡锁装置12以中端为圆心进行顺时针旋转,进而解除对封烟装置7的咬合,让封烟装置7向下移动,对消防门主体1被冲击变形后产生的间隙内进行阻挡,避免烟气向外流动威胁门后人员的生命健康,达到二次保护的效果,其中能利用移动滑槽13与内壁凸块减缓驱动板11的复位速度,从而避免封烟装置7过早向下移动被爆炸冲击波及影响封烟的效果。

在具体实施中,封烟装置7内部固定安装有贴合部8,贴合部8外侧为橡胶设置内部填充有膨胀石墨,则使封烟装置7向下移动后,能让贴合部8与间隙中的高温烟气接触,让内部的膨胀石墨向外扩张对消防门主体1变形产生的间隙进行贴合封堵,从而进一步提高封烟效率。

在具体实施中,驱动板11内部开设有转杆腔15,转动杆14设置在转杆腔15内,且转杆腔15为直角梯形状设置,则转动杆14只能向下端转动,从而达到驱动板11能正常向上移动的同时,复位过程中又能对卡锁装置12施加作用力的效果。

一种防爆拆的消防门,消防门主体1正面活动安装有内缩装置3,消防门主体1内部活动安装有闭锁块4,内缩装置3一侧穿入消防门主体1内部,闭锁块4朝向内缩装置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5,连接杆5与内缩装置3外侧相嵌合。

在具体实施中,消防门主体1内部均匀设置有多个闭锁块4,消防门主体1与门框架2内部开设有闭锁开口6,则当室内的火灾引发爆炸时,能利用爆炸产生的冲击先与内缩装置3接触,驱使内缩装置3克服弹簧的作用力向消防门主体1内部移动,使得断开与连接杆5的嵌合,让闭锁块4在两侧弹簧的作用下向外移动,进入闭锁开口6内部,进而将消防门主体1两侧进行彻底的封锁,对火灾发生时爆炸产生的冲击力进行阻挡,达到避免消防门主体1被冲击拆毁的效果,保证对火焰的持续阻挡效果。

本发明一种防爆拆的消防门及其二次保护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通过内缩装置3一侧穿入消防门主体1内部,而闭锁块4朝向内缩装置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5,且连接杆5与内缩装置3外侧相嵌合,则当室内的火灾引发爆炸时,能利用爆炸产生的冲击先与内缩装置3接触,驱使内缩装置3克服弹簧的作用力向消防门主体1内部移动,使得断开与连接杆5的嵌合,让闭锁块4在两侧弹簧的作用下向外移动,再通过消防门主体1内部均匀设置有多个闭锁块4,且消防门主体1与门框架2内部开设有闭锁开口6,使得闭锁块4向外移动后,能进入闭锁开口6内部,进而将消防门主体1两侧进行彻底的封锁,对火灾发生时爆炸产生的冲击力进行阻挡,达到避免消防门主体1被冲击拆毁的效果,保证对火焰的持续阻挡效果,接着通过内缩装置3朝向触发板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顶块10,而顶块10为两侧倾斜的梯形设置,且触发板9朝向顶块10的一侧为与顶块10相同的倾斜设置,则当内缩装置3向内移动后,能利用斜面接触驱使触发板9向消防门主体1外部移动,而后再利用顶块10两侧的凹槽,从而能在触发板9向外移动后又立刻复位,达到对驱动板11施加作用力使其向门框架2内部移动的效果,其中通过门框架2内部相对驱动板11的外侧开设有移动滑槽13,且驱动板11设置有与移动滑槽13嵌合的卡杆,则使驱动板11在移动的过程中能沿移动滑槽13的轨到进行移动,再通过移动滑槽13为波浪状弯曲设置,而内侧固定安装有钝角三角状的凸块,且卡锁装置12为z状设置,使得驱动板11在较大力的作用下快速向移动滑槽13上端移动后,能在弹簧的作用下进复位,利用转动杆14对卡锁装置12一侧施加向下的作用力,让卡锁装置12以中端为圆心进行顺时针旋转,进而解除对封烟装置7的咬合,让封烟装置7向下移动,对消防门主体1被冲击变形后产生的间隙内进行阻挡,避免烟气向外流动威胁门后人员的生命健康,达到二次保护的效果,其中能利用移动滑槽13与内壁凸块减缓驱动板11的复位速度,从而避免封烟装置7过早向下移动被爆炸冲击波及影响封烟的效果,之后通过封烟装置7内部固定安装有贴合部8,且贴合部8外侧为橡胶设置内部填充有膨胀石墨,则使封烟装置7向下移动后,能让贴合部8与间隙中的高温烟气接触,让内部的膨胀石墨向外扩张对消防门主体1变形产生的间隙进行贴合封堵,从而进一步提高封烟效率,其中通过驱动板11内部开设有转杆腔15,而转动杆14设置在转杆腔15内,且转杆腔15为直角梯形状设置,则转动杆14只能向下端转动,从而达到驱动板11能正常向上移动的同时,复位过程中又能对卡锁装置12施加作用力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