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锅隔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71142发布日期:2020-11-10 12:18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石锅隔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隔热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石锅隔热装置。



背景技术:

石锅,就是用石头做的锅子;石锅是由纯天然的优质耐火石材专业雕刻而成,造型美观多样,质硬,遇热快,使用时不粘锅,烹饪的食品美观且美味。

目前,由于菜式的需求,餐饮店会使用石锅进行食物的盛放,为避免应用食客的食用,石锅呈裸露状,由于缺乏隔热,散热比较快,就餐时间一长,石锅内食物便会变味,影响食用;同时,石锅属于导热材料,缺乏隔热,一旦食客误触碰,易导致食客烫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石锅隔热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石锅缺乏隔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石锅隔热装置,包括隔热座以及隔热罩,所述隔热罩与所述隔热座呈上下对接布置,所述隔热罩与所述隔热座形成放置区域,所述放置区域用于放置石锅;当所述石锅置于所述放置区域时,所述石锅的底部抵触所述隔热座,所述隔热罩环绕包围所述石锅。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座包括底座以及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与所述底座呈上下对接布置,所述隔热板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隔热区域;当所述石锅置于所述放置区域,所述石锅的底部抵触隔热板。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板具有朝下凹陷布置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包括低槽部以及呈环状布置的侧槽部,所述低槽部呈水平布置,所述侧槽部具有上槽口以及下槽口,所述上槽口与所述下槽口呈上下对应布置,所述低槽部封盖所述下槽口;当所述石锅置于所述放置区域,所述石锅的底部下嵌至所述固定槽。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内部形成隔热槽,所述隔热槽呈上大下小梯台状布置;所述隔热板封盖所述隔热槽,所述隔热板与所述隔热槽形成所述隔热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以及侧板,所述侧板呈环状布置,所述侧板的底部对接所述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形成所述隔热区域;所述侧板呈朝内凹陷弧形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设有隔热垫,所述隔热垫呈环状布置;所述隔热板与所述隔热垫呈环绕抵触布置;所述隔热罩与所述隔热垫夹持所述隔热板。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垫包括横向垫以及纵向垫,所述纵向垫呈环状布置,且所述纵向垫的底部对接所述横向垫,所述纵向垫的顶部朝上延伸布置;所述隔热罩抵触所述隔热板的上端面,所述横向垫抵触所述隔热板的下端面,所述纵向垫环绕包围且抵触所述隔热板的侧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罩的顶部形成有限位条,所述石锅具有凸起条,当所述石锅置于所述放置区域时,所述限位条与所述凸起条呈上下对应且抵触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罩设有提取件,所述提取件的两端分别铰接所述隔热罩,所述提取件的中部沿背离所述隔热罩方向呈拱起弧形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罩具有朝外的外端面,所述隔热罩的外表面设有测温条,所述测温条呈环绕贴附所述隔热罩的外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锅隔热装置,将石锅放置在放置区域中,隔热座对石锅起到支撑作用,隔热罩环绕包围石锅,在隔热座和隔热罩的作用下,极大的减少石锅的裸露区域,起到隔绝作用,从而实现石锅的隔热;这样,食物置于石锅中,增大石锅的储热时长,增长食物的就餐时长,同时,隔热罩避免食客直接触碰石锅,有效避免食客烫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锅隔热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锅隔热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锅隔热装置的a部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锅隔热装置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锅隔热装置的c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锅隔热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石锅隔热装置,包括隔热座100以及隔热罩200,隔热罩200与隔热座100呈上下对接布置,隔热罩200与隔热座100形成放置区域,放置区域用于放置石锅300;当石锅300置于放置区域时,石锅300的底部抵触隔热座100,隔热罩200环绕包围石锅300。

上述的石锅隔热装置,将石锅300放置在放置区域中,隔热座100对石锅300起到支撑作用,隔热罩200环绕包围石锅300,在隔热座100和隔热罩200的作用下,极大的减少石锅300的裸露区域,起到隔绝作用,从而实现石锅300的隔热;这样,食物置于石锅300中,增大石锅300的储热时长,增长食物的就餐时长,同时,隔热罩200避免食客直接触碰石锅300,有效避免食客烫伤。

隔热座100包括底座110以及隔热板120,隔热板120与底座110呈上下对接布置,隔热板120与底座110之间形成隔热区域;当石锅300置于放置区域,石锅300的底部抵触隔热板120;通过隔热板120,实现石锅300的支撑和放置,同时,在隔热区域的作用下,减少隔热板120的导热区域,进一步的降低热量损耗,从而延长石锅300的储热时长。

隔热板120采用不锈钢材质,这样降低导热,同时,增强隔热板120的抗腐蚀性。

再者,隔热板120具有朝下凹陷布置的固定槽121,固定槽121包括低槽部以及呈环状布置的侧槽部,低槽部呈水平布置,侧槽部具有上槽口以及下槽口,上槽口与下槽口呈上下对应布置,低槽部封盖下槽口;当石锅300置于放置区域,石锅300的底部下嵌至固定槽121;在固定槽121的作用下,增强石锅300的放置稳固性,有效避免石锅300横向偏移,影响石锅300的使用。

并且,石锅300的下部嵌入固定槽121,固定槽121仅与石锅300的下部抵触,这样减少石锅300的导热区域,降低石锅300的热量损耗,从而延长石锅300的储热时长。

