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接式户外收折桌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15297发布日期:2020-12-01 10:4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接式户外收折桌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用品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插接式户外收折桌子。



背景技术:

现有的收折桌子,各式各样,结构各不相同,收折和展开操作也不尽相同。其中,中国专利201720461364.9和2018202032247.8都公开了一种户外用便携折叠桌,如图1所示,包括桌面100及可折叠支架200,桌面100由卷帘板构成,可折叠支架200包括一对顶部框条210及与顶部框条210活动连接的两对可折叠桌脚220,卷帘板包括复数长条板110及两条弹性带120,两条弹性带120通过铆钉分别固定在复数长条板110的背面,位于卷帘板首端及末端的长条板上各设有一对固定孔130,顶部框条210两端各设有一个与固定孔130配合的限位销钉230,卷帘板铺设在可折叠支架200上,并通过固定孔130与限位销钉230固定。这种便携式折叠桌可折叠性高,便携性高,运输方便。

但是,仔细分析上述户外用便携折叠桌的结构,不难发现其存在下列不足:

一、组装不容易:因为通过固定孔130与限位销钉230配合,使卷帘板桌面100固定在可折叠支架200上,所以,组装时需要将固定孔130和限位销钉230对齐,但是,固定孔130与限位销钉230体积小而不方便对准,致使操作十分费力;倘若加大固定孔130与限位销钉230的尺寸,又会破坏长条板110的结构,造成固定孔130的强度不足,实际并不可行;

二、组装难度大:组装时必须克服弹性带120的弹力进行拉伸动作,使桌面100在长度上伸长至足够长,同时,还必须将首端及末端的长条板110向下翻转90度,方能使固定孔130与限位销钉230对齐,这样,才能实现限位销钉230准确插入固定孔130中,如此在克服弹力作用下拉伸且翻转,组装操作更加费力,难度较大;

三、组装不稳定:可折叠支架200的可折叠桌脚220顶部与顶部框条210活动连接(以便收折),可折叠桌脚220在使用中,容易出现往中间倾斜的现象,特别是遇到外力碰撞,将造成整个桌子倾斜,稳定性差。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现有的折叠桌结构进行了如下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接式户外收折桌子,使组装容易,组装后牢固、稳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插接式户外收折桌子,包括桌面及可折叠支架,桌面由复数长条板及固定在复数长条板背面的至少两条弹性带组成,可折叠支架由一对顶部框条及与顶部框条活动连接的至少二个可折叠桌脚组成;本案的改进点是:顶部框条两端和桌面首端及末端的长条板上对应设有相互插接配合的插片和插槽,通过插片插入插槽中,使桌面固定在可折叠支架的顶部框条上。

所述插槽设置在顶部框条两端,插槽的插口朝上,而插片设置在桌面首端及末端的长条板上,插片向下延伸,插片由上至下插入插槽中。

所述插槽的下部呈倒三角形,插片的下部也呈倒三角形,随着插片逐渐插入插槽中,借助倒三角形配合,使插接越来越紧。

所述插槽的壁上形成卡孔,插片上对应形成卡粒,随着插片逐渐插入插槽中,借助卡粒与卡孔配合,使插接定位。

所述插槽的壁上形成向内鼓起的凸点,插片上对应形成向外鼓起的卡粒,随着插片逐渐插入插槽中,借助凸点和卡粒配合,使插接定位。

所述顶部框条的端部安装插槽元件,插槽元件具有正面槽壁、侧垣和装配板,正面槽壁具有竖直上段和倒三角下段,正面槽壁的侧边弯折形成侧垣,倒三角下段对应的侧垣延伸形成装配板,装配板固定在顶部框条的端部侧面,正面槽壁、侧垣和顶部框条端部围成插槽。

