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07158发布日期:2022-07-01 22:43阅读:66来源:国知局
煎烤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煎烤机。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的煎烤机,加热的方式均是为固定结构的加热。例如设置固定的加热管或加热丝,通过加热煎烤机的烤盘,从而使得烤盘具有热量,进行食物的烹饪。然而,相关技术中的煎烤机存在以下问题:烤盘与加热件的位置相对固定,加热烤盘的发热区域会使得烤盘的受热不均匀,被加热的区域越来越热,而与未被直接加热的区域存在温差,从而使得食物的烹饪效果差,局部未熟而局部过热的情况出现的较多,影响烹饪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煎烤机,旨在使得煎烤机实现了食材受热均匀而降低出现烤焦的现象,从而提高煎烤机对食材的烹饪效果。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煎烤机包括:
5.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和烤盘,所述烤盘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底座;和
6.上盖组件,所述上盖组件包括上盖和光波管,所述上盖连接于所述底座,并可打开或者盖合于所述底座,所述光波管设于所述上盖,并位于所述上盖朝向所述烤盘的一侧。
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旋转件,所述旋转件设于所述底座,并和所述烤盘之间间隙配合,所述旋转件驱动所述烤盘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时,所述旋转件与所述烤盘抵接传动。
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烤盘相对于所述底座的转动方向上,所述旋转件和所述烤盘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旋转件可在所述第一间隙内转动。
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烤盘面向所述旋转件的壁面设有定位件,所述旋转件和所述定位件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一间隙,所述旋转件被驱动时可抵接带动所述定位件,使所述烤盘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
1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件包括:
11.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底座面向所述烤盘的壁面,另一端沿朝向所述烤盘的方向延伸设置;和
12.抵接块,所述抵接块连接于所述连接柱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并和所述连接柱呈夹角设置,所述抵接块与所述定位件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一间隙,并可抵接带动所述定位件。
1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抵接块在所述第一间隙内转动所形成的转动角为α,满足条件:5
°
≤α≤80
°

1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烤盘之间并支撑于所述烤盘,以使所述连接柱和所述抵接块在所述连接柱的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二间隙。
1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面向所述烤盘的壁面设有支撑凸起,所述支撑
凸起形成为所述支撑结构,所述支撑凸起抵接支撑于所述烤盘。
1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面向所述烤盘的壁面设有滚轮,所述滚轮形成为所述支撑结构,所述滚轮抵接支撑于所述烤盘。
1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转环,所述转环环绕于所述烤盘的外侧,所述转环抵接于所述烤盘和所述滚轮。
1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面向所述烤盘的壁面设有主滚珠,所述主滚珠形成为所述支撑结构,所述主滚珠抵接支撑于所述烤盘。
1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驱动件和传动结构,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底座,所述传动结构传动连接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连接柱,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传动结构驱动所述连接柱转动。
2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连接于所述驱动件,所述从动齿轮连接于所述连接柱,并和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
21.或者,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蜗杆和蜗轮,所述蜗杆连接于所述驱动件,所述蜗轮连接于所述连接柱,并和所述蜗杆相啮合;
22.或者,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以及传送带,所述主动轮连接于所述驱动件,所述从动轮连接于所述连接柱,所述传送带套设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
2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盖内形成有散热通道,所述光波管位于所述散热通道之外。
2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盖组件还包括上反射罩,所述上反射罩连接于所述上盖,并位于所述上盖面向所述烤盘的一侧;
25.所述上反射罩和所述上盖围合形成所述散热通道,所述光波管位于所述上反射罩背离所述散热通道的一侧。
2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盖组件还包括隔热罩,所述隔热罩连接于所述上反射罩,并位于所述上反射罩背离所述光波管的一侧,所述隔热罩、所述上反射罩以及所述上盖围合形成所述散热通道;
27.和/或,所述上盖组件还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与所述上反射罩连接并围合形成安置腔,所述光波管位于所述安置腔内。
2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盖还设有进风孔和出风孔,所述进风孔和所述出风孔均连通于所述散热通道;
29.所述进风孔和/或所述出风孔之位于所述上盖内的孔口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高于另一端的孔口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
3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盖组件还包括多层视窗结构,所述多层视窗结构设于所述上盖,并和所述上盖围合形成透光隔热腔,所述透光隔热腔和所述散热通道呈间隔设置。
3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上盖具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上盖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时,可以打开或者盖合于所述底座,所述多层视窗结构位于所述上盖背离所述连接端的一侧。
3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盖于远离所述连接端的一侧设有相连通的第一让位口和第二让位口,所述第二让位口位于所述第一让位口的上方,所述第一让位口和所述
第二让位口至少部分相对设置;
33.所述多层视窗结构包括第一视窗和第二视窗,所述第一视窗嵌设于所述第一让位口,所述第二视窗嵌设于所述第二让位口内。
3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盖组件还包括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设于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并可用于在所述上盖打开或者盖合于所述底座时提供缓冲力。
3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设有铰接轴,所述缓冲结构为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套接于所述铰接轴的外侧,并与所述底座连接,以使所述连接端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时,所述上盖打开或者盖合于所述底座。
3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煎烤机通过将底座组件的烤盘可旋转的设置在底座上,使得在对食材烹饪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驱动烤盘相对于底座转动,以使位于烤盘内的食材能够相对于上盖组件的光波管进行转动。如此实现了烤盘内的食材进行较为均匀的受热而降低出现烤焦的现象,从而提高了煎烤机对食材的烹饪效果。相较于固定加热烤盘的加热区域,本技术的容置在烤盘上的食物受热均匀,可以提高食物的烹饪效果和烹饪效率。
