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组件及具有该温控组件的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42009发布日期:2020-12-29 09:41阅读:39来源:国知局
温控组件及具有该温控组件的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控组件及具有该温控组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温控组件是用户进行手动温度控制的交互功能组件,在电烤机、烤箱等烹饪器具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温控组件中的旋钮能够供用户操作从而实现对温控器控制温度的主动调节。由于温控器对测量环境的水密性要求极高,而现有的温控组件在旋钮处的密封仅依靠一个密封圈来实现,这就导致现有的温控组件在旋钮处的防水能力极为薄弱,极易导致温控器进水短路甚至出现漏电等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温控组件,该温控组件在旋钮处的防水密封性能提升,应用该温控组件的烹饪器具在安全性上提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控组件,包括壳体、旋钮、转轴以及温控器,所述旋钮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供所述转轴伸入的第一通孔,所述转轴的一端止转连接于所述旋钮,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温控器;所述温控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旋钮与壳体之间的密封片,所述密封片套设所述转轴并能够密封所述第一通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控组件,将密封片位于旋钮与壳体之间,且由于密封片的密封面积相对大于传统温控组件中所采用的密封环,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控组件在旋钮上的密封隔水能力,能够有效保障温控器的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周壁向内凹陷并形成第一凹槽,所述密封片嵌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如此设置,密封片通过自身在转轴上的嵌设提高了密封片隔水密封的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片为柔性密封片。

如此设置,通过柔性密封片在转轴上的柔性形变能够提高与转轴之间的接触密封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温控组件还包括压紧件,所述压紧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并抵持于所述密封片,以将所述密封片压紧至所述壳体上。

如此设置,压紧件对密封片的压紧作用,能够使得柔性的密封片在抵压下具有更大的形变,从而进一步提高密封片对第一通孔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件上凸设有挡圈,所述挡圈围设于所述转轴。

如此设置,使得旋钮与壳体之间形成了第二重隔水密封的效果,流体介质被挡圈隔绝在外,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旋钮与壳体之间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旋钮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凸设有凸台,所述转轴嵌设并止转连接于所述凸台;所述挡圈围设所述凸台。

如此设置,此时的挡圈套设凸台,凸台再套设转轴;因此外部的流体介质只能通过挡圈与凸台之间的缝隙流入第一通孔,挡圈对水汽的密封隔绝性能提升。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螺接于所述壳体的螺纹紧固件,至少两个所述螺纹紧固件之间以所述转轴为轴呈轴对称分布。

如此设置,此时的螺纹紧固件能够以对称的方式实现压紧件与密封片之间的相互连接,压紧件对密封片的压紧效果更为均匀,有利于提升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件向所述壳体的投影覆盖所述密封片向所述壳体的投影。

如此设置,此时的压紧件不仅在面积上大于密封片并且能够全面覆盖密封片,保证对密封片的压紧效果,避免因密封片压紧不均匀而使得密封片在自身边缘翘起,影响密封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温控组件还包括弹片,所述弹片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并弹性抵持于所述转轴。

如此设置,此时转轴与第二凹槽的内壁之间在配合时的误差消除,旋钮的转动量与转轴的转动量之间保持一致,提高了温控组件的操作准确性。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端面向内凹陷并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一通孔连接于所述第二凹槽;所述密封片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所述密封片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相匹配。

如此设置,旋钮与壳体之间的密封性能进一步提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温控组件;所述温控组件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温控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使用上述的温控组件,在旋钮与壳体之间的密封性能上有较大的提升,使用安全性上提升,同时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温控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温控组件在另一剖切方向下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温控组件的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温控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温控组件中压紧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温控组件100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温控组件100在另一剖切方向下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温控组件100的拆解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控组件100,该温控组件100供用户进行手动的温度控制从而实现对烹饪器具烹饪温度的主动控制。

本实施方式中,温控组件100应用于电烤机(图未示)中,其通过检测电烤机的煎烤温度并将该检测结果发送至烹饪器具中的控制器处,使得控制器能够基于用户的预设温度值与当前的煎烤温度进行比较,从而对应控制烹饪器具中加热元件的加热状态,以保证烹饪器具的煎烤温度与用户的预设温度值持续地保持一致。

例如当温控组件100检测到的煎烤温度高于用户的预设温度值时,控制器将控制对应的加热元件停止加热或减少加热功率,从而使得煎烤温度下降直至下降后的煎烤温度与用户的预设温度值一致;

