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13626发布日期:2020-11-06 12:18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木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门,属于木门制作领域。



背景技术:

木门在整个家居装修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门,由于木门材质相对环保,而且使用寿命相对较长,所以受到广大住户的青睐,但是木门并非没有缺点,由于木质材料的特性,导致木门的最大缺点下容易发生变形。引发木门变形的因素为以下几点,一是空气内的湿度变化较大,二是木门安装不当或产品结构不堆成,三是木门选用材料不当。综上所述,无论是木材材质本身的原因,或是安装过程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木门的变形。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在材质和结构上最大限度降低木门变形概率和幅度的木门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木门结构及加工方式,组装过程简单,造价较低,有效防止形变。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的一种木门结构,包括造型面板,所述的造型面板内侧设置有框架龙骨;所述的框架龙骨两面与造型面板之间设置有内层面板;所述的框架龙骨包括门框组件和龙骨组件;所述的门框组件由顺向多层板首尾相连而成;所述的龙骨组件由上层龙骨和下层龙骨组成。

优选的,所述的造型面板为密度板、多层板、实木板或模压板。

优选的,所述的顺向多层板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顺向多层板的厚度大于10mm,且小于14mm。

优选的,所述顺向多层板的厚度为12mm。

优选的,所述的上层龙骨和下层龙骨分别由若干顺向多层板纵向和横向排列而成;每个所述的顺向多层板上开设有连接缺口。

优选的,所述的上层龙骨和下层龙骨之间层十字交叉排列。

通过顺向多层板组框制成的龙骨组件,利用其不易变形、强度高等优点,有效防止门板的变形。

优选的,所述的内层面板涂胶冷压于所述龙骨组件的上下两面。

内层面板冷压于龙骨组件,保证了门板表面的平整度,避免造型面板直接压贴于龙骨组件上,出现的凹坑情况。

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厚度在10mm-14mm之间的顺向多层板,并将其加工成固定、统一宽度的木条;再根据门板的实际尺寸,剪裁成对应的长度;

s2,将s1中剪裁好的顺向多层板进行组框,并在连接处通过枪钉固定成型,从而形成龙骨边框组件;

s3,完成s1-s2的边框制作工序之后,选取若干顺向多层板,并将顺向多层板横向和纵向排列,分别剪裁纵向和横向方向上的顺向多层板,使得每个方向上的顺向多层板长度相同;

s4,在两个方向的顺向多层板上开设对应的缺口,并将两个方向上的顺向多层板十字形拼接;

s5,将s4中拼接组装好龙骨组件与边框组件进行组框,并通过砂光机进行定厚砂光处理,保证厚度精确及表面平整;

s6,在龙骨表面进行涂胶冷压内层面板;并且在内层面板上再次涂胶,进行造型面板的冷压。

本实用新型利用顺向多层板组框形成龙骨组件,利用顺向多层板不易变形开裂,干缩膨胀系数极小,具有良好的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能力,确保门板整体不易因为外部湿度变化和内部结构缺陷而发生变形。同时,在造型面板和龙骨组件之间压贴内层面板,造型面板不会与龙骨直接接触,避免因为龙骨表面不平整而形成凹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框架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龙骨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龙骨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边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造型面板,2为内层面板,3为门框组件,3.1为顺向多层板,4为龙骨组件,4.1为上层龙骨,4.2为下层龙骨,4.3为连接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在这里使用的术语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术语相同的含义,只要不是不同地限定该术语。应当理解在通常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具有与现有技术中的术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

参见图1-图5,一种木门结构,包括造型面板1,所述的造型面板1内侧设置有框架龙骨;所述的框架龙骨两面与造型面板1之间设置有内层面板2;所述的框架龙骨包括门框组件3和龙骨组件4;所述的门框组件3由顺向多层板3.1首尾相连而成;所述的龙骨组件4由上层龙骨和下层龙骨组成。

具体的,由于实木门的框架多采用指接才,门芯为实木才,导致实木门门体易变形、榫连接处易开裂等缺陷。现有技术中,为了应带这种变形,采用机械式手段改变木材内应力和含水率。但上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并不理想。本方案采用框架龙骨替代门芯,利用框架龙骨独特的结构和材料,保持门体外观的完整性。

进一步的说,所述的造型面板1为密度板、多层板、实木板或模压板。

在本实施例中,造型面板1的材质并未特殊要求,抗拒形变主要是依靠框架龙骨来完成,而造型面板1与龙骨之间的内层面板主要起到辅助的作用。

进一步的说,所述的顺向多层板3.1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顺向多层板3.1的厚度大于10mm,且小于14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顺向多层板3.1的厚度优选的为12mm。

进一步的说,所述的上层龙骨4.1和下层龙骨4.2分别由若干顺向多层板纵向和横向排列而成;每个所述的顺向多层板上开设有连接缺口4.3。

进一步的说,所述的上层龙骨和下层龙骨之间层十字交叉排列。

进一步的说,所述的内层面板2涂胶冷压于所述框架龙骨的上下两面。

内层面板2为造型面板1提供一个平整的安装平面,防止造型面板1因为龙骨不平整而出现凹坑。

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厚度在10mm-14mm之间的顺向多层板,并将其加工成固定、统一宽度的木条;再根据门板的实际尺寸,剪裁成对应的长度;

s2,将s1中剪裁好的顺向多层板进行组框,并在连接处通过枪钉固定成型,从而形成龙骨边框组件

s3,完成s1-s2的边框制作工序之后,选取若干顺向多层板,并将顺向多层板横向和纵向排列,分别剪裁纵向和横向方向上的顺向多层板,使得每个方向上的顺向多层板长度相同;

s4,在两个方向的顺向多层板上开设对应的缺口,并将两个方向上的顺向多层板十字形拼接;

s5,将s4中拼接组装好龙骨组件与边框组件进行组框,并通过砂光机进行定厚砂光处理,保证厚度精确及表面平整;

s6,在龙骨表面进行涂胶冷压内层面板;并且在内层面板上再次涂胶,进行造型面板的冷压。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