37.并且,本方案中的煎烤机是通过上盖组件的光波管提供光波热源,以对位于烤盘内的食材进行加热的。如此在对食材的烹饪过程中能够迅速产生高温高热,提高了对食材的加热效率,且能够降了烤焦的可能而有利于保证食材的色泽,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煎烤机对食材的烹饪效果。
附图说明
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39.图1为本发明烹饪器一实施例的上盖组件处于盖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40.图2为图1中煎烤机的上盖组件盖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41.图3为图1中煎烤机的一剖面示意图;
42.图4为图1中煎烤机的底座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43.图5为图1中煎烤机的底座组件的一剖面示意图;
44.图6为图1中煎烤机的底座组件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45.图7为本发明煎烤机的旋转件和烤盘在一实施例中的传动配合的示意图;
46.图8为图7中旋转件和烤盘的传动配合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47.图9为本发明煎烤机的旋转件和烤盘在另一实施例中的传动配合的示意图;
48.图10为本发明煎烤机的旋转件和烤盘在又一实施例中的传动配合的示意图;
49.图11为图1中煎烤机的传动结构和底座上壳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50.图12为图1中煎烤机的传动结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51.图13为图12中传动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52.图14为图12中传动结构的一剖面示意图;
53.图15为图1中煎烤机的下反射板和下加热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54.图16为图15中下反射板和下加热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55.图17为图15中下反射板和下加热件的一剖面示意图;
56.图18为图15中下反射板和下加热件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57.图19为本发明煎烤机另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58.图20为图19中底座组件的一剖面示意图;
59.图21为图20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60.图22为本发明煎烤机又一实施例的底座组件的一剖面示意图;
61.图23为图2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62.图24为本发明煎烤机再一实施例的底座组件的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63.图25为图24中底座组件的一剖面示意图;
64.图26为图25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65.图27为图1中煎烤机的上盖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66.图28为图1中煎烤机的上盖组件的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67.图29为图1中煎烤机的上盖组件的另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68.图30为图1中煎烤机的上盖组件的一剖面示意图;
69.图31为图1中煎烤机的上盖组件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70.图32为图31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71.图33为图1中煎烤机的上盖组件的又一剖面示意图;
72.图34为图1中煎烤机的上盖组件和底座组件之间的缓冲结构示意图;
73.图35为图34中缓冲结构的一剖面示意图。
74.附图标号说明:
75.[0076][0077]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7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79]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80]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
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81]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82]
相关技术中的煎烤机存在以下问题:加热件在固定位置加热烤盘,烤盘的受热不均匀,被加热的区域越来越热,而与未被直接加热的区域存在温差,从而使得食物的烹饪效果差,局部未熟而局部过热的情况出现的较多,影响烹饪的效率。
[0083]
为解决上述问题,请结合参考图1、图2以及图3,本发明提出一种煎烤机 100。
[0084]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煎烤机100包括底座11组件10和上盖组件 30;其中,底座11组件10包括底座11和烤盘12,烤盘12可转动的设于底座11;上盖组件30包括上盖31和光波管32,上盖31连接于底座11,并可打开或者盖合于底座11,光波管32设于上盖31,并位于上盖31朝向烤盘12 的一侧。
[0085]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底座11可以用于安装烤盘12和旋转件13等零件,以使得该底座11组件10的各个零件可以组装形成一个整体。其中,底座11于水平面上的投影可以是大致呈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状,以使得该底座11 的形状较为规则而便于成型制造。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该底座11于水平面上的投影也可以为圆形状或者其他形状等。为了提高烤盘 12于底座11上安装稳定性,底座11可以形成有具有腔口的容置腔111,烤盘12可以转动地设于该容置腔111内。该容置腔111于水平面上的投影可以为圆形状,以使得烤盘12对应的可以设置为圆形状而使得该容置腔111的形状可以和烤盘12的形状可以较为适配,从而能够提高底座11和烤盘12之间分布的紧凑性,以及容置腔111的腔壁对烤盘12在转动过程中的导向性。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在底座11设置的相对较大,容置腔 111于水平面上的投影也可以为正方形或者其他形状等,能够保证烤盘12可以于容置腔111内进行转动即可。烤盘12可以用于对需要加热的食材进行容置,同时在受热后也可以将热量传递至位于烤盘12上的食材。其中,该烤盘 12可以是呈筒状,此时烤盘12可以包括有盘底壁121和盘侧壁123,盘侧壁 123呈环形状设置,其具有开口的两端中的一端连接于盘底壁121背离容置腔 111的腔底壁的表面。如此由盘底壁121和盘侧壁123围合形成的容置空间能够对食材进行较好限位容置,降低食材在烤盘12的转动过程中发生溢出的可能。而为了保证转动的顺畅性和降低对空间的占用,盘底壁121和盘侧壁123 于水平面上的投影可以是呈圆形状;当然,在底座11的容置腔111内的空间足够时,盘底壁121和盘侧壁123于水平面上的投影也可以是呈方形状等。或者,于其他实施例中,该烤盘12仅具有盘底壁121也是可以的。上盖31 可以用于打开或者盖合于底座11,以使得烤盘12可以位于上盖31和底座11 所围合形成的较为封闭的空间内。如此可以降低该烹饪空间内热量的流失,从而有利于提高对烤盘12内的食材的烹饪效率。其中,在底座11内形成有用于容置烤盘12的容置腔111时,该上盖31在相对于底座11运动时可以打开或者盖合于容置腔111
的腔口。当然,在底座11未形成有容置腔111时,上盖31面向烤盘12的表面可以呈凹陷设置,以对设于底座11上的烤盘12 进行罩盖。另外,上盖31和底座11可以是转动连接或者滑动连接,以通过转动或者滑动上盖31实现对底座11打开和盖合。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上盖31和底座11也可以是不具有连接关系,仅盖合于底座11。光波管32可以用于食材提供光波热源,以对位于烤盘12内的食材进行加热的。其中,该管波管可以设于上盖31面向底座11的表面,当然也可以是嵌设于上盖31内,此时上盖31在面向烤盘12的表面可以设有透光孔。
[008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煎烤机100通过将底座11组件10的烤盘12可旋转的设置在底座11上,使得在对食材烹饪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驱动烤盘12相对于底座11转动,以使位于烤盘12内的食材能够相对于上盖组件30的光波管32进行转动。如此实现了烤盘12内的食材进行较为均匀的受热而降低出现烤焦的现象,从而提高了煎烤机100对食材的烹饪效果。
[0087]