所述桌面首端及末端的长条板上安装插片元件,插片元件具有水平板和插片,水平板固定在桌面首端及末端的长条板上,插片垂直连接在水平板上。

所述可折叠支架的可折叠桌脚包括长杆件和上下两个短杆件,上下两个短杆在邻近端通过一对z型连接片平行锁固连接,长杆件穿插在上下两个短杆的邻近端和一对z型连接片之间且长杆件与z型连接片中心处枢接,使长杆件和上下两个短杆件枢接在一起,插接式户外收折桌子还配备一个横杆,横杆架设在相邻的两个可折叠桌脚的枢接处,横杆的两端开设剖槽供连接片插入,使横杆固定在相邻的两个可折叠桌脚的枢接处。

所述横杆两端的剖槽插在相邻两个可折叠桌脚最近的z型连接片上,剖槽之外的端部架在可折叠桌脚的枢接处。

所述长杆件和上短杆件的上端分别通过l型连接片与顶部框条枢接在一起。

所述可折叠支架的可折叠桌脚由两根杆件交叉枢接而成,枢接处固定有插片,插接式户外收折桌子还配备一个横杆,横杆架设在相邻的两个可折叠桌脚的枢接处,横杆的两端开设剖槽供插片插入,使横杆固定在相邻的两个可折叠桌脚的枢接处。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一、组装容易、牢固:因为通过插片插入插槽中的插接配合,使桌面固定在可折叠支架上,插片和插槽可以设计适中,但又不影响桌面和可折叠支架的结构,组装时,只需拉伸弹性带使插片对齐并插入插槽,就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组装,定位准确,组装稳定、牢固,操作方便、容易又省力;

二、如果插片和插槽采用上下对插,组装时,只要克服弹性带的弹力将使桌面拉伸至插片对齐插槽,再将插片插入插槽,进一步可以配合倒三角结构等结构使插接更紧固,而不必像现有技术那样在拉伸同时进行翻转动作,使组装操作更加省力;

三、组装稳定:当桌子展开后,在可折叠支架的相邻可折叠桌脚之间增加横杆,由横杆限制相邻可折叠桌脚的偏转,使可折叠桌脚在使用中不会往中间倾斜,即使由外力碰撞也不会造成整个桌子倾斜,稳定性大大提升。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设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一;

图6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桌面仰视图;

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收合过程图一;

图10是图9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收合过程图二;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收合过程图三;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收合过程图四;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标号说明

现有设计:

桌面100,长条板110,弹性带120,固定孔130;

可折叠支架200,顶部框条210,可折叠桌脚220,限位销钉230;

本设计:

桌面10,长条板11,弹性带12,插片13,插片元件130,水平板131,卡粒14;

可折叠支架20,顶部框条21,可折叠桌脚22,长杆件221,上短杆件222,下短杆件223,z型连接片224,插槽23,插槽元件230,正面槽壁231,侧垣232,装配板233,卡孔241,凸点242,横杆25,剖槽251,端部252,l型连接片2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至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插接式户外收折桌子,包括桌面10及可折叠支架20。桌面10由复数长条板(木条或竹条)11及固定在复数长条板11背面的至少两条弹性带(松紧织带)12组成。可折叠支架20由一对顶部框条21及与顶部框条21活动连接的至少二个可折叠桌脚22组成,顶部框条21和可折叠桌脚22可以为木制或竹制。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是:顶部框条21两端和桌面10首端及末端的长条板11上对应设有相互插接配合的插片13和插槽23,通过插片13插入插槽23中形成插接配合,使桌面10固定在可折叠支架20的顶部框条21上。本实用新型的插片13和插槽23的尺寸可以设计得较大,以方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但不限于图示结构,所述插槽23设置在顶部框条21两端,插槽23的插口朝上,而插片13设置在桌面10首端及末端的长条板11上,插片13向下延伸,插片13由上至下插入插槽23中。而且,为了使插片13与插槽23插接更紧固,如图5、图14和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插槽23的下部呈倒三角形,插片13的下部也呈倒三角形,随着插片13逐渐插入插槽23中,借助倒三角形配合可以使插接越来越紧,进一步,可以在所述插槽23的壁上形成卡孔241,插片13上对应形成卡粒14,随着插片13逐渐插入插槽23中,卡粒14会进入卡孔241中形成卡扣配合,使插接定位,或者,在所述插槽23的壁上形成向内鼓起的凸点242,插片13上对应形成向外鼓起的卡粒14,随着插片13逐渐插入插槽23中,凸点242和卡粒14会产生错位而卡住,使插接定位。这样,插片13和插槽23采用上下对插方式,组装时,只要克服弹性带12的弹力将使桌面10拉伸至插片13对齐插槽23,再将插片13插入插槽23,就可以轻松完成组装,而不必像现有技术那样在拉伸同时进行翻转动作,使组装操作更加省力。当然,插片和插槽的位置也可以互换,即在顶部框条21两端设置插片,插片向上延伸,而插槽设置在桌面10首端及末端的长条板11上,插槽的插口朝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插片13和插槽23的结构可以如图所示但不限于图示结构。所述顶部框条21的端部安装插槽元件230,插槽元件230具有正面槽壁231、侧垣232和装配板233,正面槽壁231具有竖直上段和倒三角下段,正面槽壁231的侧边弯折形成侧垣262,倒三角下段对应的侧垣262延伸形成装配板233,将装配板233固定在顶部框条21的端部侧面,正面槽壁231、侧垣262和顶部框条21端部就围成插槽23。所述桌面10首端及末端的长条板11上安装插片元件130,插片元件130具有水平板131和插片13,水平板131固定在桌面10首端及末端的长条板11上,插片13垂直连接在水平板131上。上述插槽元件230和插片元件130可以采用预制的五金件,这样,插槽23和插片13结构牢固,强度高,组装更稳固。

