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石墨烯及太赫兹技术加热的远红外电热水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25002发布日期:2021-03-02 13:02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石墨烯及太赫兹技术加热的远红外电热水容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电热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及太赫兹技术加热的远红外电热水容器。


背景技术:

[0002]
远红外线又称为长波红外线,其波长范围从5.6微米至1000微米。远红外加热技术利用热物体源所发射出来的远红外线照射被加热物料,使物料吸收远红外线后内部分子和原子“共振”产生热能,以达到加热的目的,是一种辐射传热的过程。利用这项技术可提高加热效率,节约能源。
[0003]
太赫兹辐射是0.1~10thz的电磁辐射,太赫兹可以使得人体内的水分子产生共振,并且因此缩小而活性化。这样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和促进新陈代谢,可以排除身体内的毒素;太赫兹可以促进生理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减肥塑身,改善体型;太赫兹有着很好的保温效果,可以节省体能,保持身体营养。太赫兹光波可以打通人体内的经络来激发经气,可以达到疏通经络的效果。人体经络畅通之后就可以清除体内的寒湿之气,可以促使人体酸碱平衡。
[0004]
目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都是采用电热水壶进行煮水,电热水壶尽管使用方便,但是其发热部件均是金属发热体(如采用电热丝、电热板等装置进行加热),由于金属发热体在煮水过程会不断产生有害金属元素,同时还带有一定的电磁辐射,给我们的生命健康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石墨烯及太赫兹技术加热的远红外电热水容器。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基于石墨烯及太赫兹技术加热的远红外电热水容器,包括底座、壶体和加热装置,所述底座上设置用于外接电源的电源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插座,所述壶体上设置有盖体、壶嘴和把手,所述壶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插座相配合的插口,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远红外加热盘和石墨烯层,所述远红外加热盘设置在所述壶体内,所述远红外加热盘通过所述插口与所述插座电性连接,所述石墨烯层设置在所述远红外加热盘上。
[0007]
进一步的,所述远红外加热盘与所述壶体的底板之间设置有隔热板。
[0008]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板与所述壶体的底板之间设置有屏蔽层。
[0009]
进一步的,所述石墨烯层上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为蜂窝石英玻璃层、蜂窝微晶玻璃层、蜂窝陶瓷玻璃层、蜂窝钢化玻璃层或耐高温蜂窝陶瓷层。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壶体的内部设置有太赫兹发射源。
[0011]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在加热过程中产生远红外线,通过石墨烯层对远红外线进行稳定,使得远红外光谱波长稳定在4-14um范围内,并且通过
壶体内部设置的太赫兹发生源,在加热过程中,产生太赫兹波,与远红外光谱进行配合,对壶体内的水分进行作用,与水分形成共振效应,使不容易被人吸收的大水分子团产生共振使其分子团解聚,重新组合成较小的水分子团,在这过程中使吸附在水分子团表面的污物质得以去除,此被照射的水更利于人体健康。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1、底座;2、壶体;3、加热装置;11、电源线;12、插座;21、盖体;22、壶嘴;23、把手;24、插口;31、远红外加热盘;32、石墨烯层;33、隔热板;34、屏蔽层;35、防护层;36、太赫兹发射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6]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17]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多个”指两个以上。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8]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基于石墨烯及太赫兹技术加热的远红外电热水容器,包括底座1、壶体2和加热装置3,所述底座1上设置用于外接电源的电源线1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插座12,所述壶体2上设置有盖体21、壶嘴22和把手23,所述壶体2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插座12相配合的插口24,所述加热装置3包括远红外加热盘31和石墨烯层32,所述远红外加热盘31设置在所述壶体2内,所述远红外加热盘31通过所述插口24与所述插座12电性连接,所述石墨烯层32设置在所述远红外加热盘31上。
[0019]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远红外加热盘31与所述壶体2的底板之间设置有隔热板33。这样设计,通过隔热板33对远红外加热盘31的下方进行隔热,从而避免远红外加热盘31在通电使用的过程中对下方的壶体2以及插座12造成损坏。
[002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隔热板33与所述壶体2的底板之间设置有屏蔽层34。这样设
计,对通电的远红外加热盘31进行屏蔽,从而保证了壶体2使用的安全性,避免了漏电。
[0021]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石墨烯层32上设置有防护层35,所述防护层35为蜂窝石英玻璃层、蜂窝微晶玻璃层、蜂窝陶瓷玻璃层、蜂窝钢化玻璃层或耐高温蜂窝陶瓷层。这样设计,对石墨烯层32进行有效的保护,且防护层35使用的材料均为导热性较为良好的材料,保证石墨烯层32的正常使用。
[0022]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壶体2的内部设置有太赫兹发射源36。这样设计,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太赫兹发生源产生太赫兹波,与远红外光谱进行配合,对壶体2内的水分进行作用,与水分形成共振效应,能够对壶体2内部的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利。
[002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石墨烯及太赫兹技术加热的远红外电热水容器,使用时在壶体内部放入清水,将壶体放置在底座上,插座与插口对应,通过电源线外接电源通过插座与远红外加热盘电性连接,远红外加热盘开始加热,产生远红外线,通过石墨烯层对远红外线进行稳定,使得远红外光谱波长稳定在4-14um范围内,并且通过壶体内部设置的太赫兹发生源,在加热过程中,产生太赫兹波,与远红外光谱进行配合,对壶体内的水分进行作用,与水分形成共振效应。
[0024]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