并且,本方案中的煎烤机100是通过上盖组件30的光波管32提供光波热源,以对位于烤盘12内的食材进行加热的。如此在对食材的烹饪过程中能够迅速产生高温高热,提高了对食材的加热效率,且能够降了烤焦的可能而有利于保证食材的色泽,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煎烤机100对食材的烹饪效果。
[0088]
请结合参考图3至图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底座11组件10还包括旋转件13,旋转件13设于底座11,并和烤盘12之间间隙配合,旋转件13 驱动烤盘12相对于底座11转动时,旋转件13与烤盘12抵接传动。
[0089]
可以理解,旋转件13和烤盘12之间为间隙配合,仅在带动烤盘12相对于底座11转动时会和烤盘12抵接传动。此时,在面对烤盘12上放置有较多的食材的情况下,底座11组件10的驱动件15在启动时由于旋转件13和烤盘12之间的间隙配合使其具有缓冲移动空间,能够在启动至正常工作后才通过旋转件13对承载有较大食材的烤盘12进行抵接带动。如此降低了该驱动件15在启动时由于烤盘12上放置较多的食材而受到较大的阻力,使其发生卡死发热而导致损坏的可能,从而保证了煎烤机100的正常稳定的工作。其中,该旋转件13可以是设于容置腔111的腔底壁,以对烤盘12的盘底壁121 进行带动;当然也可以是设于容置腔111的腔侧壁,以对烤盘12的盘侧壁123 进行带动。另外,旋转件13可以是部分位于容置腔111内,也可以是全部位于容置腔111内。
[0090]
请结合参考图4至图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烤盘12相对于底座 11的转动方向上,旋转件13和烤盘12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旋转件13可在第一间隙内转动。
[0091]
可以理解,旋转件13和烤盘12之间直接在烤盘12的转动方向上形成有第一间隙,可以使得旋转件13的移动路径和该第一间隙较为适配。此时,在底座11组件10的驱动件15进行启动时,旋转件13能够在第一间隙内进行一定时间的转动,以便对该旋转件13进行驱动的驱动件15具有足够的缓冲移动空间,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地保证驱动件15在启动至正常工作后才受到烤盘12对其转动所形成的阻力。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在烤盘12相对于底座11的转动轴144向上,旋转件13和烤盘1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也是可以的,例如:旋转件13和烤盘12的被驱动部位均设置成倾斜平面或者倾斜弧面等。
[0092]
请结合参考图5和图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烤盘12面向旋转件13 的壁面设有定位件125,旋转件13和定位件125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旋转件13被驱动时可抵接带动定位件125,使烤盘12相对于底座11转动。
[0093]
可以理解,仅通过定位件125和旋转件13之间抵接传动,使得无需于烤盘12上设置较为复杂的结构,从而有利于简化烤盘12的结构和保证烤盘12 自身的强度。而定位件125设于烤盘12面向容置腔111的腔底壁的表面(也可以说是烤盘12的盘底壁121),则可以使得烤盘12和旋转件13之间分布的较为紧凑,从而有利于缩小底座11组件10的整体的体积。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烤盘12面向容置腔111的腔侧壁的壁面设有定位件125(也可以说是烤盘12的盘侧壁123),此时旋转件13可以设于容置腔111的腔侧壁;或者,烤盘12面向容置腔111的腔底壁的盘底壁121 形成有抵接槽,旋转件13的部分伸入该抵接槽内,并和抵接槽的槽侧壁呈间隙配合,之后在被驱动时与抵接槽的槽侧壁抵接传动。
[0094]
请结合参考图5和图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旋转件13包括连接柱 131和抵接块133,连接柱131的一端可转动地设于底座11面向烤盘12的壁面,另一端沿朝向烤盘12的方向延伸设置;抵接块133连接于连接柱131远离底座11的一端,并和连接柱131呈夹角设置,抵接块133与定位件125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并可抵接带动定位件125。
[0095]
可以理解,旋转件13通过连接柱131可以和较好的和底座11组件10的驱动件15连接,而通过抵接块133则可以使得旋转件13的转动轴144线与定位件125具有一定的距离而具有一定的驱动力矩,以便于旋转件13在被驱动时带动定位件125。同时,如此设置也使得旋转件13通过不同的部位实现不同的功能(即通过连接柱131进行连接限定,通过抵接块133进行抵接带动),能够使得旋转件13的各个部位进行对应设置而简化旋转件13的整体的结构和保证旋转件13的整体强度。其中,可以是旋转件13位于容置腔111 的中心位置,定位件125偏离容置腔111的中心设置,此时,可以是抵接块 133的中部或者端部抵接定位件125而带动定位件125;当然,也可以是旋转件13偏离容置腔111的中心设置,定位件125位于容置腔111的中心设置,此时,可以是抵接块133远离连接柱131的一端的端面抵接定位件125而带动定位件125。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于其他实施例中,旋转件13也可以是仅包括有连接柱131,该连接柱131的下端可以用于和底座11组件10的驱动件15连接,而上端可以用于和定位件125抵接带动。此时连接柱131的上端和抵接件的之间的配合关系可以为:连接柱131的上端的侧周面设有抵接槽,定位件125容置于该抵接槽内并可被抵接槽的槽壁所抵接带动。
[0096]
请参考图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定义抵接块133在第一间隙内转动所形成的转动角为α,满足条件:5
°
≤α≤80
°

[0097]
可以理解,当抵接块133在第一间隙内转动所形成的转动角α小于5
°
时,使得抵接块133在第一间隙内的转动量相对较小,会影响驱动件15在启动时的移动缓冲效果。而当抵接块133在第一间隙内转动所形成的转动角α大于 80
°
时,使得抵接块133第一间隙内的转动量相对较大,会使得抵接块133 在转动较长时间后才抵接带动定位件125而影响了对烤盘12的带动的效率。因此,为了兼顾对底座11组件10的驱动件15的移动缓冲效果和对烤盘12 的带动效率,将抵接块133第一间隙内转动所形成的转动角α设置为5
°
≤α≤80
°
。其中,抵接块133第一间隙内转动所形成的转动角α可以为5
°
、10
°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50
°
、55
°
、60
°
、65
°
、 70
°
、75
°
、80
°
,当然也可以为以上区间的任意取值。
[0098]
请参考图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抵接块13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抵接块133环绕连接柱131的中心线间隔分布;定位件12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定位件125环绕烤盘12的中
心线间隔分布,每相邻的两个定位件125之间设有一个抵接块133,每一个抵接块133和与该抵接块133相邻的定位件125 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
[0099]
可以理解,多个抵接块133和多个定位件125的设置,使得烤盘12的各个部位在转动周向上可以被通过该多个抵接块133和多个定位件125的抵接配合带动,从而便于旋转件13对烤盘12的快速且较为稳定的带动。而且,如此设置也便于保证旋转件13在被驱动时可以对定位件125进行抵接带动,从而有利于保证旋转件13对烤盘12的带动的有效性。同时也提高了旋转件 13的整体强度,降低其在抵接带动定位件125发生断裂的可能,从而有利于延长旋转件13的使用年限。另外,驱动旋转件13转动的驱动件15可以为双向同步电机,使得旋转件13的抵接块133在沿一个方向转动受到相邻的两个定位件125的其中之一的阻力时,可以沿反方向转动。如此在将烤盘12安装于容置腔111内时,保证一个抵接块133插入两个定位件125即可,无需再对烤盘12的放置角度沿周向进行调整。当然,该驱动件15也可以为单向电机,此时在将烤盘12安装于容置腔111内时,在一个抵接块133插入两个定位件125后,将烤盘12沿驱动件15的转动方向的反方向转动至该抵接块133 抵接于两个定位件125的一个定位件125,即可保证驱动件15在启动时,该抵接块133可以于两个定位件125之间转动而保证驱动件15的正常启动。
[010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旋转件13还包括固定座135,固定座135连接于连接柱131远离容置腔111的腔底壁的一端,固定座135于水平面上的投影覆盖连接柱131于水平面上的投影,多个抵接块133均连接于固定座135。
[0101]
可以理解,连接柱131通过面积相对较大的固定座135连接多个抵接块 133,而面积相对较大的固定座135具有较大的连接位置,从而便于对多个抵接块133进行连接固定。同时,该固定座135的设置也有利于进一步地提高提高旋转件13的整体强度。
[0102]
请参考图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固定座135于水平面上的投影为圆形,多个定位件125均抵接于固定座135的侧周面。
[0103]
