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接收多液体的茶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03188发布日期:2021-02-27 00:45阅读:68来源:国知局
可接收多液体的茶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收液体的容器,特别是指一种可接收多液体的茶壶,视需要,该茶壶可控制单一或多个液体流出。


背景技术:

[0002]
已知的茶壶有一个壶身,界定壶身中空的内部为一个壶室,该壶室经由壶身的一个壶口通往外界,用来接收一些液体,譬如绿茶或黄茶。一个壶流与一个柄在壶身外部的两侧,该壶流有一个嘴,该嘴经由壶身至少一个出水口通往壶室。另外,一个盖子具备一个气孔,在盖子覆盖壶身的壶口时,该壶室经由盖子的气孔通往外界。
[0003]
当壶身倾斜时,该液体经由出水口流出壶流的嘴,供一名使用者品尝。因此,该名使用者品尝单款液体,既不能调整浓淡的程度,也无法变换其他的口感。想要变换口感,通常会清洗壶身,去除前述液体残留在壶室的水渍,然后接收不同种类的液体,如包种茶、高山茶、乌龙茶、铁观音茶或红茶。
[0004]
因此,如何让茶壶接收更多的液体,就成为本实用新型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新的茶壶,主要目的在于:采用多室的构造,使茶壶能够接收更多的液体,相对调整浓淡程度或是改变口感。
[0006]
缘于上述目的的达成,本实用新型提供:
[0007]
一种可接收多液体的茶壶,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8]
一个中空的壶身,有一个壶口、至少一个第一出水孔与至少一个第二出水孔;
[0009]
至少一个内壁,将壶身中空的内部隔成一个主室和至少一个腹腔,该腹腔环绕主室外围而与第二出水孔相通,该主室通往壶口和第一出水孔,却与腹腔彼此不通;以及
[0010]
一个壶流和一个柄,在壶身外部的两侧固定不动,该壶流有一个嘴通往第一出水孔和第二出水孔,该柄有至少一个气孔通往相应的腹腔。
[0011]
所述可接收多液体的茶壶,其中,还包括:一个具备气道的盖子,在盖子覆盖壶口时,该气道与壶身的主室相通。
[0012]
所述可接收多液体的茶壶,其中,当壶身平放时,该气孔通过柄处比第一出水孔还要高。
[0013]
一种可接收多液体的茶壶,其中,包括:
[0014]
一个中空的壶身,有一个壶口、至少一个第一出水孔与至少一个第二出水孔;
[0015]
一个主室,位于壶身中空的内部,该主室通往壶口和第一出水孔;
[0016]
至少一个腹腔,位于壶身中空的内部,该腹腔环绕主室外围,其连接第二出水孔却与主室彼此不通;
[0017]
一个壶流,在壶身外部固定不动,该壶流有一个嘴通往第一出水孔和第二出水孔;以及
[0018]
一个柄,与壶身的外部以一个柱连接,该柱内部形成至少一个气孔,该气孔二端分别通往柄的表面和相应的腹腔。
[0019]
所述可接收多液体的茶壶,其中,当壶身平放时,该气孔通过柄处比第一出水孔还要高。
[0020]
如此,本实用新型的茶壶以主室和腹腔接收两种液体。腹腔的数量愈多,相对增加液体的种类或容量,使茶壶拥有调整浓淡程度或改变口感等功能。
[0021]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更加浅显易懂,兹举一个或以上较佳的实施例,配合所附的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2]
图1绘制茶壶第一实施例组合后的构造。
[0023]
图2表现茶壶切开后的内部结构。
[0024]
图3、图4呈现茶壶接收两种液体的使用状态。
[0025]
图5描绘茶壶倾斜流出第一液体的使用状态。
[0026]
图6绘制茶壶倾斜流出第二液体的情况。
[0027]
图7表现茶壶倾斜流出混合液体的使用情况。
[0028]
图8绘制茶壶第二实施例切开后的内部结构。
[0029]
附图标记说明:茶壶10;壶身11;壶口12;第一出水孔13;内壁14、14a、 14b;主室15;腹腔16;第一腹腔16a;第二腹腔16b;第二出水孔17、17a、 17b;颈18;腹19;盖子20;气道21;气孔42、42a、42b;纽座22;纽23;唇24;壶流30;根部32;嘴34;柄40;柱44;第一液体50;第二液体52;手指54;混合液体56;箭头60、62。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请参阅图1,阐明茶壶10的第一实施例由一个壶身11与一个盖子20所组成。其中,该壶身11区分二部分:一个颈18和一个腹19。所述的颈18接收盖子20,该腹19的体积比颈18的体积还要大。一个壶流30和一根柱44在腹19 外部的两侧固定不动,该壶流30有一个嘴34,该柱44将一个柄40和腹19连在一起,该柄40具备一个气孔42。