侧槽部呈上大下小梯台状布置,便于石锅300的放置。

隔热罩200可以采用铝合金,价格低廉,抗腐蚀性强。

底座110可以采用铝合金,价格低廉,抗腐蚀性强。

底座110内部形成隔热槽113,隔热槽113呈上大下小梯台状布置;隔热板120封盖隔热槽113,隔热板120与隔热槽113形成隔热区域;隔热槽113这样设置,具有更大的承受力,保证隔热板120的放置。

底座110包括底板111以及侧板112,侧板112呈环状布置,侧板112的底部对接底板111,底板111与侧板112形成隔热区域;侧板112呈朝内凹陷弧形布置;这样减少侧板112的外露区域,减少热量的损失,增长石锅300的储热时长。

底板111具有背离隔热板120的底端面,底板111的底端面设有多个凸粒,增强底板111与外部抵触的摩擦力,增强底座110的放置稳定性。

凸粒呈扁平且呈圆状布置,这样,增大凸粒与外部的接触面积,增强凸粒的摩擦力,增强底座110的放置稳定性。

底座110设有隔热垫600,隔热垫600呈环状布置;隔热板120与隔热垫600呈环绕抵触布置;隔热罩200与隔热垫600夹持隔热板120;在隔热垫600的作用下,石锅300导热至隔热板120,受隔热垫600隔热,不易传导至底座110,避免底座110温度过高造成食客的烫伤,同时,隔热垫600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底座110与隔热板120直接抵触,造成磨损,提高底座110与隔热板120的使用寿命。

再者,隔热垫600包括横向垫620以及纵向垫610,纵向垫610呈环状布置,且纵向垫610的底部对接横向垫620,纵向垫610的顶部朝上延伸布置;隔热罩200抵触隔热板120的上端面,横向垫620抵触隔热板120的下端面,纵向垫610环绕包围且抵触隔热板120的侧端面;在横向垫620的作用下表,避免底座110与隔热板120直接抵触,造成磨损,提高底座110与隔热板120的使用寿命;在纵向垫610的作用下,避免隔热罩200与底座110的碰撞,起到缓冲作用,从而提高底座110与隔热罩200的使用寿命。

隔热罩200的顶部形成有限位条210,石锅300具有凸起条310,当石锅300置于放置区域时,限位条210与凸起条310呈上下对应且抵触布置;在限位条210与凸起条310的配合下,使隔热罩200限制石锅300移动,从而增强石锅300的放置稳固性。

限位条210呈圆环状布置,凸起条310呈圆环状布置,增大限位条210与凸起条310的接触面积,增强限位条210的限制强度,同时,使限位条210的限制力的更加均匀。

凸起条310沿背离石锅300的圆心方向凸起布置;在凸起条310与限位条210的配合下,有效增强石锅300的放置稳固性,同时,有效避免食客夹取石锅300内的食物时,误掉落至装置的内部,造成装置清洗的不便。

限位条210的底端面与凸起条310呈上下对接布置,实现对石锅300的限制。

石锅300具有上沿条320,上沿条320呈圆环状布置,且上沿条320朝上延伸至凸起条310的上方;限位条210具有朝向内部的内端面,限位条210的内端面抵触上沿条320;这样,底座110和上沿条320夹持隔热罩200,限制隔热罩200的横向移动,提高隔热罩200的设置稳固性。

沿自上而下方向,隔热罩200的高度高于石锅300的高度,也就是说,限位条210的顶部高于上沿条320的顶部;这样,有效避免食客夹取石锅300内的食物时,食物误掉落在石锅300外。

隔热罩200呈上小下达梯台状布置,这样,隔热罩200环绕包围石锅300时,隔热罩200的顶部与石锅300抵触,隔热罩200其他的区域与石锅300呈分离状态,降低石锅300的导热面积,从而增长石锅300的储热时长。

隔热罩200设有提取件400,提取件400的两端分别铰接隔热罩200,提取件400的中部沿背离隔热罩200方向呈拱起弧形布置;通过提取件400,便于隔热罩200的提取与放置,便于石锅300的放置以及拿取。

隔热罩200具有朝外的外端面,隔热罩200的外表面设有测温条500,测温条500呈环绕贴附隔热罩200的外表面;这样,测温条500可以根据隔热罩200的稳固产生不同的颜色,如高温时,呈红色,从而对食客起到警示作用。

测温条500帖设的位置与凸起条310的位置呈对应布置,便于测温条500检测石锅300所传导来的温度。

测温条500可以是tmc纺织测温条500,粘贴在隔热罩200的外表面,当隔热罩200到达所测温度时,测温条500中间的小方格会通过颜色的变化来显示温度。

tmc纺织测温条500属于材料领域,且不属于新材料,不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客体,因此不在本申请进行详细阐述。

石锅300隔热装置使用时,通过提取件400将隔热罩200提起脱离隔热座100,然后将盛有食物的石锅300放置隔热板120上,且石锅300的下部嵌入固定槽121,然后,再次通过提取件400将隔热罩200放置对接隔热座100,此时隔热罩200环绕包围石锅300,且隔热罩200、隔热座100和石锅300,相互配合呈相对固定布置;实现对石锅300进行隔热。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