可以理解,多个定位件125抵接于固定座135的侧周面,使得通过固定座135的侧周面的抵接可以对多个定位件125在转动时进行限位,从而能够提高烤盘12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而固定座135于水平面上的投影为圆形,使其侧周面和定位件125的转动轨迹一致,则可以降低该固定座135对多个定位件125在转动过程造成阻碍的可能,以保证定位件125被驱动转动的顺畅性。此时,多个定位件125的中心位于同心圆上,也便于烤盘12各处所受驱动力的均匀而能够较为稳定的转动。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也可以是仅固定座135的侧周面在对应每一个定位件125的位置设置为不同半径的弧形面,此时各个定位件125的中心可以位于不同的圆周路径上;或者,固定座135设置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等,并和多个定位件125均具有间隙。
[0104]
请参考图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抵接块133于水平面上的投影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
[0105]
可以理解,如此设置使得抵接块133的相对的两个侧周面较为平整,能够较好的和定位件125进行抵接,从而有利于保证抵接块133对定位件125 带动的稳定性。同时,抵接块133于水平面上的投影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也使得抵接块133的形状较为规则,从而便于该抵接块133进行加工制造。
[0106]
请参考图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抵接块133相对两侧壁之间的距离在远离固
定座135的方向上呈增大设置。如此使得抵接块133的侧壁对定位件125具有朝向容置腔111的中心抵接力,从而降低了定位件125在被驱动过程中从两个抵接块133之间滑出的可能,以进一步地提高定位件125被抵接块133抵接带动的稳定性。
[0107]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连接柱131、固定座135以及抵接块133为一体结构;
[0108]
可以理解,连接柱131、固定座135以及抵接块133为一体设置,可以增大几者在连接处的连接强度,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旋转件13的整体强度。同时,如此设置也使得几者之间可以通过一体成型制造,简化加工工艺而提高生产效率。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柱131、固定座 135以及抵接块133也可以分体结构,并可以通过胶水进行粘接固定,或者通过卡扣、螺钉等进行固定。
[0109]
请结合参考图4和图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底座11组件10还包括支撑结构14,支撑结构14设于底座11和烤盘12之间并支撑于烤盘12,以使连接柱131和抵接块133在连接柱131的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二间隙。
[0110]
可以理解,通过支撑结构14对烤盘12进行抵接支撑,使得旋转件13不受到烤盘12的压紧力的作用,仅在驱动时受到定位件125对其在周向上的阻力。如此降低了底座11组件10的驱动件15驱动旋转件13转动时所受到的阻力的大小,从而进一步地降低该驱动件15在启动时由于受力过大而发生卡死的可能。同时,如此设置也降低了烤盘12受热后通过旋转件13将热量传递至驱动件15可能,从而有利于提高驱动件15的保护作用。其中,支撑结构14可以设于底座11上,或者是设于烤盘12上,亦或者是独立于底座11 和烤盘12设置,仅位于两者之间。
[0111]
请结合参考图4和图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底座11面向烤盘12的壁面设有支撑凸起141,支撑凸起141形成为支撑结构14,支撑凸起141抵接支撑于烤盘12。
[0112]
可以理解,通过支撑凸起141对烤盘12的盘底壁121进行支撑,使得支撑结构14可以沿重力的反方向对烤盘12的重量进行充分的承载,从而有利于提高支撑结构14对烤盘12的支撑效果。同时,由于支撑凸起141的结构相对较为简单,也有利于提高该支撑结构14成型的便利性。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于其他实施例中,于容置腔111的腔侧壁设置有支撑凸起141也是可以的。
[0113]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底座11的容置腔111的腔底壁至容置腔111 的腔口的方向上,支撑凸起141之横截面的面积呈减小设置。
[0114]
可以理解,支撑凸起141的横截面的面积呈上小下大设置,使得可以降低支撑凸起141和烤盘12之间的接触面积而降低两者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从而有利于提高烤盘12在被驱动时的顺畅性。同时也使得支撑凸起141 和底座11连接的较为稳定,保证支撑凸起141和底座11连接处的强度,从而有利于提高支撑凸起141的支撑效果。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在容置腔111的腔底壁至容置腔111的腔口的方向上,支撑凸起141 之横截面的面积均相等也是可以的。
[0115]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支撑凸起141背离容置腔111的腔底壁的表面和支撑凸起141的侧周面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一倒角。
[0116]
可以理解,第一倒角的设置,可以降低支撑凸起141上的于边棱处形成尖角的可能,避免该处应力集中而容易发生崩裂的可能。同时,如此设置也可以进一步地降低支撑凸起141和烤盘12的盘底壁121的抵接面积,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地降低两者之间的磨损。
[0117]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支撑凸起141的侧周面和容置腔111的腔底壁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二倒角。
[0118]
可以理解,第二倒角的设置,对支撑凸起141和底座11的连接处起到了连接加强作用,从而能够进一步地提高支撑凸起141和底座11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支撑凸起141和底座11可以为一体结构,以更进一步的提高两者在连接处的连接强度而提高支撑凸起141的支撑效果。同时,也使得支撑凸起141和底座11可以通过一体成型制造,简化两者的加工工艺而提高生产效率。其中,第一倒角和第二倒角可以均为圆角,当然也可以为斜角。
[0119]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支撑凸起141的横截面为圆形状。
[0120]
可以理解,支撑凸起141呈圆柱状设置,可以使其形状较为规则,从而便于对该支撑凸起141进行加工成型。同时,也使得该支撑凸起141的侧周面具有一致性,使得该支撑凸起141不因安装方向的不同而对烤盘12各处的支撑效果产生差异性。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支撑凸起 141的横截面也可以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状等。
[0121]
请结合参考图4和图1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支撑凸起14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支撑凸起141背离容置腔111的腔底壁的一端均抵接支撑于烤盘12面向容置腔111的腔底壁的表面。
[0122]
可以理解,通过多个支撑凸起141对烤盘12进行抵接支撑,可以使得烤盘12的重力分散于各个支撑凸起141上,如此使得每一个支撑凸起141所受到的压紧力相对较小,从而能够降低支撑凸起141被压损的可能。同时,多个支撑凸起141的设置,使得可以对烤盘12的盘底壁121的各处进行抵接支撑,从而有利于提高对烤盘12支撑的稳定性。
[0123]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多个支撑凸起141围绕容置腔111的中心线呈圆周阵列分布。
[0124]
可以理解,如此设置使得多个支撑凸起141的分布路径烤盘12的转动路径相适配,能够保证烤盘12在转动时各处和支撑凸起141摩擦受力的均匀性,从而有利于保证烤盘12在转动过程的转速的均匀性,以对位于烤盘12上的食材进行均匀的加热。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多个支撑凸起141呈矩形阵列分布也是可以的。
[0125]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定义位于同一圆周路径上的支撑凸起141形成为一个支撑凸起组,多个支撑凸起141形成有至少两个支撑凸起组。
[0126]
请结合参考图22和图2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底座11面向烤盘12 的壁面设有滚轮142,滚轮142形成为支撑结构14,滚轮142抵接支撑于烤盘12。
[0127]
可以理解,通过滚轮142抵接支撑烤盘12,使得烤盘12和支撑结构14 之间为滚动摩擦,如此可以降低烤盘12在相对于底座11转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从而有利于提高烤盘12转动的顺畅性,同时在转动过程中减少磨损而有利于延长烤盘12和支撑结构14的使用年限。其中,滚轮142的固定方式可以为:支撑结构14还包括固定块143和转动轴144,固定块143和底座11 相配合夹持固定转动轴144,而滚轮142套设于转动轴144上。
[0128]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滚轮142可转动地嵌设于底座11形成有容置腔 111的腔口的表面。
[0129]