而当温控组件100检测到的煎烤温度低于用户的预设温度值时,控制器将控制对应的加热元件开始加热或增大加热功率,从而使得煎烤温度上升直至上升后的煎烤温度与用户的预设温度值一致,从而通过温控组件100实现对电烤机煎烤温度的调节过程。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温控组件100仅能够应用至电烤机中;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温控组件100还可以应用于烤箱等其他类型的烹饪器具中,只要该烹饪器具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控组件100即可。

具体地,温控组件100包括壳体10、旋钮20、转轴30及温控器40;旋钮20安装于壳体10上,转轴30的一端止转连接于旋钮20,另一端连接于温控器40。壳体10用于安装并固定旋钮20、转轴30以及温控器40;旋钮20供用户操作扭转;转轴30用于传递旋钮20对温控器40的温度调节动作;温控器40用于检测烹饪器具的烹饪温度。

在实际使用时,用户通过旋转旋钮20并通过转轴30的传递作用,实现对温控器40的预设温度值的手动调节。

壳体10是温控组件100中各个部件的安装支撑元件,旋钮20、转轴30以及温控器40均直接或者间接地安装在壳体10上。壳体10上开设有供转轴30伸入的第一通孔11。

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温控组件100中各个部件在壳体10上的安装,壳体10为开放式结构,此时温控器40裸露在壳体10相对远离旋钮20的一侧。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壳体10也可以采用封闭式结构,例如壳体1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从而将温控器40安装在两个壳体10之间,从而更佳地隔离外部环境,更好的保护转轴30以及温控器40。

旋钮20转动连接于壳体10。本实施方式中,旋钮20上形成有长条形的凸块21,以便于用户旋动旋钮20;凸块21上设置有指示箭头(图未示),从而与壳体10上设置的刻度盘(图未示)形成配合,便于用户进行操作;旋钮20背离凸块21的一侧凸设有凸台22,凸台22上开设有供转轴30嵌入的第二凹槽23。

可以理解,旋钮20也可以省略凸块21;例如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旋钮20可以在自身的圆周位置上设置有纹路,可以同样实现用户对旋钮20的有效操作。

转轴30的一端嵌设在凸台22中的第二凹槽23处,并与第二凹槽23的内壁之间形成止转连接;转轴30的另一端连接于温控器40的控制触点(图未示)。转轴30能够在旋钮20的带动下转动,从而作用于温控器40的控制触点,进而实现对温控器40的预设温度值的调节。

温控器40电性连接于烹饪器具的控制器,温控器40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单元,温控器40能够通过该温度传感单元检测烹饪器具的烹饪温度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控制器。

温控器40的温度传感单元,可以通过两种金属在不同温度的热胀冷缩来形成变形,从而响应烹饪温度的变化并实现对烹饪温度的检测。当然,温控器40的温度传感单元,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感温原理来实现,只要温控器40能够实现对烹饪温度的检测即可。

由于温控器对测量环境的水密性要求极高,而现有的温控组件在旋钮处的密封仅依靠一个密封圈来实现,这就导致现有的温控组件在旋钮处的防水能力极为薄弱,极易导致温控器进水短路甚至出现漏电等安全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控组件100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还设置有密封片50,密封片50套设转轴30从而使得密封面积得到提高,有效提高了对旋钮的密封能力。

请一并参阅图4,图4为图1所示温控组件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壳体10的表面向内凹陷并形成第三凹槽12,第三凹槽12与供转轴30伸入的第一通孔11相连通;密封片50容置于第三凹槽12内并且密封片50套设于转轴30。密封片50用于密封壳体10上的第一通孔11,从而避免流体介质自第一通孔11内流入温控器40内。

由于密封片50位于旋钮20与壳体10之间,且密封片50的密封面积相对大于传统温控组件中所采用的密封环,这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控组件100在旋钮20上的密封隔水能力,能够有效保障温控器40的使用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转轴30的周壁向内凹陷并形成第一凹槽31,此时密封片50嵌设在第一凹槽31内并抵持于第一凹槽31的侧壁处。

如此设置,密封片50通过自身在转轴30上的嵌设进一步形成形变,从而提高了自身的隔水密封的能力。

进一步地,密封片50为柔性密封片,此时密封片50能够通过自身的柔性形变从而提高对转轴30的隔水密封的能力。密封片50可以采用硅胶密封片或者除硅胶密封片之外的其他类型的柔性密封片。

进一步地,第一凹槽31沿转轴30的周向布设且第一凹槽31所围设形成的环体垂直于转轴30的轴向;此时的第一凹槽31在与密封片50配合时的密封效果更佳。

当然,第一凹槽31在转轴30周向上布设形成的环体还可以与转轴30的轴向之间形成除垂直之外的其他位置关系;若不考虑柔性密封片在嵌设时对密封效果的提高,转轴30上也可以不开设第一凹槽31;此时的密封片50直接套设转轴30且密封片50也可以选择刚性密封片。