为了使可折叠支架20展开后更加牢固,所述可折叠支架20的可折叠桌脚22包括长杆件221和上下两个短杆件222、223,上下两个短杆222和223在邻近端通过一对z型连接片224平行锁固连接,长杆件221穿插在上下两个短杆222和223的邻近端和一对z型连接片224(围成的空隙)之间,且长杆件221与z型连接片224中心处枢接,使长杆件221和上下两个短杆件222和223借助z型连接片224枢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还配备一个横杆25,横杆25架设在相邻的两个可折叠桌脚22的枢接处,横杆25的两端开设剖槽251供连接片224插入,使横杆25固定在相邻的两个可折叠桌脚22的枢接处,起到限制可折叠桌脚22偏转、向内倾斜的作用,使桌子稳定性大大提升。优选地,所述横杆23两端的剖槽251插在相邻两个可折叠桌脚22最近的z型连接片224上,剖槽251之外的端部252架在可折叠桌脚22的枢接处。另外,所述长杆件221和上短杆件222的上端分别通过l型连接片26与顶部框条21枢接在一起。

当然,所述可折叠支架20的可折叠桌脚22也可以由两根杆件交叉枢接而成,在枢接处固定有插片,插接式户外收折桌子配备的横杆25架设在相邻的两个可折叠桌脚22的枢接处,横杆25的两端开设剖槽251供插片插入,使横杆25固定在相邻的两个可折叠桌脚22的枢接处,起到限制可折叠桌脚22向内倾斜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组装时,由图13至图2的顺序依次组装,将可折叠支架20的可折叠桌脚22相对顶部框条21转动至展开,再将可折叠桌脚22展开并支撑在地面上,将横杆25固定在两个可折叠桌脚22之间,使可折叠支架20牢固支撑起来,再将桌面10展开,使插片13和插槽23对齐,将插片13插入插槽23中形成插接配合,使桌面10固定在可折叠支架20的顶部框条21上;而且,借助倒三角结构或进一步借助卡孔卡粒配合或凸点错位卡住,使插接更牢固,整个组装操作方便、容易又省力,组装定位准确,组装牢固稳定,使用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拆卸时,由图2至图13的顺序依次完成,沿插片13插入插槽23的反方向,向上提桌面10,使插片13从插槽23中退出,再松手,使桌面10在弹性带12的作用下收缩,直至完全卷起,然后将横杆25从可折叠桌脚22上取下来,再将可折叠桌脚22收合,最后将可折叠桌脚22转向顶部框条21,使可折叠支架20完全收叠。此时,桌子的体积最小,方便收藏和运输。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凡依本案的设计思路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