[0031]
另外,所述的盖子20顶面隆起一个纽座22,该纽座22将一个纽23与盖子 20连在一起。该纽23中央是一个气道21。
[0032]
接着看到图2,进一步描述茶壶10的内部结构。该壶身11是中空的,并拥有一个壶口12、一组第一出水孔13与一个第二出水孔17。所述的壶口12是指颈18(见图1)围成一个洞口,该洞口与壶身11中空的内部相通。该组第一出水孔13与第二出水孔17形成于壶身11围成中空内部的壁,因为壶流30的根部32和壶身11形成一体,进而环绕在第一出水孔13与第二出水孔17的外围,所以壶流30遮蔽第一出水孔13与第二出水孔17,限制第一出水孔13和第二出水孔17共同通往壶流30的嘴34。
[0033]
图中,一个内壁14将壶身11中空的内部隔成一个主室15和一个腹腔16。该腹腔16环绕主室15外围,该第二出水孔17使腹腔16与壶流30的嘴34相通。该主室15通往壶口12,却与腹腔16彼此不通,该组第一出水孔13让主室 15与壶流30的嘴34相通。
[0034]
所述的盖子20底面延伸一圈唇24,该唇24置入颈18(见图1),直到盖子20覆盖壶口
12为止。在盖子20覆盖壶口12期间,该气道21经由纽23、纽座22直达盖子20的底面,进而与壶身11的主室15相通。
[0035]
另外,所述的气孔42形成于柱44的内部,该气孔42二端分别通往柄40 的表面和腹腔16。
[0036]
在图3中,掀开茶壶10的盖子20,朝向壶口12注入一些第一液体50,如室温的饮用水。该主室15接收一定容量的第一液体50,直到液面超过第一出水孔13,该第一液体50会溢出主室15,经壶流30转向第二出水孔17,再流入腹腔16中。
[0037]
在壶身11平放期间,该气孔42通过柄40处比第一出水孔13还要高,故第一液体50不会溢出柄40。接着,一名使用者握住柄40,并用手指54堵住气孔42,导致腹腔16的压力(通常是指气压)不同于茶壶10外界的压力。此刻,该名使用者倒掉主室15与壶流30的第一液体50,仍有部分第一液体50保存在腹腔16中。
[0038]
如图4所示,举凡适温的绿茶、黄茶、包种茶、高山茶、乌龙茶、铁观音茶或红茶充当第二液体52使用,朝向壶口12注入一定容量的第二液体52至主室15中。如此,该壶身11具备主室15和腹腔16的两个空间,让茶壶10能够接收两种不同的液体。
[0039]
在图5中,该茶壶10是倾斜的。气体顺着箭头60方向经由柄40的气孔42 进入腹腔16,使第一液体50从第二出水孔17流出壶流30的嘴34。因为手指 54按压盖子20的气道21,改变主室15的压力(通常是指气压),所以第二液体52保存在主室15里面,不受倾斜的茶壶10影响而流出壶流30的嘴34。
[0040]
如图6所示,在茶壶10倾斜期间,外面的空气顺着箭头62方向经由盖子 20的气道21进入主室15,致使第二液体52从第一出水孔13流出壶流30的嘴 34。同样的,用手指54按压柄40的气孔42,改变腹腔16的压力(通常是指气压),致使第一液体50保存在腹腔16里面,不受倾斜的茶壶10影响而流出壶流30的嘴34。
[0041]
在图7绘制茶壶10的倾斜期间,外界的气体顺着箭头60方向经由柄40的气孔42进入腹腔16。同时,外界气体也会沿着箭头62方向从盖子20的气道 21进入主室15。如此,该主室15与腹腔16的压力等于茶壶10外面的气压。
[0042]
在壶流30中,从第二出水孔17流出的第一液体50参杂第一出水孔13流出壶流30的第二液体52合流成为一道混合液体56。此刻,宛如室温饮用水的第一液体50溶入蕴含茶叶香味的第二液体52中,导致壶流30的嘴34流出浓度比第二液体52还要淡的混合液体56。
[0043]
在某些实施例,该第一液体50可以是果醋,或是其他口味的液体,从而改变混合液体56的口感。
[0044]
图8绘制茶壶10的第二实施例,其结构大致相同于第一实施例,差异处在于:首先,该壶身11有两个内壁14a、14b,所述的内壁14b围成主室15,该内壁14a将主室15外部隔成一个第一腹腔16a与一个第二腹腔16b,该第二腹腔16b环绕主室15外围,该第一腹腔16a围着主室15和第二腹腔16b。
[0045]
其次,该壶身11被壶流30遮蔽的壁有两个第二出水孔17a、17b,该第二出水孔17a使第一腹腔16a与壶流30的嘴34相通,该第二出水孔17b让第二腹腔16b与壶流30的嘴34相通。
[0046]
再者,该柱44形成两个气孔42a、42b,该气孔42a自第一腹腔16a到柄 40的表面,该气孔42b从第二腹腔16b通往柄40的表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