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调节把手的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31296发布日期:2020-12-18 13:21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调节把手的杯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杯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带有调节把手的杯子。



背景技术:

转运装置是机床使用的配件,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在车床上还可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盘、套和其他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是机械制造和修配工厂中使用最广的一类机床,机床工装加工完成后需要使用转运装置转运;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杯子把手为一体式结构进行设计,当使用者手部过大时,不便于杯子的拿取,导致把手不便于使用。

因此发明一种带有调节把手的杯子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有调节把手的杯子,通过手持第一把手杆以及第二把手杆,第一把手杆以及第二把手杆移动时分别带动两个滑杆移动,滑杆移动时通过齿销带动齿纹柱转动,使滑动更为平稳,使用者手部完全放入把手后,弹簧通过自身弹性使第一把手杆以及第二把手杆自动适应使用者手部,该把手为活动式结构进行设计,适用于手部不同大小的人使用,方便使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调节把手的杯子,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的一侧活动设有第一把手杆以及第二把手杆,所述第一把手杆的底部以及第二把手杆的顶部均固定设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的相近一侧均设有齿纹柱,两个所述滑杆的相近一侧均固定设有齿销,且所述齿纹柱与齿销啮合,两个所述齿纹柱分别与第一把手杆以及第二把手杆活动连接,两个所述滑杆的端部均固定设有弹簧,且两个所述滑杆分别与第一把手杆以及第二把手杆通过弹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把手杆的顶端另一侧以及第二把手杆的底端另一侧均固定设有滑块,且所述第一把手杆以及第二把手杆均与杯体通过滑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杯体的一侧设有与滑块位置相对应的滑槽,且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块以及滑槽的横截面均呈等腰梯形,且所述滑块嵌入滑槽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把手杆以及第二把手杆的内侧均设有软胶垫,且两个所述软胶垫分别与第一把手杆以及第二把手杆贴合。

优选的,所述齿纹柱的中心处设有转杆,且两个所述齿纹柱分别与第一把手杆以及第二把手杆通过转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持第一把手杆以及第二把手杆,第一把手杆以及第二把手杆移动时分别带动两个滑杆移动,滑杆移动时通过齿销带动齿纹柱转动,使滑动更为平稳,使用者手部完全放入把手后,弹簧通过自身弹性使第一把手杆以及第二把手杆自动适应使用者手部,与现有一体式结构设计的把手相比,该把手为活动式结构进行设计,适用于手部不同大小的人使用,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的使用场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把手杆以及第二把手杆的左视纵剖图。

图中:1、杯体;2、第一把手杆;3、第二把手杆;4、滑块;5、软胶垫;6、滑杆;7、齿纹柱;8、齿销;9、转杆;10、弹簧;11、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带有调节把手的杯子,包括杯体1,所述杯体1的一侧活动设有第一把手杆2以及第二把手杆3,所述第一把手杆2的底部以及第二把手杆3的顶部均固定设有滑杆6,两个所述滑杆6的相近一侧均设有齿纹柱7,两个所述滑杆6的相近一侧均固定设有齿销8,且所述齿纹柱7与齿销8啮合,两个所述齿纹柱7分别与第一把手杆2以及第二把手杆3活动连接,两个所述滑杆6的端部均固定设有弹簧10,且两个所述滑杆6分别与第一把手杆2以及第二把手杆3通过弹簧10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把手杆2的顶端另一侧以及第二把手杆3的底端另一侧均固定设有滑块4,且所述第一把手杆2以及第二把手杆3均与杯体1通过滑块4连接,通过设置的滑块4便于第一把手杆2以及第二把手杆3的移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杯体1的一侧设有与滑块4位置相对应的滑槽11,且所述滑块4与滑槽11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的滑槽11便于滑块4的活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滑块4以及滑槽11的横截面均呈等腰梯形,且所述滑块4嵌入滑槽11中;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把手杆2以及第二把手杆3的内侧均设有软胶垫5,且两个所述软胶垫5分别与第一把手杆2以及第二把手杆3贴合,通过设置的软胶垫5有效地为使用者手部做防护处理;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齿纹柱7的中心处设有转杆9,且两个所述齿纹柱7分别与第一把手杆2以及第二把手杆3通过转杆9连接,通过设置的转杆9便于齿纹柱7的活动。

实施方式具体为:根据使用者手部的大小,把手可自动进行调节,使用者手持第一把手杆2以及第二把手杆3,通过滑块4在滑槽11一侧移动,第一把手杆2以及第二把手杆3移动时分别带动两个滑杆6移动,滑杆6移动时通过齿销8带动齿纹柱7转动,使滑动更为平稳,使用者手部完全放入把手后,弹簧10通过自身弹性使第一把手杆2以及第二把手杆3自动适应使用者手部,把手为活动式结构进行设计,适用于手部不同大小的人使用,方便使用,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杯子把手不便于使用的问题。

工作原理:使用者手持第一把手杆2以及第二把手杆3,通过滑块4在滑槽11一侧移动,第一把手杆2以及第二把手杆3移动时分别带动两个滑杆6移动,滑杆6移动时通过齿销8带动齿纹柱7转动,使滑动更为平稳,使用者手部完全放入把手后,弹簧10通过自身弹性使第一把手杆2以及第二把手杆3自动适应使用者手部。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