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
本发明属于特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用攀爬结构。
背景技术:[0002]
在特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在杆塔上攀爬,但是现有的杆塔上由于避免闲杂人等攀爬,杆塔的第一阶梯的高度距离地面较高,给施工人员的攀爬造成很大的不便,需要借助攀爬工具,现有的攀爬工具往往只是采用普通的爬梯结构都是直接采用普通的人字梯直接进行使用,但是现有的人字梯在山区工作时,无法固定牢固,在攀爬过程中,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用攀爬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爬梯不便于固定的问题,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快速对攀爬结构进行固定,减少攀爬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特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用攀爬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端设有三角抓地块,所述底板的顶端设有固定支撑杆,所述固定支撑杆的顶端设有调节杆,所述固定支撑杆的左右两侧设有穿杆,所述调节杆的下部两侧设有与穿杆直径相匹配的固定连接槽,所述调节杆的左右两侧设有若干组横板,所述横板与调节杆连接处设有转轴,所述横板的底端设有转动斜向支撑杆,所述转动斜向支撑杆的外侧与横板连接处设有连接转轴,所述转动斜向支撑杆的内侧设有伸缩调节杆,所述转动斜向支撑杆的底端设有固定穿杆,所述伸缩调节杆的底端设有与固定穿杆直径相匹配的固定凹槽,所述伸缩调节杆的内侧设有弧形卡块,所述调节杆的左右两侧共设有六组与弧形卡块相匹配的弧形卡槽,所述调节杆的顶端设有顶部连接块。
[0006]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的顶端与顶部连接块底部之间设有感应块,所述顶部连接块的内腔顶端设有两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固定杆连接处设有调节转轴,所述转动板的顶端内侧与顶部连接块的内腔顶端之间设有回力弹簧,所述转动板的底端外侧设有反应杆,所述反应杆的底端设有弧形夹持槽。
[0007]
进一步地,所述回力弹簧位于两组固定杆之间。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杆的底端伸出至顶部连接块的内腔外部。
[0009]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连接块的底端设有与感应块直径相匹配的开口,所述感应块通过开口伸入顶部连接块的内腔。
[0010]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撑杆的左右两侧侧板上均设有若干组与穿杆直径相匹配的开口。
[0011]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斜向支撑杆的底板上设有与固定穿杆直径相匹配的开口,所
述固定穿杆通过开口伸入转动斜向支撑杆的内腔并连接伸缩调节杆。
[0012]
进一步地,所述横板的顶端设有波浪纹路凹槽。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4]
本发明采用转动斜向支撑杆,连接转轴转动进而带动转动斜向支撑杆,再将伸缩调节杆拉出转动斜向支撑杆的内腔,使弧形卡块卡入弧形卡槽内,并将固定穿杆插入固定凹槽内,便于对横板进行支撑,避免横板断裂。
[0015]
本发明采用回力弹簧,在需要连接杆塔时,将顶部连接块接触杆塔,当感应块位于顶部连接块外的一端接触杆塔后,向杆塔的内腔运动,使两个转动板内侧向上运动压缩回力弹簧,使转动板通过调节转轴转动,使反应杆向下推动,并通过弧形夹持槽夹持住杆塔,即可进行攀爬;在需要脱离杆塔时,向下顶动,带动转动板反向转动,松开两组弧形夹持槽,即可取下攀爬结构。
[0016]
进一步地,固定支撑杆的左右两侧侧板上均设有若干组与穿杆直径相匹配的开口,可以方便调节调节杆伸入固定支撑杆的内腔长度。
[0017]
进一步地,通过在横板的顶端设置波浪纹路凹槽,便于在攀爬过程中,手指位于凹槽内,增加摩擦力。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顶部连接块俯视图。
