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服装陈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服装服饰用衣物展示架。
背景技术:
衣物展示架主要指服装卖场陈列设计,目的是为了提升品牌形象,吸引顾客,提高销售。陈列是商品无声的推销员,是品牌魅力的灵魂之体现,也是商品价值的二次创造。陈列是一种视觉表现手法,它运用各种道具,结合时尚文化及产品定位,运用各种展示技巧将商品的特性表现出来。
现有的商店衣物展示架较高,对于服装更替的速度和销售流量的影响,商店服装展示架的上衣物需要经常更换,通过人工更换需要先将展示架倾斜或者需要人工增高去更换,不仅危险且工作量较大;另外现有的可收缩的衣架,衣架之间的收缩部件一般采用伸缩杆,从而占用空间较大,同样的多节收缩管通过气体收缩,但是存在收缩时多节收缩管同时收缩,从而导致出现故障时,衣服易滑落,且多个多节收缩管空气整体可压缩变形较大,导致衣服支撑不稳定。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便于使用的服装服饰用衣物展示架,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服装服饰用衣物展示架,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便于使用的服装服饰用衣物展示架,包括绳索,所述绳索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环,第一转环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撑臂,第一撑臂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圆球,第一圆球的内部左侧开设有第一扇形槽,第一转环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环,第二转环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撑臂,第二撑臂的下部设置有第二圆球,第二圆球的内部右侧开设有第二扇形槽,第二圆球和第一圆球之间转动连接有伸缩管,伸缩管包括:第一滑管和第二滑管,第一滑管的右侧上下侧均滑动连接有卡柱,卡柱和第一滑管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二滑管的左部开设有与卡柱对应的管槽,第二滑管的左部且在管槽的右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滑动柱的左端与第二滑管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滑管的左部设置有对称的导向柱,第二滑管的中部开设有通孔,第二滑管的左部转动连接有转盘,转盘的左表面设置有螺旋纹,转盘上且在导向柱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靠近通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封堵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环的每部开设有与通气管对应的气孔,且改气孔的后侧且在第二转环上设置有气泵,从而达到对伸缩管进行充气和吸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扇形槽、第一扇形槽分别与对应的伸缩管相对应,从而对应不同苏粗细的伸缩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管的左部外侧端设置有外螺纹,且第一滑管的内部右侧设置有与其对应的内螺纹,从而保证转盘能够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滑杆与转盘的接触端设置有与螺旋纹对应的限位滑动触角,从而通过转动的转盘带动滑杆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管均设置有对应的转盘、滑杆和封堵板。
进一步的,所述封堵板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从而保证通孔的开启和闭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第一滑管内通气管内的气体压强增大,且推动第二滑管向右移动,当第二滑管的左部移动到第一滑管的右部时,由于第二滑管的左部外侧端设置有外螺纹,且第一滑管的内部右侧设置有与其对应的内螺纹,从而保证转盘能够转动,滑杆与转盘的接触端设置有与螺旋纹对应的限位滑动触角,从而通过转动的转盘带动滑杆上下移动,滑杆带动封堵板打开,通气管气体进入到第二滑管内,多个伸缩管依次伸出。这一结构达到了服装服饰的快速撑起,且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强度。
1.封堵板打开时,通过卡柱将第二滑管卡住,当通气管内的气体压强减小,伸缩管收缩时,由于左侧的第二滑管被卡住,第二滑管最右侧的伸缩管依次逐一收回,这一结构减少了意外的发生,从而避免服装服饰伸缩管每节均同时收缩,收缩量较大,进一步避免服装服饰滑落和沾染污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正面张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整体正面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转盘相关结构左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整体正面收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绳索、2第一转环、3第一撑臂、301第一圆球、3011第一扇形槽、4第二转环、5第二撑臂、501第二圆球、5011第二扇形槽、502通气管、6伸缩管、601第一滑管、6011卡柱、6012第一弹簧、602第二滑管、6021管槽、6022滑动柱、6023第二弹簧、6024导向柱、6025通孔、7转盘、701螺旋纹、8滑杆、9封堵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服装服饰用衣物展示架,包括绳索1,所述绳索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环2,第一转环2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撑臂3,第一撑臂3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圆球301,第一圆球301的内部左侧开设有第一扇形槽3011,第一转环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环4,第二转环4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撑臂5,第二撑臂5的下部设置有第二圆球501,第二圆球501的内部右侧开设有第二扇形槽5011。
第二圆球501和第一圆球301之间转动连接有伸缩管6,伸缩管6包括:第一滑管601和第二滑管602,第一滑管601的右侧上下侧均滑动连接有卡柱6011,卡柱6011和第一滑管60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6012,第二滑管602的左部开设有与卡柱6011对应的管槽6012,第二滑管602的左部且在管槽6012的右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柱6022,滑动柱6022的左端与第二滑管60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6023,第二滑管602的左部设置有对称的导向柱6024,第二滑管602的中部开设有通孔6025,第二转环4的每部开设有与通气管502对应的气孔,且改气孔的后侧且在第二转环4上设置有气泵,从而达到对伸缩管6进行充气和吸气。第二扇形槽5011、第一扇形槽3011分别与对应的伸缩管6相对应,从而对应不同苏粗细的伸缩管6。
第二滑管602的左部转动连接有转盘7,转盘7的左表面设置有螺旋纹701,第二滑管602的左部外侧端设置有外螺纹,且第一滑管601的内部右侧设置有与其对应的内螺纹,从而保证转盘7能够转动。转盘7上且在导向柱6024内滑动连接有滑杆8,滑杆8与转盘7的接触端设置有与螺旋纹701对应的限位滑动触角,从而通过转动的转盘7带动滑杆8上下移动。滑杆8靠近通孔602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封堵板9,伸缩管6均设置有对应的转盘7、滑杆8和封堵板9,封堵板9的直径大于通孔605的直径,从而保证通孔605的开启和闭合。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在使用时,通过外部的驱动装置可以带动绳索1上下移动,即带动整个衣架上下移动,当衣架下来时,通过第一转环2上的气泵对通气管502进行抽气,第一撑臂3和第二撑臂5通过伸缩管6收缩,当第一撑臂3和第二撑臂5放入服装服饰的口领时,通过通过第一转环2上的气泵对通气管502进行充气,第一撑臂3和第二撑臂5将其撑起,具体详细步骤如下:
第一滑管601内通气管502内的气体压强增大,且推动第二滑管602向右移动,当第二滑管602的左部移动到第一滑管601的右部时,由于第二滑管602的左部外侧端设置有外螺纹,且第一滑管601的内部右侧设置有与其对应的内螺纹,从而保证转盘7能够转动,滑杆8与转盘7的接触端设置有与螺旋纹701对应的限位滑动触角,从而通过转动的转盘7带动滑杆8上下移动,滑杆8带动封堵板9打开,此时,通气管502气体进入到第二滑管602内,如图1所示:多个伸缩管6依次伸出。这一结构达到了服装服饰的快速撑起,且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强度。
同时,封堵板9打开时,通过卡柱6011将第二滑管602卡住,当通气管502内的气体压强减小,伸缩管6收缩时,由于左侧的第二滑管602被卡住,因此,第二滑管602最右侧的伸缩管6依次逐一收回,这一结构减少了意外的发生,比如:第一转环2上的气泵突然断电、漏气,从而避免服装服饰伸缩管6每节均同时收缩,收缩量较大,进一步避免服装服饰滑落和沾染污渍。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