可以理解,滚轮142设于底座11形成有容置腔111的腔口的表面,使得支撑结构14可以对烤盘12的边缘进行支撑,此时可以降低烤盘12在上下方向上发生倾斜晃动的可能,从而有利于提高多个滚轮142对烤盘12的支撑的稳定性。而滚轮142的嵌设设置,可以使其
于底座11上安装的更为紧凑而降低对空间的占用。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滚轮142可转动地设于容置腔111内也是可以的,能够保证其可以对烤盘12的盘底壁121 或者盘侧壁123进行支撑即可。另外,为了提高滚轮142对烤盘12各处抵接支撑的均匀性,滚轮142可以围绕容置腔111的中心线呈均匀间隔分布。此时,滚轮142抵接于烤盘12的盘侧壁123,而为了便于多个滚轮142对烤盘 12的抵接,烤盘12的盘侧壁123可以包括围板1231和翻边1233,围板1231 形成有开口的两端中的一端连接于盘底壁121,翻边1233连接于围板1231远离盘底壁121的一端,并环绕于围板1231的外侧,滚轮142可以抵接于该翻边1233。
[0130]
请结合参考图19、图20以及图2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容置腔111 的腔侧壁于靠近容置腔111的腔口的位置凹陷形成有安装台1633阶,安装台 1633阶围绕容置腔111的中心线呈环形状设置,滚轮142可转动地嵌设于安装台1633阶的底壁。
[0131]
可以理解,安装台1633阶的设置给予了滚轮142安装位,使得该滚轮142 可以位于底座11的内侧,降低了外物对滚轮142造成堵塞或者损坏的可能,同时,通过该安装台1633阶对烤盘12的盘侧壁123的部分(可以是烤盘12 的盘侧壁123的翻边1233)可以进行容置限位,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地提高烤盘12的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0132]
请结合参考图19、图20以及图2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支撑结构 14还包括转环145,转环145环绕于烤盘12的外侧,转环145抵接于烤盘12 和滚轮142。
[0133]
可以理解,通过转环145的下端抵接于滚轮142,而上端抵接于烤盘12 (可以是烤盘12的盘侧壁123的翻边1233),使得烤盘12受到是面支撑,此时有利于保证对烤盘12的支撑效果,降低烤盘12在上下方向上发生倾斜晃动的可能。其中,该转环145可以设于安装台1633阶,以通过该安装台1633 阶对该转环145进行限位。
[0134]
请结合参考图24、图25以及图2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底座11面向烤盘12的壁面设有主滚珠147,主滚珠147形成为支撑结构14,主滚珠147 抵接支撑于烤盘12。
[0135]
可以理解,由于主滚珠147呈球形状,使得该主滚珠147可以在水平面和竖直面内进行
°
任意旋转。此时,烤盘12在转动过程中偏离预设转动路径时,该主滚珠147和烤盘12之间也可以发生滚动摩擦,从而降低了主滚珠147 对烤盘12在转动过程发生偏离时所造成的阻力。其中,为了便于对该主滚珠 147进行安装和管理,支撑结构14还可以包括有安装座146,安装座146设于容置腔111的腔壁,安装座146内形成有容纳腔1461,容纳腔1461具有面向烤盘12的贯通孔1463;主滚珠147设于安装腔112内,并部分由容纳腔 1461的贯通孔1463显露于安装座146的外侧,显露于安装座146外侧的主滚珠147抵接于烤盘12。进一步地,支撑结构14还包括多个辅滚珠148,多个辅滚珠148设于容纳腔1461内,并位于主滚珠147的下方,多个辅滚珠148 和安装座146相配合夹持限位主滚珠147。此时,通过多个辅滚珠148对主滚珠147进行抵接支撑,可以增大对主滚珠147的抵接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主滚珠147于容纳腔1461内安装的稳定性。其中,多个辅滚珠148的直径小于主滚珠147的直径,并可以抵接于主滚珠147下球面的各个区域。
[0136]
请结合参考图7至图1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定位件125于水平面上的投影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或者扇形。
[0137]
可以理解,当定位件125呈圆柱形状设置时,便于该定位件125和旋转件13的固定座135的抵接,并能够降低两者之间的摩擦。同时,如此设置也使得多个定位件125的侧周面具有一致性,能够便于各个抵接块133对各个定位件125的抵接力的均匀性(各个抵接力的
大小一致,方向均与定位件125 的转动路径相切)。而定位件125于水平面上的投影为正方形、长方形或者扇形时,可以使得定位件125的形状相对较为规则,从而便于对其进行加工制造。
[0138]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定位件125和烤盘12为一体结构。
[0139]
可以理解,定位件125和烤盘12为一体设置,可以增强两者在连接处的强度,从而有利于降低定位件125在被抵接块133抵接带动时发生断裂的可能。同时,也使得两者可以通过一体成型制造,简化两者的加工工艺而提高生产效率。
[0140]
请结合参考图4、图5以及图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底座11组件 10还包括驱动件15和传动结构16,驱动件15设于底座11,传动结构16传动连接于驱动件15和连接柱131,驱动件15通过传动结构16驱动连接柱131 转动。
[0141]
可以理解,传动结构16的设置,使得驱动件15可以通过该传动结构16 对旋转件13进行带动,此时可以防止烤盘12上的热量通过旋转件13直接传递给驱动件15,从而降低了对该驱动件15造成损坏的可能。而且,驱动件 15对旋转件13的间接的驱动具有对旋转件13的转速进行调整的效果,从而保证了烤盘12被旋转件13带动时转动速度的合理性,以便位于烤盘12上的食材进行均匀有效的受热。同时,如此设置,也使得驱动件15可以和旋转件 13在水平方向上呈错开设置,降低了两者在竖直方向上对空间的占用,从而有利于缩小底座11组件10的整体体积。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驱动件15和连接柱131远离抵接块133的一端直接连接也是可以的。
[0142]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底座11内还形成有安装腔112,底座11还设有连通安装腔112和容置腔111的过让孔113,连接柱131远离抵接块133的一端由过让孔113伸入安装腔112内;底座11组件10还包括驱动件15,驱动件15和传动结构16均设于安装腔112腔内,传动结构16传动连接于伸入至安装腔112内的连接柱131。
[0143]
可以理解,安装腔112的设置给予驱动件15和安装空间,能够使得该驱动件15和传动结构16与底座11分布的更为紧凑,从而有利于缩小底座11 组件10的整体体积的大小。同时,通过该安装腔112也可以对驱动件15起到一定的隔离保护的作用,降低该驱动件15裸露在外而容易发生损坏的可能。当然,本技术不限,在底座11未形成有安装腔112时,驱动件15和传动结构16设于容置腔111内也是可以的。另外,为了提高对煎烤机100的可控性,该安装腔112内可以设有电路板1120,该电路板1120和驱动件15电性连接,以通过电路板1120控制该驱动件15的工作状态,例如:启动、暂停或者转速等。
[0144]
请结合参考图4和图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传动结构16包括主动齿轮161和从动齿轮163,主动齿轮161连接于驱动件15,从动齿轮163连接于连接柱131,并和主动齿轮161相啮合。
[0145]
可以理解,齿轮传动具有传动效率高、传动平稳、传动精度高以及传递扭矩大等优点,使得能够保证对旋转件13驱动的高效性、和平稳性,从而便于旋转件13进一步地对烤盘12进行有效、平稳且高效的带动。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传动结构16也可以是包括蜗杆和蜗轮,蜗杆连接于驱动件15,蜗轮连接于连接柱131,并和蜗杆相啮合。或者,传动结构16也可以是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以及传送带,主动轮连接于驱动件15,从动轮连接于连接柱131,传送带套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
[0146]
请结合参考图11、图12以及图1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传动结构 16还包括安
装架165,安装架165设于安装腔112内,驱动件15、主动齿轮 161以及从动齿轮163均设于安装架165。
[0147]
可以理解,安装架165的设置,使得驱动件15、主动齿轮161以及从动齿轮163可以先均安装于该安装架165上,之后将该安装架165固定于安装腔112内,从而一次性的完成了将多个零件固定于底座11。而安装架165的结构相对较为简单、且体积相对较小,能够便于驱动件15、主动齿轮161以及从动齿轮163的安装,从而提高了对传动结构16安装固定的便利性。其中,安装架165于水平面上的投影可以大致呈长方形,以便主动齿轮161和从动齿轮163沿安装架165的长度方向进行分布。
[0148]
请结合参考图12和图1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定义安装架165具有呈相对设置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主动齿轮161和从动齿轮163均设于安装架 165的上表面;驱动件15设于安装架165的下表面,并部分穿过安装架165 插设于从动齿轮163。
[0149]