[0020]
图中,1、底板;2、三角抓地块;3、固定支撑杆;4、调节杆;5、穿杆;6、固定连接槽;7、横板;8、转轴;9、转动斜向支撑杆;10、连接转轴;11、伸缩调节杆;12、固定穿杆;13、固定凹槽;14、弧形卡槽;15、弧形卡块;16、顶部连接块;17、感应块;18、固定杆;19、转动板;20、调节转轴;21、反应杆;22、弧形夹持槽;23、回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2]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特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用攀爬结构,包括底板1,底板1的底端设有三角抓地块2,通过三角抓地块2可增加底板1与地面的连接度,避免底板1在接触地面时,连接度不够导致打滑,底板1的顶端设有固定支撑杆3,固定支撑杆3的顶端设有调节杆4,固定支撑杆3的顶端设有与调节杆4直径开口相匹配的开口,调节杆4通过开口伸入固定支撑杆3内,便于调节调节杆4伸入固定支撑杆3的内腔长度,固定支撑杆3的左右两侧设有穿杆5,调节杆4的左右两侧设有与穿杆5直径相匹配的固定连接槽6,调节杆4的左右两侧设有六组横板7,横板7与调节杆4连接处设有转轴8,横板7的底端设有转动斜向支撑杆9,转动斜向支撑杆9的外侧与横板7连接处设有连接转轴10,转动斜向支撑杆9的内侧设有伸缩调节杆11,转动斜向支撑杆9的底端设有固定穿杆12,伸缩调节杆11的底端设有与固定穿杆12直径相匹配的固定凹槽13,伸缩调节杆11的内侧设有弧形卡块15,调节杆4的左右两侧共设有六组与弧形卡块15相匹配的弧形卡槽14,通过连接转轴10转动进而带动转动斜向支撑杆9,再将伸缩调节杆11拉出转动斜向支撑杆9的内腔,使弧形卡块15卡入弧形卡槽14内,并将固定穿杆12插入固定凹槽13内,对伸缩调节杆11进行固定,避免
在攀爬过程中横板7通过转轴8转动,调节杆4的顶端设有顶部连接块16。
[0023]
请参阅图2,顶部连接块16的底端设有感应块17,顶部连接块16的内腔顶端设有两组固定杆18,两组固定杆18的底端均设有转动板19,转动板19与固定杆18连接处设有调节转轴20,转动板19的顶端内侧设有回力弹簧23,转动板19的底端外侧设有反应杆21,反应杆21的底端设有弧形夹持槽22,当感应块17位于顶部连接块16外的一端接触杆塔后,向杆塔的内腔运动,使转动板19内侧向上运动,使转动板19通过调节转轴20转动,使反应杆21向下推动,并通过弧形夹持槽22夹持住杆塔,且回力弹簧23可在需要脱离杆塔时,向下顶动(回力弹簧23顶端固定连接顶部连接块19内腔底端,在受到挤压时,向上收缩运动,在挤压消失时,只能向下运动。即回力弹簧23一端已固定卡死,只能通过另一端进行伸缩运动),带动转动板19反向转动,松开两组弧形夹持槽22。
[0024]
请参阅图1,固定支撑杆3的左右两侧侧板上均设有四组与穿杆4直径相匹配的开口,便于根据调节杆4伸入固定支撑杆3内腔的长度将穿杆5插入不同高度的开口内,便于固定调节杆4。
[0025]
请参阅图1,转动斜向支撑杆9的底板上设有与固定穿杆12直径相匹配的开口,固定穿杆12通过开口伸入转动斜向支撑杆9的内腔并连接伸缩调节杆11,便于通过固定穿杆12插入固定凹槽13内固定伸缩调节杆11的位置。
[0026]
请参阅图2,顶部连接块16的底端设有与感应块17直径相匹配的开口,感应块17通过开口伸入顶部连接块16的内腔,便于通过感应块17控制转动板19的转动。
[0027]
请参阅图1,横板7的顶端设有波浪纹路凹槽,便于在攀爬过程中,手指位于凹槽内,增加摩擦力。
[0028]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底板1放置在杆塔的所需攀爬位置,再根据杆塔的第一阶梯和地面之间的间距,调节调节杆4伸入固定支撑杆3内腔的长度,并通过穿杆5插入固定连接槽6内,对调节杆4进行固定,再将横板7通过转轴8转动至与调节杆4保持90度,再将转动斜向支撑杆9通过连接转轴10进行转动,并将伸缩调节杆11抽出转动斜向支撑杆9的内腔,将弧形卡块15卡入弧形卡槽14内,并将固定穿杆12插入转动斜向支撑杆9的内腔并连接固定凹槽13,对伸缩调节杆11进行固定,再将顶部连接块16接触杆塔,当感应块17位于顶部连接块16外的一端接触杆塔后,向杆塔的内腔运动,使转动板19内侧向上运动,使转动板19通过调节转轴20转动,使反应杆21向下推动,并通过弧形夹持槽22夹持住杆塔,即可进行攀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