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电热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45566发布日期:2020-10-09 18:16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电热水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器,具体是一种新型的电热水壶。



背景技术:

传统电磁加热的炉具中,加热器皿与底座之间由于没有有效的定位结构,导致加热器皿加热时容易移位,甚至可能会出现加热器皿倾倒的安全事故;或者,由于加热器皿的放置位置没有与底座上的发热模块对准,导致加热效率下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对于电磁加热的炉具来说,不便于对加热器皿内的温度和液体等参数的检测,导致系统不能根据相关参数进行更好的控制。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的电热水壶,本电热水壶具有有效的定位结构,而且可有效的检测加热器皿内的液体温度和/或液体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的电热水壶,包括加热器皿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皿的外底壁上设有定位凸台,底座的外顶壁上设有与定位凸台对应的定位凹槽;所述底座包括用于检测加热器皿内液体温度的温度感应模块和/或用于检测加热器皿内液体是否达到一定量的电容式液体感应模块,温度感应模块和/或电容式液体感应模块与外顶壁对应;所述加热器皿与底座配合使用时,定位凸台至少部分嵌入定位凹槽中,外顶壁上的温度感应模块和/或电容式液体感应模块与加热器皿的外底壁对应。

所述加热器皿与底座配合使用时,外底壁支承于外顶壁上。

所述定位凸台包括凸台侧壁和凸台底壁,凸台侧壁连接于外底壁与凸台底壁之间;所述定位凹槽包括凹槽侧壁和凹槽底壁,凹槽侧壁连接于外顶壁于凹槽底壁之间;所述凸台侧壁与凹槽侧壁对应;所述凸台底壁与凹槽底壁对应。

所述加热器皿与底座配合使用时,凸台底壁支承于凹槽底壁上。

所述凸台底壁由金属材料制成,或者所述凸台底壁上设置有金属膜;所述底座还包括与凹槽底壁对应的电磁发热模块。

所述凸台侧壁和/或凹槽侧壁倾斜设置,以使定位凸台和/或定位凹槽呈锥体。

所述温度感应模块的感应端和/或电容式液体感应模块的感应端与外顶壁平齐配合;或者,所述温度感应模块的感应端和/或电容式液体感应模块的感应端弹性突起于外顶壁;当加热器皿放置于底座上时,外底壁按压温度感应模块的感应端和/或电容式液体感应模块的感应端。

对于电容式液体感应模块感应端的结构可以有以下设置方式:所述电容式液体感应模块的感应端为环形的金属环或由若干金属件环形分布而成;所述电容式液体感应模块的感应端设置于底座内腔或外露于外顶壁。

所述底座还包括控制板,温度感应模块和/或电容式液体感应模块电连接控制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设置定位凸台与定位凹槽相互配合,使加热器皿与底座可有效定位,进而有效防止加热器皿出现移位和放置位置不准确的问题,保证电热水壶的使用安全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通过在底座上设置非接触式的温度感应模块和/或电容式液体感应模块,可有效检测加热器皿内的液体温度和液体量,以便控制板根据检测到的参数做进一步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加热器皿与底座的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加热器皿与底座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电热水壶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电热水壶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图4,本新型的电热水壶,包括加热器皿1和底座2;加热器皿1的外底壁101上向下凸起有圆形的定位凸台102,底座2的外顶壁201上向下凹陷有与定位凸台102对应的定位凹槽202;底座2包括用于检测加热器皿1内液体温度的温度感应模块3和用于检测加热器皿1内液体是否达到一定量的电容式液体感应模块4(当加热器皿1内的液体装满并超过定位凸台102内腔,电容式液体感应模块4才能检测到液体,这样就可以保证加热器皿1内有一定量的液体,有效防止干烧),温度感应模块3和电容式液体感应模块4分别与外顶壁201对应;加热器皿1与底座2配合使用时,定位凸台102至少部分嵌入定位凹槽202中实现定位,外顶壁201上的温度感应模块3和电容式液体感应模块4分别与加热器皿1的外底壁101对应、以便检测加热器皿1中的液体温度和液体量。本电热水壶通过设置定位凸台102与定位凹槽202相互配合,使加热器皿1与底座2可有效定位,进而有效防止加热器皿1出现移位和放置位置不准确的问题,保证电热水壶的使用安全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通过在底座2上设置非接触式的温度感应模块3和电容式液体感应模块4,可有效检测加热器皿1内的液体温度和液体量,以便控制板6根据检测到的参数做进一步控制

进一步地,定位凸台102包括凸台侧壁1021和凸台底壁1022,凸台侧壁1021连接于外底壁101与凸台底壁1022之间,定位凸台102与加热器皿一体成型;定位凹槽202包括凹槽侧壁2021和凹槽底壁2022,凹槽侧壁2021连接于外顶壁201于凹槽底壁2022之间,定位凹槽202与底座2一体成型;凸台侧壁1021与凹槽侧壁2021对应;凸台底壁1022与凹槽底壁2022对应。

进一步地,加热器皿1与底座2配合使用时,外底壁101贴合式支承于外顶壁201顶部;和/或,加热器皿1与底座2配合使用时,凸台底壁1022贴合式支承于凹槽底壁2022顶部。

进一步地,凸台底壁1022由金属材料制成,或者凸台底壁1022上铺设有金属膜;底座2还包括与凹槽底壁2022对应的电磁发热模块5,电磁发热模块5工作时,金属材质的凸台底壁1022或金属膜发热,以对加热器皿1内的液体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凸台侧壁1021和凹槽侧壁2021分别倾斜设置,以使定位凸台102和定位凹槽202呈锥体;两侧壁分别倾斜设置可引导定位凸台102嵌入定位凹槽202中,使加热器皿1与底座2之间的装配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温度感应模块3的感应端和电容式液体感应模块4的感应端分别与外顶壁201平齐配合(或者,温度感应模块3的感应端和电容式液体感应模块4的感应端分别弹性突起于外顶壁201;当加热器皿1放置于底座2上时,外底壁101按压温度感应模块3的感应端和电容式液体感应模块4的感应端与外顶壁201平齐配合)。其中,电容式液体感应模块4优选非接触式电容式液位感应开关,即电容式液体感应模块4不与水接触。

进一步地,底座2还包括控制板6,温度感应模块3、电容式液体感应模块4和电磁发热模块5分别电连接控制板6。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5和图6,本实施例涉及的电热水壶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电容式液体感应模块4的感应端为环形的金属环,电容式液体感应模块4的感应端设置于底座2内腔(或平齐式外露于外顶壁201);金属环由金属铜或其他导电材料制成。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这里不再详细分析说明。

第三实施例

参见图7,本实施例涉及的电热水壶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电容式液体感应模块4的感应端由若干金属件环形分布而成,电容式液体感应模块4的感应端设置于底座2内腔(或平齐式外露于外顶壁201);金属件由金属铜制成。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这里不再详细分析说明。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