可以理解,将主动齿轮161和从动齿轮163设于安装架165的上表面,而驱动件15设于安装架165的下表面,可以使得从动齿轮163和连接柱131 相对较为靠近,从而便于对两者进行连接。同时,如此也可以通过将连接柱 131设置的相对较短,而提高旋转件13安装的稳定性和对定位件125抵接带动的稳定性。其中,驱动件15的输出轴穿过安装架165而和主动齿轮161相插接固定。
[015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驱动件15的侧周面设有连接板151,安装架165 的侧周面设有连接座1651,连接板151连接于连接座1651。
[0151]
可以理解,连接板151给予安装位,使得可以于该连接板151上设置连接结构以对驱动件15进行固定,如此降低了该连接结构的设置对驱动件15 本身的结构造成影响的可能。而连接座1651的设置,则便于设置于连接板151 上的连接结构和安装架165的连接。进一步地,为了提高驱动件15安装的稳定性,连接座1651可以抵接支撑于连接板151。而为了使得驱动件15在发生损坏时可以对其进行拆卸维修,连接板151和连接座1651可以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可以为螺钉连接、卡扣连接或者磁吸固定等。
[0152]
请结合参考13和图1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安装架165的下表面凹陷形成有定位槽1653,驱动件15的至少部分嵌设于定位槽1653内。
[0153]
可以理解,定位槽1653的设置对驱动件15具有一定的限位作用,降低驱动件15在安装架165上发生偏移的可能,从而有利于提高驱动件15安装的稳定性。同时,该定位槽1653也给予了一定的容置空间,能够对驱动件15 的至少部分进行容置,从而可以使得驱动件15于安装架165上分布的更为紧凑,以降低该驱动件15在安装架165上对空间的占用。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驱动件15贴合于安装架165的下表面也是可以的。
[0154]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主动齿轮161面向安装架165的表面凹陷形成有限位槽1611,限位槽1611呈环形状并环绕主动齿轮161的转动轴144线设置,安装架165的上表面凸设有限位环1655,限位环1655嵌设于限位槽1611 内。
[0155]
可以理解,限位槽1611和限位环1655两者的配合对主动齿轮161的安装具有限位作用,从而保证主动齿轮161准确的安装于预设安装位置。同时,在主动齿轮161的转动过程中,限位槽1611对限位环1655也具有导向作用,以便主动齿轮161准确的沿预设轨迹进行转动而准确的带动从动齿轮163。
[0156]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从动齿轮163面向安装架165的表面凸设有安装柱1631,
安装架165的上表面还凹陷形成有安装槽1657,安装柱1631可转动地设于安装槽1657内。
[0157]
可以理解,通过安装柱1631和安装槽1657的插接配合实现对从动齿轮 163的安装限位,使得两者无需设置较为复杂的结构进行连接,同时也保证了从动齿轮163具有一定的强度而更好的进行传动。
[0158]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传动结构16还包括轴承167,轴承167设于安装槽1657内,安装柱1631插设于轴承167。
[0159]
可以理解,通过轴承167对安装柱1631和安装架165进行连接,使得无需于安装槽1657内设置较为复杂的结构,直接将轴承167置于安装槽1657 内,并和安装槽1657的槽侧壁进行过盈配合即可。同样的,安装柱1631也仅通过插设于轴承167内,并和轴承167的内环1673进行过盈配合即可,从而进一步地简化了几者之间的连接结构。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在传动结构16未包括有轴承167时,于安装槽1657的槽侧壁凹陷形成有卡接槽,插设于安装槽1657内的安装柱1631的部分嵌设于卡接槽内,使得安装柱1631于安装槽1657内可进行周向转动而轴向被限位即可。
[016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轴承167包括外环1671和内环1673,外环1671 连接于底座11,内环1673可转动地嵌设于内环1673,内环1673在背离安装槽1657的槽口的一端设有垫片169,垫片169连接于安装柱1631连接。
[0161]
可以理解,通过垫片169抵接于轴承167的内环1673,并和安装柱1631 相连接,能够一步的提高对安装柱1631固定的稳定性。即除了和内环1673 的过盈配合进行限位,还通过该垫片169对其进行限位。其中,垫片169和安装柱1631可以是通过螺钉连接,以简化两者的连接效果和简化连接过程。进一步地,安装槽1657的槽底壁设有安装口1658,垫片169嵌设于该安装口 1658内,以使得可以从该安装口1658对垫片169进行安装而提高对垫片169 安装的便利性。
[0162]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从动齿轮163背离安装架165的表面凸设有安装台1633,安装台1633背离从动齿轮163的表面设有插接孔1635,旋转件 13远离烤盘12的一端插设于插接孔1635内。
[0163]
可以理解,由于安装台1633和连接柱131相对较为靠近,使得能够进一步地便于从动齿轮163和连接柱131的连接。同时,该安装台1633由于可以设置的具有一定的高度,使得插接孔1635也可以设置的具有一定的深度,保证了连接柱131于安装台1633内的插接量,从而增大了两者的接触面积而提高了连接柱131和从动齿轮163连接的稳定性。其中,连接柱131插入于安装台1633内的部分可以是呈非圆形状设置,以提高两者之间配合的紧密性。进一步地,连接垫片169和安装柱1631的螺钉可以穿过安装柱1631而伸入插接孔1635内,并和连接柱131连接,以进一步地提高连接柱131和安装台 1633固定的稳定性。
[0164]
请结合参考图5和图1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安装腔112的腔顶壁凹陷形成有避让槽1121,主动齿轮161和从动齿轮163容置于避让槽1121。
[0165]
可以理解,避让槽1121对主动齿轮161和从动齿轮163具有避让作用,使得该传动结构16和安装腔112的腔顶壁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更小,从而进一步地降低传动结构16于安装腔112内对空间的占用。而避让槽1121的形状可以设置的和安装架165的形状大致相适配,具体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应性设置,保证可以对主动齿轮161从动齿轮163进行避让即可。
[0166]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安装架165的侧周面还设有连接耳1659,安装腔112的腔顶壁凸设有固定柱1123,连接耳1659连接于固定柱1123。
[0167]
可以理解,连接耳1659给予了安装位,使得可以于该连接耳1659上设置用于将安装架165固定于安装腔112的腔顶壁的连接结构,从而可以降低该连接结构对位于安装架165的上表面的主动齿轮161和从动齿轮163、位于安装架165的下表面的驱动件15造成影响。而固定柱1123的设置,则便于设置于连接耳1659上的连接结构和底座11的连接。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安装架165安装的稳定性,固定柱1123可以抵接支撑于连接耳1659。而为了使得安装架165在发生损坏时可以对其进行拆卸维修,连接耳1659和固定柱 1123可以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可以为螺钉连接、卡扣连接或者磁吸固定等。
[0168]
请结合参考图4和图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底座11包括底座本体 114和下反射板115,底座本体114内形成有具有腔口的容置腔111、安装腔 112以及过让孔113,下反射板115设于容置腔111内,并至少部分位于烤盘 12和容置腔111的腔底壁之间;连接柱131设有抵接块133的一端位于烤盘 12和下反射板115之间,远离抵接块133的一端穿过下反射板115和过让孔 113而伸入安装腔112内。
[0169]
可以理解,通过下反射板115可以对位于烤盘12下方的热量进行反射,降低容置腔111内的热量通过底座11流失到外界而造成热量损失,从而有利于提高对容置腔111内热量的利用效率,以便提高煎烤机100对食材的加热效率。其中,下反射板115可以连接于底座本体114,具体的可以是通过卡接固定或者螺钉连接等。而下反射板115的位置可以是仅位于烤盘12和容置腔 111的腔底壁之间;当然也可以是部分位于烤盘12和容置腔111的腔底壁之间,部分位于烤盘12和容置腔111的腔侧壁之间(此时,下反射板115可以大致呈筒状而和容置腔111的形状大致相适配)。其中,支撑结构14可以是设于底座本体114的容置腔111的腔侧壁、或者底座本体114形成有容置腔 111的腔口的表面,也可以是设于下反射板115面向烤盘12的壁面。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安装腔112的形成,底座本体114可以包括有底座上壳1141和底座下壳1143,底座上壳1141形成有容置腔111,底座下壳1143连接于底座上壳1141背离容置腔111的腔口的一侧,并和底座上壳1141围合形成有安装腔112,过让孔113设于底座上壳1141。如此使得该底座上壳1141和底座下壳1143分开制造,在各自完成成型制造后组装形成整体。而底座上壳1141 和底座下壳1143可以为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可以是通过螺钉连接、卡扣连接或者磁吸固定等。此时,固定柱1123和避让槽1121设于底座上壳1141面向底座下壳1143的表面,安装架165连接于该底座上壳1141。
[017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下反射板115和底座本体114之间具有间隙,以使下反射板115和底座本体114之间围合形成有隔热腔116。
