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尘杯的释放按钮及其保护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28399发布日期:2020-11-06 13:10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尘杯的释放按钮及其保护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尘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尘杯的释放按钮及其保护锁。



背景技术:

吸尘器行业产品类型多样化,现在卧式的吸尘器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卧式吸尘器还分尘杯和尘袋两种。

尘杯内的容积是有限的,垃圾一旦满了就需要倒掉,通过底部的释放按钮打开尘杯盖座然后把垃圾倒掉。然而现在的这种尘杯结构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情况:1、在产线打包过程中有可能误碰导致尘杯底盖提前打开;2、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倒垃圾的时候容易误碰,这样的话垃圾就会掉出来,会引起客户投诉;3、可能存在倒垃圾的时候,释放按键失灵,尘杯底盖会脱落吸附在尘杯密封圈上,无法倒垃圾。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尘杯的释放按钮及其保护锁,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误碰释放按钮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成本优势明显,结构简单方便,保护锁可拆卸选配,满足各类客户需求。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尘杯的释放按钮及其保护锁,其中按钮本体和保护锁本体皆安装于尘杯上,尘杯底盖转动安装于尘杯的开口处,按钮本体转动安装于尘杯上,按钮本体包括第一限位部和按压部,第一限位部卡接于尘杯底盖的活动端,且第一限位部在按压部下降时松开尘杯底盖的活动端,保护锁本体铰接于尘杯上,且保护锁本体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卡接于尘杯底盖的活动端。

进一步地,尘杯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转轴和至少一个第一卡舌,尘杯底盖的第一端部转动连接于第一转轴上,且尘杯底盖的第二端部卡接于第一卡舌上。

进一步地,尘杯的开口处设置有两个第一卡舌,尘杯底盖的第二端部开设有两个卡槽,第一卡舌卡接于卡槽内。

进一步地,尘杯底盖的第二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块和第二卡接块,第一限位部卡接于第一卡接块,第二限位部卡接于第二卡接块。

进一步地,第一卡接块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限位面和抵接面,第一限位部卡接于限位面上。

进一步地,按钮本体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卡舌,第二卡舌的端部抵接于抵接面上。

进一步地,尘杯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轴,按钮本体转动连接于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位于第二卡舌和按压部之间。

进一步地,尘杯上设置有u形安装框,按钮本体位于u形安装框内,保护锁本体铰接于u形安装框上。

进一步地,u形安装框内安装有复位部件,复位部件的复位端固定连接按压部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复位部件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尘杯的释放按钮及其保护锁,主要包括安装在尘杯上的按钮本体和保护锁本体,尘杯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轴,按钮本体转动连接于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位于按钮本体上的第一限位部和按压部之间,并且按压部的下方抵接有弹簧,尘杯底盖关闭时第一限位部卡住第一卡接块,当需要打开尘杯时按下按压部,此时第一限位部从第一卡接块脱离,同时按钮本体上的第二卡舌将第一卡接块顶走,从而加快了尘杯底盖的打开速度,松开按压部后按钮本体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

若长时间不需要打开尘杯底盖,则只需要转动保护锁本体,使保护锁本体上的第二限位部卡接于第二卡接块,进而锁定尘杯底盖,使得按钮本体失效。

因而,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误碰释放按钮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成本优势明显,结构简单方便,保护锁可拆卸选配,满足各类客户需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尘杯的释放按钮及其保护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尘杯的释放按钮及其保护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尘杯的释放按钮及其保护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尘杯的释放按钮及其保护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尘杯的释放按钮及其保护锁,其中按钮本体1和保护锁本体2皆安装于尘杯3上,尘杯底盖4转动安装于尘杯3的开口处,其特征在于,按钮本体1转动安装于尘杯3上,按钮本体1包括第一限位部11和按压部12,第一限位部11卡接于尘杯底盖4的活动端,且第一限位部11在按压部12下降时松开尘杯底盖4的活动端,保护锁本体2铰接于尘杯3上,且保护锁本体2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21,第二限位部21卡接于尘杯底盖4的活动端。

继续参见图1至图5,尘杯3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转轴31和至少一个第一卡舌32,尘杯底盖4的第一端部转动连接于第一转轴31上,且尘杯底盖4的第二端部卡接于第一卡舌32上,尘杯3的开口处设置有两个第一卡舌32,尘杯底盖4的第二端部开设有两个卡槽41,第一卡舌32卡接于卡槽41内,尘杯底盖4的第二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块42和第二卡接块43,第一限位部11卡接于第一卡接块42,第二限位部21卡接于第二卡接块43,第一卡接块42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限位面421和抵接面422,第一限位部11卡接于限位面421上,按钮本体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卡舌13,第二卡舌13的端部抵接于抵接面422上,尘杯3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轴33,按钮本体1转动连接于第二转轴33,且第二转轴33位于第二卡舌13和按压部12之间,尘杯3上设置有u形安装框34,按钮本体1位于u形安装框34内,保护锁本体2铰接于u形安装框34上,u形安装框34内安装有复位部件341,复位部件341的复位端固定连接按压部12的下表面,复位部件341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尘杯的释放按钮及其保护锁,主要包括安装在尘杯上的按钮本体和保护锁本体,尘杯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轴,按钮本体转动连接于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位于按钮本体上的第一限位部和按压部之间,并且按压部的下方抵接有弹簧,尘杯底盖关闭时第一限位部卡住第一卡接块,当需要打开尘杯时按下按压部,此时第一限位部从第一卡接块脱离,同时按钮本体上的第二卡舌将第一卡接块顶走,从而加快了尘杯底盖的打开速度,松开按压部后按钮本体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

若长时间不需要打开尘杯底盖,则只需要转动保护锁本体,使保护锁本体上的第二限位部卡接于第二卡接块,进而锁定尘杯底盖,使得按钮本体失效。

同时为了提高尘杯底盖与尘杯的卡接强度,尘杯的开口处设置有两个第一卡舌,尘杯底盖的第二端部开设有两个卡槽,当尘杯底盖关闭时两个第一卡舌同时卡入两个卡槽内,大大提高了卡接强度,但是在卡接强度提高的同时也使得尘杯底盖不容易打开,因此在按钮本体上设置了第二卡舌,卡舌能够顶开尘杯底盖,使得尘杯底盖能够被快速打开。

因而,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误碰释放按钮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成本优势明显,结构简单方便,保护锁可拆卸选配,满足各类客户需求。

实施例二:

参见图1至图5,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尘杯的释放按钮及其保护锁,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尘杯3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用透明塑料板或其它透明板体封住,通孔用于观察尘杯3内灰尘量的大小。

实施例三:

参见图1至图5,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尘杯的释放按钮及其保护锁,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尘杯底盖4的第二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块42和第二卡接块43,第一限位部11卡接于第一卡接块42,第二限位部21卡接于第二卡接块43,第一卡接块42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限位面421和抵接面422,第一限位部11卡接于限位面421上,按钮本体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卡舌13,第二卡舌13的端部抵接于抵接面422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尘杯底盖4的开启效率,第一卡接块42采用直角三角形块,限位面421垂直于杯壁,结合附图2可得第一限位部11更容易脱离第一卡接块42,抵接面422为斜面,结合附图2可得斜面利于第二卡舌13顶开第一卡接块42。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