请一并参阅图5,图5为图1所示温控组件100中压紧件5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温控组件100还包括压紧件51,压紧件51固定连接于壳体10且压紧件51抵持并作用于密封片50。

压紧件51对密封片50的压紧作用,能够使得柔性的密封片50在抵压下具有更大的形变,从而进一步提高密封片50对第一通孔11的密封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压紧件51通过螺纹紧固件52与壳体10之间的螺接,实现压紧件51在壳体10上的固定安装;此时螺纹紧固件52的一端螺纹连接于壳体10中第三凹槽12的底壁上,螺纹紧固件52的另一端抵接于压紧件51背离于密封片50的一侧。

可以理解,压紧件51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以直接固定或者间接固定的方式固定安装在壳体10上,例如压紧件51还可以通过与第三凹槽12的侧壁之间的胶固,实现压紧件51与壳体10之间的固定;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压紧件51与壳体10之间固定连接的形式,只要二者能够保持相互之间的固定连接即可。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压紧件51对柔性密封片50的压紧效果,螺纹紧固件52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两个螺纹紧固件52在穿过压紧件51上开设的两个第二通孔521后螺纹连接于壳体10,并且两个螺纹紧固件52以转轴30为轴形成轴对称分布。

此时的螺纹紧固件52能够以对称的方式实现压紧件51与密封片50之间的相互连接,压紧件51对密封片50的压紧效果更为均匀,有利于提升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压紧件51对柔性密封片50的压紧效果,压紧件51向壳体10的投影覆盖密封片50向壳体10的投影,此时的压紧件51不仅在面积上大于密封片50并且能够全面覆盖密封片50,保证对密封片50的压紧效果,避免因密封片50压紧不均匀而使得密封片50在自身边缘翘起,影响密封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旋钮20与壳体10之间的密封性能,压紧件51在相对远离密封片50的一侧(也即背离密封片50的一侧)还凸设有挡圈53,挡圈53呈环状并围设转轴30。

挡圈53的设置,使得旋钮20与壳体10之间形成了第二重隔水密封的效果,流体介质被挡圈53隔绝在外,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旋钮20与壳体10之间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地,挡圈53同时围设旋钮20上的凸台22。此时的挡圈53套设凸台22,凸台22再套设转轴30;因此外部的流体介质只能通过挡圈53与凸台22之间的缝隙流入第一通孔11,挡圈53对水汽的密封隔绝性能提升。

在实际使用时,挡圈53与凸台22之间可以形成嵌套关系,也即形成轴孔配合,从而减少挡圈53与凸台22之间的缝隙,提高密封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由于转轴30与第二凹槽23之间通过异形结构的嵌设形成止转连接时,容易因配合间隙而造成在传动时的误差,造成旋钮20的转动量与转轴30的转动量之间不一致性的问题。为此温控组件100还设置弹片54,弹片54容置于第二凹槽23内且弹片54弹性抵持于转轴30。

此时转轴30与第二凹槽23的内壁之间在配合时的误差消除,旋钮20的转动量与转轴30的转动量之间保持一致,提高了温控组件100的操作准确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密封片50与第三凹槽12之间的配合程度,进一步减少密封片50与第三凹槽12侧壁之间的缝隙,密封片50的形状与第三凹槽12的形状相匹配。

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凹槽12呈圆形两侧各相交于两个矩形的组合形状,此时的密封片50也呈圆形两侧各相交于两个矩形的组合形状;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三凹槽12与密封片50还可以采用圆形等其他的形状,只要二者之间形成匹配以更好地提高密封片50对第一通孔11的密封性能即可。

需要额外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转轴30包括连接轴(未标号)以及调节轴(未标号),此时的第一凹槽31开设于连接轴上,旋钮20通过连接轴连接至调节轴,旋钮20通过连接轴的转动来带动调节轴转动,从而实现对温控器40预设温度值的调节。

可以理解,若结构允许,转轴30也可以采用一体式的结构,也即转轴30的数量为一个,转轴30的两端分别直接连接于旋钮20与温控器4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控组件100,通过将密封片50设置在旋钮20与壳体10之间,由于密封片50的密封面积相对大于传统温控组件中所采用的密封环,这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控组件100在旋钮20上的密封隔水能力,能够有效保障温控器40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温控组件100的烹饪器具(图未示),该烹饪器具通过使用上述的温控组件100,在旋钮20与壳体10之间的密封性能上有较大的提升,使用安全性上提升,同时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