[0171]
可以理解,隔热腔116的设置对热量的传递具有阻挡作用,能够降低容置腔111内热量进入到安装腔112内的可能,从而有利于提高对位于安装腔 112内驱动件15和电路板1120等器件的保护。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下反射板115贴合于容置腔111的腔壁也是可以的。
[0172]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底座11组件10还包括下加热件17,下加热件 17设于下反射板115面向烤盘12的壁面。
[0173]
可以理解,将下加热件17设于下反射板115面向烤盘12的壁面,使得该下加热件17和烤盘12的距离相对较近,从而能够对位于烤盘12内的食材进行更好的加热。同时,还可以
通过下反射板115及时的对热量的进行反射,以即可能的将更多的热量传递至位于烤盘12处以对食材进行快速的加热。其中,在下反射板115设有支撑凸起141时,下加热件17可以位于相邻的两个支撑凸起组之间。另外,该下加热件17和烤盘12之间可以具有一定的间隙,以降低烤盘12在转动过程对其造成磨损,从而有利于提高对下加热件17的保护的作用。
[0174]
请结合参考图4、图5以及图1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下反射板115 面向下加热件17的壁面凹陷形成有凹槽1151,所述凹槽1151沿所述容置腔 111的中心线环绕设置,下加热件17嵌设于该凹槽1151内。
[0175]
可以理解,凹槽1151的设置给予了下加热件17容置空间,如此在下反射板115和烤盘12的盘底壁121设置的相对较为靠近时,嵌设于凹槽1151 内的下加热件17和烤盘12之间也可以形成有间隙,从而有利于保证下加热件17和烤盘12之间具有间隙。
[0176]
请结合参考图15和图1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下加热件17包括发热管171,发热管171包括第一管段1711和两个第二管段1713,第一管段1711 呈环形状设置,并于其两端围合形成有缺口,第一管段1711位于凹槽1151 内,并和烤盘12面向容置腔111的腔底壁的表面之间具有间隙;两个第二管段1713的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管段1711的两端,另一端均沿面向凹槽1151 的槽底壁的方向延伸设置。
[0177]
可以理解,下加热件17的两个第二管段1713沿面向凹槽1151的槽底壁的方向延伸,可以降低该下加热件17于水平面上对空间的占用,也简化了凹槽1151的加工的复杂度。同时,也使得两个第二管段1713作为接电端可以穿过下反射板115和底座本体114的底座上壳1141而伸入至安装腔112内,以便对其连接的导电电器位于安装腔112内,而降低容置腔111内的热量对该导电电器造成损坏的可能。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中,下加热件17仅具有呈环形状设置的第一管段1711也是可以的。或者下加热件17为电热丝也是可以的。
[0178]
请结合参考图16和图17,下加热件17还包括支架173,支架173套设于第一管段1711,并连接于凹槽1151的槽壁,支架173和烤盘12面向容置腔111的腔底壁的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0179]
可以理解,通过连接套设于第一管段1711的支架173和下反射板115,即可实现对发热管171的支撑固定,如此可以降低在对发热管171进行固定时对其造成损坏的可能,从而提高对该发热管171安装的安全性。其中,支架173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于凹槽1151的槽底壁,具体的可以是通过螺钉连接、卡扣连接或者磁吸固定等,以简化对下加热件17的拆装过程。而为了提高发热管171和支架173之间套设的稳定性,第一管段1711的横截面可以是呈非圆形状设置,例如:可以是呈正方形、长方形或者三角形等。另外,支架17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支架173可以沿凹槽1151的环绕方向间隔分布,以对第一管段1711进行更加稳定的支撑。
[0180]
请参考图1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支架173在面向烤盘12的表面形成有显露孔1731,显露孔1731贯穿支架173的内侧和外侧的。
[0181]
可以理解,显露孔1731的设置,可以减小发热管171的第一管段1711 和支架173的接触面积,降低第一管段1711通过支架173将热量传递至下反射板115的程度,以提高对第一管段1711所产生的热量的利用率。同时,也便于位于显露孔1731下方的第一管段1711产生的热量,经过该显露孔1731 而可以较好的传递至烤盘12。
[0182]
请结合参考图16和图1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下加热件17还包括法兰175,法兰175套设于两个第二管段1713,并连接于凹槽1151的槽底壁。
[0183]
可以理解,通过法兰175和凹槽1151的槽底壁的连接,使得对第二管段 1713也具有限位固定效果,从而有利于提高对发热管171整体固定的稳定性。其中,法兰175和凹槽1151的槽底壁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可拆卸连接,于使其在发生损坏可以将发热管171从下反射板115上拆卸下来进行维修更换。例如,法兰175和凹槽1151的槽底壁可以是通过螺钉连接、卡扣连接或者磁吸固定等。
[0184]
请结合参考图27至图3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盖31内形成有散热通道311,光波管32位于散热通道311之外。
[0185]
可以理解,通过在上盖31内设置散热通道311,使得外部的空气可以通过散热通道311进入到上盖31内,因此当光波管32发出的热量试图朝向上盖31的外部散发时,能够被散热通道311道内的空气带走,从而降低上盖31 产生过高温度的可能,有效降低了出现烫伤用户的现象。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气流在散热通道311内的流动性,该散热通道311内可以设有排气装置33,以驱使外部气流经过散热通道311。其中,排气装置33可以是风扇、鼓风机或者引风机等等。
[0186]
请结合参考图29和图3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盖组件30还包括上反射罩34,上反射罩34连接于上盖31,并位于上盖31面向烤盘12的一侧;上反射罩34和上盖31围合形成散热通道311,光波管32位于上反射罩 34背离散热通道311的一侧。
[0187]
可以理解,上反射罩34能够对光波管32的光波热量进行反射,将向外散发的热量反射至煎烤机100的烤盘12。因此,当光波管32的热量试图向外传递至上盖31的外部或者表面时,大部分能够被上反射罩34进行反射回来,少部分越过的热量也可以由散热风道内的气流带走,如此提高热量利用率的同时,避免在盖体的表面形成高温高热。其中,上反射罩34可以为圆形罩体结构,其开口朝向烤盘12设置,光波管32可以位于上反射罩34正对其开口的壁面。另外,该上反射罩34可以是呈上端横截面小、下端横截面大的形状设置,以使得该上反射罩34的侧周面形成台阶而可以对散热通道311内的气流起到阻挡作用,延长气流在散热通道311内流经的时间,从而提高对上盖 31的散热效果。
[0188]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盖组件30还包括隔热罩35,隔热罩35连接于上反射罩34,并位于上反射罩34背离光波管32的一侧,隔热罩35、上反射罩34以及上盖31围合形成散热通道311。
[0189]
可以理解,通过隔热罩35的设置,能够对越过上反射罩34的热量进行隔挡,由此,外散的热量能够避免依次通过上反射罩34、隔热罩35和散热通道311进行阻挡以及通风散热,形成三重保护,确保上盖31不会产生高温。隔热罩35同样可以为圆形罩体结构,并且可以套设于上反射罩34的横截面相对较小的上端。
[019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盖组件30还包括保护罩36,保护罩36与反射罩连接并围合形成安置腔361,光波管32位于安置腔361内。
[0191]
可以理解,由此,通过保护罩36的设置,使得在安置腔361内的光波管 32的热量能够正常传递的同时,还能够防止用户误碰到光波管32。保护罩36 可以为具有多个微孔的微孔板结构,能够允许热量穿过,保护罩36可以通过卡接、扣接等方式可拆卸固定于上反射罩34正对其开口的壁面。
[0192]
请结合参考图30、图31以及图3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盖31还设有进风孔312和出风孔313,进风孔312和出风孔313均连通于散热通道 311;进风孔312和/或出风孔313之位于上盖31内的孔口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高于另一端的孔口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
[0193]
可以理解,如此设置,使得沾附在上盖31的外侧壁的液体无法通过进风孔312或者出风孔313进入上盖31内,从而大大提高了煎烤机100的防水性能,避免由于进水而带来安全风险。其中,进风孔312和出风孔313的形状和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进风孔312和出风孔313的形状均可以为圆形或者方形等等。进风孔312和出风孔313的位置则可以设置在上盖 31的顶壁,也可以设置在上盖31的侧壁上。并且,进风孔312和出风孔313 可以设于上盖31的一个表面上,也可以是分开设置在两个表面上,此时可以是相邻的两侧,也可以是相对的两侧。
[0194]
请结合参考图31和图3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进风孔312或者出风孔 313的中心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β,满足关系:5
°
≤β≤45
°

[0195]
可以理解,夹角β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若过大,则进风孔312或者出风孔313倾斜的角度太大,从而使上盖31内空气经过出风孔313排出时,或者外部的新鲜空气经过进风孔312进入时,空气流通路径的拐角过大,进而不利于空气的顺畅流通;若过小,则会使进风孔312或者出风孔313两端的孔口的高度较接近,进风孔312或者出风孔313趋于平坦,从而导致外部的水或者油液等容易通过进风孔312或者出风孔313进入上盖31内。增加进水的风险。因此,本实施例中,将夹角β设置在不小于5
°
、且不大于45
°
的范围内。
[0196]
请结合参考图29、图31以及图3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盖组件 30还包括多层视窗结构37,多层视窗结构37设于上盖31,并和上盖31围合形成透光隔热腔38,透光隔热腔38和散热通道311呈间隔设置。
[0197]
可以理解,如此设置,在烤盘12相对上盖31转动时,该烤盘12也会相对于多层视窗结构37转动,从而用户通过多层视窗结构37可以了解食物各个方向的烹饪状态及烹饪程度,使烹饪食物不易烤焦或者过熟。且多层视窗结构37与上盖31之间围合形成透光隔热腔38。用户不仅可以通过透光隔热腔38观察到食物的煎烤过程,同时该透光隔热腔38还起到了阻止热量和水汽的传递的作用,以避免多层视窗结构37的外表面温度过高,从而可以防止用户触碰到多层视窗结构37的外表面被烫伤的情况发生,提高煎烤机100使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其中,多层视窗结构37可以和光波管32呈间隔设置,即可以在上盖31上设置并排的可视区域31a和加热区域31b,并使光波管32 和多层视窗结构37分别相对设置于加热区域31b和可视区域31a,使得光波管32和多层视窗结构37两者之间的结构排布紧凑合理,从而以有效降低光波管32和多层视窗结构37单独装配难度和拆卸难度,以有效避免因排布不合理而导致上盖组件30的体积过大的情况发生,同时可视区域31a和加热区域31b分区排布可以有效避免光波管32会对多层视窗结构37的可视区域31a 构成遮挡。
[0198]
请结合参考图33和图3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定义上盖31具有连接端314,连接端314转动连接于底座11,上盖31相对于所述底座11转动时,可以打开或者盖合于底座11,多层视窗结构37位于上盖31背离连接端 314的一侧。
[0199]
可以理解,该多层视窗结构37位于盖体背离连接端314的一侧,如此在用户盖合上盖31后,该多层视窗结构37更靠近人体这一侧,以更便于用户从多层视窗结构37对煎烤机100内的烹饪情况进行观察。其中,连接端314 转动连接于底座11的底座本体114。
[020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盖31于远离连接端314的一侧设有相连通的第一让位口315和第二让位口316,第二让位口316位于第一让位口315的上方,第一让位口315和第二让位口316至少部分相对设置;多层视窗结构37 包括第一视窗371和第二视窗373,第一视窗371嵌设于第一让位口315,第二视窗373嵌设于第二让位口316内。
[0201]
具体地,通过在上盖31上开设有相连通的第一让位口315和第二让位口 316,而该第一视窗371和第二视窗373分别与第一让位口315和第二让位口316所适配,以便于使第一视窗371和第二视窗373可直接嵌设于第一让位口 315和第二让位口316内。从而以便于多层视窗结构37的第一视窗371和第二视窗373的定位安装,提高第一视窗371和第二视窗373的前期安装效率和后期的维修拆卸效率,同时,该第二视窗373位于上盖31的外表面,如此用户可以依次通过第二视窗373和第一视窗371观察到食物在煎烤机100内部的煎烤过程,且透光隔热腔38还起到了阻止热量和水汽的传递的作用,进而以避免位于上盖31的外表面的第二视窗373的温度过高,保证了用户使用的安全性。当然该第一视窗371和第二视窗373也可以通过卡接或者螺钉连接等方式固定于上盖31的第一让位口315和第二让位口316,具体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选择。需要说明的是,该多层视窗结构37还可以包括辅助视窗,该辅助视窗位于第一视窗371和第二视窗373之间,以将透光隔热腔38 间隔分隔成多个子腔体,以进一步提高阻止热量和水汽的传递的作用。
[0202]
请结合参考图31和图3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盖31包括第一壳体317和第二壳体318,第一壳体317连接于第二壳体318,并与第二壳体318 围合形成具有第二让位口316的透光隔热腔116,第一让位口315开设于第一壳体317,并位于透光隔热腔38的腔底壁,第二让位口316设于透光隔热腔 38的腔侧壁。
[0203]
具体地,该第一壳体317和第二壳体318可以通过卡扣连接等可拆卸方式进行连接,以便于后期上盖31的内部零件的维修更换。而第一壳体317和第二壳体318围合形成透光隔热腔38,且该第一让位口315位于透光隔热腔 38的腔底壁,而第二让位口316设于透光隔热腔38的腔侧壁,同时将第一视窗371和第二视窗373分别嵌设于第一让位口315和第二让位口316,以使得用户可以从侧面的第二视窗373朝向位于底面的第一视窗371的方向进行观察烤盘12上的食物的烹饪情况,同时该第二视窗373位于侧壁,从而以避免透光隔热腔38的水汽向上移动会大量附着在第二视窗373上的情况发生,从而起到了良好的防雾性能,以保证多层视窗结构37的可视效果。此外,该第二视窗373可以通过卡扣或者螺钉连接等方式与第一壳体317和第二壳体318 分别进行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安装过程:在第二视窗373的底部可以通过卡扣等方式与第一壳体317进行卡接定位,同时在第二视窗373的顶部设置螺钉孔,通过螺钉穿过螺钉孔以使第二视窗373与第二壳体318进行连接,如此以实现第一壳体317、第二壳体318以及第二视窗373之间的连接固定,保证上盖组件30装配后的稳定性。另外,在上盖31包括第一壳体317 和第二壳体318时,可以是第一壳体317具有连接端314,并转动连接底座 11的底座本体114;第二壳体318可以盖合于第一壳体317背离底座11的一侧;上反射罩34可以是连接于第一壳体317背离第二壳体318的表面,此时可以是第二壳体318、第一壳体317、上反射罩34以及隔热罩35围合形成散热通道311,进风孔312和出风孔313可以分别设于第二壳体318相对的两个侧壁面。进一步地,上盖31还可以包括有装饰板319,该装饰板319可以连接于第二壳体318的顶面(也可以说是背离第一壳体317的壁面)。其中,装饰板319可以贴设在第二壳体318的顶面,或者利用卡扣可拆卸固定在第二壳
体318的顶面。装饰板319能够对上盖组件30的外观进行装饰,便于用户进行辨识,在提升外观美感的同时,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0204]
请结合参考图33和图3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盖组件30还包括缓冲结构39,缓冲结构39设于底座11和上盖31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并可用于在上盖31打开或者盖合于底座11时提供缓冲力。
[0205]
可以理解,通过缓冲结构39的设计,使得在上盖31与底座11相互打开或者盖合的过程中提供缓冲力,以缓冲在打开或者盖合时的冲击力。因此,即使当上盖组件30重量较重的情况下,在与底座11打开或者盖合的状态变化过程中,也不会造成强力冲击,从而有效的避免了上盖31与底座11在打开或者盖合时出现受损,并且避免出现夹手等安全事故。其中,缓冲结构39 可以单独设置在上盖31的第一壳体317上或者底座11的底座本体114上,也可以部分设置在上盖31的第一壳体317上,另一部分则设置在底座11的底座本体114上。应当说明的是,缓冲结构39提供的缓冲力,既可以是在两者相互盖合时,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也可以是在上盖31与底座11相互打开时,在打开至预设的角度后对冲击力进行缓冲。
[0206]
请结合参考图34和图3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连接端314设有铰接轴3141,缓冲结构39为阻尼器391,阻尼器391套接于铰接轴3141的外侧,并与底座11连接,以使连接端314相对底座11转动时,上盖31打开或者盖合于底座11。
[0207]
可以理解,阻尼器391可以为液压阻尼器391,其包括有套筒3911和设置在套筒3911内的轴芯3913,套筒3911的外壁延伸形成有安装部3915,通过该安装部3915与底座11的底座本体114连接固定。铰接轴3141穿设于套筒3911内部的轴芯3913,轴芯3913上设有隔板3917,该隔板3917将套筒 3911内的空间分隔形成为两部分,并且隔板3917开设有连通该两部分空间的过液孔3919,该两部分空间内都具有液压油。因此,当上盖31相对底座11 翻转时,铰接轴3141跟随上盖31一起转动,此时铰接轴3141带动轴芯3913 以及轴芯3913上的隔板3917也一起转动,如此隔板3917的转动过程中,在挤压液压油的同时,液压油也对隔板3917也起到反推的作用,从而形成缓冲的作用。其中,阻尼器391与底座11的底座本体114连接。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阻尼器391也可以是弹性阻尼器391等现有技术中较常使用的结构。利用阻尼器391作为缓冲结构39,能够对较重的上盖组件30的冲击进行缓冲,而且可靠性强。
[020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